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另一个,同一个 豆瓣 Goodreads
8.9 (83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8
博尔赫斯创作于一九六四年的诗集,也是作者特别偏爱的一本,收诗七十五篇,包括名作《关于天赐的诗》、《猜测的诗》、《玫瑰与弥尔顿》、《胡宁》等,主题涉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日耳曼语言文化、流逝的时间……本书开篇还附有作者序,不仅阐述了独特的诗歌美学理论,还交代了其中某些诗作受到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的影响,以及卢贡内斯和惠特曼的影响。
2025年3月1日 已读
和读《杜撰集》(短篇小说集)很不一样的感受。如果说小说体现了博尔赫斯的精巧,那在这本诗集中我感受更多的是作者对于触发诗歌灵感的题材最直接的情感表达,这对象可能是他生活的城市、或者是同时期的作家诗人甚至是文学作品种的人物,又或者是前人留下来的经典,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化用。
除了情感以外可能是属于诗歌的韵律,就像序言中提到的,遗憾的是本次外出匆忙没来得及拆家中纸书,阅读过程中手机屏幕的宽度有限,诗歌的排版差异已经影响了对诗歌的阅读体验。
读完以后又重新回去看了序言中作者的自述,还是有被点到一些,但我觉得博尔赫斯的诗可能还要通过多读几遍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作品中引用的内容)来感知更多。
集子的名字的释义,参照全文检索“时间”:自我与他者、真实与虚构、瞬间与永恒的交织。
最喜欢的可能是《英文诗两首》。
2016 拉美文学 虚构 诗歌 阿根廷
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豆瓣
8.0 (20 个评分) 作者: [日]与谢野晶子 译者: 陈黎 / 张芬龄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4
影响诗人石川啄木的创作
深受周作人喜爱的 日本传奇女诗人
与谢野晶子
◎ 收录划时代短歌集《乱发》中的名作,全面展示了与谢野晶子不同时期的创作风貌
◎ 这些短歌关于 命运弄人的慨叹、守候爱情的孤寂、内心难抑的欲望
◎ 生命热情在自然万物间的投递,充满对人性解放的渴望,展露诗人倔强、顽强的性情
《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是一部热情、大胆、灵巧、迷人、让你一读难忘的日本现代与古典女性短歌精选集。收录日本传奇女诗人与谢野晶子划时代短歌集《乱发》里230首名作,附录70首小野小町、紫式部、和泉式部等古典女诗仙经典之作。《乱发》短歌选分六辑——“胭脂紫”、“莲花船”、“白百合”、“二十岁妻”、“舞姬”、“春思”,每一辑都各有特色。在“胭脂紫”中,诗人书写情爱的诸般滋味;“莲花船”像水墨淡彩小品、风景明信片,流荡着明媚的春色,触及年轻僧人在尘俗诱惑与经文修行之间摆荡的心境,对人性的幽微面进行挑逗与探索;“二十岁妻”道出初为人妻的晶子对生命和爱情的体悟;“白百合”是类似日记体的生活札记,记录她和登美子亦敌亦友的情谊,一幕幕场景如简笔的连环画般展开。在“舞姬”一辑,晶子进入舞姬的内心,写出这些年少时就卖身入行,身分卑微的女子所思所感,尤其是对爱情的渴盼、幻灭和无奈;“春思”一辑则处处可见勇于追爱的大胆宣言。
2024年2月7日 已读
结合最近读的专题,与谢野晶子的经历还是令人唏嘘的。不够忠心的丈夫,第三者是好友的三人行,对应生育12个孩子的家庭付出,都挺窒息的。而后来作者成名时相对应铁干名气的flop还要为他找出路。很多短歌表现出热烈的情感,但在其年代的创新和尝试的意义,或许还需要我阅读更多同时代作品来比较。“我们就山居于此吧,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才发现《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是女作家。
2018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诗歌
沉石与火舌: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豆瓣
Samlade dikter och prosa 1954-2004
8.9 (38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译者: 李笠 雅众文化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9
