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E
天才引导的历程 豆瓣
Journey Through Genius: The Great Theorems of Mathematics
作者: [美国] 威廉·邓纳姆 译者: 李繁荣 / 李莉萍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 2013 - 1
本书将两千多年的数学发展历程融为十二章内容,每章都包含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历史背景、人物传记以及在这些“数学杰作”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作者精心挑选了一些杰出的数学家及其所创造的伟大定理,如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牛顿和欧拉。而这一个个伟大的定理,不仅串起了历史的年轮,更是串起了数学这门学科所涵盖的各个深邃而不乏实用性的领域。当然,这不是一本典型的数学教材,而是一本大众读物,它会让热爱数学的人体会到绝处逢生的喜悦,让讨厌数学的人从此爱上数学。
2015年8月30日 已读 好吧,我承认我读不下去了
2014E 科普
飞行中的科学 豆瓣
Inflight Science: A Guide to the World from Your Airplane Window
8.0 (10 个评分) 作者: (英)布莱恩•克雷格(Brian Clegg) 译者: 杨洁羽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 - 1
空中旅行的完美伴侣
飞行旅程中的每一刻都是一次体验科学的机会,而本书则是最佳的向导。
每一页都会有新的东西让你感到意外。
从我们踏入机场的那一刻起,各种科学原理就开始为我们表演。量子物理,相对论,分形……这些有趣的现象将接二连三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乘坐飞机旅行时的每一刻都是一次体验科学的机会,本书则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飞行背后的各种科学原理和我们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比如,安检仪是如何工作的,飞机跑道是如何编号的, 飞机何以能飞得起来,天空为什么是蓝的,风暴是因何而起,飞机导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果试着在半空中打开舱门将会发生什么……对于这些在我们以往航空旅行中一直想知道的问题,本书将一一予以解答。
师从天才 豆瓣
作者: [美] 罗伯特·卡尼格尔 译者: 江载芬 / 闫鲜宁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
这本书关注的是现代科学中的师承关系链及其影响。作者罗伯特.卡尼格尔在书中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智慧、趣味、竞争和创新的奇妙的科研王朝,展现了一个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科学家群体构筑的世界,他们通过半个多世纪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内的突破性贡献,赢得了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
尸语者 豆瓣
鬼手佛心
7.0 (71 个评分) 作者: 秦明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10
高速公路上抛下9袋尸块,被割下的膀胱里居然藏有冰碴,2000辆飞驰而过的车里,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垃圾场里被捆绑的女尸,全身器官都已经蜡化,要如何下手,才能验出她死亡的真相?
电话打到一半,话筒里却传来沉闷的挣扎声,潜伏在校园当中的魅影,真的吞噬了那些女孩?
荒山残尸、灭门惨案、校园禁地、公路游魂、水上浮骸、天外飞尸……
何谓普世?谁之价值? 豆瓣
作者: 曾亦 / 郭晓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
本书探讨“普世价值”,着眼于重建儒家的现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视野。
本书开篇,就开门见山地提出,儒家的基本价值是什么?毫无疑问,儒家的基本价值应该不同于西方那套主流价值,即以所谓自由、民主为代表的“普世价值”。目前,颇有一派学者试图从儒家传统中引申出西方那套普世价值来,然而,这种做法其实降低了儒家的地位,更不能解释数千年中国道路的特殊性。作者认为,对今天的儒家来说,关键在于,如何重新阐释儒家的基本价值?如何理解这些基本价值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普世性?儒家能否从自身提出一种不同于自由、民主的新普世价值?
