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鱼翅与花椒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豆瓣 Goodreads
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
8.2 (379 个评分) 作者: [英] 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7 其它标题: 鱼翅与花椒
扶霞是我的好友,也是我认识的所有外国人中,非常了解中国烹饪的一位。这本屡获殊荣的《鱼翅与花椒》无疑是很多外国人写中国食物的书籍里极为鲜活有趣和精准的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这里是中国,一个奇妙的饮食大国。
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
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 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品尝珍稀野味时内心的道德两难……
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查令十字街84号 豆瓣
84, Charing Cross Road
8.3 (233 个评分) 作者: [美] 海莲·汉芙 译者: 陈建铭 译林出版社 2005 - 5
这本被全球人深深钟爱的书,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讨书买书论书,还是书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这本书既表现了海莲对书的激情之爱,也反映了她对弗兰克的精神之爱。海莲的执著、风趣、体贴、率真,跳跃于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柔软的经历。来往的书信被海莲汇集成此书,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
译者陈建铭是台湾一位古旧书店的工作人员,他在未被出版方邀作译者之前,便凭着自己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热爱动手开始翻译其中的章节。
现在世间已无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旧书店,但英国文学,古本图书,伦敦巷陌,书中的这些话题仍不断激起后来者的思念和共鸣。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这本爱书人的掌上明珠,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查令十字街朝圣,渐渐地,《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花笺图说 豆瓣
作者: 王双启 2015 - 1
《花笺图说》,是作者积几十年笺纸收藏经验与研究成果写成的一部关于花笺的专门著作,全书收录作者精心收藏、完好保存的晚清时期至二十世纪末的珍贵笺纸近二百张。书中“综述”部分,回顾式地全景介绍了花笺的产生与变迁的数百年历程,全面囊括了花笺从制作到使用,以及鉴藏玩赏的诸多方面;分述部分,则将作者收藏的部分花笺精品一一列举说解,呈现出花笺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与文史意趣。
空谷幽兰 豆瓣
7.8 (43 个评分) 作者: [美] 比尔·波特 著 / [美] 史蒂芬·R·约翰逊 摄 译者: 明洁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3
空谷幽兰,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之上?这是一直在困扰着比尔·波特的问题。因此,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亲自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探访了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借此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无限向往,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文化复兴之旅”。
书中穿插了数十幅风景优美的摄影作品,这都是作者的好友、美国著名摄影家史蒂芬·R.约翰逊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
2015年9月6日 已读 去西安的路上读的书,主要是在谈笔者拜访一些隐居的宗教人士的书,但依然很能get到一些点,而且因为是在去西安的时候读的,非常应景
2015E 文化 随笔
人文通识课1:古典时代 豆瓣
The Western Humanities,7e
作者: [美]罗伊·T·马修斯 / 德维特·普拉特 译者: 卢明华 / 计秋枫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3 - 6
从蒙昧洪荒到罗马帝国崩溃
古代文明兴衰启示录
阿卡得帝国的开创者与犹太先知摩西拥有相似的生平,这是文明的巧合
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的起因由贸易纠纷变为海伦的美貌,这是文明的巧饰
民主雅典与帝制波斯之间的战争对世界历史影响至深,这是文明的冲突
焚平底比斯的亚历山大大帝只留下了诗人品达的房子,这是文明的力量
坚守马萨达要塞的犹太狂热党宁愿自杀不向罗马投降,这是文明的悲壮
手无寸铁的基督徒征服了仰仗暴力的罗马帝国统治者,这是文明的较量