★汲取日常中的奥秘,吐露冰雪般的凝思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希尼、沃尔科特、布罗茨基推崇备至
★特朗斯特罗姆指定译者李笠 译文全新修订
【编辑推荐】
1.特朗斯特罗姆是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声誉,备受布罗茨基、希尼、沃尔科特等大师级诗 人的推崇。
2.本书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作品全集,收录他创作生涯中发表过的所有诗歌作品,代表着特朗斯特罗姆一生的诗歌成就。
3. 本书译者李笠是特朗斯特罗姆指定的中文译者,此次版本对译文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以更精确的面貌呈现了特朗斯特罗姆的伟大诗艺。
【内容简介】
特朗斯特罗姆擅长运用各种意象,在通常互不关联的事物间建立起微妙的联系,创造相遇的机会。其作品多短小、精炼,用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诗人对日常生活与自然体验的非凡反思。
本书收录了诗人自1954年以来出版的十三部诗集,囊括特朗斯特罗姆创作生涯的全部诗作,同时收录作者于1993年创作的自传作品《记忆看见我》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译者此次对译文进行了全面修订,以更完美、更精确的面貌给中国读者呈现特朗斯特罗姆的伟大诗艺。
【名人推荐】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作令我们得以安于自身的不确定性。
——谢默斯·希尼
最重要的诗人,具有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从他那里偷取了不止一个隐喻。
——约瑟夫·布罗茨基
2023年11月18日 已读
果然没太看懂。特朗斯特罗姆荣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诗歌全集仅仅是这么小的体量,可见作品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才发表的。诗歌中的隐喻很多不仅仅是出于诗歌语言的需要,也有不少政治、历史事件的痕迹,环境高压让文字诗化成更多可理解、不具体的表达。从未完成的自传初步看到作者的兴趣点,他敏锐的观察和感受力,这些都在诗作中能体现。译者虽然和作者是朋友,但他的解读也仅仅是提供了一种解题方法。
“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很用心的策划和修订,但轻型纸我不理解
2020 瑞典 虚构 诗歌
那些闪电指向你 豆瓣
6.5 (19 个评分) 作者: 林婉瑜 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8
◆ 瞬间的爱情感觉,像稍纵即逝的闪电——那些闪电指向你。
◆ 加印9次,直抵人心的现象级诗作;台湾诗选年度诗奖获奖作品!
◆ 脸书、ins用户疯狂手抄、晒照的“年度之书”!
◆ 台湾中生代代表诗人、台北文学年金得主林婉瑜“关于爱”的代表作。
不用典故,善用对比;画面感、 故事性极强。
意象鲜活、创意独特;既有情感深度,又有力度。
◆ 79首诗,聪慧、舒坦地描喻爱情里的许多样态:单恋、热恋、分离……是为每一深情执着者所记录的,温柔而炽烈的,情诗。
◆清新坦然地诉说,却带来十足震撼与感动。
◆ 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写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意。
◆止庵、姚谦领衔力荐!
——————————————
在我看来,诗既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体验方式,又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或语言方式,而从根本上讲,这一切都是一回事。可以换个说法:诗人是特殊的人,诗是特殊的思维方式或语言方式。不客气地讲,只有为数并不很多的诗人和诗当得起这样的要求,而林婉瑜和她的作品就在此列。关于林婉瑜,我曾说,好诗总是比语言更快捷地抵达心灵。我尤其喜欢她笔下这一点:既有情感深度,又有力度。形容起来,就是“黑暗之光”。
——止庵(作家、学者)
.
林婉瑜的每首诗,我几乎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是在时间里、在某一空间里发生的一个状态:实景的状态或心理的状态。
——姚谦(音乐人、作家、收藏家)
.