晚清以前,儒家曾经有一套普世价值,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满清对外战争的屡屡失败,儒家的基本价值也因此受到质疑,其普世性更无从谈起,最多只是作为“国粹”,当作博物馆中陈列的宝物而已。直到今天,人们都认为,唯有西方的那套价值才具有普世性,这似乎成了一种自明的认识。“五四”以后,出现了以保守主义自居的新儒家,其对儒家价值的肯定,不过将其与西方价值挂上钩来,认为这些“国粹”的价值就在于,能从中引出西方那套普世价值来,至少,两种价值是不相矛盾的。可见,对新儒家来说,儒家价值的现实性,不过仅此而已。现在,当代的新儒家应该向前更推进一步,即重新强调自身价值的普世性,乃至数千年中国道路对于人类的普遍意义。
本书是中国儒学界首次集中地以儒家视野探讨“普世价值”,作者以诙谐的笔触,把与之相关的主题,置于精心设计的戏剧性场景中,通过历史和义理的探讨,推进了“普世价值”与儒家传统的对话与共融。并通过对中国传统价值的重新阐释,使古老的价值再次展现出其光芒万丈的普遍性。
2014年10月13日 已读
槽点太多。。。。。反而无嘈可吐,作者一定和我不是生活在一个世界上
2014E
邮差总按两遍铃 豆瓣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7.4 (72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M·凯恩 译者: 主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7
这部小说的故事原型来自于1927年发生的一桩谋杀亲夫案。三十一岁,有着“斯堪的纳维亚式冰冷眼神”的金发美女露丝伙同她的情夫,紧身胸衣推销商贾德,用吊画绳勒死了自己的丈夫艾伯特,并企图骗取她之前瞒着丈夫替他买下的个人意外保险金。性爱与谋杀,媒体的连续炒作,加上《纽约每日新闻》上刊登的一张露丝坐电椅的大幅照片,使这个案件一时轰动全美。
凯恩小说开始部分的情节设置几乎跟真实案件如出一辙,只是将人物和事件变得更典型化和戏剧化:这次的情夫叫弗兰克,一个喜欢四处流浪,年轻英俊的小混混,小说以他的视角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次的冷美人不是金发而是黑发,她叫科拉,用弗兰克的话说,“除了身段外,她真的算不上什么绝色美人,可她神态忧郁,嘴唇向外撅得老高,我不由得想替她把外撅得嘴唇给捣进去”;科拉的丈夫尼克,一个“软绵绵,油腻腻,个头不高,头发又黑又卷”,没事喜欢吊几嗓子的希腊人,经营着一家加油站、修车铺和小餐馆合为一体的路边小店。
通过制造一场假车祸,弗兰克和科拉谋杀了尼克。但与真实的案件不同,这次科拉没有坐上电椅。不仅如此,在同保险公司经过一番曲折惊心的较量之后,他们还获取了一笔巨额保险金。但故事并没有结束,事实上,故事真正的高潮才刚刚开始:从此以后——跟童话里常用的句式正好相反——他们就过上了不幸福的生活。而且那种不幸是如此深切和令人绝望,你甚至会感觉到,他们比坐上电椅的露丝更惨。他们开始互相猜疑,互相伤害,互相折磨,直到最后“互相死亡”。
没有《邮差总按两遍铃》,就不会有我的《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
一则优美而迅捷的暴力故事。
——达希尔•哈米特
一首用小报谋杀案写成的诗。
——艾德蒙•威尔孙
有时候,追溯一种文学类型的源头轻而易举,《邮差总按两遍铃》就为此后所有的黑色小说、黑色电影铺平了道路。
——亚马逊网上书店星级评语
《邮差总按两遍铃》或许是美国出版史上第一部超级畅销书。
——传记作家罗伊•霍普斯
即使在今天,在过了大半个世纪之后,《邮差》中对暴力和死亡场面冷静、精确的描述仍然会让我们感到一种近乎生理性的震颤。
——孔亚雷(作家,本书导读撰稿者)
偶人馆之谜 豆瓣
人形館の殺人
6.8 (28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龚志明 珠海出版社 2004 - 6
从飞龙想一踏入被称为“偶人馆”的祖产开始,他就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父亲生前的诅咒一样。父亲所做的模特儿,以各种诡异的形态,对自己进行无言的控诉。这些貌似母亲的模特儿们到底想告诉自己什么?而父亲上吊的那棵樱花树,每夜由房子某处传来的声音,连续发生的儿童命案,不断寄来的匿名信……这一切都使想一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
本书玄奇诡异,充分发挥“心理悬疑推理”的极致甫发行旋即引起轰动,是一部令人难以抗拒的超级斗智推理小说!
