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
钥匙 豆瓣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张士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 - 9
* 谷崎润一郎恶魔美学代表作,一把钥匙打开欲望之门。
* 两性之间隐秘曲折的情爱关系
* 东方式家庭的暗流涌动
《钥匙》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行文以中年夫妻二人各自的日记展开,相当于一部双重视角之下的夫妻生活记录,夫妻之间的隐私、揣度、诱导、暗斗,借由女儿、准女婿加入的四角关系,最终走向丈夫受激而亡这一阴谋式的结局。这部日记体小说,是谷崎润一郎在20世纪50年代书写的一出为欲望而设的攻心计,成为刻画人性欲望的经典之作,在小说艺术的题材、结构、戏剧张力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钥匙》再次以令人窒息疯狂的耽美恶魔主义表现丰饶的官能之美。即便败德,也要歌咏爱情,因为爱,让死比生更幸福。因爱殉道,是所有爱情崇拜者最圣洁的皈依仪式。
《钥匙》是谷崎润一郎进军国际文坛乃至东亚文学对西方施加影响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在海外获得颇多好评,《时代》杂志、《芝加哥论坛报》都不吝赞美之词。
迄今,明治现代文坛无人能亲手或未曾想过亲手开拓艺术的一个新领域,而谷崎润一郎氏做到了,并取得了成功。——永井荷风
谷崎润一郎用巧妙的文体变化阐释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爱的力量,既能让人充满生命力,也能让人走向毁灭。——《芝加哥论坛报》
在小说里,每一个人的话语都真假难辨,每一个行为的目的都暧昧不明,每一个叙述环节都仿佛是在质疑或者推翻前一个环节,所有的人都可能被出卖、被欺骗,读者越往下读,越不知道该相信谁。 ——《文汇读书周报》
2024年3月3日 已读
本月计划外书目,《走出我房间》里钱佳楠那篇《“今夜月色很美”——谈东亚的叙事传统》看了一半来读,我大受震憾/长见识。不管是情节安排,几重反转和真相,还是妻子和丈夫在日记中记录的性心理的描写,都挺妙的。妻子从服从和满足丈夫的嫉妒,到不断索取不顾丈夫的健康甚至是策划,这种转变读来突然又确实在情理之中,服从了最本能的选择。双方的夫妻关系在小说中是建立在两性关系上的,没有太多其他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还有小说的技法上突出了日记写作的真假难辨,主人公写的是只是ta想让人看到的,未必是事实,读者应当自行分辨。(读完才发现这版换翻译了+联系起来“让妻事件”的主人公之一是谷崎润一郎
2022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豆瓣
8.0 (20 个评分) 作者: [日]与谢野晶子 译者: 陈黎 / 张芬龄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4
影响诗人石川啄木的创作
深受周作人喜爱的 日本传奇女诗人
与谢野晶子
◎ 收录划时代短歌集《乱发》中的名作,全面展示了与谢野晶子不同时期的创作风貌
◎ 这些短歌关于 命运弄人的慨叹、守候爱情的孤寂、内心难抑的欲望
◎ 生命热情在自然万物间的投递,充满对人性解放的渴望,展露诗人倔强、顽强的性情
《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是一部热情、大胆、灵巧、迷人、让你一读难忘的日本现代与古典女性短歌精选集。收录日本传奇女诗人与谢野晶子划时代短歌集《乱发》里230首名作,附录70首小野小町、紫式部、和泉式部等古典女诗仙经典之作。《乱发》短歌选分六辑——“胭脂紫”、“莲花船”、“白百合”、“二十岁妻”、“舞姬”、“春思”,每一辑都各有特色。在“胭脂紫”中,诗人书写情爱的诸般滋味;“莲花船”像水墨淡彩小品、风景明信片,流荡着明媚的春色,触及年轻僧人在尘俗诱惑与经文修行之间摆荡的心境,对人性的幽微面进行挑逗与探索;“二十岁妻”道出初为人妻的晶子对生命和爱情的体悟;“白百合”是类似日记体的生活札记,记录她和登美子亦敌亦友的情谊,一幕幕场景如简笔的连环画般展开。在“舞姬”一辑,晶子进入舞姬的内心,写出这些年少时就卖身入行,身分卑微的女子所思所感,尤其是对爱情的渴盼、幻灭和无奈;“春思”一辑则处处可见勇于追爱的大胆宣言。
2024年2月7日 已读
结合最近读的专题,与谢野晶子的经历还是令人唏嘘的。不够忠心的丈夫,第三者是好友的三人行,对应生育12个孩子的家庭付出,都挺窒息的。而后来作者成名时相对应铁干名气的flop还要为他找出路。很多短歌表现出热烈的情感,但在其年代的创新和尝试的意义,或许还需要我阅读更多同时代作品来比较。“我们就山居于此吧,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才发现《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是女作家。
2018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诗歌
资优 豆瓣
ギフテッド
4.4 (5 个评分) 作者: [日] 铃木凉美 译者: 连子心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3
◆一边擦拭身上的精液,一边读鲍德里亚,传奇人生写成《资优》
名门千金、AV女演员、女权记者、社会学者、畅销书作家铃木凉美将自己的传奇人生写成这本半自传小说。
为得到怜爱与尊敬,AV女演员和高学历的头衔我都需要。——铃木凉美
◆新世代日本文学诞生!