她写爱的渴求、果敢、迷途、呼唤,珍惜宿世缘会,沉醉幽渺难名。有的诗调皮率性,有的诗叹惋任真。
——陈义芝(诗人、评论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
林婉瑜写诗不拘泥形式,极力从新的意象和概念写大自然与日常……这是不被符号拘限,聪明又不做作,随意呼风唤雨的女子。
——柯裕棻(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作家)
.
林婉瑜从自然之中观察与提炼,将自然界本有的现象,都借来成为诗意的利器,诗人谈笑用兵之间,情感以及情境就重新被诠释出来……每个人都渴望爱,希望被理解以及被安慰,而这些你可以在林婉瑜的诗里得到。
——杨滢静(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
诗集中,婉瑜追问爱情与秘密,并且把整个世界含括进来,形成独特的叙说魅力。我似乎看见,因为凭借着爱才更显得强大的灵魂。这样的灵魂,不必依托什么,也不必等待什么。诗句完成的时刻,爱的感觉也已经完足。
——凌性杰(诗人)
2023年10月29日 已读
收录作者 23 岁到 40 岁之间的作品,超过一般的诗作创作于 2013 年和 2014 年。作者用各种方式去表达爱,表达爱的感受,爱到内心装不下满出来。但显然早期的很多作品语言还是过于浅显了,非常不喜欢一句完整的话通过换行变成三句诗……“了”字用得过于频繁的几首让文字呈现在纸上(屏幕上)毫无结构的美感。但显然,能写出这样温柔的文字的作者是懂得爱自己和爱他人的。(但还是觉得过誉了
2018 台湾 虚构 诗歌
必有人重写爱情 豆瓣
8.1 (39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2022 - 4
◆中国当代诗歌界最响亮的名字之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与精神镜像。
◆作者亲定选本、权威“北岛读本”;读北岛的作品,这一本就够了。
◆46篇经典诗歌与散文作品,“一诗一文”,相互映照。
◆北岛20余幅摄影作品、画作、珍贵诗歌手稿首次曝光和收录,首次立体呈现北岛全方位的创作面貌。
著名诗人北岛的作品选集,46篇诗歌与散文作品,呈现诗人、散文家、画者、摄影者北岛的创作全貌,亦有“一诗一文”的鲜明特色,如同中国诗话传统之传续。
“我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北岛的诗歌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与精神镜像。历史与现实,自我与时代,他乡与故乡,在种种悖论与断裂中,在出发与抵达之间,北岛把词语垒进历史,恢复汉语的丰富、敏锐、新鲜。北岛的散文则简净有妙趣,他在漂泊的世界行旅中与身份各异的诗人、学者相遇交游,所见所闻鲜活亦惊心,也忆少年往事、挚交亲友,浓烈乡愁与尖锐疼痛常不期而至,经时间沉淀后的情思尤为深厚动人。书中亦有多张北岛的绘画与摄影作品,这是他找寻到的文字之外的另一种语言。
2023年6月7日 已读
北岛 2022 丨原来是很多作品的精选。很喜欢第一辑,也是因为第一辑的内容看了一点电子版还是买了实体书,因为直觉和《半生为人》会有一些联动,没想到很快看到了赵一凡。主要出自于我个人对那个开始松动的年代还有他们低下活动的事迹比较感兴趣。相比较第二辑就兴趣缺缺了,虽然北岛去过那么多国家,结交了非常多让我惊讶“某某某居然也认识的”的名人,这部分对于故乡、他国的发展和动荡的书写还是觉得信息量太大了,印象最深刻的聂鲁达的那一篇。最后一辑写父亲写女儿,也提到了自己八九年春离开中国。诗歌始终是贯穿始末的,特别是与很多名人的结交,离不开诗歌和《今天》。也因为经历看过了很多生老病死,北岛本人像一本历史书和旅行书。“卖螃蟹喽三公一母”和“北京钩船看上北海道这条船非要钩走不可”我笑死。冯亦代:“我做的事都是党让我做的。”
2022 台湾 诗歌
鲸鱼安慰了大海 豆瓣
作者: 燕七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5
《鲸鱼安慰了大海》收录燕七诗138首,老树画30幅。精美彩印,值得收藏。
最简单的词语,最简单的句子,最简单的诗,映照的却是尘世的一切。“我哭,诗中已先替我哭了;我笑,诗中已先替我笑了”。诗人并不替我们哭或笑,只是把我们感觉到而没有说出的悲喜呈现到我们眼前。
————— ———