肢解尸体之谜 豆瓣
6.2 (9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章吾一 珠海出版社 2010 - 5
谜之女——
不可思议的貌美灵能者,“御玉神照命会”创始教祖贵传名光子,为何会卧轨自杀,尸身被辗得惨不忍睹?这真的是一桩自杀事件吗?真相的背后又隐藏了何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谜之男——
涉嫌杀害妻子、独揽御玉神照命会教会大权的贵传名刚三,又为何会在两个月内同赴黄泉,并且身首异处,左手也不翼而飞?杀人的动机究竟是为了利益纠纷、情海生波、权位争夺,还是酝酿已久的复仇计划?
真相的关键人——
光子独子、但不是贵传名亲生的教团继承人贵传名光彦,到底是犯人、被害者,还是真凶掩人耳目的道具?
尸体长发之谜 豆瓣
8.0 (20 个评分) 作者: (日)绫辻行人 译者: 曹宇 珠海出版社 2010 - 5
第一件命案
刚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新锐作家美岛纱月,被人发现陈尸在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凶手杀了人之后,竟然将她一头如瀑布般的长发剪下带走,是否她的头发具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力量,引发凶手的杀机?……
第二件命案
一群初中美术社好友在十年前各自写下愿望,放入“时间囊”中并埋入地下,约定十年后相聚打开“时间囊”看看大家努力的成果;其中最令人讶异的是纱月的妹妹──美岛夕海──她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出现众人眼前,装扮及言谈举止都像极了已遭杀害的姊姊,果然她实现了“希望成为和姊姊一样的人”的心愿,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又再度发生──夕海被发现遭勒毙在聚会的鸣风庄的房间中;离奇的是,她的长发也被凶手剪下!
《尸体长发之谜》是“杀人方程式”系列的第二部惊悚推理巨作。绫行人再度展现他惊人的推理功力,让一件件看似毫无关联的命案,经过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的假设与求证,终于逼近真相,让读者大呼过瘾!
螺丝人 豆瓣
ネジ式ザゼツキー
7.6 (37 个评分) 作者: [日] 岛田庄司 译者: 林新生 新星出版社 2011 - 5
无论你是第几次见到艾刚•马卡特,他都会对你说:“你好,初次见面。”没错,这位年轻人的记忆出现了问题。
受朋友委托,御手洗洁决心帮艾刚找回记忆。唯一的线索是艾刚写的一本书——《重返橘子共和国》。
书中的情节实在离奇,里面有直通天际的巨型橘子树,树上建有村庄,还有脚上装着轮子的小熊、长着翅膀的小女孩和与人等高的向日葵……最可怕的是,书中女主角的身体各部位是用螺丝安装在一起的!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完全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然而御手洗却说:“书中描写的所有事情,全都真实发生过!”
《螺丝人》不再采用“将真相藏在不可思议的事件内”的传统手法,而是更大胆地直接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界线完全打破。而御手洗在《螺丝人》里的破案方式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他几乎足不出户,运用电脑查案,有几分“安乐椅神探”的风貌。
——台湾著名作家、书评人既晴
解忧杂货店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
8.2 (111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李盈春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5 其它标题: 解忧杂货店
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这家杂货店能帮你找回——
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
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随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断发生。
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东野圭吾
黑暗坡食人树 豆瓣
暗闇坂の人喰いの木
7.1 (38 个评分) 作者: [日] 岛田庄司 译者: 陈涤 新星出版社 2009 - 7
大楠树顶部开着锯齿状的缺口,空洞周围诡异的树皮纹路仿如人脸,甚至还能听到巨树里无数冤灵的悲鸣,让人像踏入异次元的黑暗之中,不寒而栗!
台风过境之后,黑暗坡的西式洋房上出现了不可思议的恐怖景象——屋顶的青铜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住在洋房里的藤并家族长子藤并卓跨坐在屋顶上、神色木然瞪着大楠树的尸体。
案情一发不可收拾,受害者接二连三地出现!究竟是大楠树在作祟,还是有其他的幕后黑手?大楠树真的是传说中的“食人树”吗?
