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豆瓣
8.0 (20 个评分) 作者: [日]与谢野晶子 译者: 陈黎 / 张芬龄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4
影响诗人石川啄木的创作
深受周作人喜爱的 日本传奇女诗人
与谢野晶子
◎ 收录划时代短歌集《乱发》中的名作,全面展示了与谢野晶子不同时期的创作风貌
◎ 这些短歌关于 命运弄人的慨叹、守候爱情的孤寂、内心难抑的欲望
◎ 生命热情在自然万物间的投递,充满对人性解放的渴望,展露诗人倔强、顽强的性情
《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是一部热情、大胆、灵巧、迷人、让你一读难忘的日本现代与古典女性短歌精选集。收录日本传奇女诗人与谢野晶子划时代短歌集《乱发》里230首名作,附录70首小野小町、紫式部、和泉式部等古典女诗仙经典之作。《乱发》短歌选分六辑——“胭脂紫”、“莲花船”、“白百合”、“二十岁妻”、“舞姬”、“春思”,每一辑都各有特色。在“胭脂紫”中,诗人书写情爱的诸般滋味;“莲花船”像水墨淡彩小品、风景明信片,流荡着明媚的春色,触及年轻僧人在尘俗诱惑与经文修行之间摆荡的心境,对人性的幽微面进行挑逗与探索;“二十岁妻”道出初为人妻的晶子对生命和爱情的体悟;“白百合”是类似日记体的生活札记,记录她和登美子亦敌亦友的情谊,一幕幕场景如简笔的连环画般展开。在“舞姬”一辑,晶子进入舞姬的内心,写出这些年少时就卖身入行,身分卑微的女子所思所感,尤其是对爱情的渴盼、幻灭和无奈;“春思”一辑则处处可见勇于追爱的大胆宣言。
2024年2月7日 已读
结合最近读的专题,与谢野晶子的经历还是令人唏嘘的。不够忠心的丈夫,第三者是好友的三人行,对应生育12个孩子的家庭付出,都挺窒息的。而后来作者成名时相对应铁干名气的flop还要为他找出路。很多短歌表现出热烈的情感,但在其年代的创新和尝试的意义,或许还需要我阅读更多同时代作品来比较。“我们就山居于此吧,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才发现《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是女作家。
2018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诗歌
来时有微光 豆瓣
来时有微光
作者: 浩瀚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陆晟迈开长腿走向徐戈,步伐依旧是沉稳的。
徐戈明明不想哭,可不知怎么的眼泪就滚了下来,陆晟一直走到她面前,大手抚过她的脸,满手潮湿。他伸手把她搂在怀里,抱得紧紧的。徐戈整个人都蒙了,陆晟什么意思?
“你是傻吗?”
徐戈的脸靠着他的脖子,她悄悄伸出手抓住陆晟的衬衣,从试探到落实,*终紧紧抱住陆晟精瘦的腰:“陆队?”
“跑什么?”陆晟嗓音沙哑,声音听不出喜怒,“为什么跑?”
徐戈不说话,她心里忐忑。陆晟没有骂她,也没有找她算账,反而把她搂进了怀里。难道——他喜欢的人就是她?
2024年2月6日 已读
有一年没有看新言情了,踩雷。这本刑侦+甜文本质还是早先丁墨犯罪心理学+人像画筛查的东西,加上警察职场恋爱。和主角的联系来自他们原生家庭都有相关案件牵连,有过失去父母的伤痛。 最难看的是除了叙事,毫无文采,没有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环境的景物描写。还有好多用词瞎用。整体都比较青涩(开荤部分读的那个梗塞) 不过设定上有一些性别意识,但比较刻意。
2018 大陆 虚构 言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一季) (2018) 豆瓣 TMDB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0 (272 个评分) 导演: 张开宙 演员: 赵丽颖 / 冯绍峰
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讲述一个家宅的兴荣,古代礼教制度下的女性奋斗传奇 。
2023年7月11日 看过
日常电子榨菜,干各种事情的背景乐:整部剧的几个反派角色选角都非常好,曼娘在大街上和朝堂上“声讨”顾廷烨、小秦娘子在枯井边上绝望地骂儿子不成器、王大娘子东窗事发被丈夫女儿声讨时的崩溃、林小娘为了嫁女不惜一切与盛纮摊派的坚定...反派或者说重要角色的几个配角都演技太在线了。很多时刻反而是配角太投入,搭戏的赵丽颖完全没接住(eg出嫁那场),但是赵丽颖主戏的部份不算差,打情骂俏、生气怒骂都比较到位。 作为一部宅斗戏,有很多宅斗的典型,很多时候都围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不过父母想给的未必是孩子真的想要的,比如齐小公爷门当户对的大娘子、顾三郎侯府爵位的继承。 始终觉得顾廷烨从开始谋划娶盛明兰到他作局的过程,铺垫太少了。那个河边聊天的夜晚,是那么普通,可谁又想到是那么重要。
2018 中国大陆 古装 电视剧
那些闪电指向你 豆瓣
6.5 (19 个评分) 作者: 林婉瑜 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8
◆ 瞬间的爱情感觉,像稍纵即逝的闪电——那些闪电指向你。
◆ 加印9次,直抵人心的现象级诗作;台湾诗选年度诗奖获奖作品!