1. “最天真的诗人”燕七,用138首天真之歌,道尽了尘世的悲与喜、欢聚与离别、自然与文明、苍老与天真。著名画家老树画画极为欣赏这些诗:“燕七的诗清简,质实,明净,了无尘世的阴暗和心机”。最明净的诗,替我们找回曾经有过的天真。
2. 老树画画30幅精美插画,题写书名,并为诗集绘制封面图《鲸鱼安慰了大海》。诗画和谐,浑然一体。
3.一部可以听的诗集。著名演员陈赫,朗读《鲸鱼安慰了大海》;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雷平阳、张执浩,分别朗诵《生而为人》《清明》;著名小说家曹军庆,朗读《喜欢是简单的事》;畅销书作家何三坡,朗读《小火车》;诗人、翻译家李以亮朗读《野火》……百位大咖献声,书中配有二维码,扫码收听。
————— ———
我从不对你说,喜欢你
我不给你尘埃给树叶的压力
我从不骗自己说,喜欢你
我是善良的蜜蜂给自己留了一点点蜜
——《从不对你说》
地球怎么可能是圆的
你走了那么久
还没有回到我身边
——《地球怎么可能是圆的》
2023年4月21日 已读
燕七 2019 丨不少令人心动的诗句,但总体来说语言过于浅白,经不起细读。
最喜欢的一篇:《生而为人》
“梅树的香气引来很多人围观
有的人伫足欣赏
有的人折断它的枝桠
它疼得全身发抖
生而为人,我们也一次次被折断,被掠夺
最终像梅树,一样沉默”
2019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诗歌
顾城诗全集 豆瓣
8.4 (7 个评分) 作者: 顾城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4
对中过当代文学多有犀利批评的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成就却独具慧眼。在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评价中,似乎又对已故诗人评价尤高。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顾彬称:顾城“可能是20世纪最好的中国诗人”。虽然对什么是最好的诗人,每个论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顾彬的观点其实并不孤立,在国内相当多的诗人、诗歌研究者及诗歌读者中,顾城的人气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也许因为他人已逝,人们更可以客观地论定,也许是他的作品,曾经引起太多的争议,他作为中国当代“朦胧诗”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已经成为研究中国文学、中国诗歌、中国当代文化思潮乃至当代人的心灵史的不容忽略的标本。“黑夜给了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诗歌经典。
本书收录了目前所能收集到的全部顾城诗歌,由顾城的姐姐故乡精心整理、编集。该诗集用编年结构的方式,收录了诗人自1962-1993年30年间的全部诗歌作品共2000多首,准确翔实、循序渐进地展示了诗人的创作脉络。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世界级诗人的心灵发展和文学发展的全过程。全书近1700页,堪称当代诗歌出版的鸿篇巨制。该著分为上、下两卷,硬精装。由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朱赢春担任设计,优美、大气,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是阅读、研究、收藏、馈赠的不可多得的珍品。
2022年12月24日 已读
顾城 1962-1993。2010 出版丨全集收录顾城诗歌两千多首,编者为顾城姐姐顾乡。发现顾城开始写诗的时间非常早,早期诗歌充满自然的气息,也有很浓重的时代气息,总体表现为观察细致而有感觉敏锐的创作者。感情生活几乎不体现(没感觉出来)在同时期的作品中,后期避世创作的选择,都体现了作者内心有一个属于诗歌的世界,将写诗比同呼吸一般的重要。说实话下册很多诗歌真的读不下去,因为完全读不懂,特别从组诗《水银》开始,顾城的诗歌可能需要非一般的阅读顺序和方向,意向不明。年表最后说,警方没有在现场查出顾城诗肇事者的证据,仅仅根据姐姐处的顾城书信,里面提到打了谢烨。记录《螳螂的婚事》最后几句:这螳螂的爱情/将永远从一而终/不像我们人间/总有许多变故。《英儿》或许是理解顾城的另一个入口。谢烨的视角会不会是另一本《激情耗尽》?
