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豆瓣
作者: Victor Papanek Academy Chicago Publishers 1985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贺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
从历史可以看出,对于绿色设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就出版了一本引起极大争议的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需求的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对于他的观点,当时能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才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
设计的意义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兰德 译者: 王娱瑶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1
保罗•兰德
20 世纪杰出的平面设计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
令乔布斯折服的大师,被誉为“平面设计界的毕加索”
他设计的NEXT、ABC、IBM、UPS 等商标,蔚为经典
设计领域的必读书目——
关于创意、审美、直觉、与客户的关系、
Logo设计的经验、经典案例的演示。
于设计师终稿诞生的心路历程中,
重新审视生活中的一切设计;
发现身边的普通事物,
如何带来美学的享受。
《设计的意义:保罗•兰德谈设计、形式与混沌》风趣而富有启发性,以平面设计的实践为关注点,阐述了优秀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激情,抨击了对流行和时髦的盲目追求。书中谈到了:美学评判的价值观基础;直觉在好的设计中扮演的角色;客户与设计师的合理关系;市场调研的位置;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电脑的方法和时机;如何选择字体;图书设计的原则,以及设计作品终稿诞生的心路历程。保罗•兰德以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以及他所赞赏的艺术家们的作品为例,分享自己的观点。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六个设计作品——包括图解和最终定稿——这些都是兰德为他的主要客户们设计的logo。
デザインの生態学 豆瓣
作者: 後藤武 / 佐々木正人 東京書籍 2004 - 4
「かたち」のデザインから「リアリティ」のデザインへ。新しい「デザイン」の教科書誕生。デザインの未来をひらく、アフォーダンスのデザイン的展開/生態学的アプローチ。
人間の衣食住のサイクルにおけるデザインの位置付けを、豊富な図版と実践例を用い、デザインの生態学実践のプロセスを分かりやすく解説。付録にブックガイド、名言集、年表、デザイン相関図を収録。
设计的生态学 豆瓣
デザインの生態学: 新しいデザインの教科書
作者: 后藤武 / 佐佐木正人 译者: 黄友玫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3
这是一本颠覆设计理念的书。“设计”具有一种特性,只有通过实际经验才能理解,本书将为大家导览如何把设计行为注入身体,从本质上掌握“设计”的行为,从而融会贯通设计各领域的思考,希望能对设计有直接帮助。本书创作过程的特色,便是将设计思考的样貌结构化,呈现在读者面前。
日本知名的设计师深泽直人、建筑师后藤武、生态心理学学者佐佐木正人,共同分享在“affordance” 的观点下捕捉到的“设计”本质。除了设计原理,本书也分析众多经典的设计实践与创作案例,并援引美术、建筑、设计的代表作品,详尽讲解如何构思、判断与进行设计工作的步骤。书末特别收录延伸阅读书目、精髓设计理念及各领域大师年表与关系图。
我觉得做设计不需要某个不动的轴心,而是摇摇晃晃地让不定的思考浮游,得到俯瞰世界的立足点, 以中庸之道进行适度的、缓和的设计。中庸之道才具有普遍性,容许矛盾存在,所有的界线都是柔软的。
——深泽直人︱工业设计师
本书可说是创造了唯有这里才可能遇见的、意想不到的有机组织,希望读者能品尝到工业设计、建筑、知觉、行为的心理学的复合味道,这可是哪家餐厅菜单上都没有的新品料理。
——佐佐木正人︱生态心理学学者
希望本书能作为读者各随所需的参考书,而非只是单纯的信息,并借着阅读所得到的经验刻印在身体里,成为重新探究感觉的逻辑之契机。
——后藤武︱建筑师
How to 豆瓣
作者: Michael Bierut Thames and Hudson Ltd 2015 - 9
This is a monograph, manual and manifesto by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graphic designers. Protege of design legend Massimo Vignelli and partner in the New York office of the international design firm Pentagram, Michael Bierut has had one of the most varied careers of any living graphic designer. The 35 projects Bierut presents in this book illustrate the breadth of activity that graphic design encompasses today, his goal being to demonstrate not a single ideology, but the enthusiastically eclectic approach that has been a hallmark of his career. Each project is told in Bierut's own entertaining voice and shown through historic images, preliminary drawings (including full-size reproductions of the notebooks he has maintained for over 30 years), working models and rejected alternatives, as well as the finished work. Along the way, h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creative process, his working life, his relationship with clients, and the struggles that any design professional faces in bringing innovative ideas to the world. Inspiring, informative and authoritative, How to...is set to be the bible of graphic design ideas.
