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前山夏牧场 豆瓣
9.2 (31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7
“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弥漫开来,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丝丝入扣。”
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最为纯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萨克牧民生命中必经的道路,是大自然给他们安排的艰辛壮阔的迁徙之路。他们盛装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贫穷、爱情……他们是真正的“在路上”。
“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坚韧与智慧,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
【编辑推荐】
飞于山河之上,隐于草芥之中。这一次,李娟带着全新的自己和的神秘亲笔信呼啸而来,翻开书,看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打开耳朵听牧草在合唱。
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经典之作羊道系列最新版。阅读远在世界边缘的游牧民族的真实生活,领略他们深深根植大地、与自然紧密相依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了解他们的艰辛、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的自然和他们的乐观,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质。随书附赠有声书,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李敬泽、梁文道、柴静、王安忆赞赏推荐。
2020年3月19日 已读
第一次看李娟,真是天才的作家。除了对游牧生活本身的惊奇玩味,还是更被她字里行间透露的那种赤城的灵性打动。阅读的这段时间一直遇到各种烦闷冗杂,感谢李娟给了我一个可以逃离的世界。
中国文学 散文 李娟 游牧 随笔
大好河山可骑驴 豆瓣
7.7 (23 个评分) 作者: 王这么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6
☆一本有趣,有知识,有真性情,有诗词,有爱恨情痴,有快意恩仇的硬货书
☆少见的将宋词解读,文人生活、历史事件相结合的具有故事的文化随笔
☆装帧精美,大量体现宋人生活的精美古典人物工笔画与彩色山水画
☆豆瓣阅读上线,长达近4年保持9分以上的高分作品
---------------------------------------------- ---------- - -----------------------------------------------------
作者用幽默、犀利、透彻的文笔,品评诗词,在史料中爬梳披捡,小至词人的生活、个性。大至政治事件、战争,抽丝剥茧,展示出宋时既宏阔有细致入微的社会人文。
宋朝是中国文化的巅峰,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南宋灭,日本“举国茹素”。
宋朝令人敬仰尊崇并引进学习的社会文化,到底有什么魅力?那些文人墨客与他们流传千古的诗歌有着什么不一样的故事?
---------------------------------------------------------------------------------------------------------------
四十九岁的陆游骑驴入剑门关;
欧阳修少白头,他早就明白,天命有多无情,人意有多卑微,声明有速朽;
苏东坡,真正旷达之刃,俯仰天地间而无愧;
张汝舟的失败,在于他看轻了李清照,她宁可面对世俗嘲骂与牢狱之灾,也要寻回自由身,勇气与决断,近于壮士断腕。
让当下的我们跟随陆游、欧阳修、苏东坡、姜夔、李清照、陈亮、朱敦儒、辛弃疾、秦观、晏几道等诸多名人的生活与故事、游历各阶世相,领略诗词背后不一样的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寻找失落的精致与优雅
……
-----------------------------------------------------------------------------------------------------------
王这么:宋朝人爱音乐,爱酒,爱花,爱香气,爱美女,爱闲暇,爱每一个民间节日,兴兴头头地去踏青、观灯、赏花,想要快活地度过每一个春秋佳日……
作为宋代的流行歌曲,宋词不是整个时代的明彻写照。我不自量力地梦想着,能够通过对宋词、人、对历史的解读,将词、史、事相结合,帮读者窥见宋代 社会生活之一斑。
而最希望表达的,是宋代士大夫的风骨,他们诗酒风流背面的仁爱之心,宽袍大袖下的铁肩道义,诗酒风流也心怀天下,他们日常中的优雅。想告诉更多的人,中国人并不是一直沉陷于急功近利和粗糙,我们真切曾有过从容、风流、精致而仁爱的社会生活——虽然它也存在许多历史局限,政治缺陷,人性灰暗。
美学散步 豆瓣 豆瓣 谷歌图书
8.1 (42 个评分) 作者: 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 6 其它标题: 美学散步
宗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先生生前唯一的一部美不著作。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除新增若干照片、校正部分错字外,基本保持原貌。对于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许再也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愈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们以这方面的启迪。
吹绉一池春水 豆瓣
《性文本》
