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人文通识课1:古典时代 豆瓣
The Western Humanities,7e
作者: [美]罗伊·T·马修斯 / 德维特·普拉特 译者: 卢明华 / 计秋枫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3 - 6
从蒙昧洪荒到罗马帝国崩溃
古代文明兴衰启示录
阿卡得帝国的开创者与犹太先知摩西拥有相似的生平,这是文明的巧合
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的起因由贸易纠纷变为海伦的美貌,这是文明的巧饰
民主雅典与帝制波斯之间的战争对世界历史影响至深,这是文明的冲突
焚平底比斯的亚历山大大帝只留下了诗人品达的房子,这是文明的力量
坚守马萨达要塞的犹太狂热党宁愿自杀不向罗马投降,这是文明的悲壮
手无寸铁的基督徒征服了仰仗暴力的罗马帝国统治者,这是文明的较量
这不是一座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音乐的陈列馆
它让你看清文明的纹理,触摸文明的质地,把握文明的脉动
本书自1992年第1版出版以来,获得了多项图书大奖,以其材料丰富、观点鲜明、结构编排合理成为流行至今的人文通识标准教材。本书的编写始终秉承一个宗旨,即在历史解读的框架内为读者提供一种有关文化表达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这一宗旨将帮助读者运用不断提高的历史眼光来丰富和加深 他们自己对当今世界的最新见解,以鼓励他们投入到对未来的积极建设之中。
本册共6讲,主要范围是从史前到罗马帝国晚期的古代世界。按照时间顺序,本册首先介绍了近东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及尼罗河文明,然后讲述了希腊文明从萌芽到巅峰再到衰落,被后继崛起的罗马征服并吸纳,而罗马帝国文明又是如何被脱胎于犹太教的基督教所征服。作者为我们展演了人类从洪荒时代到希腊-罗马与犹太-基督教这两大西方文明传统汇流的气势磅礴,让我们回顾了古代世界激动人心的时刻,重新检视了西方人文传统的根源。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豆瓣
8.2 (28 个评分) 作者: 陆键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
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详尽描绘了陈寅恪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陈寅恪的生存状态和人际交往入手,探索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寅恪晚年作品的内涵,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见解。
2013年7月27日 已读 很想看,可惜寻遍中国已经杳无踪迹
人文 历史 文明
书店风景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钟芳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书店本身具有多样的可能性,无论是书店的类型,历史、藏书量、地点,还是装潢、服务、 活动,甚至店名,都可能是一大特色。一家家书店其实就像一幅幅风景,有的婉约秀丽,有 的气势磅礴,有的细致精巧,有的古意盎然,每一种书店总能吸引与它相契的顾客。在书的 世界里,每个人自有他的天地。《书店风景》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抒情导览,反映的是一个爱 书人外在的观察与极自我的品味,它同时也希望挑引人们对这些风景的渴望。书店之美一如 山水之美,等待有心人的开发。
2013年1月4日 已读
用了一天时间翻完了,一开始看的并不太认真,因为图片太多,文字只占到很少的一部分,信息量并不算大。但后来看到介绍英国书店的时候,忽然想起去湖区旅行的时候,在grasmere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book exchange的活动。就是当地人的二手书交换和买卖。非常小的地方,书籍的摆放也很杂乱,但我在那里淘到一本华兹华斯的诗集。看这本书的时候忽然就想起来了,然后一下子就有了共鸣,觉得各式各样的书店真是个美好的存在
2013B 人文 随笔
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德] 迪特里希·施万尼茨 译者: 刘锐 / 刘雨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 - 6
这是一部欧洲人写给欧洲人看的人文知识通典,全书实际上是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和修养?比如在社交生活中,为什么必须知道莎士比亚和梵高,却不必知道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人文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也许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善你的生活,但一定可以让你的视野更开阔、让内心更丰富、让你的人际交往更愉快。
许倬云秦晖等推荐
目送 Goodreads 豆瓣
目送
8.0 (492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10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金枝 豆瓣
8.9 (34 个评分) 作者: (英)弗雷泽 译者: 徐育新 / 汪培基等 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 - 1
准确地说,《金枝》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自它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但它出色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它仍是一部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