这不是一座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音乐的陈列馆
它让你看清文明的纹理,触摸文明的质地,把握文明的脉动
本书自1992年第1版出版以来,获得了多项图书大奖,以其材料丰富、观点鲜明、结构编排合理成为流行至今的人文通识标准教材。本书的编写始终秉承一个宗旨,即在历史解读的框架内为读者提供一种有关文化表达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这一宗旨将帮助读者运用不断提高的历史眼光来丰富和加深 他们自己对当今世界的最新见解,以鼓励他们投入到对未来的积极建设之中。
本册共6讲,主要范围是从史前到罗马帝国晚期的古代世界。按照时间顺序,本册首先介绍了近东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及尼罗河文明,然后讲述了希腊文明从萌芽到巅峰再到衰落,被后继崛起的罗马征服并吸纳,而罗马帝国文明又是如何被脱胎于犹太教的基督教所征服。作者为我们展演了人类从洪荒时代到希腊-罗马与犹太-基督教这两大西方文明传统汇流的气势磅礴,让我们回顾了古代世界激动人心的时刻,重新检视了西方人文传统的根源。
夜航船 豆瓣 Goodreads
8.8 (16 个评分) 作者: 张岱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5
《夜航船》不是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浅白的文言讲说的四千多个文化段子,绝大多数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或者往雅处说,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知道的社科知识。极少量虽然可以说有荒诞不经的意味,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也尝不可以看看。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寺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彀、徐夫人之类是也。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睡。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人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这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已矣。故即命期名曰《夜航船》。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2014年4月23日 已读
特别适合要写古代小说的人,jjqd的人都该看看,能避免多少错误啊,内容很全,还有很多小段子,特别好看 #永远不缺段子手#
2014NF 中国文学 国学 文化 随笔
趣味生活简史 豆瓣
At Home: A Short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8.4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比尔·布莱森 译者: 严维明 接力出版社 2011 - 7
本书是《万物简史》作者最新扛鼎之作,其创作灵感源自于作者一次石破天惊的发现:房屋不是躲避历史的避难所,而是历史的最终归宿。
在作者看来,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不管人们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或激烈争夺了什么,最终都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投射到你的家里。战争、饥荒、工业革命、启蒙运动……这些看似与我们相距遥远的历史或许就隐藏在你的沙发里和五斗橱里、在你窗帘的皱褶里、在你松软的枕头里、在你家墙上的油漆里、在你家的自来水管道乃至抽水马桶里。于是,作者决定探究每间屋子在居家生活的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卫生间是一部个人卫生的历史,厨房是一部烹调的历史,卧室则成了性爱、死亡和睡觉的历史。作者还梳理了从建筑学到电力学,从考古学到园艺学,从食物贮藏到流行病,从香料贸易到艾菲尔铁塔,从女性时装到室内装潢等方面的演变脉络,撰写了一部包罗万象的人类居家生活简史。
一部居家生活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舒适的历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为了过得舒适和快乐而无休止地索取,我们最终会制造出一个既不舒适又无快乐可言的世界。作者以强烈的好奇心、超人的智慧、独具一格的文笔和娴熟的叙事方式将《万物简史》脍炙人口的风格延续到字里行间,成就了这部思想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大作。
假使说《万物简史》如一幅通过望远镜勾勒宇宙万物的全景图,那么本书则如一幅通过显微镜呈现日常生活的缩微景观。布莱森以饱满的好奇心、绝妙的智慧心、独具一格叙事腔调将《万物简史》脍炙人口的风格延续至本书的字里行间,使万千读者有缘再次领略一部最具娱乐精神且最为发人深省的神奇之书。
2014年4月5日 已读
涨姿势了,其实没有读完,忘了当时为什么会标成读过的,现在还在读ing。这回终于读完了,现代以前的欧洲人(包括北美)好丧失!!!我们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2013B 2014NF 历史 文化 生活
消失的搭车客 豆瓣
7.1 (9 个评分) 作者: 布鲁范德 译者: 李扬 / 王珏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11