◆ 脸书、ins用户疯狂手抄、晒照的“年度之书”!
◆ 台湾中生代代表诗人、台北文学年金得主林婉瑜“关于爱”的代表作。
不用典故,善用对比;画面感、 故事性极强。
意象鲜活、创意独特;既有情感深度,又有力度。
◆ 79首诗,聪慧、舒坦地描喻爱情里的许多样态:单恋、热恋、分离……是为每一深情执着者所记录的,温柔而炽烈的,情诗。
◆清新坦然地诉说,却带来十足震撼与感动。
◆ 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写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意。
◆止庵、姚谦领衔力荐!
——————————————
在我看来,诗既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体验方式,又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或语言方式,而从根本上讲,这一切都是一回事。可以换个说法:诗人是特殊的人,诗是特殊的思维方式或语言方式。不客气地讲,只有为数并不很多的诗人和诗当得起这样的要求,而林婉瑜和她的作品就在此列。关于林婉瑜,我曾说,好诗总是比语言更快捷地抵达心灵。我尤其喜欢她笔下这一点:既有情感深度,又有力度。形容起来,就是“黑暗之光”。
——止庵(作家、学者)
.
林婉瑜的每首诗,我几乎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是在时间里、在某一空间里发生的一个状态:实景的状态或心理的状态。
——姚谦(音乐人、作家、收藏家)
.
她写爱的渴求、果敢、迷途、呼唤,珍惜宿世缘会,沉醉幽渺难名。有的诗调皮率性,有的诗叹惋任真。
——陈义芝(诗人、评论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
林婉瑜写诗不拘泥形式,极力从新的意象和概念写大自然与日常……这是不被符号拘限,聪明又不做作,随意呼风唤雨的女子。
——柯裕棻(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作家)
.
林婉瑜从自然之中观察与提炼,将自然界本有的现象,都借来成为诗意的利器,诗人谈笑用兵之间,情感以及情境就重新被诠释出来……每个人都渴望爱,希望被理解以及被安慰,而这些你可以在林婉瑜的诗里得到。
——杨滢静(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
诗集中,婉瑜追问爱情与秘密,并且把整个世界含括进来,形成独特的叙说魅力。我似乎看见,因为凭借着爱才更显得强大的灵魂。这样的灵魂,不必依托什么,也不必等待什么。诗句完成的时刻,爱的感觉也已经完足。
——凌性杰(诗人)
2023年10月29日 已读
收录作者 23 岁到 40 岁之间的作品,超过一般的诗作创作于 2013 年和 2014 年。作者用各种方式去表达爱,表达爱的感受,爱到内心装不下满出来。但显然早期的很多作品语言还是过于浅显了,非常不喜欢一句完整的话通过换行变成三句诗……“了”字用得过于频繁的几首让文字呈现在纸上(屏幕上)毫无结构的美感。但显然,能写出这样温柔的文字的作者是懂得爱自己和爱他人的。(但还是觉得过誉了
2018 台湾 虚构 诗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四) 豆瓣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9
“ 我想描写一个繁华的盛世,有英明的君主,果敢的将军,狡黠的投机者,算有遗策的谋略家,有鲜血,有惨烈,更有辉煌的未来。
我想描写一个正在走上坡路的家族,有深思熟虑的家长,有光明磊落的男儿,有刚烈妩媚的女儿,有泪水,有伤害,更有苦尽甘来的团圆。”
——作者 关心则乱
2023年10月4日 已读
这一册开始了与小秦氏的交手,康姨妈这个烦人的角色也上场了。其余也就是整理内院、敲打下人、和继女改善关系、和丈夫恩恩爱爱这些。写怀孕后同房挺有意思,意思是古代女人孕期性欲都自己解决?必需的找个替补伺候空窗期的丈夫?想起来看之前看到的一句评论:顾廷烨千好万好可惜不洁,所以婚后专宠也算是人设加分的地方吧。这一册着实平平淡淡。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丘处机“一言止杀”考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杨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 - 2
本书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严谨的逻辑推理,对丘处机“一言止杀”的传说进行了质疑,认为“一言止杀”并非史实,从中更可见早期全真教的传道与后世的误读。本书对道教史研究界的非理性的“宗教情感”有所批评,对王重阳、丘处机等人的虚妄情节有所揭示,对陈垣、姚从吾等前辈学者之误读有所批判,以期还历史以真相。
