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
大典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9 (16 个评分) 作者: 王力雄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7 - 12
密不透風的紅色帝國,黨慶大典前夕,沒人料到一場改變歷史的風暴即將來臨
◎ 網路監控大進化的《一九八四》,極權統治新時代的經典!
◎ 《黃禍》作者王力雄最新政治驚悚小說,以中國目前政治的現實為基底來縱其想像,在緊張情節中帶有現世的提醒。
◎ 極權者的完美統治,網路大數據做到了!但越嚴密的極權監控,越可能被反噬。最小的縫隙,會造成最大的潰堤。
◎ 身處龐大強國身側的台灣,任何局勢變化都影響我們的生活,政治小說是帶領台灣讀者了解中國複雜政治運作的捷徑。
◎ 王丹、王德威、余杰、彭文正、難攻博士 推薦
為了辦好黨慶典禮和世界博覽會以彰顯政績,籌備兩個大典成了目前黨政運作的核心,所有人莫不想透過籌辦這兩個大典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國家安全委員會裡的一個組員,為求被上級注意以利晉升,將流感疫情警告提高,上層也藉著防疫運動來整肅對手。此舉引來世界衛生組織介入調查,證實並無異樣的病毒變異。在這風波裡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蘇主任表面上防疫有功,但實際上被各方人馬圍剿,連主席也開始疏遠他。蘇主任知道自己將在大典後被當作代罪羔羊,為求生路,決定用以往監控人民的高科技網路技術,暗中默許心腹人馬來進行秘密計畫,以求自己能在政治風波中脫身,並更上層樓⋯⋯
《大典》情節極度緊湊,設想精妙又可信,在複雜的政治組織結構裡面看到縫隙,而且是一動足以震撼全球的縫隙。書中沒有梟雄出場,沒有集團謀劃,沒有軍隊倒戈,沒有大廈將崩的跡象,只有一個想自保的官僚,一個有野心的商人,一個邊疆小警察,加上一個政治白痴工程師,便可能讓龐大的專制機器土崩瓦解。
專制權力擁有最強大的科技,以前專制者做不到的,今天的專制者能做到;以前的反抗者能做到的,今天已經做不到。《大典》以今日中國的現實狀況為開端,推演當極權統治日益嚴密,挑戰力量不斷式微,專制似乎日久天長,看不到任何變化可能時,卻被幾個自我盤算的小角色掀翻。看似嚴密堅固的帝國,卻可能脆弱得不堪精算後的一擊。
2022年6月16日 已读
疫情想象逼真,体制运作逻辑严谨,文字简练,情感部分和科技细节稍微差一些。中国奥威尔,佩服!
中国 王力雄 豆瓣无条目 长篇
一腔废话 豆瓣
作者: 刘震云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 - 1
《一腔废话》写的是在一个叫五十街西里的地方,住着一群富于幻想的人们。这些修鞋的、搓澡的、卖杂碎汤的、当三陪的、捡破烂的,每天向往的都是和自己无关的生活。他们喜欢模仿秀、辩论赛和欢乐总动员。他们喜欢在修鞋时、搓澡时、卖杂碎汤时、饭后茶余说些笑话。但是突然有一天,他们被自己所说的话和做过的事吓破了胆。为了恢复往常的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开始对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进行修补。一些人开始倾家荡产地补胆、补钙、换血或换了自己;一些人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些车轱辘话,一天下来又发现说的全是废话。这时他们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有些疯和有些傻呀。为了找到医治的办法,他们不远千里来到了异域异地。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巡游有着非常伟大的现实目标,即为了寻找疯和傻的原因;而在实际过程中,他们却不断地挣脱了一个又一个的常识和经验,使寻找一步步地陷入极为可怕的历史内幕中。
华氏451 豆瓣 谷歌图书
Fahrenheit 451
8.4 (17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于而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7
“比烧书更可怕的罪行是不阅读它们。”
★ 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反乌托邦代表作精装纪念版
★ 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电影《华氏451》原著
★ 在焚烧书籍的年代留下人类文明的备忘录
★ 如果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你希望自己是哪一本?
