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波德维尔
好莱坞的叙事方法 豆瓣
The Way Hollywood Tells It: Story and Style in Modern Movies
作者: [美]大卫·波德维尔 译者: 白可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7
好莱坞电影制作是美国生活中的恒量之一,但在大制片厂的光辉岁月之后它改变了多少?大卫·波德维尔认为,即使是在浮肿的卖座大片中,制片厂时代创造出的,用视觉来讲述故事的原则依然健康鲜活。从浪漫喜剧如《甜心先生》和《真爱至上》,到更加令人难忘的影片《美丽心灵》,他在1960年后拍摄的一系列电影中追索了一个世纪的传统。该书所涉及的范围跨越了整整四十年,既考察了如《美国风情画》和《教父》这样的经典,也包括近期的成功影片《指环王:双塔奇兵》。好莱坞的导演如何创造出了一个强健的、机智的、继续吸引着全世界观众的用影像来讲述故事的传统?该书提供了一个生动而迷人的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卫·波德维尔是我们关于电影的最好的作者。他对电影的了解深刻而广博,他爱电影,他写电影,他的明晰度和洞察力使得阅读他文章成为一种享受。因为他看电影的角度如此新颖,不会被通常的类别蒙骗,而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卓越与实验。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主流电影对独立电影的问题。他经常是用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的细节来展现电影如何既通过风格,也通过素材和故事来交流。他的著作具有解放意义,能使我们精确地了解电影如何以及为何如此。大卫·波德维尔的著作真的令人震惊。”
罗格·艾伯特(Roger Ebert)
“这无疑是迄今为止相同论题中最优秀的著作。对于新的技术如何既扩充也限制了当前电影故事讲述的表现范围,波德维尔尤其富有洞见。”
拉瑞·格罗斯(Larry Gross)
“关于近期美国电影艺术与商业的问题,没有能比这本著作更有启发的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读。”
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
“关于1960年代至今的美国电影,这将会是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专业教授:约翰·考德维尔(John Caldwell)
“关于当代好莱坞的学院派著述并不缺,但是没有一本能够达到波德维尔在此确立的标准。再无一人拥有这样的视野、深度、辩才和威信。”
肯特大学电影研究专业教授:穆雷·史密斯(Murray Smith)
香港電影王國 豆瓣 Goodreads
Planet HongKong: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作者: David Bordwell 译者: 何慧玲 / 李焯桃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2020 - 8
著名電影史學家及理論家David Bordwell《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香港增訂版,現已上架。2001年香港中譯第一版早已絕版多年,增訂版新加了兩章及兩個附篇(「無間道」三部曲及杜琪峯專論),全書共360頁,內頁插圖幾乎全部轉為彩色,極盡精美。David Bordwell對香港電影情有獨鍾,對香港電影七十年代至今的藝術成就及其對國際影壇的貢獻分析入微。全書旁徵博引,圖文並茂,喜歡香港電影的影癡必讀。
电影诗学 豆瓣
Poetics of Cinema
作者: [美国] 大卫·波德维尔 译者: 张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8
电影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是如何被创造出来以达到特定的效果的?对波德维尔来说,电影就是创造存在于历史语境中的东西,而目的是产生确定的效果。波德维尔从这一核心主题出发,针对电影出于其电影的目的如何引导并改造文化和跨文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全面理解的方法。书中还包含了五百多幅电影截图。对于任何一位电影学生来说,这都是一部必读书。
好莱坞的叙事之道 豆瓣
The Way Hollywood Tells It: Story and Style in Modern Movies
作者: [美]大卫·波德维尔 译者: 谢冰冰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18 - 1
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成功秘诀?作者分析了自1960年以来好莱坞电影在艺术和技术上的发展和变化,着重分析了那些好莱坞电影叙事中的经典法则,从票房大片到独立影片,那些好莱坞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它们拥有着怎样的故事与风格。最后还附上了1960至2004年好莱坞电影的统计年表,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大卫•波德维尔认为,在大制片厂时期创立的视觉叙事法则,即使到了今天这个浮躁、膨胀的大片时代,依然鲜活有效。他分析了1960年以来的众多好莱坞影片,从浪漫喜剧如《甜心先生》《真爱至上》到更为深沉的作品如《美丽心灵》等,对好莱坞叙事法则的传承与延续进行了追溯。本书涉及范围横跨四十余年,在考察经典佳作的同时,如《美国风情画》和《教父》系列,亦对商业上大获成功的影片进行解析,如《虎胆龙威》《指环王》。好莱坞电影人是如何创造了这样一套充满活力又富于智慧的电影叙事传统,至今仍然继续吸引全球各地的观众,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答案。
-----------------------------------------------------------------------
“大卫•波德维尔是电影方面非常好的作者。他深深地了解电影,热爱电影,并乐于书写电影。他的思路清晰又富于感性,阅读其文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他的书解放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明白电影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我觉得他的著作可谓一鸣惊人。”
——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影评人,普利策奖获得者)
观照电影 豆瓣
Minding movies
作者: [美]大卫·波德维尔 / [美]克里斯汀·汤姆森 译者: 何超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4 - 7
大卫•波德维尔夫妇的电影博客——“电影艺术观察”(Observations on Film Art),3年创下100万次的点击量,罗杰•伊伯特称其为最好的、最有特色的电影博客。本书从300多篇博文中精选了31篇主题各异的评论文章。犀利独特的视角,关注电影最热、最具争议的话题,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夫妇用清晰风趣的语言,严谨的思考态度,从电影产业、电影写作、电影艺术、电影叙事与风格、电影评鉴和展望未来六个部分展开激烈地讨论。
好莱坞大片不行了?电影续集太多了?超级英雄电影为何受欢迎?票房 数据怎么看才客观?网络宣传如何才能成功?大片就意味着高票房吗?影评人这样才能说得有分量!格里菲斯不是电影之父!电影是一门怎样的艺术?电影悬念为何次次都吊你胃口?动作片的叙事有哪些规则?转折点有哪几种类型?有前传,那是因为有“钱赚”!死亡档期也出好电影!动画片中的技术亮点需要仔细看!DVD会改变我们的观影习惯吗?