2023年9月30日 已读
本来不觉得“那么”厉害,直到看到作者最后一篇打脸其他人的文章。虽然狠了点,但这种认真对待学术的态度非常让人敬佩。
就像杨先生称赞王国维和陈得芝,他自己也在做这样启发后人的扎实的研究,说的是真话,毫不留情地反驳信仰主义下的伪科学研究,直言不讳地指出山东师范大学项目成果的质量堪忧。在丘处机一言止杀这个问题上,需要做的是基于史料的考证,去伪存真,去除个人崇拜,撇开因为信仰而结论先行。有非常好发榜样在这里,借鉴了鲁迅的话“我们总是说些真是的好”,反驳批评起来也像是大先生附体,毫不留情面。真太有意思了,不是丘处机止杀考的结论,而是严谨做学问遇到三流质疑的反攻。第二篇略感难读。
2018 中国 历史 非虚构
New Others Part Two 豆瓣
7.3 (7 个评分) This Will Destroy You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16日 出版发行: Dark Operative Digital
2024年3月5日 听过
6th LP:前后两张发行时间不足20日。《Clubs》倒是确实能听,但我也夸不出口,因为好几首听不下去。《Jesse Ray》听感很宗教,一看歌名果然是的。总归感觉晚节不保。摘自机翻官网介绍:惊喜!《New Others Part Two》是 "This Will Destroy You "出人意料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当您看到这篇文章时,这张专辑已经出现在乐队北美巡演首日的特卖台上,Spotify 和 Apple Music 用户突然收到了新专辑发布通知,记者们正在争相报道,RevDistribution 已经在为全球的商店和经销商打包订单。与《New Others Part One》(9 月 28 日发行)一样,这张专辑也是由约翰-康格尔顿(John Congleton)制作、监制和混音的。
2018 专辑 氛围 美国
New Others Part One 豆瓣
6.7 (10 个评分) This Will Destroy You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28日 出版发行: Dark Operative Digital
2024年3月5日 听过
5th LP:远不是十几年前的TWDY了。不想评论更多。摘自机翻官网介绍:乐队由核心成员杰里米-加林多(Jeremy Galindo)和克里斯托弗-金(Christopher King)组成,鼓手罗比-冈萨雷斯(Robi Gonzalez)也加入了乐队,《新的其他人第一部分》捕捉到了乐队熟悉但不断发展的气质,早期作品中令人难忘的旋律元素再次翱翔在乐队和听众的新音域之上。这张唱片的实体版面采用了乐队成员克里斯托弗-金(Christopher King)的艺术设计和摄影作品。
2018 专辑 氛围 美国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三) 豆瓣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6
2023年9月25日 已读
结束于巡庄,搞明白了为什么烧了借据是给皇帝处理问题。第二本看了一天,第三本看了一个多星期...有点疲了,因为明兰也算是当家主母了,比起一个小庶女什么都没有跨上很大的台阶,且书中的顾廷烨更宠。槽点最大的确实是新婚同房,说是写成强奸幼童真的不算过分,在第二册也有注意到顾眼中明兰的“幼”,总之作者写这一部分的时候侧重点令人十分不适。另外一个不适是时不时cue一下红楼梦,而且也不像是什么好话,也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识?看到过半了反而觉得穿越没必要,因为从嫁人钱到嫁人后都无法体现现代人的性别观,虽然顾廷烨有通房妾室,也和没有也没差别,这一点上挺现代的。除此以外就是盛老爹的人设,书中他应该算是比较称职的父亲,这个家族走的是上坡路,个人喜好上他也不是专宠林氏,也有其它姨娘补充。电视剧省略了明兰给华兰出主意,让她给公公找妾室,有爽到。20230925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二) 豆瓣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4
十年闺阁,盛家姐妹渐渐长大,青涩褪去后,盛家姐妹也有了各自的心事。
女大当嫁,长辈们处心积虑为儿女谋划婚事,而盛老太太不希望明兰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只盼她一生顺遂,所以早早为她安排了自己中意的人选。
明兰本以为自己将与贺弘文度过平静的一生,谁料却有人步步算计,只为娶自己这个庶女为妻?
