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张国荣的时光 豆瓣
レスリーの時間
8.3 (27 个评分) 作者: 志摩千岁(日) 译者: 秦晶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 4
这是一本回忆录式的手记,详细记录了《Leslie的所有》和《庆》这两本写真集采访拍摄期间,作者与张国荣的交往和交流。其中有不少记录都是独家发表,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张国荣”。
志摩女士从“熟人之上,朋友之下”的立场出发,详细回忆了与Leslie共事三年间的点滴——从两本写真集的策划制作、东京大阪香港等地签名会的筹办,到其间一同经历的电影《流星语》的拍摄、“热情”演唱会的世界巡回演出,还有私下闲聊中涉及的话题,大到对于香港电影界的评价、对媒体的看法、导演梦想的实践,小到家宅装饰、衣着格调、对于食物的口味、甚至关于胡子的争论……力求用自己的描述为读者还原出一个形象丰富饱满的张国荣。
由于观察角度的设定,志摩女士关注较多的是张国荣为人的一面。因此在《张国荣的时光》这本手记中,张国荣更多是被当作一个普通人而非明星或偶像来探讨。不同于一般的名人明星传记,在这本书内没有历史式的描述,没有二手资料,仅仅集中在志摩女士和张国荣交往的“时光”,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把我所见过的事实、状况以及Leslie的言行,尽量不夹带个人感情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描述出来”。志摩女士没有像fans般地“神化”张国荣,反而视他为一个常人,一个有喜怒哀乐、同样有着优点和缺点的普通人,这样的张国荣更贴近生活、更有真实感,所以,特别令人感动。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本手记记录的是我眼前的Leslie真实的姿态,是我看到的一个真实的Leslie。”其中有不少记录都是独家发表,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张国荣”。
2022年8月3日 已读
一个很有趣的角度 记录了张国荣人生的一些片段 他真的好有魅力啊
传记
从文自传 豆瓣
8.9 (18 个评分) 作者: 沈从文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8 - 11
本卷所收,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从文自传》及一组有关沈从文生平经历的自叙;二、沈从文为自己的创作集所写的序、跋、题记、艺文题识以及《废邮存底》等谈论文学艺术的文字。
1932年暑假,沈从文在青岛完成了《从文自传》。这部作品出版后曾被周作人和老舍认为是“一九三四年我爱读的书”。《从文自传》讲述的是1902-1922年沈从文进入都市前的人生经历,即沈从文的湘西经历,他曾这样谈及《从文自传》的创作:
就个人记忆到的写下去,既可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也可让读者明白我是在怎样环境下活过来的一个人。特别是在生活陷于完全绝望中,还能充满勇气和信心始终坚持工作,他的动力来源何在。
通过写自传来“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其目的并不仅仅是追忆,更重要的是在对自我生命的反思中,展开自身与自身的对话,为当下自我寻根,并以此敞开通向未来的路。《从文自传》中对过去的追忆始终联系着目前生命情状。在追溯过去的人生经历时,其时间指向始终是现时的“我”。他曾这样回忆这段时期:“民廿过了青岛,海边的天与水,云物和草木,重新教育我,洗炼我,启发我。又因为空暇较多,不在图书馆即到野外,我的笔有了更多方面的试探。且起始认识了自己。”《从文自传》的写作,正是沈从文“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完成这一自我认同,对于沈从文的创作无疑是极具意义的。在《从文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湘西经历是如何影响到他的创作,他的创作与这段经历有着怎样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在《从文自传》后不久,沈从文也就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略传》、《从现实学习》、《我的学习》、《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均属于生平的自叙。这些文字,虽然议论多于叙事,却更为显在地展示出沈从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路历程及不同现实处境中对自我的不同认知。《往来书信·1949》是沈从文1949年书信的集成。对了解沈从文精神历程而言,1949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沈从文染上了类似“迫害狂”的精神疾病。这组书信,真实而集中地记录了沈从文从发病到痊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惧,勾画出他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心理及精神轨迹。就个人经历而言,这虽然只是沈从文的“个案”,却典型地再现了历史转折关头,中国知识分子宿命式的悲剧存在。
“序跋”中所收文章,均为沈从文为自己创作集所写序、跋、题记。这些小文不仅体现了沈从文独特的文学观和艺术观,同时也呈现出沈从文极具个人特色的序跋风格。本卷还收录了沈从文曾结集出版过的《废邮存底》以及后来在《云南看云集》中收入的《新废邮存底》中的部分文章,以及沈从文论文学艺术创作的文字,包括《论技巧》、《谈进步》、《短篇小说》、《论特写》等。从这些文论中,不难窥见沈从文独特的文学艺术观。
2018年1月12日 已读
真正流畅的文字,把个人的生活放在大背景之下。看沈从文讲他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不仅仅是了解了他的前半生,还有民国那个残酷的时代,还能明白沈从文是怎么成为沈从文的
传记
Lab Girl 豆瓣 Goodreads
7.1 (7 个评分) 作者: Hope Jahren Knopf Publishing Group 2016 - 4
An illuminating debut memoir of a woman in science; a moving portrait of a longtime friendship; and a stunningly fresh look at plants that will forever change how you see the natural world
Acclaimed scientist Hope Jahren has built three laboratories in which she’s studied trees, flowers, seeds, and soil. Her first book is a revelatory treatise on plant life—but it is also so much more.