2010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虚构 诗歌
数星星的夜 豆瓣
7.5 (35 个评分) 作者: 尹东柱 译者: 全勇先 / 全明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5
【编辑推荐】
☆数十年来,在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他的诗歌朗诵会及纪念活动源源不绝,似乎每个时代都需要他的诗歌予以见证。他长眠于其出生地中国延边,他的墓地常有闪电光临。
☆一个被“掩埋”的朝鲜族诗歌天才,一份被忽视的“特殊文学遗产”。他只活到28岁,数十年来,每一首诗都在敲打人心!
☆著名作家、《悬崖之上》编剧全勇先与姐姐全明兰联袂翻译,文字精雕细琢,打造典藏译本,致敬诗歌与母爱。
☆“他留下了纯净如美丽星星般的诗歌。”尹东柱的诗克制而又暗含激情,天真而又富有深意,谦逊而又充满个性,诉说着浓浓的乡愁、对和平、自由的向往,对身份认同的疑惑,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无论相隔多久多远,都能抵达人内心深处。
☆精装锁线裸脊装帧,内文采用进口轻型纸,柔软轻便易翻阅;装帧精美,封面精选臻质雪松绿特种纸,烫金工艺,经典大气、颇富质感,适于典藏和赠与,附赠精美藏书票。
☆韩国“国民主持”刘在石,顶流偶像权志龙、防弹少年团,新锐实力青年演员姜河那等文艺界名人诚挚推荐。
☆直到死亡那一刻,让我仰望天空,心中没有丝毫愧疚。——《序诗》
—————————————————————————————————————
【内容简介 】
他生于中国,死于日本。他远离故土,失了姓氏,却以笔为戈,在28年的短暂生命中,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写作,以最单纯的文字,为最残酷的时代证言。
本书收录了朝鲜族诗人尹东柱的91首诗歌和4篇散文,道出了在日治的黑暗年代,他对故土、人民的热爱,对独立、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2022年11月1日 已读
尹东柱 ?丨诗并没有好到惊艳,但是结合这些诗创作时作者的年龄和创作背景,给人一种很干净纯粹的难得感。后记中讲不管是中国、朝鲜还是韩国诗,诗歌没有国界。其实也是结合尹东柱遭遇人体试验终岁二十八,大家去纪念他来记住表达反法西斯的态度是一样的。
最喜欢的一篇是《集市》——
一大早
女人们把枯萎的生活
装进一个一个筐子里 满满的 顶在头上
背着 扛着 抱着 拎着
聚集在一起 不停汇聚到集市上
把艰难的生活
一样一样摊开在地上
推过来搡过去
为各自的生活呼喊撕扯
一整天称量琐碎的生活
用斗 用秤 用尺
直到天黑
女人们才把苦涩的日子和筐又顶在头上 回家
2021 诗歌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 豆瓣
8.5 (31 个评分) 作者: 石川啄木 译者: 周作人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2
他的歌是所谓生活之歌,不但是内容上注重实生活的表现,脱去旧例的束缚,便是在形式上也起了革命,运用俗语,改变行款,都是平常的新歌人所不敢做的。
——文学家、翻译家 周作人
石川啄木在我的想象里,是会在一段孤寂的旅途中遇到的人,你熟悉这种感觉:即使相对无语,在各自的眼神里也能闪烁起无声的话语。这也正是我读他的诗时心里涌出的感受。