2023年9月18日 已读
第二册结束于王氏给如兰和明兰准备嫁妆,华兰在夫家快熬出头。副标题虽是说闺阁十年,主要讲的是三兰的婚嫁之事。电视剧比较大的改动是原著回酉阳其实有两次,第二次遇上兵乱。而顾二表白心意说出来谋划已久这件事全部是在袁文绍家的亭子里,并没有马球场的再次表白。但是表白的台词和筹谋的内容电视剧非常忠于原著。墨兰的谋划也没有多次私会甚至偷情珠胎暗结这么严重,这里整合了电视剧明兰非穿越的设定,扳倒林噙霜变成为明兰的谋划。
看电视剧我觉得很突兀的是顾廷烨的决定娶明兰的时刻,那个江边的夜晚关于蓉儿的教养的讨论,原著并没有,书中的顾廷烨在提亲前只见过明兰三次,在第二次见到明兰扔墨兰泥巴的时候决定要娶她,作者还专门为他写了篇番外来记录这个过程。
明兰这个人物的设定,到目前为止看到的都是随波逐流过古代生活的打算,所以在顾廷烨表白她发现自己本性被压抑,其实她在选择这样装的过程中并没有内心斗争过,反而因为偶尔的真实性情流露而吃亏。用电视剧的说法叫出头。
另外两个配角比电视剧详细而丰满的一是海氏,特别是在处理墨兰与明兰打假和发卖林氏仆从两件事上,能看出来非常有能力。
二是华兰,虽然在婆家出处受制于婆婆,但并不像电视剧表现的那么弱,也是个极有手段的人。
有注意到这一册两个地方铺垫了顾廷烨视角看盛明兰的娇嫩。20230918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豆瓣
5.5 (20 个评分)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4
“ 我想描写一个繁华的盛世,有英明的君主,果敢的将军,狡黠的投机者,算有遗策的谋略家,有鲜血,有惨烈,更有辉煌的未来。
我想描写一个正在走上坡路的家族,有深思熟虑的家长,有光明磊落的男儿,有刚烈妩媚的女儿,有泪水,有伤害,更有苦尽甘来的团圆。”
——作者 关心则乱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电视剧大框架是比较忠于原著的,但也有不少改动。设定是穿越,姚依依到的时侯她小娘已经难产去世,基本上是从到老太太跟前生活开始写。三个兰在庄儒的学塾上了没多久课,因为齐衡的到来,平宁郡主要求避嫌而停止。和小公夜之间也没有那一段开始和戛然而止,娃娃只是普通的礼物,回酉阳老家仅仅是参加允儿的婚礼和把明兰记到大夫人名下。第一本主要写一个长大的过程,十岁之前利用童稚装傻,开始搬出去独立居住以后开始显现手段。但明兰一直都是很有分寸的,用现代成年人的智商来分析厉害是不难的。和祖母的感情也是非常真实,可以说书里解释了祖母难相处的原因,她喜欢的是“不争”。王氏也确实没有刘琳演的那么讨喜。
第一册止于襄阳侯府一日游,顾廷烨在最后两回才出场,第一次和明兰照面,并责问了与嫣然婚事有变的原因,第一印象是年纪不小且有点剽悍。齐衡在最后表白了心意也只是说很想见明兰,被强调两人身份差别以及私下见面于明兰名声不利。人物塑造上电视剧的小公爷比原著加分很多。总体来说聚焦于宅斗,能做的事都得在礼仪、规矩范围内。很多话说一半藏一半。这一册并没有感觉很辱女,穿越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朝代,要求一个新时代女性独立闯出一片天?20230917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如果我没有伤口 豆瓣
蔡依林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26日 出版发行: 永稻星娱乐
由创作歌手小字作曲,新锐作词人廖庭翊作词,讲述面对经历爱情所留下扚伤痕与关系的拉锯战,大胆对于在爱情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提出假设与疑问。金曲制作人陈君豪编曲灵威来自David Bowie年代,以Retro Soul Ba\lad为歌曲主干,再以HipHop取样方式来打造的复古灵魂情歌,歌曲里充满了60·70 boul rock的取样原素与乐器来编曲,另外Jolin跟小宇在这首中的精彩合音更是一大亮点。
2023年8月16日 听过
4.5,全专慢歌最佳(这张我真的可以一首首标过来),旋律太好了。虽然表面上是一首芭乐,但很多细节都很摇滚,很坚定、很有力量。“如果我没有伤口,算不算一种漂亮的成就(是否才足够做你的对手)”,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不是典型的伤情歌切入角度。
2018 单曲 台湾 流行
消极掰 豆瓣
8.8 (9 个评分) 蔡依林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26日 出版发行: 永稻星娱乐
由《第三人称》作词人王永良作词,偶而消极一下,对身体有益健康,负能量满载却又让人听完能有能量面对生活的一首歌,有点耸动的标题讲述面对生活各种马状况的无能为力与无奈,为之与不为的态度,制作人剃刀蒋与Starr Chen以Future Bass为曲风基底彻底改造这首歌,Jolin更以慵懒带点颓圮无赖味道的唱腔诠释,在歌曲的结构上从前半段无奈中慢慢地累积能量到了副歌后爆发,为这首跟消极说声掰掰的歌增加了更多丰富的情绪,让你更积极的面对消极。
2023年8月13日 听过
太上头了!歌词真好“在哪里跌倒/在哪里躺好”,最后回归“消极够了掰掰告别烦恼/活着就有希望一切都是治疗”。对我个人来说,哪怕是一首纯消极的歌也是艺术品,不必一定回归正能量。但想起来7.23快手直播时歌迷的话,他说Jolin的歌和语句在自己做决定和选择的时候,深深影响了他的潜意识。Jolin接话表示,所以做新专辑很严谨。呜呜呜真的太好了,今年我还有机会去现场吗!(来福萨克死靠百度才知道是life sucks...这年头看懂歌词也需要会点谐音梗了
2018 台湾 永稻星娱乐 流行
嘉莉妹妹 豆瓣
作者: [美] 德莱塞 译者: 潘庆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8