当代都市传说的开山之作,美国最成功的学术畅销书,洞悉美国社会与都市人心灵的哈哈镜!这是一本关于美国当代民间故事的著述。作者融会了有关最著名、最搞笑、最离奇、最惊险的美国都市传说的发现,并试图揭示这些当代民间叙事的诸多模式和可能包含的意义。本书可以给喜欢讲惊险、鬼怪、恐怖故事的嬉皮读者提供说不尽的故事素材,是最好的培养和刺激读者幽默感的教材。
这是一本关于美国当代民间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些故事,并把它们当作真人实事——的著述。 作者融会了有关最著名、最搞笑、最离奇、最惊险的美国都市传说的发现,并试图揭示这些当代民间叙事的诸多模式和可能包含的意义。诚如作者所指出,人们花时间讲述和聆听传说,不仅仅是因为其奇异有趣的情节,更深层的原因是它们真实地传达出创造者和传播者所处的语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心理,并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心理、知识和行为规范系统。
中国文化要义 豆瓣
8.7 (14 个评分) 作者: 梁漱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中国文化要义》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得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中國文化要義。
传统十论 豆瓣 Goodreads
9.1 (47 个评分) 作者: 秦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 10
本书所收的系列文章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作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2013年7月31日 已读
这差不多是我读过的中国学者写的最好的学术书,里面的中国大共同体论对我而言非常有启发
2013A 历史 文化 社会学
欧洲政治思想史 豆瓣
作者: (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 译者: 黄华光 1998 - 7
《欧洲政治思想史》是一本大学教学用工具书,具有方法论的普遍性。作者阐述了从15世纪到1945年的欧洲政治生活的社会环境,研究了每个重要阶层(僧侣、贵族、第三等级、平民阶级)的集体心态的反映,以及各个不同时代的政治学说和国家模式。这部结构上有着有机联系和原创性的著作详细和平实地论证了几个世纪以来欧洲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思想,展示了它们形成和引起争论的历史氛围。
雪宧绣谱 豆瓣
作者: 沈寿 口述 / 张謇 整理 译者: 耿纪朋 译注 重庆出版社 2010 - 10
《雪宧绣谱》是中国第一部详细介绍传统手工刺绣的理论专著。书中详细叙述了传统手工刺绣的用具、工序及针法的运用要领,收录了近千幅绣品,从中国四大名绣到民间特色绣种,全面展现了传统刺绣的技艺特点和文化要领。
该书作者集毕生的刺绣技艺经验,系统论述了有四千年历史的苏绣艺术精华。此书分绣具、绣事、针法、绣要、绣品、绣通等卷,详细阐述了苏绣十八种针法的运用,以及审势、构图、色彩等刺绣要领。在编译时,更补入了湘、粤、蜀三大名绣,以及更多民间特色绣钟,以详细剖析传统刺绣的广博内涵,是学会和鉴赏传统刺绣的最完备读本。
How to Be a Gentleman 豆瓣
作者: John Bridges Rutledge Hill Press 2001 - 3
Should you take a business call on your cellular phone during a dinner date? How do you act at a funeral?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accept a compliment? When do you say, "I'm sorry"? John Bridges answers these questions and more in a book for men that combines Emily Post and Miss Manners without being snobbish, boring, or intimidating. This book is an indispensable guide for men of all ages who aspire to become gentlemen.
2013年6月17日 已读
哈哈哈哈笑死了,还有如此一本正经的书,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充满了笑点
2013B 文化
绣谱 豆瓣
作者: [清]丁佩著 / 姜昳编著 2012 - 2
《中华生活经典-绣谱》,本书内容提要:古来善女红者众,为绣做谱者却罕有其人。清代著名苏绣艺人丁佩的《绣谱》,是中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刺绣专著。共分《择地》《选样》《取材》《辨色》《程工》《论品》六篇。《绣谱》并非以绣论绣,而是将绘画、书法、刺绣三者巧妙结合,通过探讨其异同来彰显绣的特别之处。本次约请专业学者,精选底本进行校点、注释、翻译和点评,并配以精美插图,对中国刺绣的历史沿革、步骤方法、针法特点及实物精品等亦做了一定的介绍。
2013年5月15日 已读
那个点评挺煞人胃口的,要是没有就好了
2013B 文化 艺术
何枝可依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李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11
