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遣讀物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豆瓣
作者: 龚育之 / 逄先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7
全书用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勾勒出一代伟人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也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他一生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与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辛亥革命的影像记忆 豆瓣
作者: 杨天石 / 谭徐锋 2011 - 9
百年辛亥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本书尝试从影像的角度,避免既往辛亥革命史叙述的脸谱化倾向,将珍贵的历史影像呈现给读者,辅以当事人的自述或回忆,期待在对近四百帧历史图片的追索中,切近当时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实况,革命者的生活世界与革命生涯,还把革命的对象——清廷及其代言人纳入图像世界,邀请读者进入那一段逼真而鲜活的历史场景,感受那一波惊天动地的革命巨浪。
谁红跟谁急 豆瓣
作者: 韩石山 2006 - 1
一本严肃的批评集,却起了这么个嬉皮笑脸的名字,怕也只有韩石山会这样。
韩氏为文,嬉笑怒骂,游刃有余,批评自然不会例外。
王朔、王蒙、余秋雨、余杰、汪曾祺、钱锺书、贾平凹、韩少功、路遥、刘心武、陈漱渝、萧乾、梁从诫、谢冕、魏明伦等等,都是曾走红或正当红的文化名人。人们敬之惟恐不及,哪里会想到他们也有什么不是。然而,韩石山却独具胆识,敢于对他们一一评说,有理有据,不留情面。你或许不同意他的观点,其立论之新奇,行文之恣肆,却不能不让你击节赞叹。
这些文章,发表之初,大都引起相当的轰动,部分篇章曾收入作者的随笔集中,惜乎从未收集成册单独出版。这次结集前,作者做了细致的修订,并在每个人物之前,加了相应的说明文字,使全书更具完整性和可读性。
荒木经惟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李子顺 吉林美术出版社 2010 - 7
自跛: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今的中国读者在面对日本或日本人的时候,其情感都有一种难以说清的复杂。
当初,看到那些色情照片时候,不喜欢,后来知道拍摄那些照片的是一个叫荒木经惟日本人,照片和人我就都极不喜欢了。
后来,因了工作的关系,还是断断续续的、经常的看到一些荒木经惟所拍的照片,但也没有多留意,看也就看了,那些情瑟瑟的东西并没有让我有什么欲望的悸动,在我的印象里,荒木经惟成了一位只是不能让我兴奋起来但也并未拒绝的专门拍色情照片的摄影师而已。
再后来,接受了一个任务;写一本介绍荒木经惟的书,翻看、通读他拍的照片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必修课,记得那是一个气氛悲凉的秋天。
奇怪的是,每次的观看荒木经惟的照片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开始到现在,从表层走向内在,从平淡走向绚烂,然而现在所呈现的绚烂却映照着荒木经惟感叹苦短人生的心境,终觉得,荒木经惟嘻哈行为之下隐含的应是历经磨难而参悟出的大境界。
夏花已经盛开,天气燥热,恼人的让我想起窦娥的怨情,风中飘絮,那白色像极了冬天的大雪。第一稿写完了,很艰苦,毕竟荒木经惟与我是生活于两个不同的国度,我是那磨破切的想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至今我都不敢确定我是否做到了这一点,看着墙上日立牌上的日期,竟然是八月十五日,对于中国和日本而言,那都是有意味的一天。
第二稿脱稿的时候已是秋天,我没有收获果实的喜悦,心中却充满悲凉与凄切。
但绚烂却始终映照着荒木经惟内心平淡的境界,绚烂的荒木经惟让我心静如水,我却不如他的人生,平淡内心衍生耀眼的绚烂,人生中不易做到的境界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关于荒木经惟,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
2011年8月19日 已读 17.11.27:至今记得在上师大南大楼底楼的那个下午……
消遣讀物
日本中毒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汤祯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日本不坏,我们不爱。
日本生病,膜拜日本的我们也愿意誓死相随吗?从少子化的苍凉、结婚难民、以至独活终老安乐死;由依存女、集团自杀至无差别杀人……有谁敢说日本文明病毒仍未抵达中国落地生根?我们对日本流行文化中毒已深,但又是否意识到日本的文明病毒,早已蔓延到中国社会各层面?
日本不仅是用来向往的消费对象,它更加是我们身陷社会文明病的最佳预警。所谓病向浅中医,中毒自然先要起清病毒底蕴。趁着这些文明病毒还未蔓延到我们社会的各个层面,赶快以书“解毒”。
泡菜韩史 豆瓣
6.0 (5 个评分) 作者: 徐杭 九州出版社 2009 - 11
韩国历史也可以写得好看,更可以说得好听。韩国,我们中国的近邻,曾经笼罩在冷战迷雾下的“隐土之国”。如今,它让我们既陌生又熟悉。陌生到从前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这个国家的存在;熟悉到大多数中国人一张口就能说出韩国某某品牌或某某韩星的名字。
韩国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值得玩味。那么这些年,究竟是凭借什么力量成就了这个民族从衰败到兴盛的跨越?