黑屋吊影 豆瓣
7.5 (26 个评分) 作者: 贵志佑介 译者: 林青华 译林出版社 2006 - 1
《黑屋吊影》是日本作家贵志佑介创作的一部推理恐怖小说,曾获日本恐怖小说大奖。
昭和人寿保险公司的职员若摫慎二在上门处理一起投诉事件时落入圈套。在阴森森的老宅里,若摫目睹了十一二岁的男孩菰田和也悬吊在半空中的惨状。令他费解的是,和也的父亲菰田重德却在一旁偷偷地窥测着他的表情。尽管警方证实和也是自杀而亡,但若摫心头的疑云总是挥之不去。因为菰田夫妇为和也投了保险额为五百万日元的儿童保险。当他知道菰田重德是和也的养父时,不禁为重德的妻子菰田幸子的生命安全而担忧,于是他写了一封匿名信给幸子,让她提高警惕。没想到这却招来了灾祸:先是不断接到无声电话,继而是未婚妻的猫被人割下头来扔在他的门口,未婚妻遭绑架,他自己也陷入了被疯狂追杀的境地……
分身 豆瓣
ぶんしん
7.0 (10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王维幸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8
这世间是否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
这世间是否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分身?
迄今为止的人生,难道仅仅是一场残酷的骗局?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年度10佳小说
东野圭吾粉丝站“10大杰作”
最纯挚真切的爱 最贪婪恶毒的欲望
东野圭吾“私小说三部曲”第二部
中文版系列销量超过120万册
正如我爱着你一样,假如你也爱着我,那么除了死亡,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分开。——《红发安妮》
《分身》乃上佳之作,以奇绝瑰丽的想象、对尖端科技的超前驾驭、对重重悬念的出色把握,以及直击人心的情感表达,将两位主角离奇跌宕的命运娓娓道来,细腻微妙处如工笔描画,波澜起伏时如泼墨云烟,使人性中最美好的爱和最黑暗的贪婪在笔端恣意流淌,无不令人感慨良多,唏嘘动容……
雾越邸杀人事件 豆瓣
7.3 (31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涂愫芸 珠海出版社 2007 - 9
谋杀的节奏随着摇篮曲渐渐加快,而死亡的预言正悄悄显现在童谣中……
『下雨了,下雨了,我想去外面玩,没有雨伞,红色木屐的夹脚带也断了。』
第一件命案现场在八角形温室,扭曲的尸体被悬吊在上方的浇水壶全淋湿了,最不协调的是尸体旁的红色木屐,和一本北原白秋的诗歌选集……
『下雨了,下雨了,再不愿意也在屋里玩吧。我们来摺色纸,玩摺纸游戏吧。』第二件命案发生在广场的喷水湖,穿着鲜黄色洋装的女人死尸紧贴着湖面石像,腹部下面夹着一只紫色纸鹤……
『模仿杀人』是指模仿歌词或小说的内容来布置杀人场景,发生在雾越邸的这两件命案正是典型的模仿杀人!凶手在北原白秋的童谣〈雨〉中寻找杀人灵感、依循着每个段落捕捉杀人节奏……凶手为什么选择模仿〈雨〉这支童谣来杀人?动机又是什么?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雨〉这支童谣有五段歌词,那么,接下来难道还会发生三件凶案吗?谁也不敢往下想……
脑髓地狱 豆瓣
ドグラ・マグラ
7.3 (101 个评分) 作者: [日] 梦野久作 译者: 林敏生 新星出版社 2009 - 1
1926年11月20日,住院在九州帝国大学精神病科的第七号病房楼的某一呆子青年,突然随着病房中的挂钟的“嘀嗒嘀嗒声”的节奏而恢复了意识。不过,他自己的姓名和经历一切都回想不起来。然而从邻近的病房中传来了一位少女的悲痛喊叫声“哥,哥哥——是我——我是哥哥的未婚妻,你想起来了吗?”据说有位住在九州帝国大学精神病院的患者——若林教授,为了让呆子青年回想自己的过去,把他带到狂人医院的标本室。在那儿,找到了二份资料,一份是《幻术》的狂人日记,另一份是在一个月以前自杀的正木博士的遗物资料。呆子青年拒绝阅读《幻术》,而开始读正木博士的遗物资料。它的第一编资料是《疯子地狱异端邪说祭文——一名犯人的黑暗时代》,这是由正木博士扮演唱的《奇妙楼的众多孩儿》歌,歌中隐含著揭露精神病员和精神病院的黑暗面。第二篇是《狂人大解放治疗室》以正木博士提出“人类都是疯子”观点,建议进行精神病研究治疗办法(这种思维在1975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飞越疯人院》很相似)。接著又提出“侦探小说绝不是用脑子想出来的”,“头脑不是来思考问题的,而是交换的介质(就象电信局的功能)人的全身每个细胞,才是思考问题的来源”。接下来又提出了“胎儿的梦”,胎儿在母亲胎内是从单细胞式微生物进化到人的形态。当形成人的形态时,都是直接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各种复杂的罪孽,遗传给自己而所做的恶梦……
第二十二条军规 豆瓣 Goodreads