华氏451度是纸的燃点,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这里所有的书都被禁止,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故事的主人公已经当了十年的消防队员,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奇特的女孩,他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虑。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向这个世界发起挑战。就这样一批“书之人”暗暗聚集,他们都有惊人的记忆力,看完就把书烧掉,然后把内容记在心里。那些书储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之后,完好无缺地等待着将来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净或肮脏的读者再来翻动……
该作品在五十多年前首次出版时曾造成巨大的轰动,被认为是反乌托邦小说的重要代表作。1966年被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特吕弗改编为电影。还曾被改编成同名游戏、独角戏、漫画等。
特以此精装典藏版,纪念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逝世五周年。他是科幻界的爱伦•坡,狡黠而忧伤的怪老头。天空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火星上有向他作品致敬的火山口。他是斯皮尔伯格、史蒂芬金的缪斯。他去世时总统亲自致悼词。如今,他离开我们五年了。来看看他笔下的世界,和我们身处的世界,有着怎样可悲又可叹的相似?
随书附赠布拉德伯里语录书签,收获属于你的科幻箴言。
2022年2月16日 已读
钩子太粗糙,坨子太无聊。
美国 长篇
一句顶一万句 豆瓣
8.8 (39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8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震云先生参磨四年的杠鼎之作。被北京五大评论家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诺贝尔获奖作家马尔克斯的作品)” ,是刘震云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这部小说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贱如草芥的底层人群,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悬一丝而荡气回肠,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这是当代文坛敢于直面真实的不可多得的佳作。著名评论家张颐武说,该书是刘震云“最具企图心和想象力的作品,也是他超越自我的最为坚韧的努力的成果。”
我们认为该书是刘震云作品中唯一可以获奖也可以留存文学史的畅销和长销的作品。
2022年1月13日 已读
雕刻时光、雕刻视听、雕刻情节的人多,雕刻语言的人少,刘震云在用几十个乡土人物写《巴别塔》;“事中间的好几道弯”写得精彩,枝蔓茂盛,行为逻辑扎实;缺点是下部的枝蔓交互相对匮乏,行文略有重复(没校对导致的重复)。
中国 刘震云 长篇
酒国 豆瓣
7.7 (20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用侦探小说方式创作的反腐败题材力作;
超出阅读经验的讽刺小说代表作,魔幻戏剧与悬疑电影式的盗梦空间。
————————————————————————
莫言重要作品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可的莫言代表作。
莫言坦言,这部长篇,我为它感到骄傲!
————————————————————————
《酒国》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反腐败题材长篇小说代表作,创作于1989年至1992年。因为“其思想之大胆,情节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结构之新颖,都超出了法国乃至世界读者的阅读经验”,《酒国》法语版荣获2001年法国Laure Bataillon外国文学奖;2004年,意大利语版荣获Nonino国际文学奖。
本书有三层叙述结构,第一层是书中角色中年作家“莫言”所著检察院特级侦查员丁钩儿进酒国调查地方官员烹食男婴一案,却无法逃离酒色陷阱,最终跌进茅坑淹死的中篇小说;第二层是与“莫言”信件来往的酒国博士李一斗创作的九篇短篇小说,从李一斗的角度讲述了酒国中一系列荒诞故事;最后一层是“莫言”与李一斗往来的信件,最终“莫言”亲临酒国与李一斗等人见面,并与自己笔下的“丁钩儿”一样不可抑制地接触酒色、开始堕落的故事。
“《酒国》表现了我对人类堕落的惋惜和对腐败官僚的痛恨。”——莫言
手机 豆瓣
7.7 (34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