本书是由美国自然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著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 嘉莉是个俊俏的农村姑娘,她羡慕大都市的物质生活,来到了芝加哥谋生。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她的美梦,迎接她的是失业和疾病。走投无路下,她先后成为推销员德鲁埃和酒吧经理赫斯特伍德的情妇。由于偶然的机会,她成了走红一时的演员,挤上了上流社会,实现了她的梦想。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虽然这个故事写了一个不太让人喜欢的女主角和令人讨厌的男主角,但私心觉得作者写得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一些议论性的段落,去点评人物的选择和某些通常性的规律。
读之前看到评论说嘉莉是女版的于连,顿时丧失了阅读欲望。直到开始看发现作者的语言和翻译都很通俗和流畅,属于名著中比较简单的小说,除了篇幅稍长了点。
嘉莉的出场是进城务工者,寄人篱下遇到了非常精打细算的姐姐和姐夫。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让她落入了进程火车上遇到的猎艳男子的圈套。虽然德鲁埃是出于玩弄的心态接近和交往嘉莉,但他也确实给嘉莉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接近其他上流男性的机会和偶然参与戏剧演出的机会。从这几点来说,甚至可以说有知遇之恩。当然他图谋的是嘉莉的美貌和肉体,但这也是年轻的嘉莉的固定资本。
与赫斯特伍德的交往,嘉莉是被动的。从头到尾都显示出没有接触过诱惑的容易被欺骗,先欺瞒已婚,然后被骗到纽约假结婚。她并不爱赫斯特伍德,仅仅是享受自己被珍视和宠爱的感觉。从她可以忍受赫斯特伍德日渐贫困和不断提出的节省开支的要求,也能看到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贫困,因为这些本也不是她和这个男人白手起家打拼出来的。但是她也不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精明性格,因为她直到看到这个男人的不作为、不得不出去找工作才行动起来,在工作有了稳定收入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决定离开拖累她、毫无上进心的赫斯特伍德。另一方面她会因为自己让他难堪而难过,某种程度上精神上是受到操控的。
嘉莉的成功并不完全来自她的聪明,也因为她曾经好学、领悟力高和年轻貌美。她在舞台上体现出来的喜剧效果着实是有点被强行附加的成功。而赫斯特伍德的结局,则完全来自他自己的作死。文中作者有一句话“下坡路是不大会有停靠站头的”,他因为认命于年纪大不肯好好找工作,又不断自我欺骗未来会更好,临到没钱了也不肯抛弃自尊心去找发迹的嘉莉或者是老婆孩子,最后自己孤独地了断,没有任何人记得,想必尸体也未必能被认领。
社会变革之际,还是能看到社会的活力,很多机会在等待有准备的人。同时工业化对底层人劳动力的压迫必然造成罢工等反噬,而只有最底层的人团结起来才能与镇压势力抗衡,才能成功,才能改变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
2018 美国 美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玫瑰少年 豆瓣
9.1 (74 个评分) 蔡依林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26日 出版发行: 永稻星娱乐
专辑里同时兼具纤细情戚与强烈文字力度的一首歌曲,Tropical house与Dancehall的结合呈现出的热带戚舞曲,编曲中的南洋乐器扮演着节奏角色与雷鬼节奏的鼓声,即使在带有浪漫戚的旋律中也令人忍不住会想跳起舞,在主题与旋律结合的紧密戚也让舞曲从原本可能惆怅的情绪中带出来,在舞动的过程中戚受到了玫瑰少年美丽的灵魂和他的挣扎
这首作曲的故事是从制作人剃刀蒋乌来深山小小的Home Studio为原点出发,Jolin和剃刀一起在工作室讨论希望作一首可以替同志及各种性别取向。不同外貌的朋友发声的歌,剃刀蒋特地先将编曲节奏做好后再与Jolin一起共同在录音室中即兴发挥,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最后找来了五月天的阿信一起完成了这首歌词。一直以来Jolin对于同志运动及婚姻平权等人权议题都很关注,希望藉由这首歌曲能带给这些为自己该有的权利奋斗的群众一点希望与力量,同时也希望可以抚慰每一个因为自身状态招受歧视与受伤的灵魂。
2023年7月14日 听过
今天晚上线上 Live 歌曲票选第一名,因此认真做了这首歌的功课。看了the first take 录制的吉他伴奏MV、舞蹈版 MV、剧情版 MV、演唱会和五月天合唱的 official MV、由叶永志妈妈讲述的纪录片、GMA30 获年度歌曲的 Jolin 发言。
歌词:最好的报复是美丽/最美的盛开是反击/别让谁去改变了你/你是你或是妳都行会有人全心的爱你
叶妈妈:我喊他们孩子们,孩子们,你们不要哭,你们哭,哭会显得我们懦弱,我们没有错,我们要向着阳光,去争取我们的权利!
Jolin 获奖发言:第30届金曲奖年度歌曲《玫瑰少年》蔡依林的获奖感言:叶永志提醒了我,在任何情况,我都可能成为某种少数,所以我更要用同理心去爱任何我身边的人。这首歌献给叶永志,也献给曾经认为自己完全没有机会,没有选择的你,你一定要记得选择你自己,支持你自己。
(演出开始啦~