《何枝可依》内容简介:韩非子讲过一个故事: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庄稼汉,别提多傻。他家地里有棵树,给他带来好运。有只倒霉的兔子,眼神不好,一头撞死在树上,让他想入非非(他算了一下,兔肉总比粮食值钱)。从此,他把手中那件叫“耒”的吃饭家伙扔了,天天蹲树下等兔子,就像《敖包相会》唱的那样,耐心等待,眼巴巴等兔子来,等它们前来送死(《韩非子·五蠹》)。
战国那阵儿,大家尽拿宋人打镲,逮谁犯傻,就说谁是宋人。他的事,据说在宋国都被人耻笑,可见是个超级死心眼儿。过去,我也纳闷儿,天下傻子多,怎么全在宋国?我猜,当时的聪明人之所以糟改宋人,只因宋国是古国,特讲老礼儿,打商代传下的老礼儿,太古板。
兔子会撞在树上吗?我一直不信。
然而,有一天,我终于信了。
1981年10月7日-12月10日,我参加过一次考古发掘(作为研究生的毕业实习),地点在陕西宝鸡县西高泉村。那里真的有泉水,泉水挨家挨户流,夜深人静,哗哗作响。
东京梦华录 豆瓣
8.7 (24 个评分) 作者: 孟元老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 - 6
《东京梦华录》多记崇宁以后所见,时方以逸豫临下,故若彩山灯火,水殿争标,宝津男女诸戏,走马角射,及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虽事隔前载,犹令人想见其盛。至如都人探春,游娱池苑,京瓦奏技,茶酒坊肆,晓贩夜市,交易琐细,率皆依准方俗,尢强藻润,自能详不尽杂,质不坠俚,可谓善记风土者。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陸鍵東 聯經出版公司 1997 - 11
從1949至1969年,陳寅恪在中國共產黨統治下渡過他生命中最後的二十年,他晚年的生活狀況與心境,曾經引起學界「大做文章」,眾說紛紜。

本書根據大量檔案文獻和第一手的採訪資料,詳盡描繪了陳寅恪生命最後二十年的坎坷經歷,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為讀者打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從陳寅恪的生存狀態和人際著手,探索了他的內心世界,並以此分析、詮釋了陳寅恪晚年作品的內涵,提出了不少頗有說服力的見解。(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2013年2月23日 已读
当初本来想买来着,后来不知怎么就没买,然后就绝版了,念念不忘了好长时间,终于在网上找到电子版,算是以偿夙愿吧。文章憎命达。忽然想起还有一句,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了。61年之后的生活简直不忍目睹,颇有自古美人如良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康生对金石的喜爱让我想到希特勒,同时切莫得罪小人。
传记 历史 文化
留住手艺 豆瓣
8.5 (32 个评分) 作者: [日] 盐野米松 译者: 英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0
这本书记录的人物,或许将是日本最后一批传统手工艺者,他们和他们的祖辈千百年来取法自然,用树皮、藤条、篠竹等天赐之物编织布匹、打造工具、维持生活,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这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著名作家盐野米松二十余年来走遍日本,倾听和记录下了不同业种的匠人们的生活,本书选取了其中十六位手工艺人的访谈,系统而忠实地呈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处境和精细美妙的作品
本书纪录片式地呈现了:
最后的宫殿大木匠
在心中供养漆树的刮漆人
一百根芭蕉织出的一匹布
全日本最贵的源次锄
像一片竹叶的平田舟
一百五十年保持同一形状的满山钩
从木中取丝的椴木织
柳条饭盒
豆腐篮子
……
“我是怀着一颗幢憬和向往的心灵,观望过匠工们做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也是为这些职业不复存在而深感遗憾的一代人的代表。出于这种感情,我用了不短的时间和多次的机会,寻找走访了现存的一些匠工和他们的作坊。听他们讲故事,看他们视为生命的工具。”
——盐野米松
“我们是靠手来记忆的。”
——竹编手艺人 夏林千野
到古代中国去旅行 豆瓣
作者: 伊永文 中华书局 2005 - 1
本书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伎艺;二、中外文化交流;三、商业;四、民俗;五、科学技术;六、北方少数民族;七、饮食;八、官僚政治;九、刑法;十、文学艺术。
表面看来,这些方面的问题似多与古典文学研究无大关系,然而它们均是在研究古典文学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作者认为:古典文学是过往的古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应该容纳十分丰富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换言之,倘不能够从多视角对古典文学研究进行比照分析,也是很难揭示古典文学的本质的。所以,走出古典文学研究的领域。面向其他学科,并与之交融、渗透、交叉、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本书的文章,目的就在于此。如《李开先与笑话》,实则探讨相声起源,而相声则是城市文学重要的样式。《迎神赛会》是为研究宋、明两代通俗文学何以兴旺而作的线索追寻。《辽金食俗》则是从另一方面证实辽金少数民族是如何模仿、吸取汉民族先进文化,以此而转于辽金文学与宋文学,其理一致。俨叶子戏”的演变》是为水浒文学的流传找一有力的支持与旁证,而《宋元玩具》则又是宋以来文学中不断出现的社会场景,将有助于对市民文学的认识。《烟火略谈》出于李约瑟先生提示而考据,以此文而证《金瓶梅》中描写烟火之盛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