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紅樓服飾 豆瓣
作者: 李軍均 時報出版 2004 - 6
中國是衣冠大國,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正足以代表中國文明發展的歷史。中國的服飾工藝與禮儀,發展到曹雪芹創作《紅樓夢》之時,已達登峰造極的鼎盛點,因此書中所展現的各式各色、雍容華貴的衣著韻味與服飾百象,其品種之繁多、樣式之豐富,無不令人驚嘆,不僅傳神體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徵,也具體反映封建社會與貴族生活的真實風貌,讓人宛如進行了一場中國服飾文化的深度巡禮,真切感受服飾藝術的迷人魅力與內涵。
本書以《紅樓夢》眾多人物角色的衣冠服飾為切入點,介紹分成多采的紅樓服飾特色、用料與紋樣,並進一步剖析紅樓服飾與文學文化、情愛婚姻觀、性別意識、社會習俗制度、傳統文化與清代政治等不同領域的深刻連結,不僅是紅樓文學的延伸閱讀本,也是一部鮮活生動的中國服飾文化志。
2012年12月26日 已读
红楼梦业余爱好者极好的百科,资料翔实插图生动内容浅显易懂...我终于可以在读到“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的时候脑补出它的样子了好感动!缺点:1,作者文笔平平;2,每一节讲到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的时候有种高中历史书的既视感= =
掌故 文化 服饰 百科 红楼梦
石头记 豆瓣
10.0 (11 个评分) 作者: 曹雪芹 / 脂砚斋 漓江出版社 2010 - 1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套装上下册)(普及本)》包括:《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上册)(普及本)》和《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下册)(普及本)》。《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套装上下册)(普及本)》是周汝昌先生耗时近六十年精心磨练而终于他九十高龄之际完成的百万字巨大工程之结晶。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在十余种古抄本中进行了大汇校,恢复了曹雪芹的真笔原文,是迄今为止最为可靠的一部真本《红楼梦》。二是脂砚斋的朱笔批语达数千条之多,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批语紊乱、讹错、脱落不一而足。著者进行了全面梳理核定后文意晓然,对于理解《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创作心理等问题具有重大参考价值。三是著者毕生研究《红楼梦》的心得创获,对曹雪芹的思想感情、创作宗旨、艺术手法无不涉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校评者周汝昌先生是承接新旧红学的代表人物,名重一时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书法家和诗人。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被誉为“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先生学贯中西,出版十几部红学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令海内外学界瞩目。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套装上下册)(普及本)》为横排简体套色印制,针对普通读者,具有普及作用。《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套装上下册)(普及本)》与2008年5月出版的繁体字本同为高技术精制出版,不但在国内堪称独树一帜,问世后也会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增评校注红楼梦(全六辑) 豆瓣
作者: [清] 曹雪芹 原著 / [清] 佚名氏 续作 译者: 蔡义江 评注 作家出版社 2007 - 1
《增评校注红楼梦》(6册)独具特色,被誉为“蔡本”,即由著名红学家、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先生倾注大量心血、精心校勘的一个版本。她以十余种红楼梦早期版本互校,择文首重现存最早、文字最可靠的乾隆抄本——甲戌本,亦不忽略他本长处,在不悖情理和文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曹雪芹原作的面貌。周汝昌先生曾著文称“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本子”。本次修订,蔡先生大量吸收了红学研究特别是版本研究的新成果,增加了精彩的回前提示,比初版更上一层楼。无论是品味欣赏,还是研究收藏,这个版本都是不可或缺的。
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 豆瓣
作者: 戴敦邦 2000 - 1
戴敦邦先生在二十多年前为《红楼梦》英文版曾作过插图,“嗣后又为此书的多种版本配画”,《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即是在原基础上重新构思绘制而成。论家称《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其文化内涵之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学史上所罕见。书以钟鼎簪缨贵族家庭为描写重心,展开了极其广阔的社会历史长卷。彼时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游艺、园林建筑、服饰饮食、家具摆设、车轿排场等巨细内容,著者皆能有机楔入相关人物情节,作真切摹写。故此书不仅是贵族家庭生活内幕的立体大观、也是著者所处现实社会的生活大观。小说创作与绘画创作机关相通;而表现手段形式自有差别。戴敦邦先生这部画集,通过每幅画面的人事、背景的调度,形象再现这“大观”景象。
本书另配有由史良昭先生的《红楼梦》缩写编文,值得一读。文图相配,堪称合壁。
红楼梦 (1987) 豆瓣
红楼梦 所属 : 红楼梦
9.6 (481 个评分) 导演: 王扶林 演员: 欧阳奋强 / 陈晓旭