2018 单曲 台湾 流行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Goodread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5 (46 个评分) 作者: [美] J. D. 塞林格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如果青春需要一部圣经,那它只能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传奇作家塞林格成名作和代表作,让青少年的质问、怀疑和逃避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发泄,一经问世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至今影响不衰,被评为20世纪百本英文小说,《时代》杂志推荐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也深受学者重视,每一个人都能在“麦田”里找到自己青春的痕迹,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无数中学和高等院校指定《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课外读物。塞林格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名字,也影响了国内国外一大批作家,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纳博科夫、苏童、马原、苗炜都对塞林格赞誉有加,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塞林格的拥趸,并且翻译了日语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弗兰妮与祖伊》。此中文版《麦田里的守望者》为著名翻译家孙仲旭呕心译作,校订重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是十六岁的中学生霍尔顿,他出身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老师要他好好读书以便将来出人头地,而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论酒精和女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无心学习,老是挨罚。第四次被开除时,霍尔顿没有回家,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终于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2023年4月1日 已读
Salinger 1951 丨高中尝试阅读但没读下去的名著之一,这次读才发现这么有趣好读,看中文都能感受到Fucking含量很高。
小说情节不复杂,主人公霍尔顿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的离校/家经历。他内心根本无所谓被开除,学校的表现也只是尊崇内心真实的表现。因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外面遇到的陌生人,他对人的评价最频繁的形容词是“虚伪”,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一切都很假,人和人之间不是感情链接的。结合小说背景,可能是利益或者金钱吧,因为他的家庭条件其实很好,但他对于父母提供的条件并无半分感激和珍惜,预感自己活不了了的感情寄托也只是妹妹而不是父母。所以游荡在街头的与其说是一具没有归属感的肉体,不如说是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的灵魂。“麦田守望者”意向真好,在利益社会应该是不被理解的选择,但有种纯真的可贵。
要重读的~
2018 美国 美国文学 虚构 鱼空共读
春之祭 豆瓣
Rites of Spring: The Great War and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Age
8.7 (9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 译者: 李晓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8
☆《环球邮报》《纽约时报》优秀图书
☆延龄草图书奖获奖作品
☆华莱士•K. 弗格森奖获奖作品
☆著名历史学家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力作,反思自由与反叛、艺术与战争,重新理解社会思潮与世界大战的关联。
☆揭示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叩问深陷焦虑与动荡的今日世界。
《纽约时报》 《环球邮报》 《出版人周刊》……全球顶尖媒体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春之祭》匠心独运,用诙谐而敏锐的手法发掘已被历史抹去的图案,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影响和余波——从1913年芭蕾舞剧《春之祭》的首演,到1945年希特勒的死亡。在这本极为出色的书中,作者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借助普通人的生活和言论、文学作品,以及诸如林德伯格越洋飞行和现代第一部畅销书《西线无战事》出版等事件,记叙了那场大灾难所造成的人们观念的急剧转变。
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好书,一部文化史,它重新定义了我们看待我们过去和未来的方式。