6.8 (5 个评分) 作者: 迈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妖艳华丽生动诡谲的个人风格之集中体现。书中文章是迈克常年旅行与观影,对于饮食男女,以及男男与女女种种旖旎风景的心得见闻。迈克阅人阅色无数,又加上有一双慧眼,观察体贴入微,总在旁人容易忽略的生活角落中读出别样的风景,看似平常,但多是以前未所未闻。特别是出于同性恋视角的对于大千世界乃至男男关系的观察,犀利入骨的文笔之中包含着深刻的理解与谅解以及点滴的无奈与妥协,那些百转千回的惦念读来极其动人。
2012年12月26日 已读
问256页的书多久能看完?答曰,含一次蹲马桶的时间,一个10点起床的上午足矣,因为真。没。意。思。无非打打女性主义和酷儿理论的学术擦边球,以低劣的调侃手法谈论有奇怪港式译名的欧美影坛以及乱象丛生的小岛娱乐圈。我说这位迈克(先生?)不如去开个微博,每日开开低俗玩笑,间或扮扮港式臭公知,与廖伟棠之流打情骂俏做小资。祝你粉丝过千。
迈克 随笔 香港
五味 豆瓣 Goodreads
8.8 (38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4
汪曾祺既不是达官贵人,又不是商贾巨富,因此所食、所喜的多是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他谈萝卜、豆腐,讲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读的人则津津有味,满嘴噙香。汪曾祺在《葵・薤》里说,自己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怡阿谁”时,尽管他“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想见汪曾祺老人也是多愁善感,性情中人,遇事有激情,有感动,有愤慨。
但汪曾祺并不止于见花流泪,感别伤心,而是追根究底,想要弄明白葵到底是什么物种,他从《毛诗品物图考》追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恰巧在武昌见到了古书中的葵―――冬苋菜,终于放下了一件心事,总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当然,汪曾祺的心思可不仅仅在考古,而自有深意,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一尝”,“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中国人讲究寓教于乐,汪曾祺也不例外,在其他几篇谈美食例如《吃食与文学》的文章里,他犹如邻家老妪,絮絮叨叨地讲自己的创作观点和人生感悟,可是你竟然一点也不讨厌他,反而觉得他是一个挺可爱的小老头。
2012年12月23日 已读
喜欢老爷子的地方除了文笔简练之外又多了口味宽泛,此真“馋人”(而非吃货)也。巴特出版社咱能好好编个文集么?老毛爱吃火宫殿臭豆腐的段子出现了三次我一次也没吃上的感觉你懂么?必须减一星><
散文 汪曾祺 生活 随笔
小窗幽记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明)陈继儒 / 陈桥生(评注) 中华书局 2008 - 9
《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计一千五百余则,是一部纂辑式的清言小品集。以“醒”为第一,在“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之时,无异于醍醐灌顶,一声棒喝,还原出一个本真的自我来。所以“醒”后言“情”,令千载向慕;“醒”后能“峭”,卓立于千古;“醒”后获“灵”,而百世如睹。一番洗刷之后,方能悟得“素”趣,会得佳“景”,品人生之“韵”,显生命之“奇”。其“绮”也,能尽红妆翠袖之妙;其“豪”也,能为兴酣泼墨之举;其为“法”而超越于世“法”之外,其赏“倩”而不限于一般“倩”意。故罗立刚先生称,清醒之后,经此一番洗礼,真个是俗情涤尽,烦恼皆除,人生的价值,才真正显现了出来。幽窗青灯,潜移默化,灵魂得以纯净,那小窗之“幽”,正是一种惊喜,更是超越后的清闲和孤独。
琴棋书画 豆瓣
作者: 青木正儿 译者: 卢燕平译注 中华书局 2008
《琴棋书画》是青木正儿的一部文化随笔集,主要讲述中国文人生活及其趣味之谈,也收入了几篇回忆师友的文章。
流言 豆瓣
9.1 (16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6
《流言》收录《私语》《烬余录》等颇具张爱玲自传性的散文,《童言无忌》《姑姑语录》《公寓生活记趣》等有助于了解张爱玲家人、生活的散文,以及《自己的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等能更好地理解张爱玲创作的文章。
点击链接进入:
《张爱玲全集(套装共12册)》
《张爱玲全集:六月新娘》
《异乡记》
《易经》
《张爱玲外集:雷峰塔》
《张爱玲全集: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2》
《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1》
《半生缘》
《重访边城》
《流言》
《红楼梦魇》
《怨女》
《小团圆》
《倾城之恋》
《红玫瑰与白玫瑰》
《色,戒(简体版)》
《张爱玲私语录》
《传奇未完:张爱玲1920-1995》
看张及其他 豆瓣
作者: 陈子善 2009 - 9
本书是一册精致的读书随笔小集。作者陈子善先生,是三十年来大陆研究、发掘张爱玲其人其作的第一人。他的文字,善于在史料的钩沉中生发读书之趣,一向得读者喜爱。本书中,他把最大的篇幅给了张爱玲,涉及这位深受海内外推崇的民国才女作家的生平、创作及佚作的发掘考订等。另外,亦有多篇关于叶灵凤、陈从周、周作人、金性尧、彭燕郊、谷林、季羡林等前辈学人、作家的文字,寄以深情,感慨在焉。
生命是个面纸盒 豆瓣
作者: 李碧华 2008 - 11
谜团般的面纸盒,爱情、运气、健康……一张一张地抽,应用的抽不应用的也抽,多抽了,重叠了,浪费了,不在意。以为还有?不知何时,蓦地是最后一张……你恐慌、悲哀,想把仅余的尽情珍惜,但已太晚。人人面对“最后一抽”,都措手不及,还是好好利用自己面纸盒中每日递减的日子吧,我们浪费不起。
稻草人手记 豆瓣
9.1 (41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3
本卷收录散文16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记述了三毛在加纳利群岛上的生活。
《稻草人手记》笔调幽默,点点滴滴尽述生活情趣,一个率性女子不加矫饰的灿然风貌跃然纸上,令人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掩卷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