佐藤可士和のクリエイティブシンキング 豆瓣
作者: 佐藤可士和 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 2010 - 6
クリエイティブとは「知恵」である――前提を疑い、創造的な考え方で問題を解決するために必要なクリエイティブ能力の「育て方」と「使い方」をトップクリエイターが伝授!
プロローグ クリエイティブシンキングのすすめ
I クリエイティブマインドを作る
II 試してみようクリエイティブ
III こんなところまでクリエイティブ
あとがき
掲載写真・作品一覧
思辨一切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安东尼•邓恩 (Anthony Dunne) / 菲奥娜•雷比 (Fiona Raby)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17 - 11
如果说世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碎片,那么厉害之人就是能将这些碎片拼接起来、导向未来的高手。本书用思辨思维将设计的界限推至更远的空间,与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经济学、科幻一起,让设计在想象的未来世界中穿针引线,勾勒出未来的框架,反思新兴技术及其产生的后果。如果说传统设计关注现实世界如何运作,那么思辨设计则关注设计未来可能使世界变成如何。
在思辨设计里,作者设问“如果这样会怎样”,开启论争的空间,讨论在基于某种技术实现的未来里:人们想要什么,人们拒绝什么。本书引用的案例不仅来自艺术、设计、建筑、影视、摄影、文学,也来自未来学、政治理论、技术哲学、诗歌与小说。如果我们能够用设计与虚构的方式思辨未来,就会催化社会梦想的实现,构建出更加美好的世界。
Speculative Everything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作者: Anthony Dunne / Fiona Raby MIT Press 2014 - 1
How to use design as a tool to create not only things but ideas, to speculate about possible futures.
Today designers often focus on making technology easy to use, sexy, and consumable. In Speculative Everything, Anthony Dunne and Fiona Raby propose a kind of design that is used as a tool to create not only things but ideas. For them, design is a means of speculating about how things could be—to imagine possible futures. This is not the usual sort of predicting or forecasting, spotting trends and extrapolating; these kinds of predictions have been proven wrong, again and again. Instead, Dunne and Raby pose “what if” questions that are intended to open debate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kind of future people want (and do not want).
Speculative Everything offers a tour through an emerging cultural landscape of design ideas, ideals, and approaches. Dunne and Raby cite examples from their own design and teaching and from other projects from fine art, design, architecture, cinema, and photography. They also draw on futurology, political theory,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nd literary fiction. They show us, for example, ideas for a solar kitchen restaurant; a flypaper robotic clock; a menstruation machine; a cloud-seeding truck; a phantom-limb sensation recorder; and devices for food foraging that use the tools of synthetic biology. Dunne and Raby contend that if we speculate more—about everything—reality will become more malleable. The ideas freed by speculative design increase the odds of achieving desirable futures.
佐藤大:没有废弃方案 豆瓣
作者: 【日】佐藤大 译者: 安可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7 - 10
设计师绝不是一份帅气的工作,看不到的“废”方案以及完成这些方案的过程细节,蕴藏着设计师内心的纠葛与苦恼,也蕴含了仅凭“成功经历”“美谈佳话”无法理解透彻的最本质的价值。
佐藤大揭开设计师职业光鲜的表象,把设计师最难以启齿的废弃方案一一解读,并告诉读者:对设计师而言,没有一个方案是完全无价值的,因为每一个废弃方案,都使设计师更接近客户的需求和问题的实质,这是抵达终点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