《手机》是一部关于人们日常“说话”的小说。据作者统计,人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要说三千多句话。如果有人夜里说梦话,还得再加上三十多句。在这部小说中有许多嘴,有人不爱说话,有人在说假话,有人在说傻话,有人在说实话,有人是话中有话。主人公严守一是一个以“说话”为生的人,在电视台主持节目。他的节目以说真话见长,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不由自主开始说谎话。当谎话和手机连在一起时,手机就变成了手雷。
我叫刘跃进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8
刘跃进是北京某建筑工地的民工,上街时他的包被人抢了,里面装着他全部财产。找包的过程中,他又捡到一个包,这个包里藏着天大的秘密,牵涉到上流社会的几条人命。于是几拨找这个包的人马,又开始找刘跃进……
刘跃进像一只无辜的羊,意外地闯入了狼群,他自认倒霉却不悲观。问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狼,都披着羊皮,和蔼可亲;而世界上所有的羊又在装大尾巴狼,装腔作势。
刘震云用异常冷静的口气,向人们讲述了这个玩笑。不过,你可能当时没有笑,在合上书的时候笑了,过后想起又笑了,这种独特的“刘氏幽默”,在《我叫刘跃进》中达到了极致。
缥缈·提灯卷 豆瓣
作者: 白姬绾 新世纪出版社 2011 - 10
大唐光宅年间,西市坊间,阴阳交界处,有一座神秘虚无的缥缈阁。缥缈阁中,贩卖奇珍异宝,七情六欲。人、妖、鬼、神往来其间。飘渺阁,一个似真似幻的空中楼阁,很多人想从中得到名、利,也有人想得到真正的爱。一曲曲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现了人们无法摆脱的种种欲望和不断挣扎的求索。
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奇拔跌宕的故事情节,超强画面感的文字。
一折折离奇的故事,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妖,作者真正要写的还是人心。缥缈阁因为人世间的各种欲望而存在,因为人心的邪恶和善良而存在。百鬼夜行的鬼魅盛唐,其实是盛开在人心的一朵妖异的曼陀罗。
悲观主义的花朵 豆瓣
作者: 廖一梅 九州出版社 2017 - 9
廖一梅长篇爱情小说代表作《悲观主义的花朵》,全新设计,魅力呈现。
媲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可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对读。
女主陶然爱上一个比她大20岁的男人陈天,她以为这个男人可以成为容纳她悲观然而疯狂的爱情的容器。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承接得住她的爱。在这段歇斯底里的爱情里,陶然一边想要竭力克制自己爱上陈天,一边又想要飞蛾扑火般地与他堕入深渊……
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廖一梅笔下吸血鬼式的激情,那种自我克制与永恒欲望的矛盾、明知该避之不及却有着致死的吸引力的爱,打碎了所有的理性,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爱到如此,谁都无法不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
痴人之爱 豆瓣
6.9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郑明钦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 - 8
《痴人之爱》写了主人公河合让治崇拜西方,被一个混血女子娜奥密的肉体魅力所征服,从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自由恋爱,甚至自甘受虐,即使娜奥密奢侈,讲究享受,还毫不掩饰地和各种男人交往,让治依然对娜奥密奉献上一份“痴人的爱”。
《各有所好》描绘富家出身的主人公斯波要本人崇拜西方,可以容忍染上西方生活方式的妻子另有情人,而自己却沉醉于文乐的木偶净琉琉的世界,从木偶小春身上幻想着传统中永恒的女性美的面影,以及再发现传统的美。
平凡的世界 豆瓣
8.1 (12 个评分) 作者: 路遥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 - 5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本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问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千万别把我当人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王朔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 1
《千万别把我当人》(珍藏版)讲述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入遣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的无邪的头脑。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2019年12月23日 已读