青埂峰下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在一僧一道的指引下下尘世去经历一番那富贵温柔乡了。一天,与甄士隐深交的贫困书生贾雨村向他借盘缠上京赴考,断定次子日后必定飞黄腾达的甄士隐慷慨解囊,于是雨村上京赴考了。不料甄士隐的爱女甄英莲却遭拐子拐了去,随后甄家在一场火灾后败落。贾雨村不负众望果然中了进士,随后当州官时遇到了被薛蟠强买的英莲,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罪四大家族,雨村胡乱判了案。
林黛玉(陈晓旭 饰)母亲早逝,自幼多病,父亲林如海拖上京的贾雨村将她带到外祖母家。贾母见了黛玉后喜不自胜,从此黛玉就在贾家安顿了下来。这日王夫人的姐妹薛姨妈一家也到了京城,从此贾宝玉(欧阳奋强 饰)、林黛玉和薛宝钗(张莉 饰)和袭人等一众少年少女一同见证了四大家族的兴盛衰败……
红楼梦 Goodreads 豆瓣
紅樓夢 [Hónglóu Mèng]
9.7 (642 个评分) 作者: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10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
红楼梦 豆瓣
9.6 (38 个评分) 王立平 / 赵宝昌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11年5月25日 出版发行: 星外星唱片
《红楼梦:央视87版电视连续剧 原声大碟》满腔惆怅,无限感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1995年,《红楼梦》的音乐作为套曲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媒体都作了热情洋溢的报道。八十年代,全国音乐录音磁带展播,经过投票,选出了10名,而《红楼梦》的音乐磁带当之无愧地名列第一。
曲作者王立平创作历时四年——呕心沥血,每一颗音都是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挖出来的。
陈力之后,何人能及——她是为《红楼梦》而生的,是黛玉在唱《葬花吟》,是探春在唱《分骨肉》。

不辞歌者苦,但幸有知音——原始录音母带经过重新Master,更好的音质,更原始甜暖的模拟味道。
70%的耳朵,听到泛滥的旋律,15%的耳朵,为HIFI所沉迷,硕果仅存的15%,只为真正的音乐敞开耳膜……
红楼梦群芳图谱 豆瓣
作者: 戴敦邦 2004 - 6
《红楼梦群芳图谱》讲述了:以树木花卉比喻女人,这是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既是女儿国,又是百花园、据统计,这里有名有姓的年青妇女有120余人,花草、树木、藤蔓共130多种,确乎可称洋洋大儿。但是,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觉察,曹雪芹既没有孤立地写花卉,也太有孤立地写人物,很多地方花是人的影子,人是花的代身,常常’‘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浑为一体。这其间,还包含于作者运用隐喻、影射和象征等手法,有些推背图式的暗示,正如金陵十二钗图、册中的判词和14支《红楼梦曲》,令人扑朔迷离,玩味猜测。举例来说,一大虚幻境中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指的是仙花灵叶配制而成的香茗和醇酒么?不是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它们都是无数年青妇女血和泪的结晶。又如有名的“葬花词”,难道仅仅指理界落花么?当然也不是,它象征着理养少女们美丽的青春,埋葬林黛玉自身。再如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众人行酒小时各人抽到的花名签,包括题词和引用的一句旧诗,都是城语式的,或形容这个人物的容貌性格,或暗示她的命运归宿,或透露故事的情节发展,或联系某一生活细节。由此可见,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对其中大部分的女主角,都作了花卉的比喻,从而使大观国花团锦簇,色彩斑斓,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群芳争妍的景象。
第63回中所提示的芙蓉型的黛玉,牡丹型的宝钗,梅花型的李纨,杏花型的探春,海棠型的湘云,荼蘑型的房月,并蒂花型的香菱,以及桃花型的袭人;这都有曹雪芹的原文可作依据。我们只要循着作者的思路,钩稽事实,说明问题,就可以了。可先除此以外的人物,如何以花作比拟,那就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了。我曾撰写《红楼梦群芳图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一书,除了对上述8人作些解释外,还另选22人,一一以花喻之。她们是:梨花一妙玉;罂粟花——王熙凤;杜鹃——紫鹃;昙花——贾元春:虞美人——尤三姐;牵牛花——巧姐;迎春花——贾迎春;曼陀罗——贾惜春;莲花一一晴雯;蔷薇——龄官;水仙——金钏:女贞——鸳鸯;芍药——薛宝琴;凤仙花——平儿;樱花——尤二姐;兰花——邢岫烟;含笑花——小红;朱顶红——司棋;野玫瑰——芳官:凌霄花——娇杏;仙客来——秦可卿;夫妻蕙—蕙香。
当然.它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我不能保证这些比喻都能得到读者的赞同。更何况,《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立体的雕塑像,由于视角不同完全可以作出歧异的评价。但我认为,只要绳之以文,作细心的揣测,就比较有希望接近作者原来的构思和寓意。比如以牵牛花比喻巧姐,不但因为巧姐生于七夕,又赖刘姥姥取名,而且还有脂砚斋的批语提供线索和金陵十二钗正册的美人纺织图可以佐证,预示巧姐在贾府衰败之后与板儿成婚,过着男耕女织的农村生活,所以牵牛花非她莫属。又如以蔷薇花比喻龄官,也可以从龄官热恋贾蔷,并在蔷薇花架下划“蔷”字中找到根据.与蔷薇花“附墙而生”的特性相吻合。再如以水仙比喻金钏,一方面由于金驯投水自尽。另方面还由于贾宝玉到水仙庵去奠祭,看到洛神像而出神流泪,说明作者有意识地把水仙和金钏联系在一起。凡此种种,足以证明作者的寓意是值得探索,可以探索的。
需要声明的是,《红楼梦群芳图谱》并不是对《红楼梦》人物立传,作全面评价,也不是从植物学的角度介绍花卉知识。它只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内在联系和交叉点,有些地方还只取一端,不及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