电影艺术 : 形式与风格(插图修订第8版) 豆瓣
Film Art : An Introduction
8.2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 / 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 译者: 曾伟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 - 7
三十年来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电影教程全新修订版
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亲自推荐
上千张原始底片的放大照片
几十部电影的全景式分析
百来位重要影人的经验箴言
海量文献及深入研究建议
【编辑推荐】
★ 世界上最为广泛阅读的电影学概论教程 波德维尔夫妇堪称美国,乃至国际电影学领域最多产、最伟大的教科书编撰者,他们的作品电影学界几乎无人不曾读过。
★ 完美的实用性,超强的适用性 本书最初是为学电影的本科生而编撰,但也是影视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必读作品。与此同时,它还是影视传媒工作者和纯粹热爱电影的非专业读者奉为至爱的经典宝书。
★ 上千幅底片放大格图片,全景式的电影分析 与一般电影书不同,本书没有采用剧照,而是罗列了1061幅珍贵的原始胶片放大格照片,并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场景进行全景式的逐格分析。可以说是跳出观影的直观经验,手把手的教会读者一套分析电影的技能。
★ 形式与风格的交相辉映,还电影以完整的艺术整体性 本书没有孤立的考察电影的方方面面,而是将电影视为一门完整的艺术,技术、意念、风格、人物等在其中各司其职,作者所要揭示的便是这些元素之间的整体协调运作。
★ 从传统好莱坞叙事电影到亚洲电影,从电影类型到电影运动,有关电影的一切了然于胸 作者不仅以大量的举例和分析列举了诸多电影类型,而且将电影放到历史的情景脉络中,考察历史上重要的电影运动,从而在历史中解释电影风格的演变。而2007年3月,大卫·波德维尔曾以其对亚洲电影尤其是香港电影的持续关注而荣膺“亚洲电影学术研究大奖”。
【内容简介】
《电影艺术》第1版面世于1979年,此后历经七次修订,早已成为电影学领域公认的标尺性著作。本书内容宏广,从对电影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电影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电影分析方法的示范、电影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
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这样能帮助读者在了解一部电影时,不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将电影看做如同诗歌、建筑、音乐与舞蹈等其他艺术一般,是一个创作者在凝粹创作意念之后,执行到影片胶卷上的完整呈现。
【推荐语】
大卫·波德维尔我是很熟的,他写的书,
去读,没错!
——李安,奥斯卡最佳导演
这本书在美国出版时,对评论界和学术界是个震撼。它摆脱了长久电影理论的僵硬观念,准确的从形式主义出发,深入浅出注释电影的完整观念。它使阅读理论成为乐趣,使学生进入电影领域有所凭藉。
——焦雄屏,著名电影学者,华语世界重要电影人
电影学界几乎无人没读过大卫·波德维尔及其夫人克里斯汀·汤普森的著作,他们那些或历史、或理论的教科书流行于各国的电影课堂。因为格外钟情功能认知探讨,他们的研究方法在文化批评兴盛的时刻受到了简单刻板的贬斥。然而对于影像读解能力不那么敏锐的学人来说,这些形式至上的著作读来却颇有裨益。
本书以形式与风格的专题昭彰,其实是一本系统的电影概论,全书内容涵盖宽泛,从原始的制作到高端的学术皆有描述。作者以意义传达、视听风格、历史传统的不同维度分章断节,对电影的构成素材进行多角度解析,并凭借丰厚的专业素养实例举证,施予细腻而感性的鉴赏。一册在手,有关电影的林林总总了然于胸。
大卫·波德维尔和夫人执教数十年,著述等身,仅两岸三地的汉译本就已有7本,堪称学界劳模。他们雄心勃勃的写作糅容电影工业和电影诗学的不同元素,刨示镜头意义的建构过程,提炼电影评论的基本框架与理念,身体力行地开拓了原初的电影研究。
——杨远婴,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很少有电影著述像这本书一样如此简洁明了,却又系统严谨地介绍电影艺术的全部内容,而且自成体系、个性鲜明。作者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著名学者,深刻明了如何帮助读者建立起关于电影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并且提供一套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电影分析与批评方法,因而,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受益。
——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基础的知识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基本的问题是一切迷惑的根源。《电影艺术》有正本清源的作用,怎不令人惊喜?
——何平,资深导演、编剧和监制,作品有《双旗镇刀客》《不见不散》《大腕》等
这是我个人电影求学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本书。这本书在美国近年来已经成为各影剧学校最热门的教科书,也是一本见解犀利、有观点的电影入门好书……
——周旭微,资深影人
这本书最大的功能是指引了我们如何思考电影。好的影片往往启发观众的思想,好的电影书则可以帮助热爱的人思考电影的种种。
——林良忠,著名摄影师,代表作《饮食男女》《推手》等
虽然全书旨在讨论电影,但是其中的观念却能启发所有从事影像工作(电视、广告、MTV)的朋友,帮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影像媒体。
——王玮,广告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