Lab Girl is a book about work, love, and the mountains that can be moved when those two things come together. It is told through Jahren’s remarkable stories: about her childhood in rural Minnesota with an uncompromising mother and a father who encouraged hours of play in his classroom’s labs; about how she found a sanctuary in science, and learned to perform lab work done “with both the heart and the hands”; and about the inevitable disappointments, but also the triumphs and exhilarating discoveries, of scientific work.
Yet at the core of this book is the story of a relationship Jahren forged with a brilliant, wounded man named Bill, who becomes her lab partner and best friend. Their sometimes rogue adventures in science take them from the Midwest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nd back again, over the Atlantic to the ever-light skies of the North Pole and to tropical Hawaii, where she and her lab currently make their home.
Jahren’s probing look at plants, her astonishing tenacity of spirit, and her acute insights on nature enliven every page of this extraordinary book. Lab Girl opens your eyes to the beautiful, sophisticated mechanisms within every leaf, blade of grass, and flower petal. Here is an eloquent demonstration of what can happen when you find the stamina, passion, and sense of sacrifice needed to make a life out of what you truly love, as you discover along the way the person you were meant to be.
末代皇帝 (1987) IMDb Min reol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The Last Emperor
9.3 (1844 个评分) 导演: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演员: 尊龙 / 陈冲
其它标题: The Last Emperor / 末代皇帝溥仪(港)
溥仪(尊龙 饰)的一生在电影中娓娓道来。他从三岁起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长大了,他以为可以变革,却被太监一把火烧了朝廷账本。他以为自己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苏联回来的火车,身边是押送监视他的解放军。他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然而他没有死在火车上,命运的嘲笑还在等着他。文革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伤痕。
2017年3月2日 看过
有些台词感觉有点尴尬,比如一开始慈禧对溥仪说的那些话,只能是纯粹的对外国人做背景介绍,但既没逻辑,也很莫名其妙。但整部电影拍的真好看,尤其是溥仪战后和之前的回忆交织,很有条理,不显得突兀,回忆拍的也不拖沓。但是川岛芳子和婉容疑似affair的地方很尴尬和出戏
传记 意大利电影
亨利六世:第一部分 (2016) 豆瓣
Henry VI, Part 1
7.9 (28 个评分) 导演: Dominic Cooke 演员: 迈克尔·刚本 / 莎莉·霍金斯
其它标题: Henry VI, Part 1 / 空王冠:玫瑰战争1
《空王冠》第二季是BBC2电视台定制,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理查三世》、《亨利六世》(上、下)改编拍摄的系列电视电影。第二季的核心是玫瑰战争,素材来源于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和《理查德三世》。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等主演。
初定于2016年5月7日BBC电视台播出。