本书行文细腻,情感充沛,描写了1851-2000年的韩国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全面解说评议这多历史中的人和事。让历史比韩剧更吸引人。
世界游戏制作大师 豆瓣
作者: 李浩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 5
在《世界游戏制作大师》的逻辑结构等方面助我一臂之力;《游戏机实用技术》、《电子游戏软件》等杂志和媒体、Darkbaby等知名业内评论——业内的先行者,永远的老师们。
《水浒》四议 豆瓣
作者: 聂绀弩 2010 - 3
《 四议》内容简介:聂绀弩是兼具著名作家和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的大家,他曾主持了新中国成立后《水浒》的整理出版工作。他在这部书中从《水浒》是怎样写成的入手,步步深入地讲述了《水浒》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及《水浒》对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心理构成的影响和版本形成等问题。《 四议》见解新颖独到,重点突出,纲举目张;叙述精彩凝练,一气呵成,引人入胜。《 四议》对《水浒》的理解自成一家之言,是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和大众读者不可多得的读物。
新诗一百句 豆瓣
作者: 张新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 8
新诗是指五四新言语化运动发生以来的新体诗歌,它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本书精选了一百句新诗中的经典诗句,并作了详细的解读。本书让我们轻松了解中国新诗的概貌,体味新诗与古典诗歌迥异的审美趣味,掌握有关新诗语言、意象等各方面的知识,在一种温馨的精神愉悦中感受新诗异彩纷呈的艺术魅力。
康有为 豆瓣
作者: 赵立人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7 - 8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是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编的一套全面介绍岭南文化的知识性丛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一套普及性的读物。“书系”于2004年8月间启动,已出版的有22本,现再出版5本。出版后,专家充分肯定,读者好评如潮。这套“书系”的基本特点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内容广泛;二、介绍系统;三、通俗易懂。
本书为该书系之一。
中国游记 谷歌图书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日)芥川龙之介 译者: 陈生保 / 张青平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 - 1
《中国游记》是他三个月旅游中国的游记,全书夹叙夹议、情景交融、文采斐然,且颇具幽默感。作为游记,不仅有知识性,而且有趣味性,让人能一气读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历史就是不同文明交融的过程。“洋经典”系列为读者推荐了一批小巧玲珑的外国文化好书。小巧的篇幅容纳了文明的博大,精致的文字表达出了智慧的深沉。《中国游记》为丛书之一。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杰出的作家,被文学界称为“鬼才”。
我的奋斗 豆瓣
7.4 (85 个评分) 作者: 罗永浩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4
《我的奋斗》是老罗写的一本极具语言才华的自传,也是他给剽悍的人生一个解释。作者他是一个走路都往下掉个性的胖子。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被老师描述成一个“思想特别复杂的孩子”;他在学校里跟愚蠢的制度对抗了九年,成为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小混混,然后,一直混到“中国第二著名的英语教师”、百度年度风云人物、牛博网创办人、“老罗培训”学校的校长。
读“老罗式”的幽默,可以感知他的诚恳和热情;读老罗的传奇经历, 可以领悟如何用剽悍的内心创造传奇。
《我的奋斗》读者对象:中学生、大学生;老罗在新东方和老罗培训学校的学生;都市里奋斗的年轻人;15-40岁的读者。
《我的奋斗》附赠品:罗永浩全国高校巡回演讲DVD光盘。
图说水浒传 豆瓣
作者: 李文勇 / 柏宏军 2009 - 1
你知道《水浒传》中都使用过哪些毒药吗?你知道“水浒”道法第一人是谁吗?你知道众多的“水浒”打虎英雄中谁的难度系数最高吗?你知道《水浒传》中谁是最不愿意上梁山的吗?
