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刀背藏身
7.8 (64 个评分) 作者: 徐皓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7 其它标题: 刀背藏身
《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收入徐皓峰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间完成的三个短篇新作:《师父》《国士》《刀背藏身》。

《师父》已获《人民文学》杂志短篇金奖。

另外三篇小说《倭寇的踪迹》《柳白猿别传》《民国刺客柳白猿》创作于2003至2005年,已 由作者改编成电影作品。

十年武侠短篇创作的轨迹和变化已经呈现在这里了。

武侠小说是中国很长的一条脉,从司马迁的《刺客列传》,到明清的志怪小说,到金庸古龙。司马迁写的为什么档次高,它写失败。以前诸如还珠楼主这样的大家,武侠小说都是写现实生活。徐皓峰的武侠小说,一个是写失败,一个是写当代。把武侠小说移植到当代生活里,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他的解决之道是,描写上简化武功招式,更多是集中在两个人为什么要出手,加大了人物的心理,重点放在了练武人的心态上。以前的武侠小说,写的抗争是一个是非,朝廷坏、武侠对。但是现实生活是更复杂的问题,它很多不是好坏,而是一个无奈。
2016年2月3日 已读
好!
小说
癌症楼 豆瓣
Раковый корпус 所属 作品: 癌症楼
9.3 (29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译者: 姜明河 译林出版社 2007 - 8
索尔仁尼琴从流放地到塔什干治病的坎坷经历和所见所闻,构成了《癌症楼》这部小说的基本素材。作者写出了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病房里的各个病人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性格的形成和人性的扭曲。作者写的是人生的坎坷,但实际上是社会悲剧的写照。一个个知识分子和忠心耿耿的干部被捕、流放、劳改的事实,使作者陷入痛楚的沉思,思考产生这些悲剧的缘由。
这是一部充满象征和隐喻的作品。“癌症楼也叫做13号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他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劳改、流放、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记了女人,当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后标志……
2016年2月3日 已读
经典,一口气读不完
小说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The Moon and Sixpence 所属 作品: The Moon and Sixpence
9.0 (175 个评分) 作者: [英] 毛姆 译者: 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0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这本书也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而关于南太平洋小岛的自然民风的描写也引人向往。《月亮和六便士》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在小说中,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整个故事,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2016年2月3日 已读
毛姆,还有还说的
小说
康素爱萝 豆瓣
所属 作品: 康素爱萝
作者: [法] 乔治·桑 译者: 金志平 / 郑克鲁 译林出版社 1998 - 9
乔治·桑是法国最杰出的女小说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小说家之一。在这个多产的女作家的作品中,《康素爱萝》占据着特殊地位,是乔治·桑的代表作,也是十九世纪最出色的小说之一。《康素爱萝》是一部描写女歌唱家的小说,关于音乐,小说作了许多精彩的叙述。可以说,《康素爱萝》也是一部杰出的“音乐小说”,堪与《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小说媲美。
2016年1月15日 已读
大爱,有幸买到了续集,不过还没看。
小说
時間繁史‧啞瓷之光(上) 豆瓣
天工开物史·哑瓷之光 所属 作品: 時間繁史‧啞瓷之光(上)
作者: 董啟章 麥田出版公司 2007 - 5
因為這本書,時間彷彿停頓,我們留下來,不斷尋找答案。原來我們都是時間的浪人。
這是香港重要小說家董啟章繼得獎好書《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後,另一部震驚全球華文世界之重量級長篇小說最新力作。
香港三部曲之二‧自然史三部曲第二部:三聲部小說
聲部一:「恩恩與嬰兒宇宙」
時間:二○○五年
連鎖藥品店售貨員恩恩接連收到作家獨裁者的書信,邀請她協助探索嬰兒宇宙的可能。恩恩對這提議感到莫名其妙,對這個陌生中年男子的意圖也存有戒心。獨裁者在信中反覆解釋嬰兒宇宙的多重含義,又以恩恩為主角創作了關於嬰兒宇宙的小說。奇怪的是,小說中恩恩的遭遇,竟然漸漸地和她在現實中的經歷發生對應。小說中的青年作家嘍囉和友人不是蘋果,相繼介入恩恩的真實生活,並且衝擊她既有的人生態度。在尋常的現實世界和不尋常的想像世界之間,恩恩隱約地感覺到嬰兒宇宙的誕生。
聲部二:「啞瓷之光」
時間:二○二二年
自從失去了孿生兒子之一的花,啞瓷跟丈夫獨裁者已經十七年沒有說過一句話,但她一直沒有放棄照顧停止寫作而且癱瘓在床的丈夫。十七年後的春天,來自英國的混血女孩維真尼亞來到偏僻的海邊房子採訪獨裁者夫婦,並且住下來一同生活。維真尼亞的出現以及獨裁者寫作歷程的重整,促使啞瓷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體認和丈夫的情感關係。另一方面,以青年正為首的大學研究生群體推舉獨裁者為精神領袖,重組獨裁者當年成立而又解散的文學小宇宙,並以這個組織為基礎,參與反對聯和舊墟重建計畫的行動。獨裁者在訪談裡樂此不疲地自我鞭撻;維真尼亞鍥而不捨地追尋自身的血肉和精神根源;正主導的文學與社會行動催生了激進的構想;兒子果經歷了情感的挫折而自我封閉起來。啞瓷旁觀一切事態發展,予以理解和同情,但也察覺到當中隱含的危機,無可迴避地被推進毀滅和重生的省思。在生命接近終結時,獨裁者在維真尼亞的協助下,寫出了最後的作品,然後在妻子的陪伴下,走上了最後的旅程。
聲部三:「維真尼亞的心跳」
時間:二○九七年
永遠十七歲的少女維真尼亞,五十年來一直獨自守護著山上的荒棄圖書館。維真尼亞每天清晨也要為胸口裡的機械鐘上彈簧,服從周而復始的時間循環。她熟讀圖書館裡的每一本書,但她對生活的記憶卻只有一年的期限。在春季的某一天,少年花穿越時空來到山上的圖書館,找到五十年前溜冰場上的伴侶維真尼亞。在刻、時、日、月、年、代、世紀、永恆的多重時間狀態底下,花與維真尼亞在圖書館經驗了互相重疊和抵觸的歷史。一年將盡,在維真尼亞忘記花之前,他們決定離開圖書館,前往被洪水淹沒的南方城市,尋找那失落在記憶的黑洞裡的溜冰場。
核心:「溜冰場壁畫」
時間:繁多歷史
年輕看護卉茵受到獨裁者的啟發,在海邊房子的偏廳牆壁上,繪畫了溜冰場壁畫。壁畫借鑑波殊(Hieronymus Bosch)和波提采尼(Sandro Botticelli)的畫風,結合了中世紀的地獄風景和文藝復興的神話象徵,描繪了溜冰場上的眾生相,當中包含了獨裁者整個的創作人生,以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繁多歷史。作為宇宙模型的超時空溜冰場,見證了中心的毀滅和崩塌,也暗示了新生的可能。
從自我的確立和沉溺,到自我的質疑和崩解,在推翻意識的獨裁之後,究竟有沒有無我的大情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