理查三世 (2016) 豆瓣
Richard III
8.5 (31 个评分) 导演: 多米尼克·库克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朱迪·丹奇
其它标题: Richard III / 空王冠:玫瑰战争3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将在BBC电视电影中饰演理查德三世。影片由尼尔街公司制作,该公司去年成功推出广受好评剧集《空王冠》。这次电视电影系列可算作其续篇,除了理查德三世,还会制作亨利六世上下两部电视电影。
2017年2月9日 看过
很难得能看得进去这样的历史传记名著改编剧,所有人演的都很好,实力表现什么叫一言不合就念诗和翻脸比翻书快
BenedictCumberbatch 传记 名著改编 英剧
博柏利品牌创始人的传奇故事 (2016) 豆瓣
The Tale of Thomas Burberry
8.1 (37 个评分) 导演: 阿斯弗·卡帕迪尔 演员: 多姆纳尔·格里森 / 西耶娜·米勒
其它标题: The Tale of Thomas Burberry / 博柏利创始人的传奇
Thomas Burberry
-由爱尔兰导演、编剧及演员Domhnall Gleeson倾情出演。
-以Burberry品牌创始人及开拓者Thomas Burberry先生为原型,想象、借鉴并重现他从童年到成年的传奇故事。
-Thomas Burberry生于1835年,年轻时曾在一家面料商当学徒。21岁那年他创办了个人同名公司,最初专注于户外服装的业务。公司首间店铺位于英格兰的Basingstoke地区Winchester街20号。
-Thomas Burberry是嘎巴甸的发明者,影片再现了Thomas Burberry发明嘎巴甸面料这一史实。嘎巴甸面料是Trench风衣的价值核心。1912年,Burberry设计了一款名为“Tielocken”的防雨风衣,款式为无扣系带样式,它成为了Burberry标志性Trench风衣的前身。Burberry风衣为了满足军队实际的着装需求,而与时俱进地不断革新,并为迄今为止品牌引以为傲的经典单品。
-Thomas Burberry于1926年去世,享年90岁。
Sara
-由英国演员Sienna Miller饰演。
-Thomas的虚构初恋以及其孩子的母亲。
Ernest Shackleton 爵士
-由英国演员Dominic West饰演。
-他是极地探险家与Burberry的支持者。
-Burberry的服饰亦被视为远行探险时的理想装束。探险家Ernest Shackleton爵士曾身穿革新性嘎巴甸 (Gabardine) 面料制成的防护服装,先后三赴极地探险。
-Shackleton爵士曾表示Burberry服装不但质量可靠,更具备极高的防护功能。
-该电影聚焦命途多舛的Shackleton在1914年南极探险中所经历的事情,他最终安全归来。
Betty Dawson
-该角色由英国演员兼My Burberry Black香水广告主角Lily James倾情出演。
-该虚构角色为女飞行员,以现实中传奇女飞行员Betty Kirby Green及其瞩目成就为编剧蓝本。Betty曾于1937驾驶“The Burberry”号飞机完成往返英国伦敦与南非开普敦的航程,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早期,Burberry在此期间曾为诸多飞行员提供嘎巴甸面料的专业服装。
幕后制作
制作团队
-导演——英国电影导演Asif Kapadia(奥斯卡获奖导演,获奖纪录片《Amy艾米》;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获得者,获奖作品《Amy艾米》、《Senna塞纳》、《The Warrior勇士》)
-编剧——英国剧作家Matt Charman(奥斯卡提名编剧,提名作品《间谍之桥》)
-摄影指导——澳大利亚摄影家Dion Beebe(奥斯卡获奖摄影师,获奖作品《艺妓回忆录》;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获得者,获奖作品《艺妓回忆录》、《借刀杀人》)
-妆发顾问——Jenny Shircore(凭借电影《Elizabeth伊丽莎白》获奥斯卡最佳化妆,凭《Elizabeth伊丽莎白》和《The Yong Victoria年轻的维多利亚》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获得者)选用Burberry彩妆彩品。
-服装——Burberry设计团队。
拍摄场地
-影片拍摄于英国英格兰牛津郡的Shirburn城堡;
-伦敦工作室也有为期一天的拍摄内容;
-片中场景以及Thomas Burberry的设计工作室等环境设置均借鉴于档案史料。
2017年1月11日 看过
拍的真好看,可以当做电影来看了
传记 短片
方子传 (2010) 豆瓣
방자전
5.2 (48 个评分) 导演: 金大佑 演员: 柳昇范 / 金柱赫
其它标题: 방자전 / 房子传
黑道大哥方子(金柱赫 饰)找来当地知名的通俗小说家,拜托后者将自己的故事整理成文……方子是下人出身,在三十岁时进入了李梦龙(柳承范 饰)家作为其贴身仆人。梦龙在声色场所对妓寨老板娘的女儿——艺妓春香(赵茹珍 饰)一见钟情,方子虽然也对春香倾心有加,但碍于下人身份,只能依靠帮助梦龙出头来展示自己。与方子同屋的老马管事知晓了方子的苦恼,指点他在为梦龙和春香之间牵线搭桥的同时如何令自己获得属意。方子自此暗度陈仓,和梦龙几乎形成了公开的竞争关系,而春香方面,其母也是御男之道的各中高手。于是两男一女开始了一场绵中有力的情欲角逐,这场竞赛将导致怎样的结局?