入围日本至高文学奖芥川龙之介文学奖决选,因为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和独到的视角被誉为新世代日本文学的诞生。
◆书写夜世界的五光十色和其中男女的叛逆、愤怒、哀愁和梦想。和铃木一起去伦理的边界看一看。
男招待、夜场女孩、烫烧与病床、明码标价的身体、母女的忏悔。
我觉得夜世界的一大魅力是,它也是一个可以露骨地呈现身为女人的痛苦、滋味和乐趣的地方。我对女性有着无止境的兴趣,自然而然就写了很多关于那个世界的东西,而我所面对的疑问和主题(例如,我们能以怎样的形式否定性的商品化,为什么有些女性明明没有任何经济上的难处却还是被那个世界吸引等等)也都扎根于置身那个世界的体验。
——铃木凉美
我所在的街道夜晚嘈杂,可白天几乎听不到人的声音。
这里是娱乐街,这里是夜的世界。在娱乐街,很多人没有该有的东西——牙齿、睡眠或是梦想,在娱乐街,随身携带装有两百万日元信封的女人多得数不清,和说要去死的女人数量大致相当。我从十七岁离开家,以处女之身就职于酒吧,从此,喝酒就成了我的工作,每天有一半时间我都在模糊的记忆中度过,另一半时间在几乎消失的记忆中度过。这么多年来,我周围总有朋友想证明自己与其他人并非处于相同的立场。至于她们究竟想向谁证明,是个谜,也许是想向自己证明吧。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全都处在同样的立场上,没有一毫米的距离。世界上有价值高的人,也有价值低的人,而我们这些聚集在这里的人完全一样,也许比世界上的其他人更低。
今年夏天,我失去了两位朋友。其中一个人已经在五年前结了婚、生了孩子,可她却和一个男人跑了,失去了联系。她是我中学时的同班同学,她坚持不懈地与当时只顾着和娱乐街的人厮混的我保持联系。我们断断续续地联系着,然而,当有一天她不再回复信息,过了一段时间我甚至无法给她发送信息的时候,我接到了她丈夫的电话,这才得知常常莫名其妙晚归的她终于在某一天没再回家。他问我她去了哪里,可我也不知道。另一个人则从大阪的出租公寓里一跃而下,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在葬礼上确认了她的尸体,因此至少我知道她去了哪里。
也许是因为在夏天失去了太多,我欣然地接受了多年未联系的母亲深秋之前想搬来我家的请求。母亲胃里的病灶终于到了难以维持生命的地步,她似乎在寻找一个死亡之地。此刻,陪妈妈一起等待死亡之际,向来沉默的我突然想要问问她:“为什么我没有父亲?”“为什么无论我吸烟或是喝酒你都不生气?”“你知道我在这条街上做什么工作吗?”“我撒的谎你知道了吗?”“为什么没打过我也没抛弃我的你却烧伤了我的皮肤?”
还有“你庆幸生下我吗?”
2024年1月20日 已读
铃木凉美以去世前的母亲和突然自杀的朋友为题材写就的中篇小说,但是读来实在是太过于平淡如水了。小说没有前言后记,开始结束都比较突然。书名版权页“GIFTED”应该理解成天赋,可能具体指长相好看的意思,小说中也有提到多次,讲的是母亲。可以看到铃木凉美还是在消化这段母女关系,突然去世的朋友也对她影响甚大,《献给爱与子宫的花束》有提到过。但是小说真的很乏味,和国内青年作家的小说形成鲜明对比。国内青年作家是技巧远远大于素材,而这本小说是素材没有被好好利用。非常短,随便翻翻即可。ps.用烟头把手臂烫伤太伤痛文学了 “她说那是年轻时受的伤,可直到去世她也还很年轻。”
2024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 豆瓣
8.5 (31 个评分) 作者: 石川啄木 译者: 周作人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2
他的歌是所谓生活之歌,不但是内容上注重实生活的表现,脱去旧例的束缚,便是在形式上也起了革命,运用俗语,改变行款,都是平常的新歌人所不敢做的。
——文学家、翻译家 周作人
石川啄木在我的想象里,是会在一段孤寂的旅途中遇到的人,你熟悉这种感觉:即使相对无语,在各自的眼神里也能闪烁起无声的话语。这也正是我读他的诗时心里涌出的感受。
——音乐人 钟立风
这本石川啄木的诗歌集,很像我最亲爱的给我写来的信啊。
——诗人、小说家 巫昂
我喜欢那些能够释放心里的恶魔,跟随心里的魔鬼去驰骋的写作者,石川啄木即是其一。
——出版人 陈亮
特邀新锐画家马君MA JUN特别制作了20张木刻插画,每一张画都触及啄木诗歌的灵魂
由“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周伟伟整体设计
布面精装 / 烫色工艺 / 内文图文套锁 / 用纸典雅
2022年9月30日 已读
石川啄木 1910丨第一次读石川啄木,感觉甚是可爱。《一握砂》里面《爱自己的歌》、《烟》和《难忘记的人们》所选诗歌都很契合主题,写自己的感受、时间的流逝、难忘的人,生活以诗歌的型式被记录下来,带有一点文学色彩,但又很朴实,好几则末句甚至有横批的读感。只是没想到作者竟然在那么年轻的时侯创作了这些文字,也感谢周作人的译文,一点也不觉得古早,都来非常舒适。只是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译文中的“可悲”“悲哀”等词所对应的原文是不是有比中文更丰富的含义?