《金枝》缘起于一个古老的地方习俗:一座神庙的祭司被称为“森林之王”,却又能由逃奴担任,然而其他任何一个逃奴只要能够折取他日夜守护的一棵树上的一节树枝,就有资格与他决斗,就能杀死他则可取而代之。
这个古老习俗的缘起与存在疑点重重,为此,作者目光遍及世界各地,收集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的丰富资料,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抽绎出一套严整的体系,并对巫术的由来与发展作出子令人信服的说明和展望。
和其他专著有所不同的,《金枝》文笔清丽,义理明畅,对世界各地习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加上众多耐人寻味的观点和评论穿行其间,全书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绝少呆滞和陈腐的气息,读来兴味盎然,令人不忍释卷。
中国景色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单之蔷 九州出版社 2008
《中国景色》的作者单之蔷,是国内知名地理专家与学者,现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这本书精选了单之蔷十年来撰写的卷首语精华,被视为《选美中国》、《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之后又一精心之作,和《中国国家地理》改版十周年的经典珍藏。
《中国景色》围绕着一个"认识中国"的主题,用"山、水、冰川、青藏高原、国粹、国家、地方"7部分搭建了一个把握中国的模板。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巧妙的总结,既概述出了中国的景观特色、地理典藏,又精确地提炼出作者对中国自然山水、人文历史的把握,彰显出作者对中国大地的真切认知和感悟。
长期游走于自然之中、并深受人文和地理学科浸润的单之蔷,深谙人与自然交流的内涵,他的文字总是娓娓道来,既充满对自然世界的美好认知,又不乏理性或激情的描述。那些看似简单的遗存、平凡的山水景观或者事物,通过他提供的框架和视角,往往被勾勒出具体生动的场景和模样,激发出无数读者对中国景观的无限向往。
《中国景色》一书还收录了百余张精美的图片和地图。单之蔷在这本书的"前言"里说,尽管这是一本文集,但却是按新书的标准来打磨的,除了布局精心的主题和结构以及对文字的细致梳理之外,每张图片的说明也都由他亲自撰写。以求用更翔实的证据表达他对中国山水景观、人文地理的鲜明认知。
宽容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房龙 1998
《宽容》内容简介:宗教史上的对立与融合、迫害与反迫害,历来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创新进行残酷迫害,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他们的“敌人”犯下的那些错误。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我们不难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生活的艺术 豆瓣
作者: 林语堂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品味人生》,内容分三个部分――“人生研究”、“人生享受”、“人生归宿”,本书主要将林语堂对中外人性,人生及其人的理想追求、生存状态和幽闲生活的方式等等所作的议论和探讨的文章进行了编辑。
花间一壶酒 豆瓣
8.3 (15 个评分) 作者: 李零 同心出版社 2005 - 6
《花间一壶酒》收入了作者近年写作的杂文和随感,全部属于“凡人小史”,即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冷眼旁观,对身边的历史、书本上的历史,讲点个人的看法。这些看法,虽然也利用了一点专业知识和杂览偶得的读书感想,但作者关心的事在有如工业流水线的专业学术中没有位置,只能用业余的方式,另外找个地方说话。
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第一组文章,只有两篇,是个引子。第二组有六篇,是谈战争或与战争有关的事,属于“武”的话题。第三组有七篇,是讨论与读书人有关的事,则是“文”的话题。第四组有八篇,都是高雅话题,不是琴棋书画,而是酒色财气。
野火集 豆瓣 Goodreads
野火集
8.7 (154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文汇出版社 2005 - 8
龙应台常常针对一种社会现象,一类具体事物,甚至于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给予无情的透视和直接的批评,马上让人心有戚戚焉。这些事,就发生在周围,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具体、实在、确切;而内中的缘由、涵义、影响、作用,常人似乎无所感,一经点破;立时豁然开朗。
此次重新编整后推出的《野火集》,除了保留作者当年的“野火”文字,附加了作者对此文的感言,或对当时时代背景的补充说明,或观照了对文章产生的现实意义。并邀请二十位华语文学名人如柏杨、余秋雨等,为文或追忆或评析走过“野火时代”的台湾。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豆瓣 Goodreads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 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
8.5 (147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舒昌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8
《人类群星闪耀时》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创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