【本书获誉】
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的《春之祭》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抓住了那场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战争与当时的社会、智识及文化诸运动之间令人痛苦的相互影响。它既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学术著作,又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
这是我多年来读过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引人入胜的解读,这样一本书应该可以修正我们一直抱有的有关现代的最主要的创伤的认识。我觉得它已经改变了我的认识。
——罗伯特•考利(Robert Cowley),《军事史季刊》
了不起的成就……这本书在许多问题上都极具启发性,而且它读起来非常有趣,令人钦佩。作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埃克斯坦斯就和他作为学者一样才华横溢。
——艾尔弗雷德•卡津(Alfred Kazin)
一部非常令人兴奋的书,它对我们这个问题重重的世纪中的许多混乱和矛盾做出了解释,值得人们广为阅读。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春之祭》带给我们的不是对我们整个世纪的追溯……而是一段新的历史的开端。
——詹姆斯•卡罗尔(James Carroll)
埃克斯坦斯对自己渴望理解的事情充满了激情;他的写作有一种悲悯的情怀和对智慧的爱。
——《多伦多星报》
应当和保罗•福塞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现代记忆》以及约翰•基根的《战斗的面貌》一同摆在书架上。
——《纽约时报》
构思奇妙,写作精彩……任何想要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性的人,都必须读一读。
——《图书馆杂志》
2023年4月1日 已读
Eksteins 1999 丨一战前的巴黎,介绍了佳吉列夫俄罗斯歌舞团,艺术创作和道德之间存在矛盾,《祭》是对抗的表现对自由的追求;德国方面的文化背景是现代性比英法迟,德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渴望摆脱英法影响力的包围圈;以1914年圣诞节休战为代表写了一战前期的士兵状态,对英国人来说这是一场维护英国人在国内外秩序体系的战争;以凡尔登、索姆河和伊普尔三次战役为代表,写了战争中期1916-1917年的消耗战。接着对士兵心理进行研究,英法人的信仰有理性的基础,德国人建立在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之上;到了战争后期士兵从自己的想象中获得的养分,战争对道德的冲击表现在卖淫现象剧增:战后以林德伯格切入,战争贯穿了整个文化景观;文学作品方面雷马克《西线无战事》描述战争对于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那代人的可怕影响;结尾呼应开头,希特勒走向历史
2018 一战史 世界史 加拿大 历史
创造日本 豆瓣 谷歌图书
Inventing Japan: 1853-1964
7.7 (35 个评分) 作者: [荷兰] 伊恩·布鲁玛 译者: 倪韬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2
从为黑船震动惊恐的江户幕府,到主办东京奥运迎向全球的现代化国家,
伊恩•布鲁玛深入浅出地重新解读“日本成为现在的日本”的过程,
发掘日本真实而复杂的面貌,探索日本模式蕴含的黑暗力量,提供借镜历史、思索未来的独到视角。
从1853年马修•佩里的黑船驶入江户湾,结束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到在美国的监管下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并于1964年成功举办东京奥运的现代国家,日本不过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本睿智、优美而精简的书中,伊恩•布鲁玛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细腻考察,清晰地呈现日本历经的种种重大事件及相继而来的转变,从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东京审判,一直到美国接管及东京奥运。布鲁玛深刻地探讨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秩序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面向,并以独到和客观的视角解释日本如何经历这些戏剧性的巨变及伴随的战争与变革,最后从一个小小封闭的传统岛国一跃成为牵动东亚乃至世界的现代国家。
2023年2月20日 已读
Ian Buruma 2003 丨本书书写历史开始于“黑船事件”(1853)日本“被迫”打开国门与美贸易。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幕府统治的现状,以及佩里到来引起的变化——“倒幕”和坂本龙马提出的政治蓝图,还政治权利于天皇。明治维新(1868起)期间,出台的宪法(1889.2.11)规定了将国家主权置于天皇手中,法条的模糊性指向天皇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行使大权而不用承担最终责任(东京审判也确实如此)。日俄战争是明治军国主义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产物,日方战败后,靠着一战发上了战争财。1964年政府贪腐倒台,裕仁天皇去世,日本完成兴衰交替,平成时代开启,同年举办东京奥运会。1853-1964由来。 简明日本近代史,不觉得枯燥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切入的角度,另一方面是细节(素材)选取,再者是作者对于日本历史、文化、政治宏观的把握。