2018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诗歌
近代能乐集 豆瓣 Goodreads
近代能楽集 [Kindai nōgakushū]
9.6 (4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玖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10
☆ 三岛由纪夫戏剧代表作
☆ 爱与美与死的永恒角力
☆ 传统能乐故事×现代戏剧形式×日本战后社会
☆ 在现实与梦境的交缠中追寻不屈而永恒的青春
◎ 编辑推荐
★ 三岛由纪夫戏剧代表作,“三岛”美学的戏剧呈现:
《近代能乐集》以戏剧形式展现了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作品中一再出现的爱、美、死的主题,体现了对极致之美、永恒青春的无限追求。
★ 传统能乐故事的现代演绎:
三岛由纪夫以传统能乐故事为蓝本,以日本战后社会为舞台,将故事发生地设置于法律事务所、公园、医院、公寓、家庭法院,通过对梦枕、女御、蛇妖、怨灵等元素的现代化改编,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大胆尝试。
★ 书末附有译者解题:
译者玖羽结合能乐剧目,参考多方研究,撰写作品解题。
◎ 内容简介
《近代能乐集》是三岛由纪夫对传统能乐剧目进行颠覆性改编的戏剧集。作者自幼喜爱能剧,在本书中,他着眼于能剧自由处理时间与空间的手法,大胆尝试将能剧外在的形而上学式主题在现代世界的环境中重现,创造出独特而前卫的舞台世界。相对于以现实主义为信条的现代戏剧,作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古典文学的永恒主题以“现代能剧”的形式展现,使其具有超越国界的普适性,在各国上演时备受好评。
◎ 名人推荐
★ (《卒塔婆小町》是)日本新剧的最高峰之一。
——唐纳德·基恩
2022年8月13日 已读
三岛由纪夫 1956 丨好看,正文后面的解读非常到位了。在看解读之前各篇目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标题总是到故事接近尾声才点出,但每一篇都紧扣篇名。改编能力非常强,即使没有读过原故事都经常有出人意料的发展。没看到佛教或者战后日本的映射,但对于三岛写现在和过去的连结或者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之自然和画面感惊叹。关于男人女人的议论又不少。最爱《小町》篇。
2019 戏剧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源氏物语 豆瓣 Goodreads
源氏物語
8.6 (24 个评分) 作者: [日] 紫式部 译者: 林文月 译林出版社 2011 - 7
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被誉为日本文学的登峰之作,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书共百万余字,涉及三代人的生活,历时七十余载,出场人物多达四百多位。小说主要以源氏及其子薰君的故事为核心,讲述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与众多女性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揭示平安时代(相当于我国的北宋时期)日本皇族和贵族阶层的生活状况,素有“日本的《红楼梦》”的美誉;从体裁看,该书又像我国唐代的传奇或宋代的话本。全书行文典雅,极具散文的韵味。
2022年6月15日 已读
紫式部 1001-1008丨首先,不喜欢这个故事;其次,如果不是翻译通俗典雅,可能看个开头就放弃了。 访妻制,“女性在婚姻生活方面拥有跟男性一样的选择权与自主性”,但在我看来这种只有等待被选择,甚至关键时刻无法拒绝的选择,没有什么自主性可言。小说中的男性大多把女人当做附属品,谈论婚假的时候和谈一件物品无差。婚姻多数也是出于男女双方家族得到政治利益考虑。 然不断告诉自己难免有时代限制,但还是很不适。十几岁的光源氏可以等十岁的若紫长大成人,四十岁的光源氏也可以娶十四五岁的三公主。女人过不下去了——出家,甚至生病去世,男人伤心一下继续搞事业和其他女人。权力更迭隐藏于情感故事之后,更多是消遣用途。 看不到道德批判,同劝善惩恶,“知物哀”大概就是感受作者描写的,感受而不是批判。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乱伦母题、俄狄浦斯情结。
2011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