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穹顶之下 (2015) 豆瓣
9.0 (587 个评分) 导演: 范铭 演员: 柴静
其它标题: 穹顶之下:柴静雾霾调查 / 同呼吸,共命运
“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柴静
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在2015年2月28日,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这也是柴静辞职后首度公开亮相。纪录片中,柴静披露了自己离开央视的原因,她称在自己怀孕期间,女儿被诊断有良性肿瘤,出生后便要接受手术,而她自己辞职后用了一段时间专程陪伴照顾女儿。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柴静对雾霾的感受却越来越强烈,“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我‘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她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因此,柴静开始了这个调查。
大自然的财富 豆瓣
作者: 马克•特瑟克(Mark Tercek / 乔纳森•亚当斯(Jonathan Adams) 译者: 王玲 / 侯玮如 2013 - 8
自然到底值多少钱?谁向其投资?投资自然能产生多高的回报率?自然资源保护难道不就是在积累自然资本吗?过去我们往往只从环保角度思考这一问题的答案,而今天,同样的问题,正引导我们开启一场商业模式的变革。
在《大自然的财富》一书中,大自然保护协会CEO、前高盛合伙人马克•特瑟克和畅销书作家乔纳森•亚当斯提出,自然不仅仅是人类福祉的基础,更是全球各国企业和政府最明智的投资方向。通过分析美国、中国以及南太平洋等国家和地区的案例,从水资源、渔业资源、气候变化、海洋保护等多个层面,以商业的逻辑充分展示了自然作为一项绿色基础设施应该创造的价值。企业、政府及个人通过投资自然,可为商业找寻到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突破口,从而推动全球经济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珍惜地球 豆瓣
作者: 〔美〕赫尔曼﹒E﹒戴利等 译者: 马杰 2001 - 1
这是一本从多学科角度探讨有关经济发展全新认识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从生态学、物理学、科学定理出发,对传统经济学中人们已熟知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如在经济学中,把环境作为一个经济间来考,把经济振兴重作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只涉及到资源的有限性及其配置问。而本书中的各位作者则提出:经济问题只是环境中的一个因素,持续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人们在注意到资源的有限性时,也要注要到环境对废弃物的处理也是有限的。因此,要说,本书给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经济学添了全新的内容。书中探讨的问题和政策方法值得我国重视、吸收和利用。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豆瓣
作者: [美] 托马斯·弗里德曼 译者: 王玮沁 等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4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和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继《世界是平的》一书之后又一引起世界轰动效应的新著——《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在新著中,弗里德曼提出当今世界发展的五大趋势:(1)能源与资源的供需失衡;(2)石油生产国的垄断性经营;(3)(碳排放增量导致)地球气候变暖;(4)能源日益匮乏(石油、煤炭不可再生);(5)(人口爆炸性增长、无节制开发和环境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消失。作者以及世界各国的许多科学家、环保主义者对五大发展趋势可能对未来地球及生命造成危害甚至毁灭的前景感到深刻的担忧。呼吁对石油、煤炭等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的能源——作者称之为地狱能源——减少和限制使用,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等——作者称之为天堂能源。作者认为必须跳出传统国家发展模式的臼巢,以创新的观念和方法求发展,在全球掀起一场新的“绿色能源革命”,以价格杠杆和政府干预行为全力推广绿色能源的研发和普及使用,才是正确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人类与地球长久存续的保障。“绿色能源”是每个国家发展的未来机遇和制高点,前景广阔,财富无限,将 “拥有无往不利的力量”
2013年8月19日 已读 一开始感觉很好,直到在一个什么地方看到,作者其实还有一个绿色能源公司
2013B 环保 经济学
寂静的春天 豆瓣 谷歌图书
Silent Spring
8.2 (42 个评分) 作者: [美] 蕾切尔·卡森 译者: 吕瑞兰 / 李长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明了许多新的、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方法;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一个要反复提及的话题是: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它们经受的所有压力和反压力、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命的这种力量,并小心翼翼地设法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来,我们才能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协调。
“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应用昆虫学”上的这些概念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科学上的蒙昧。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已经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
难以忽视的真相 豆瓣
作者: 阿尔·戈尔 译者: 环保志愿者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 4
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戈尔站在“非政治”的立场,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以具思考深度和令人注目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大量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书里并没有教条般的说教和政治性的演讲,只是以幽默而客观的态度列出了种种事实,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文字和图片都有很强的感染力。他不断提醒人类,只有十年的时间挽救全球变暖现象。书中,他指着北极地区冰山融解海面升高的现象,问无视未来的当代:十年后我们怎么办?
有一个考验行销创意的老笑话,“在阿拉斯加如何推销冰箱”。如今它已不好笑,而成为事实。今年在一个接近北极的爱斯基摩人社区,七月中曾一度热至32℃,一生没见过空调的爱斯基摩人,今年夏天光一个小镇就装了十台空调。他们的屋子主要为御寒设计,32℃对爱斯基摩人简直见鬼,没窗、没风;如今那个行销冰箱的老笑话,答案变得太专业:“把全球搞暖化了,阿拉斯加人人买冰箱!”
我们坐在一枚定时炸弹上面——戈尔的《难以忽视的真相》逼着人类面临生态浩劫的真相。那些旱灾、海啸、热浪不是新闻,不是一时,它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降临,而且越演越烈。戈尔说,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紧急状况”,人类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阻止浩劫。戈尔以乐观的态度说:“只要从今天起,大家团结一致,为环保行动起来,我们还是可以阻止地球的迅速变暖,以及其所带来的后遗症。”
这位曾经差一点当上美国总统的人,远离权力,放下身段,为全球暖化公益事业,自己出书,自己募款,自己投资拍纪录片,还自己巡回全球作媒体行销,人们预测他将凭借《难以忽视的真相》从此登上了真正获得影响力的世界性舞台。
环境科学(上下) 豆瓣
作者: Barbara Woodworth Saigo / William P.Cunningham 译者: 戴树桂 科学出版社 2004 - 10
《环境科学:全球关注(上下)》为一本经典的环境科学教材,内容全面、新颖、丰富,参考和应用了大量的最新素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对众多人员有重要参考价值。《环境科学:全球关注(上下)》主要内容有:环境伦理与哲学,生物群落和物种相互作用,人口、生态经济学,环境健康与毒理学,环境政策与规划,害虫控制,生物多样性。
寂静的春天 豆瓣
Silent Spring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蕾切尔·卡森 译者: 吕瑞兰 / 李长生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寂静的春天》于1972年-1977年间陆续译为中文,开首的几章曾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环境地质与健康”上登载过,全书于1979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年后的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吴国盛先生及吉林人民出版社的协同努力下,《寂静的春天》得以纳入《绿色经典文库》再版。我们衷心希望,这本彪炳史册的著作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带来的启迪和推动,能够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