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浚龙
Evil is a point of view 豆瓣
8.6 (52 个评分) 麥浚龍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8月25日 出版发行: Silly Thing
Juno2016年大碟《Evil is a point of view》(《問世》),繼續以歌說故事,整個故事由「離經叛道」四個字衍生,十一首歌是圍繞和尚與比丘尼的愛情故事,二人的前半生是劊子手和雛妓,全碟由林夕及周耀輝填詞, 絕對特別限量包裝。
從小到大,書本教「做人必須要有愛」,卻沒有一本書教人「應怎樣去愛」,因為愛是要親身經歷。當愛遇到愛,為何會被懲罰?這是一件十分無奈的事。愛很簡單,複雜的往往是人性。《Evil is a point of view》是一個大愛懲罰小愛、離經叛道的愛情故事。
男主角前半生是劊子手,生活與暴力成正比,背負了很多性命。女主角前半生是雛妓,二人同樣被世界遺忘、背負被唾棄的身份。【劊子手最後一夜】故事背景設置於清朝,劊子手接觸死去的人比在生的人多。【初開】是女主角出場的第一首歌,她將初夜奉獻給陌生人……
正當劊子手離開地獄一刻,一個純潔的靈魂卻同時走進地獄。男女主角在命運中交錯過,劊子手決定出家成為和尚、雛妓成為比丘尼。在大碟的後半部,二人重逢並產生了禁斷之愛。劊子手和雛妓由出家、相遇、相戀,隨著和尚戀上尼姑,世人認定這是一段離經叛道的不倫之戀,更向他們定以死罪。大碟最後一首歌【結】由Juno與薛凱琪(Fiona)合唱,二人扮演的不再是和尚與尼姑,而是精子與卵子的結合。【結】由林夕和周耀輝合寫、王雙駿作曲監製,周耀輝形容Juno和Fiona的合唱是「精子跟卵子的對話」。Juno表示《Evil is a point of view》的故事雖然十分悲慘,他於結局帶給大家一絲希望,因他相信希望......
the album and the end of it 豆瓣
7.8 (22 个评分) Mak Juno / Kay Ts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Chapel of Dawn Company Ltd. / imagine.nation Music Group Ltd.
麥浚龍X謝安琪 JUNO MAK . KAY TSE - the album and the end of it
三年
一人原念