本片改编自朝鲜古典小说《春香传》。
奇思妙想 豆瓣
Out of their Minds: The Lives and Discoveries of 15 Great Computer Scientists
作者: Dennis E. Shasha / Cathy A. Lazere 译者: 向怡宁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3
《奇思妙想:15位计算机天才及其重大发现》分为四部分,分别对应了过去数十年来计算机科学家们为之奋斗的4个基本问题。《奇思妙想:15位计算机天才及其重大发现》布局精妙、资料翔实,15位计算机科学家的少时轶闻甚至八卦故事随处可见,仿若颗颗珠贝点缀书中,读来宛然可喜,又能让人时有顿悟,掩卷长思问获得诸多启迪。追踪大师们的成长和发现之旅,便仿佛亲历计算机科学史近50年来的风云变幻。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是什么?未来的若干年计算机科学将给人类带来什么?相信《奇思妙想:15位计算机天才及其重大发现》会帮助你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维特根斯坦之家 豆瓣
The House of Wittgenstein : A Family at War
作者: 亚历山大•沃(Alexander Waugh) 译者: 钟远征 漓江出版社 2014 - 11
维特根斯坦家族为20世纪贡献了一位偶像级的大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作为这个维也纳显赫家族的叛逆,路德维希最终却使维特根斯坦这个姓氏举世闻名。他的巨大声誉,似乎遮蔽了他那些同样非凡的哥哥姐姐的故事,包括那位享誉乐坛的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保罗和路德维希究竟成长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他们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家族渊源和家族相似?本书讲述的正是保罗、路德维希和他们的姐姐赫尔梅娜、格蕾特以及其他亲友之间的故事。这是一个音乐之家、冲突之家的真实故事,也是一部人间悲喜剧,一部家族兴衰史,贯穿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可谓那个大时代的象征和缩影。
 编辑推荐
谁会将自己拥有的巨额遗产全部放弃,同时拟定一份能使自己永不再获得财产的严密协议?谁会仅凭一只左手,在钢琴上演奏需要十指才能完成的乐曲,并巡演于世界舞台?谁能邀请克里姆特为其画像?又有哪个家族能将勃拉姆斯、约阿希姆、理查•施特劳斯等音乐家请至自家的音乐厅中,共享一流的私人音乐会?
世界上有许多的显赫家庭,而如此显著地将财富、音乐、哲学、怪癖、品位糅合在一起的,爱恨交织、悲喜交加、既荣耀又悲惨、既犹太又雅利安的,或许只有维也纳的维特根斯坦之家。
亚历山大•沃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演绎了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斯坦、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及其家族的传奇乐章。
 名家评荐/媒体评论
这本书中的故事如此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而它却从未以这种方式被讲述过,这真是令人惊讶……很难想象另一种叙事,能够呈现这般的流利、机智、风趣和细致入微。
——《文学评论》
一部糅合了真实发现与精彩故事的作品,一部令人难忘的传记,难以被人忽略。
——《伦敦晚报》
沃非常熟练地整理着大量有关财富和心理的复杂事物,而又从不妨碍到对核心人物之故事的描述。他的写作很敏锐、自信且丰富多彩,这本书读来是一种阅读享受。
——《电讯报》
即使是在一百年前引人注目的维也纳,维特根斯坦家族也因其宿命般的古怪脱颖而出……沃使我们对他所描述的每一页中那些有教养的怪人、知识分子、博爱者和厌世者们的轶事目瞪口呆。
——布鲁姆伯格
绝妙!令人惊叹的著作,将令人敬畏的学识……与对荒诞的观察完美地融合起来……读来令人心智愉悦,理应让更多读者知晓。
——《独立报》
Lean In 豆瓣
7.8 (33 个评分) 作者: Sheryl Sandberg Knopf 2013 - 3
Thirty years after women became 50 percent of the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men still hold the vast majority of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This means that women’s voices are still not heard equally in the decisions that most affect our lives. In Lean In, Sheryl Sandberg examines why women’s progress in achieving leadership roles has stalled, explains the root causes, and offers compelling, commonsense solutions that can empower women to achieve their full potential.
Sandberg is the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of Facebook and is ranked on Fortune ’s list of the 50 Most Powerful Women in Business and as one of Time ’s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the World. In 2010, she gave an electrifying TEDTalk in which she described how women unintentionally hold themselves back in their careers. Her talk, which became a phenomenon and has been viewed more than two million times, encouraged women to “sit at the table,” seek challenges, take risks, and pursue their goals with gusto.