如果你自认是解读水浒的高手,那你一定要来看看这本《图说水浒传》,以便核对一下书中的准确性。如果你对以上问题一无所知,你更要来看看这本《图说水浒传》,因为除了一般的介绍原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外,该书还对原著的背景、寓意、版本等相关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介绍。而“一页文字+一页图解”的形式,更是以短、平、快的风格,给读者提供了大流量的、实用的信息。言简意赅的文字,配以精心设计的战争示意图或人物关系图,使内容一目了然。在轻松阅读之余,便可快速领略《水浒传》的无穷魅力。
人物关系图——梳理原著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人物形象图——展现原著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战争示意图——再现战争地形和双方进攻路线
兵器装备图——重现北宋时期的兵器和装备
《图说水浒传》全书共五大部分:
“人物篇”:结合原著的具体情节,深入细致分析原著中的众多人物,天罡地煞、英雄好汉以及显宦平民,均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故事篇”: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原著中的故事线索,着力挖掘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寓意篇”:多角度分析原著的寓意,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篇外篇”:介绍原著的成书历程、作者之谜、版本流传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附录”:一百零八条好汉列传;主要官职、差役索引。
2010年4月12日 已读 挺搞笑…图很难看…
消遣讀物
百喻经新解 豆瓣
作者: 荆三隆 2007 - 9
《百喻经新解》是以汉语系大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所收的四卷本为工作底本的。根据文章和篇章结构重新加以标点和分段;注释部分尽量采用删繁就简的原则,以句为主,兼顾数词一句,依次进行;全译部分以直译为主,目的在于为读者阅读时提供一些便利;辨析部分只是笔者的一点心得,并不囿于各家的不同看法,可谓管窥蠡测的一孔之见,一得之功。同时,在注释和辨析部分,作者采用了一些前期的研究成果,尚祈读者谅解。
小说地图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郑树森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 6
本书是郑树森教授近年来关于小说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在小说研究领域的独到发现:第一,探讨了小说研究的“从外在研究到内在”的问题,具体谈了20世纪小说叙事的典型变迁,即由经营外在情节转为进入人物内心活动。第二,论述了20世纪小说奇幻、荒诞、魔幻的超现实的构思,从现实为框架到完全放弃现实的发展。第三,研究了20世纪现实主义的传承、地域色彩与批判性,以及分割探索、解构尝试、观念翻新的努力。该书文笔精练,行文流畅,加上作者的机智幽默,将20世纪小说方方面面的独到见解娓娓道来,在保证学术性的同时极具可读性。
帝国政界往事 豆瓣
6.2 (10 个评分) 作者: 李亚平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 9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
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
此后,备受好评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之“大明王朝纪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相继推出,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从“人”的视角诠释帝王将相,通过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全新解读历史巨变与政治迷局,用轻松有趣的独特方式讲出了历史的真相,使人豁然开朗又难以释怀。
2015年夏天,《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推出全新修订典藏版,除经典名篇“岳飞必须死”,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卧榻情结,司马光王安石的疯狂权斗,宋徽宗浪漫之下的穷奢荒淫,靖康之耻背后的屈辱与无奈等大宋往事都在本书中完整呈现。2015年,根据本书录制的565集大型历史节目《李亚平说宋朝》央视热播,在亿万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翻开本书,让您一口气读懂大宋三百年高层疯狂权斗的隐秘细节!
ZOO 豆瓣
8.3 (27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乙一 译者: 李颖秋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 - 10
每天早上都有一张我女朋友尸体的照片放到我的收件箱里,照片显示着女朋友的尸体正在一天天地生蛆、腐化。她是在我们去过动物园之后失踪的。所有人都认为她只是失踪了,只有我知道她被杀了。我辞了职,拿着她生前的照片四处寻找凶手的线索,一副心力憔悴的模样。然而苦心寻找的背后隐藏的却是我不愿面对的真相,是我亲手杀了她……
论语一百句 豆瓣
作者: 傅杰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 5
经典无疑很庄重和伟大,不过,在一般生活世界中影响至深的,常常不总是学者皓首不能穷的元典,而是删繁就简加了解说的选本,就像《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通俗选本一方面给人省下了时间,让他在车上马下茶余饭后,很快能亲近那些高深的典册;一方面把经典再经典,经过选家披沙拣金,经由当下眼光锁定,经典被再度提炼浓缩。在现代生活世界里,人们常常没有从俗务中逃脱的机会,这时,精选的“一百句”或“三百旬”这样的随身册子,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快餐。也许很多人瞧不上“快餐”,可是,没有时间从容细细品味满汉全席的时候,快餐也不妨是一种补充体力和精神的选择。记得当年国门初开,《英语九百旬》也曾因为简便实用,成为热门读物,当了很多人看世界的拐杖和眼镜。
本书主要解读:学习之乐;交友之乐;自得之乐;一生何求;朝闻道 夕死可矣;君子不器;为己与为人;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温故知新;等。
2010年1月19日 已读 本来当消遣读物读的,没想到挺好看的
消遣讀物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走ることについて語るときに僕の語ること
8.1 (385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1
他以文字名满全球。
他的“蓝调”令万千人神迷忧伤。
文字是他的符号,“跑者蓝调”何尝不是?
不再是浮华迷茫,不再是旖旎感伤,不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他第一次只写自己:小说之外、故事之外、文字之外,均是不施雕琢娓娓道来,清淡如云,宁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