《懵然无知》、《修改后发表》、《谁比谁傻多少》被改编至《编辑部的故事》后都有大幅删改(主要是改);《千万别把我当人》对文宣系统和奴才嘴脸的戏谑登峰造极。
王朔 长篇
我是你爸爸 豆瓣
8.6 (29 个评分) 作者: 王朔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 - 3
这是一部描写父子情感的长篇小说,但王朔却没有落入以情动人甚至以情煽人的窠臼,而是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描写了属于他笔下独有的父子之情。
人到中年与妻子离婚的马林生是一个类知识分子,至少这是他对自己的定位,在年龄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他挣扎着煞费苦心地保持着自己的这一形象,为此,他必须得讲究,至少要讲究一点:干净。他是一家书店的小职员,有点装腔作势却活得很窝囊,富于幻想(幻想和一个来过书店的少女再次见面的情境)却又不切实际。为了解决和儿子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他决定和儿子称兄道弟做朋友;对儿子给自己介绍的对象齐怀远——儿子同学的妈,既想亲近又不甘心(因为那个少女)。王朔用一贯幽默调侃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生活在各种矛盾中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心酸不已。
苍黄 豆瓣
作者: 王跃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7
《苍黄》以县委办主任李济运为视角人物,以县政府选举拉开帷幕,展示了一副觥筹交错又触目惊心的官场百相图。《苍黄》围绕乌柚县政府这个权力中心,形形色色的人物粉墨登场,李济运身为县委办主任终日周旋于各路人马之间,调解多方面的矛盾,无奈乌柚官场各方利益冲突尖锐难以调和,李济运等四人不满县委书记刘星明独断专行联合倒刘,而在潜规则的支配之下,四人无奈先后离开权力中心,李济运与官场渐行渐远……
七日谈 豆瓣
7.5 (17 个评分) 作者: 刀尔登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1 - 8
《七日谈》里的故事繁多,但条理清晰,它由两条主线所引领:
一是生活中最最普通的人和最最普通的故事,这些人中有乞丐,有酒鬼,有隐士,还有江湖骗子。
另一条主线,写了一个遥远的国度:希里花斯。作者以他的奇崛妙笔,把这个美妙的国度勾画得令人心驰神往。这些寓言故事满载着喻世、警世、醒世的哲思。
呼兰河传 豆瓣 Goodreads
8.8 (43 个评分) 作者: 萧红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 - 3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一部小说。本书共分七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萧红以独特的笔触,描述一个北方小城镇民众的善良与愚昧,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米格尔街 豆瓣 Goodreads
Miguel Street
8.2 (93 个评分) 作者: V.S.奈保尔 (V.S.Naipaul) 译者: 张琪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7
☆ 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 米格尔街和米格尔街上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 S. 奈保尔成名作,获毛姆文学奖 / 《米格尔街》糅合了契诃夫式的幽默和特立尼达岛居民即兴编唱的小调,确立了奈保尔作为幽默家和街头生活作家的地位。——诺贝尔奖授奖辞
《米格尔街》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诺奖得主奈保尔的作品。由17个平行展开的短篇小说精心编织而成,各篇小说相对独立,但小说与小说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穿插,形成在纵横两个维度彼此交互的结构。
主要内容:
米格尔街生活着一群有脾气、有盼头的小人物:“哲学家”波普,要做一样叫不出名字的东西;“艺术家”摩根,扬言美国国王会来买他的花炮;“诗人”布莱克•华兹华斯,在写一首全世界最伟大的诗;“疯子”曼曼,频频参加议员竞选;“机械天才”巴库,百折不挠地改造一辆辆进口汽车……
他们兴高采烈地,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青铜时代 豆瓣
作者: 王小波 2016 - 5
王小波(1952.5.13—1997.4.11)逝世已近廿年。他的全集、选集一版再版,同道、论敌遍及天下。此名一经提起,人们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北宋揭竿子的那位”,而是他,一位作家。爱之者甘之如饴。厌之者摇头不已。始爱终弃者自感棋高一着昨非今是。王二的读者,没有中间状态。