In Lean In, Sandberg digs deeper into these issues, combining personal anecdotes, hard data, and compelling research to cut through the layers of ambiguity and bias surrounding the lives and choices of working women. She recounts her own decisions, mistakes, and daily struggles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s for herself, her career, and her family. She provides practical advice on negotiation techniques, mentorship, and building a satisfying career, urging women to set boundaries and to abandon the myth of “having it all.” She describes specific steps women can take to combine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with personal fulfillment and demonstrates how men can benefit by supporting women in the workplace and at home.
Written with both humor and wisdom , Sandberg’s book is an inspiring call to action and a blueprint for individual growth. Lean In is destined to change the conversation from what women can’t do to what they can.
2015年8月22日 已读
high的飞起,不仅仅是励志,更让我们知道,即使是强人,也会有犹疑,有失败,她可以让我们从容的看待自己的失败,但是,哪怕曾经失败过,我们依然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人生。
2015C 传记 女性
信息就是信息 豆瓣
作者: 迈克﹒布隆伯格 工商出版社 1998 - 11
迈克·布隆伯格有许多话要说:他曾是华尔街上投资银行业巨头所罗门兄弟公司最年轻得势的合伙人,每天在交易大厅进行几千万、上亿元的股票交易。但公司被收购后,因公司内部的权力之争导致了他的解雇。于是,1981年度,39岁的布隆伯格,带着1000万美元的解雇费,开?剂怂匆灯鸺业纳模邮陆鹑诜裎鞯男畔⒉怠F窘杷砸幸档纳羁塘私猓说南鄄拍芎投钥突痹谛枨蟮亩床炝Γ芸煸俅畏⒓!1臼槭遣悸〔
艾伦·图灵传 豆瓣
Alan Turing: The Enigma
8.4 (27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德鲁·霍奇斯 译者: 孙天齐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3
本书是公认的图灵最权威传记。艾伦·图灵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在24岁时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二战期间,他为盟军破译密码,为结束战争做出巨大贡献。战后,他开创性地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因同性恋问题事发,被迫注射激素,后来吃毒苹果而死。他吃毒苹果的原因 至今不明,一代科学大师,是自杀、他杀还是不小心,成为20世纪的谜。
模仿游戏 (2014) IMDb 豆瓣 Min reol TMDB DeaDvey's Reviews 维基数据
The Imitation Game
8.4 (1796 个评分) 导演: 莫滕·泰杜姆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凯拉·奈特莉
其它标题: The Imitation Game / 解码游戏(港)
二战期间,盟军苦于德国的秘密系统”英格玛“无法破译,政府召集了一批民间数学家、逻辑学家进行秘密破解工作,图灵(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就是其中之一。计划刚开始图灵遭到了以休(马修·古迪 Matthew Goode)为首的组员和领导的排斥,幸好军情处部长孟席斯(马克·斯特朗 Mark Strong 饰)帮助他立项研究破译密码的机器,而图灵则变成了负责人,招收了新的成员琼(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开始了艰难的工作。琼很快就迷上了图灵,由于她的帮助所有组员空前的团结,并于两年后成功破解德军的密码。图灵一度与琼订婚,但实际上他隐瞒了一个秘密,因为这个秘密他也遭受了非人的待遇……
本片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艾伦·图灵传》,上映后获得了第87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师从天才 豆瓣
作者: [美] 罗伯特·卡尼格尔 译者: 江载芬 / 闫鲜宁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
这本书关注的是现代科学中的师承关系链及其影响。作者罗伯特.卡尼格尔在书中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智慧、趣味、竞争和创新的奇妙的科研王朝,展现了一个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科学家群体构筑的世界,他们通过半个多世纪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内的突破性贡献,赢得了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
胡适 豆瓣
作者: 李伟 2013 - 7
《三联生活周刊》“百年文化人物”专题作品,资深主笔李伟为了接近真实的胡适,从安徽到北京到美国到台湾,顺着胡适的命运轨迹,通过采访重新进入历史现场,以清晰流畅的笔调细致地描述了大师的一生。五十年前,他与时代格格不入,五十年后,中国再次与他相遇。
Thread Of The Silkworm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Iris Chang Basic Books 1996 - 11 其它标题: Thread of the Silkworm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of Tsien Hsue-Shen, the pioneer of the American space age who was mysteriously accused of being a communist, deported, and becameto America’s continuing chagrinthe father of the Chinese missile program.