——音乐人 钟立风
这本石川啄木的诗歌集,很像我最亲爱的给我写来的信啊。
——诗人、小说家 巫昂
我喜欢那些能够释放心里的恶魔,跟随心里的魔鬼去驰骋的写作者,石川啄木即是其一。
——出版人 陈亮
特邀新锐画家马君MA JUN特别制作了20张木刻插画,每一张画都触及啄木诗歌的灵魂
由“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周伟伟整体设计
布面精装 / 烫色工艺 / 内文图文套锁 / 用纸典雅
2022年9月30日 已读
石川啄木 1910丨第一次读石川啄木,感觉甚是可爱。《一握砂》里面《爱自己的歌》、《烟》和《难忘记的人们》所选诗歌都很契合主题,写自己的感受、时间的流逝、难忘的人,生活以诗歌的型式被记录下来,带有一点文学色彩,但又很朴实,好几则末句甚至有横批的读感。只是没想到作者竟然在那么年轻的时侯创作了这些文字,也感谢周作人的译文,一点也不觉得古早,都来非常舒适。只是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译文中的“可悲”“悲哀”等词所对应的原文是不是有比中文更丰富的含义?
2018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诗歌
夏宇詩集/Salsa 豆瓣
8.5 (60 个评分) 作者: 夏宇 現代詩 1999 - 9
这集子里的46首诗最早一首写于1991年最晚的一首1998年.其余 半在1992年至1997年以一种兴奋片段混乱探路般的方式出现在我的笔记本里.然后就搁着搁了好久.其间冒出一本古怪的剪贴诗集始料未及.
98年中在台北获得一笔写作补助回到巴黎.在蒙马特的公寓里用600字稿纸慢慢把那些片段 出来.修改润饰排列装置.直到每一个片段找到它们最好的位置.有些片段不停的走远迷路到了最远变成另一首诗.那意味着笔很重要.还有一种很黑很黑黑得令人不做他想的黑墨水.中指沾着墨水写完,笔套总是忘记套上.
最好的是工作了整个下午后有人来敲门出去喝一杯,看戏,吃饭.
99年1月终于完成诗作46首2月带得朋友为我打好字的一片磁碟回到台北.然后又终于买了电脑又一键一键五音不全地修改.
在一些美好强壮的日子里,我灵感丰沛触须密布,梦想把诗带到各各陌生异化之境予以急速冷冻,唯有读的那一端的了然的温度令其慢慢解冻.汉字,以其取象,特别美于急动后的诗之思维闪着透明冷光冒出暗示的清烟.它的无时间性,仍有某野性忧郁.
犹若在寻常茶座酒馆里看邻座不认识之人正看他们刚刚冲洗好的照片因领悟那些简单的、普通的、强大的生活动作之无可替代而感动而深感寂寞地离开而也确信一切都可以变成诗的形式也就索性全心全意地挥霍. (后记)
2022年7月30日 已读 夏宇 1999 丨很偶然的机会开始读夏宇这本诗集,原本想慢慢读,但开始以后发现不管是长诗还是短诗,读快读慢都都不懂,所以也挺快就翻完了。只是在标记的时候才发现 2019 年读席慕蓉的《迷途诗册》的时候标记了这本书,应该是提到了什么内容。读下来觉得那些拿去谱曲的是相对好共情的诗作了,因为确实很大一部分是非常私人甚至是出于艺术理解的创作和记录。喜欢周梦蝶的直接,居然周公也看不懂。“除了建议一起生一个小孩/没有其他更坏的主意”“要干就从灵魂干起经过肉体最后还是得回到灵魂里去不然就心情坏透”“因为他(周梦蝶)说他看夏宇诗集 20 遍还是不懂”“小孩长得太想你不好意思不像你也不好意思”。
1999 中国台湾 虚构 诗歌 鱼空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