2018 历史 日本史 荷兰 非虚构
他从凤凰来 豆瓣
作者: [美]金介甫 译者: 符家钦 雅众文化 / 新星出版社 2018 - 6
﹏﹏﹏﹏﹏﹏
一部人生“大书”,也是一部民国史
一个美国人写的沈从文评传让人叹服
西方世界最重要沈从文研究著作
费正清弟子著名汉学家精心之作
﹏﹏﹏﹏﹏﹏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金介甫在哈佛求学期间接触到了沈从文作品,最后以论文《沈从文笔下的中国》获得博士学位。论文写作期间,他专程来中国多次拜访沈从文先生。之后,又写成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一书。金介甫先生由此也成为在西方世界介绍沈从文、研究沈从 文的重要学者之一。
金介甫先生写作此书时,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包括一些来自西方的独特资料,完整呈现了传主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时代氛围,传递出作者清晰的历史观念和厚重的生命意识;在评论传主的文学成就时,又能放诸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传播的大环境里,彰显出沈从文的文学价值和地位。
本书英文版传到中国以后,经过萧乾、荒芜先生等人引荐,资深翻译家符家钦先生翻译了此书。其译文精准、流畅,又得沈从文先生笔墨趣味;所引材料详实,尽显原著面貌。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书的中译本曾以《沈从文传》为名出版。本次更名出版,对之前的版本做了重新校订,是近二十年来作者首次授权出版的中文版。
【名人评论】
金介甫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年轻学者(他岁数不算太小,但是长得很年轻,单纯天真处像一个大孩子——我希望金先生不致因为我这些话而生气),他花了很多时间,搜集了大量资料,多次到过中国,到过湘西,多次访问了沈先生,坚持不懈,写出了这本长达几十万字的传记。他在沈从文身上所倾注的热情是美丽的,令人感动的。
从我和符家钦先生的通信中,我觉得他是一个心细如发,一丝不苟的翻译家,我相信这本书的译笔不但会是忠实的,并且一定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汪曾祺
2023年1月2日 已读
Kinkley 1987 丨今年十佳,真的没想到这么好,从开始写沈从文的来历,研究他出身的地方的历史,苗族的民族特点,就能看出来作者是在做非常扎实的研究(其实看一遍不够,但是对于理解沈从文非常有帮助)。金介甫对沈从文的研究开始得早,又花了 10 年才写就本书,过程中与沈本人交谈多次,很多资料来自交谈内容,但作者也会写一些怀疑并指出可能沈本人不愿承认,这些有理有据的推断都很让人信服。甚至觉得后半本对沈从文不同时期作品,比如讽刺小说、含有方言的乡土小说,后期能引起读者广泛兴趣的乡土文学、笑剧、诗歌等的解读过于深入,看解析都看不太懂。无怪乎读沈从文的时候经常觉得不知所云,甚至不理解他的作品为什么一度被封禁好多年,本书都给了我解答,特别是一些隐晦表达的内容。内容上大部分对标《沈从文的前半生》,比《前半生》好。
2018 传记 美国 非虚构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 豆瓣
8.5 (31 个评分) 作者: 石川啄木 译者: 周作人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 - 2
他的歌是所谓生活之歌,不但是内容上注重实生活的表现,脱去旧例的束缚,便是在形式上也起了革命,运用俗语,改变行款,都是平常的新歌人所不敢做的。
——文学家、翻译家 周作人
石川啄木在我的想象里,是会在一段孤寂的旅途中遇到的人,你熟悉这种感觉:即使相对无语,在各自的眼神里也能闪烁起无声的话语。这也正是我读他的诗时心里涌出的感受。
——音乐人 钟立风
这本石川啄木的诗歌集,很像我最亲爱的给我写来的信啊。
——诗人、小说家 巫昂
我喜欢那些能够释放心里的恶魔,跟随心里的魔鬼去驰骋的写作者,石川啄木即是其一。
——出版人 陈亮
特邀新锐画家马君MA JUN特别制作了20张木刻插画,每一张画都触及啄木诗歌的灵魂
由“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周伟伟整体设计
布面精装 / 烫色工艺 / 内文图文套锁 / 用纸典雅
2022年9月30日 已读
石川啄木 1910丨第一次读石川啄木,感觉甚是可爱。《一握砂》里面《爱自己的歌》、《烟》和《难忘记的人们》所选诗歌都很契合主题,写自己的感受、时间的流逝、难忘的人,生活以诗歌的型式被记录下来,带有一点文学色彩,但又很朴实,好几则末句甚至有横批的读感。只是没想到作者竟然在那么年轻的时侯创作了这些文字,也感谢周作人的译文,一点也不觉得古早,都来非常舒适。只是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译文中的“可悲”“悲哀”等词所对应的原文是不是有比中文更丰富的含义?
2018 日本 日本文学 虚构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