在他的长篇小说《寻找无双》里,衙门巡捕王安老爹指出:世界上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我们,一种是奸党”。显然,从巡捕的眼光看去,王小波依然是奸党,虽然他已不在人间。好在世界上不只有怀揣镣铐的巡捕,还有其他人。因此,这个句式还可以改写为:“世界上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巡捕,一种是我们。”
王小波一生创作了以“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唐人故事》为代表作的三十余部长中短篇小说,一百五十余篇、三十余万字的杂文随笔,以及舞台剧本、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社会学著作(与李银河合著)等多种文类,并有若干书信和未竟作品留存于世。
王小波用杂文表达他的“信”,以小说承载他的“疑”。
★《王小波文集八卷本》(裸书脊精装插图典藏版)包括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红拂夜奔》《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爱你就像爱生命》
★文学界不可逾越的王小波,知识群体必读作品。
近二十年来,他被无数文艺青年青睐,影响了70后、80后,
今天,他的文字将被90后,甚至00后所拥趸,只为那颗自由的灵魂。
这套书适合喜欢王小波的文艺青年、知识群体再读;
适合时时被影响,却从未去翻阅的伪粉丝细读;
值得**次接触王小波的小鲜肉初读。
★王小波早期作品手稿首次曝光
王小波早期作品手稿,保存下来的仅有六篇,分别是《绿毛水怪》《战福》《这是真的》《歌仙》《这辈子》《变形记》, 这些手稿是首次曝光,原汁原味展示出作家早期手稿状态。
★李银河老师亲自校勘、精选
长篇小说(全)、中篇小说(全)、短篇小说(全)、未竟稿(精选)、杂文全集、书信全集。
★李静、朱大可作序推荐
李静是王小波生前采访过他的人,对王小波的作品和思想了解至深,这次是李银河老师推荐她来作序。
★裸书脊精装插图典藏版,**设计师倾情打造
设计理念:
*为平易近人的装帧还原了文学书籍的真实意义,减掉一切不必要的工艺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信息和功能本身,来探索设计的本质。
装帧力求简单朴素,使用环保的无漂白纸张,裸线装订的书脊,不主张个性突出和具有特定的作品美学意识,它想要做的,是要带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却能时刻感受到王小波那种率情与率性。从他写的坦荡直白又生动有趣文字里,理解体会他的黑色幽默。
侠隐 豆瓣
7.6 (79 个评分) 作者: 张北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5
姜文最新电影《邪不压正》原著小说;阿城、王安忆、王德威、陈丹青、张大春、骆以军倾城推荐;民国初年的侠义故事,在文字中复活的北平繁华顶点。
小说《侠隐》被称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小说对老北京的描写细节精确,味道醇厚,所虚构的武侠故事真实可信,阿城先生赞道具有“贴骨到肉的质感”“果然好看”。张北海笔下的北京,是一个“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传统和现代,市井和江湖,最中国的和最西洋的,最平常的和最传奇的,融为一炉,它透过今日开放社会的眼光去回望传统,发现其中的美好,并创造一个理想的城市。真正的老北京已经消失,而张北海却用文字使它复活,使它栩栩如生。
---------------------------------------------
《侠隐》故事背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当时日本尚未入侵,北平鱼龙混杂。青年侠士李天然,为寻找五年前师门血案的元凶,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随着他调查的深入,京城各路人马的斗智斗狠浮出水面,日本特务、亲日分子、豪门旧户、黑帮老大、交际花、外国记者等轮番上阵。而老百姓的日子依旧悠悠然地过着。庙会、堂会依循旧例;东城、西城一如往日。人情冷暖、旧京风华扑面而来。然而卢沟桥一声枪响,北平淹没在战争烟尘中。
-----------------------------------------------
《侠隐》开篇而且通篇即在我很熟悉的北京,细节精确,我甚至可以为有兴趣的读者作导游……国际、国家、民间的复杂关系令人惊异,其中个人武功能力展现得又合理又不可思议,是那种贴骨到肉的质感,不涉此前武侠小说一目十行的陈词。果然好看。
——阿城
张北海所依赖的,不是悼亡伤逝的情绪,而是文字的再现力量。他是在跨越时空的睽违,观看北京当年的回光返照。除了怀旧,他更要创造他的理想城市。
——王德威
张北海的《侠隐》,就是写了一个人世间的侠士。
——王安忆
皮影戏般的飞侠、戏台上的爱情对白,乃至大型战争场景的动员及历史幻景,全在不忍删除的细微末节知识掌故中,边界模糊而让人相信“在1937年的北京城里,真的曾经存在过那样一座城市”。
——骆以军
《侠隐》以久违了的扎实的笔触与沉稳的心迹、干净的文字和严谨老道的叙事方式,特别是意在笔先,认真做足了功课,稔熟于心地融入了大量的老北京地理和民俗民风,真的是地道,写得那样韵味醇厚,精描细刻,逸笔氤氲,宛若一帧墨渍淋漓的水墨画。方才让一册小说写得如此蕴藉,让一座京城舒展得如此丰厚,耐得住咀嚼和回味。
——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