通往权力之路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K.迈锡 译者: 徐海幈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 - 5
流行最广,好评最多——《纽约时报》畅销书,普利策奖获奖者作品,亚马逊网站持续热销。《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洛杉矶时报》《波士顿寰球报》《纽约时报》《奥普拉杂志》等重磅推荐。
最被领袖崇拜的领袖:叶利钦、普京、卡梅伦、默克尔、伊丽莎白二世等极力推崇的领袖。毛泽东也赞其为中国需要这样的伟人。
最一流的作者,最一手的史料:包括她本人的《回忆录》、私人信函、政务公文、官方文件以及朋友、敌人和大量旁观者的回忆。同时书中附有数张国内罕见的珍贵照片,四色印刷。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为普利策奖获奖者耗时八年写就的一部权威传记,通过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阐述了叶卡捷琳娜女皇异彩纷呈的一生。从一个外邦落魄贵族的女儿,因一次政治联姻来到俄罗斯成为大公夫人;历经18年的忍辱负重,她成功把自己打扮成俄罗斯的化身,通过一场宫廷政变夺取了皇位;在极富魅力的34年执政期间,她发动战争、囤积艺术、集纳思想、最成功的是扩充版图,将俄国带入了一个辉煌而鼎盛的时期。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作者迈锡运用了非凡的叙述技巧,不自觉地透露了她顺应欧洲政治潮流、实施“开明君主制”的统治手段;善于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政策的为政之道;不受骗而骗人的外交之道,以及面对政治充满理性,又不乏实用性,具有使威仪的皇室变得柔和的女性魅力。总之,她的统治使欧洲开始感到俄国这个巨大政治和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也再次证明了一个时代的强盛与自身的努力有关、与选择的路线有关、与实施的国策有关。
对一位俄国巨人和一位有血有肉的女人均做出了扣人心弦的描绘。——《新闻周刊》
一部引人入胜,足以满足阅读需要的传记。——《洛杉矶时报》
绘声绘色,充满悬念。——《纽约时报》
研究详尽无遗,叙述跌宕起伏。——《波士顿环球报》
(罗伯特?K?迈锡)为这部讲述叶卡捷琳娜及其时代的包罗万象的作品赋予了权威品质……一部令人难以拒绝的作品。——《华盛顿邮报》
写作严谨精确,叙述激动人心。——《奥普拉杂志》
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 (2007) 豆瓣
Randy Pausch's Last Lecture
9.5 (53 个评分) 演员: 兰迪·波许
其它标题: Randy Pausch's Last Lecture / 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
兰迪·弗雷德里克·波许(Randy Frederick Pausch)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人机交互及设计教授。2006年9月,他被诊断患有胰腺癌。尽管进行了手术和化疗,他还是于2007年8月被告知癌细胞已经转移至肝臟及脾脏,至多可以再存活3到6个月。
美国很多高校在资深教授退休前都会为他们安排讲授一堂面向全校学生的“最后一课”,表达学校师生对其的崇敬和感激,让教授为自己的教学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卡内基梅隆大学将其命名为“旅程(Journey)”,希望演讲者能和听众一起分享自己的个人或学术旅程。波许虽然还没有准备退休,但是鉴于他的病情,他在2007年9月18日做了题为:“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的最后一课,这也是“旅程”系列的第一课。
2007年9月21日,兰迪·波许被ABC世界新闻列为“本周人物”,他也得到了国际媒体的关注。波许的“最后一课”成了互联网上的热点,在发布一个月内被收看超过一百万次,他出版的《最后一课》一书则成为当前亚马逊网站上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
以下摘引李开复在《引领你的一生》中对《最后一课》的一段评价:
“前不久,我的同学兰迪·波许教授在我们的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做了一场风靡全美的讲座,题目是《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该讲座的视频在不同视频网站上被点播了上千万次。《华尔街日报》把这次讲座称为“一生难觅的最后的讲座”。在美国一些高校里,“最后的讲座”是著名教授退休前的最后一课。兰迪教授并没有准备退休,但是他患了胰腺癌,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这次讲座对他来说,竟真的是他一生中“最后的讲座”了。
我的亲友纷纷在电子邮件中向我推荐兰迪教授的此次讲座。我和女儿一起看了讲座的视频。看完后,我们感动地含着眼泪,同时又因为感悟和兴奋而相视一笑。我们像每一个听过讲座或看过讲座视频的人一样,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