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全球化面面观 豆瓣
Globaliz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所属 作品: 全球化面面观
作者: [美国]曼弗雷德·B.斯蒂格 译者: 丁兆国 译林出版社 2009 - 4
作为当今世界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全球化”描述的是变化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环境方面的发展进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些进程在不断加速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全球化的多个方面,尤其是“9·11事件”之后,“全球化”被赋予的新的含义。他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全球化是从现代才开始的吗?全球化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
选择理论 豆瓣
Choice Theory 所属 作品: 选择理论
作者: [英] 迈克尔•阿林厄姆 译者: 陆赟 译林出版社 2013 - 5
《选择理论》由牛津大学摩德林学院研究员迈克尔•阿林厄姆撰写,深入探讨了各种情境下的理性选择行为,为我们可能面对的各种选择提供指引。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作序推荐。
《选择理论》探讨了各种情境下的理性选择行为:与谁共度余生(确定状态下的选择);是否接受一次死亡率为25%的手术,在面临恐怖袭击之虞时是否搭乘飞机(不确定状态下的选择,前者概率已知,后者概率未知);以何种形式管理个人财产(特殊情形的不确定状态,涉及金钱);一个国家在得知其他国家同样踌躇于是否扩张核能力时,它自己该作何选择(战略选择);选举活动中“简单多数原则”与比例代表制各自的相对优势(集体选择)。
全球经济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全球经济史
8.0 (6 个评分) 作者: [英]罗伯特·C.艾伦 译者: 陆赟 译林出版社 2015 - 1
国家为什么会有贫富之分?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探究了地理、全球化、技术进步、经济政策和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揭示出这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决定了世界的贫富格局。他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借助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大要素,阐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一直处于不均衡之中。
《全球经济史》由当代全球经济史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所著。艾伦教授以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图表分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现状和成因,还在书中特别深入地研究了新中国经济的历史转型。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并断言:“中国将再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完成航海探险之前,中国就是世界第一。世界将重新回到起点。”《全球经济史》由社会经济史学家,北大教授萧国亮作序推荐。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豆瓣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 New Deal: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所属 作品: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作者: [美]埃里克·劳赫威 译者: 陶郁 / 黄观宇 译林出版社 2018 - 3
【内容简介】
本书出色考察了美国那场经济危机以及历史上一次巨大的政策革命。劳赫威在书中呈现了罗斯福新政主要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解释了为何新政的某些计划会成功、另一些计划未能成功,这些计划包括建立全国复兴总署这样的机构,以及设立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通过《社会保障法》这样的重大举措。在全书最后,作者描述了罗斯福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将新政的各项战略推向全球舞台。
【名人评价及推荐】
罗斯福的最大历史功绩,就在于说服了具有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传统和自我安全感的美利坚民族,使之转变为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的一大克星,甚或最大克星。这项伟大成就依凭的——再说一遍——信赖、鼓舞和引导本国人民的政治秉性和才能,我们可以在译林出版社提供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中译本内领略再三,得益匪浅。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时殷弘
要想理解大萧条,理解罗斯福新政为使美国恢复繁荣所付出的努力,每个人都应该从这本书开始读起。此书见解独到、发人深省,与前景不明的经济时期息息相关。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 小约翰•米尔顿•库珀
【编辑推荐】
这本书告诉我们,美国1930年代的大萧条并不是凭空降临的。大萧条之前,美国人民就已经在广告商的花言巧语之下,追随消费欲望的膨胀,以信贷方式落入了“负债的世界”。在滥用杠杆透支消费能力之后,股市崩盘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此后政府为应对大萧条而推出的新政,并不是一项深思熟虑的单独措施,而是一系列持续的政策试验。
资本主义 豆瓣
Capit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所属 作品: 资本主义
7.2 (2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富尔彻 译者: 张罗 / 陆赟 译林出版社 2013 - 1
《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由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大学教授颜鹏飞作序推荐。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地的资本主义都一样吗?是否存在足以取代资本主义的新体系?《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为您出了详细解答,引领你全面了解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资本主义。
腐败 豆瓣
Corrup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所属 作品: 腐败
6.8 (5 个评分) 作者: [澳] 莱斯利·霍姆斯 译者: 胡伍玄 译林出版社 2019 - 11
腐败可以说是全球的首要问题,更甚于贫困、失业、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腐败被认为是导致全球范围内贫困的主要原因,它对于当今世界的危害不应被低估。这部通识读本阐释了为什么腐败在国际社会一直存在,却仅在近20年间才得到重视。作者从多个视角审视了腐败现象,比如影响腐败如何被界定的文化差异、腐败的后果、导致腐败的多种原因以及解决腐败问题的思路。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腐败日益成为全球问题。腐败涵盖的活动范围极广,从跨越全球的非法贩卖到恐怖主义,再到行贿受贿和任人唯亲;不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腐败都是经济不平等的主要推手。
在这部通识读本中,莱斯利·霍姆斯考察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定义腐败的棘手之处,以及在评估其规模和性质时出现的问题。对于腐败,霍姆斯从环境、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际等角度进行了极为重要的探讨,并对这个世界性难题的解决之道提出了思路。
大众经济学 豆瓣
所属 作品: 大众经济学
作者: [印] Partha Dasgupta 译者: 叶硕 / 谭静 译林出版社 2008 - 3
《大众经济学》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作序推荐:作者以文学家般的雅致和数学家般的准确语言,写出了我多年来想写而未能写的《大众经济学》!两个女孩子居住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她们的生活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同,又怎么会仍然如此不同?为什么某些人的生活(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是那么富有,而有些人又是那么贫困?
银行学 豆瓣
Banking: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所属 作品: 银行学
作者: [英国]约翰·戈达德 / [英国]约翰·O. S. 威尔逊 译者: 李瑶光 2021 - 9
众所周知,银行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资金配置、竞争力和金融稳定一直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放松金融管制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银行业投资在21世纪初期使国家经济增长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但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则充分暴露了银行业的致命弱点,而其给世界金融体系带来的剧烈动荡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深刻反思,并开始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规模、范围、治理、绩效、安全和稳定性进行根本性重估。在本书中,约翰·戈达德和约翰·威尔逊不仅探讨了银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中央银行在国家和全球经济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世界各国对银行业不断加强的监管;还深入细致地思考了全球银行业改革的建议,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银行和主权债务危机解决方案;最后,对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这本《银行学》通识读本虽以英国和美国的银行业为蓝本,但中国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打开理解中国银行业的一个窗口和视角,也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全球化,并进而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的时代主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彭兴韵
微观经济学 豆瓣
Microeconom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所属 作品: 微观经济学
作者: [印度] 阿维纳什·迪克西特 译者: 陆赟 2021 - 8
当我们提到经济学时,往往会觉得宏观经济才更重要,诸如失业、通胀和国家竞争力等也经常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但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其实更多的是微观经济问题,比如个人在储蓄、消费上的决策,再比如公司在选址、雇佣、裁员和投资上的决策等。在这部微观经济学普及读物中,迪克西特以其清晰的逻辑思路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介绍了微观经济方面的诸多论题,为读者开辟了一条清晰的经济认知进路。他不仅解释了经济良好运行的情形,也指出了它是如何失灵的,以及我们应该为此做些什么。本书引用了许多真实生活的案例,运用简单的数学和图表,并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充分展现了经济学家对于经济行为和理性选择的诸多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