8.5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瑟夫·海勒 译者: 扬恝 / 程爱民 译林出版社 2006 - 6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严肃的、讽刺性极强的小说。通过这部小说,约瑟夫·海勒将他眼中的美国社会展现在读者眼前。这个社会处于一种有组织的混乱、一种制度化了的疯狂之中,这个社会的一切只服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逻辑。这样一种病态的、荒诞的社会只有海勒的想象力才能够包容它,只有“黑色幽默”这样的创作手法才能够较好地表现它。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象征,读者也可以看到战争、美国社会及其官僚机构的荒诞、疯狂和不可理喻。由于这部小说揭示了美国社会真实的一面,因此它不仅在西方社会里具有普遍的意义并被译成十多种文字,而且对于我们中国读者认识、了解当代美国社会以及由这个社会造就的一代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人生目标的美国人,无疑具有极高的价值。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非常简单: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在意大利厄尔巴岛以南八英里的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皮亚诺萨小岛上,轰炸手约塞连上尉像只惊弓之鸟,在一片混乱、荒谬与恐怖中,置一切权威、信条于不顾,为保存自己的性命而进行着几近疯狂的努力。在这个岛上,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逃避作战飞行。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装病住进医院,因为他发现唯有这里才是最好的藏身之地。最后,终于开了小差,逃到了瑞典。 在本书中,海勒借虚构的皮亚诺萨小岛作为舞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某飞行大队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内容,将他眼中的美国社会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们能够看清楚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人是如何变得“全疯了”的。
数学之美 豆瓣
8.5 (8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吴军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5
几年前,“数学之美”系列文章原刊载于谷歌黑板报,获得上百万次点击,得到读者高度评价。读者说,读了“数学之美”,才发现大学时学的数学知识,比如马尔可夫链、矩阵计算,甚至余弦函数原来都如此亲切,并且栩栩如生,才发现自然语言和信息处理这么有趣。
今年,作者吴军博士几乎把所有文章都重写了一遍,为的是把高深的数学原理讲得更加通俗易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数学的魅力。读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学到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 如何化繁为简,如何用数学去解决工程问题,如何跳出固有思维不断去思考创新。
魔鬼出没的世界 豆瓣
The Demon-Haunted World
7.2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尔·萨根 译者: 李大光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 10
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精神世界的源泉是什么?萨根在书中写道:“当科学与大自然相遇时,科学就必然会使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的感觉。对大自然的真正的理解的行为是与自然的结合和融合的欢庆,即使是在很小程度上的结合也能使人感受到宇宙的宏伟和壮观。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积累起来的世界 范围内的知识体系使科学变成了跨国界、跨时代的超越所有界限的理智的东西。‘精神’一词是从拉丁文‘呼吸’变化而来的。我们呼吸的是空气,无论它多么稀薄,但毫无疑问它是物质.....”
卡尔·萨根博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同时他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他成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是他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当年便创下最佳畅销书第一名的记录。
2014年5月21日 已读
看到最后两章真的有种非常感动的感觉
2014E 科普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豆瓣
8.6 (34 个评分) 作者: 迟子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5
本辑含《白银那》(1996)、《日落碗窑》(1996)、《青草如歌的正午》(1999)、《鸭如花》(2001)、《世界上所有的夜晚》(2003)等五个中篇。《鸭如花》写了对人道主义关怀和对民间立场的坚守;而《白银那》、《日落碗窑》《青草如歌的正午》等更贴近现实,风格更为平实。《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很经典,作者在盈满泪水但又不失其冷静的叙述中,超越了表象的痛苦,直抵命运的本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曾获2007年第四届鲁迅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