Trollope
巴塞特郡纪事·二 豆瓣
The Chronicles of Barsetshire: Barchester Towers
作者: [英] 安东尼·特罗洛普 译者: 主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6
维多利亚时代第一人、英国杰出小说家特罗洛普代表作
内含21幅爱德华·阿迪宗罕见插画的精装典藏本
钩沉坊间35年未曾露面的网格本名著名家名译本
一幅展现维多利亚时代伦敦街景 、
朱庇特报人、拉斐尔前派、英国教会的讽刺全景图
-
“一位伟大的、真实的、多才的艺术家, 无 论是 他自己还是他的同时代人都没有充分认识到他的价值。他留下来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小说,比任何其他英国小说家所留下的数量都要多。”
——戈登·雷
“《巴塞特郡纪事》代表了特罗洛普文艺创作的鼎盛时期。”
——《人人丛书》主编欧内斯特·里斯
“巴塞特郡一组的那六部小说无可怀疑是他的主要成就……将一直给人研读下去,而且无疑在未来的一代人中将再次大为风行。这部分是由于这些小说文笔晓畅,对当时的典型人物作了真实得体、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一内在的优点,部分还由于这一事实:即这些小说会以最质朴的现实主义笔触,细腻而忠实地为未来的读者重现十九世纪英国的某些生活方面。”
——弗雷德里克•哈里森《维多利亚初期文学的研究》
“巴尔扎克、萨克雷和特罗洛普是同一时代三位真正的现实主义大师,“他们的作品里既没有一丝自然主义的痕迹,也没有一点繁琐主义的疵病”。
——哈利•瑟斯顿•佩克
-
内容介绍:
《巴彻斯特养老院》出版后两年,它的续集《巴彻斯特大教堂》问世了。在《养老院》的最后一章里,作者告诉我们老主教已经到了八十高龄,“大概会像火花消灭那样,渐渐地、平静地悠然而逝”。在《大教堂》的第一章里,主教卧病在床,即将去世。大家全都认为他的儿子会吏长格伦雷博士具备种种必要的条件,大概会接替父亲出任主教。但主教要由唐宁街的政治家们指定,而当时的政府正摇摇欲坠。如果老主教在政府更迭前死去,那么格伦雷博士就会获得主教的职位;如果老主教长期弥留下去,政府一倒,那么会吏长继任主教的机会就失去了。会吏长很爱他的父亲,可他又是一个渴望权力、高傲自负的人,很想当上主教。这时候,他守在父亲的床边,内心巴望父亲快点死去。接着,他又省悟过来,连忙跪下恳求上帝宽恕自己。作者把人性中的这种矛盾自私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讥讽得十分犀利而又丝毫不露着意的痕迹。最后,老主教死了,会吏长赶着发了一份电报往唐宁街,然而内阁已经垮台……
如今世道(上下) 豆瓣
The Way We Live Now
作者: [英国] 特罗洛普 译者: 秭佩 重庆出版社 2007
卡伯里夫人在丈夫去世之后,终于摆脱了遭受虐待的生活,可是她的儿子作为那个时代的典型青年,却挥霍尽了家里所有的财产。一个从法国来的商人梅尔莫特以其扭曲的豪爽和排场,吸引了包括贵族在内的许多人;而他的将要继承大量遗产的女儿也成为众多青年的关注对象。
爱情和利益纠缠在一起,道德和金钱被放到天平上被称量。所谓“淑女”,为了钓得金龟婿用尽心机;所谓“优秀青年”,也不过糜烂于无法割舍的纸醉金迷。世道易变,人心不古。作者用讽刺的笔触给我们描述了那个世纪中他所见到的道德沦丧与轻浮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