三年
一個團隊

三年
三十曲目

三年
六萬文字

三年
片長一七七

三年
一個故事

三年
一千四百四十萬次人心憾動

原創著作

影畫文學

打破 音樂界限

超越 電影規限

打造 高端絕嶺

*

細沙萬物

悲歌喜宴

盡處之緣

孟婆作證

唯獨橋上

緣滅相聚

細說一場 不了之巔

浩瀚顛覆 一個樂壇

*

終章

the album and the end of it



麥浚龍 作品

2020
合唱歌 豆瓣
7.1 (9 个评分) 麦浚龙 Mak Juno / 谢安琪 Kay Ts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6日 出版发行: Chapel of Dawn Company Ltd. & imagine.nation Music Group Ltd.
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 豆瓣
9.0 (34 个评分) 麦浚龙 Mak Juno / 谢安琪 Kay Ts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8日 出版发行: Chapel of Dawn Company Ltd. & imagine.nation Music Group Ltd.
「曾细说过一个十年的故事。
这一次故事,不如,细说幻影一生。 」
这是麦浚龙在《the album》这个罕有的阴影企划/音影企划诞生前的原念。
冷漠当中的亲切感。
不浪漫中的浪漫。
事不在人为。
己不在由身。
记忆飘荡,灵魂被叫。
谁没故事。
欢迎 … 你们来到这个故事的中段。
juno mak
《the album》不只是专辑,亦非映画。
这名字背后,承载更多 ——
或许是勇于与大世界背道而驰、择善固执的信念,或许是对八九十年代文化蜕变的重视,亦或许是一份单纯的共鸣和坚持。
二零一八年,一张颠覆传统唱片概念的《the album part one》面世。透过七首歌、文案、音乐映画等跨媒体创作,献出不同的拼图,逐步拼凑董折和浦铭心的前半生—— 由勇悍到困兽再到暴烈,由牵手到离婚到再婚,由爱到无力再到伪善。面对大世界的考验,或虚构或写实,或许也找到似曾相似的身影。
二零一九年,《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接力上映。今次,创作者麦浚龙偷偷开放了时空隧道的裂缝,时而带领观众探索他为董折和浦铭心所架空的一个时代、世界;时而给观众一条锁匙,开启两位主角内心的大门。当中,一直以电影规格制作的音乐映画,亦辑录成blu-ray影碟,从头经历一遍。
麦浚龙:「因为《the album》这个创作概念,让我可以将不同极致的音乐风格,统一化放在同一张专辑里,又互相绽放,这才算是『一个乐坛』。」
谢安琪:「浦铭心,不只是故事的角色。我替她撕心裂肺的哭过、为她倾心倾意地笑过,她的幸福和伤痛,都烙印在我的心坎。真实地虚幻地,相交相叠,同在同感,我喜欢她如此霸度地强横地闯进我的生命,我希望她也有幸,能与阅读这故事的人,分享过一刻的心跳。」
说的是故事,
其实也是众生感情关系真实写照的剪辑重构。
董折与浦铭心,
不近不远的距离,
不浓不淡的关系,
离合纠缠,
道出了爱情与婚姻本质上的混乱与复杂。
kay tse
《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
谢安琪 浦铭心
麦浚龙 董折
2019年12月28日
上映 待续。
柔弱的角 豆瓣
8.1 (20 个评分) 麥浚龍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4年1月18日 出版发行: Silly Thing
麦浚龙2014全新专辑《柔弱的角》,距离上张专辑已有接近三年时间,今次Juno再度与林夕及周耀辉合作,三位向来都会发掘不同话题,而这次就以矛盾为主题,给专辑取名为《柔弱的角》,探讨人性的瑕疵。“多数人都认为瑕疵是负面的,但我反而觉得有瑕疵才是人性,才是一个人美丽的地方, 没有人是完美的,完美的人根本就不用做人。”新碟还请来关淑怡及林二汶两位香港女歌手献声相助,而封面更请来日本当代摄影师荒木经惟操刀拍摄。
The Album Part One 豆瓣
8.6 (54 个评分) 麦浚龙 Mak Juno / 谢安琪 Kay Ts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瑞成貿易有限公司
2018推出《the album part one》首回,2019年紧接续下回。
2017年,Juno麦浚龙 正式执导拍摄他编写及筹备长达四年的电影剧本《风林火山》。
2018年1月,在零下25度的深山上,拍摄电影最后一场戏的同时,Juno萌生了一个跨越两年的音乐企划,创作了两个角色: 董折、浦铭心。
联同加盟旗下艺人谢安琪一同制作市场上极罕见的「合辑」。两位歌者,以角色出发(董折及浦铭心),合演一张电影专辑。
先推出首回 (part one),糅合文字/声音演绎/影像/角色设定/对白等连同多个音乐单位,展开一个思索人生和感情的电影音乐故事。
《the album part one》就这样诞生。
大碟概念如「一张电影」,每首歌曲交代着不同阶段男女主角的成长及情感描写,Juno更执笔为每一首歌撰写如剧本般的千字文案,令故事好比小说般添上强烈的追看性。随着两位角色的成长,遇上不同的人和事,由初相识到一段感情的崩坏,进入人生另一段的路程,由17岁到70岁,这不是一个单向的爱情童话故事,而是把虚构的人物放在真实的年代背景,透过角色年纪的增长,一章一章地道出人生感情上的育成与纠结。
一切始于1986年切尔诺贝尔核泄的晚上⋯世界另一端:董折遇上浦铭心。 17岁,勇悍的年纪,带着未知莽撞,在二人独有世界活得猖狂,将青春怒放。然而,一个十年,成家、毕业、立室。当青春跑走,有如被困般的重担,发觉人生并不是只靠单纯的勇悍就能面对,而命运亦将分开了的情感悄悄牵起来…
这是一个关于长大的故事。成长需要累积,长大可以在一瞬间,长大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现。人生,带着无数种奇妙。数不尽的擦肩而过,忘掉或忘不掉的种种经过,作者尽地相信:人,必先要经过种种邂逅及碰撞,才会产生花火。花火或许会令人爱、令人痛;悲欢离合,散聚有时。只是要在活着之中谈悲歌喜宴,一切其实仍是言之尚早。
长大,从来不是年纪问题,而是一瞬间的内心,对自己更了解的一刹⋯
大碟由麦浚龙总监制/策划/编写,王双骏及陈伟强(Jerald chan) 监制,创作班底结合多位词曲创作人,包括林夕、黄伟文、周耀辉、雷颂德、泽日生、孔亦佳、Edward Chiu、Bert 等。
补遗 豆瓣
8.9 (93 个评分) 麦浚龙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5年9月20日 出版发行: Silly Thing
麦浚龙Juno 细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瑕疵】、【罗生门】

要去创作一个故事,不能够单单只得一个角色。由十年前的【耿耿于怀】开始,观众从主人翁(男孩)的视点去听他的爱情故事。直到十年后的【念念不忘】,亦是从主人翁一个十年后对那某段情的感受。同样两首歌也是从男孩长大前后的角度出发的。但当我想去创造一个完整故事的话,那就不能只得我自己一人去说这个故事。毕竟我想藉着整张专辑去说一段故事,它的世界。那就不再只是单单的去制作一系列个别单曲那么单向。

作为歌者与及创造者,我想知道并且探索更多有关这个男孩的一切事儿,因此在这张专辑中我创造了男孩身边的一众重要角色。如创作一个剧本一样,从他/她们的视点出发去说说这个故事。但角度却大大不一。而把这种「多角度性」的说故事方式套用在制作一张音乐专辑上,是吸引我的起源。把当中的所有单位连接起来,虽非常费神,但事情亦就因此而变得有趣起来。

【瑕疵】是男孩跟现任伴侣今天的感情状况。故事背景还是带着点失落的。当时候我想起了Karen,因为她存着某种淡然。我认为她能去演活【瑕疵】中那个女角色。因为那怕是声演一首歌曲,但歌者的心境对我来说却来得无比地重要。【瑕疵】是男孩长大成熟后的感情状况。

创作一首有关十年前那女孩的歌曲【罗生门】时,当下的想法主要是想找一个跟karen感觉和味道完全相反的女生去演绎那「十年前」的前任伴侣。Kay亦是我第一时间想到能合适地去演绎她那角色的歌者。我希望能从她的声音里寻找那份「不舍」。

我们虽说着同一个故事,但视点可以是完全相反的。【罗生门】就是这样的一首歌。故事发展上,跟十年前的伴侣分开其实双方也带着沉重的不舍。毕竟大家也不是不爱对方而分开的,只是原来双方也从来不了解对方而已。【罗生门】主要是揭穿着一个天大的误解,而这往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盲点。

听众听惯了【耿耿于怀】,亦追听着近日的【念念不忘】,而我作为创作的核心人员之一,我个人反而想去摧毁大家多年来对这故事主人翁的一众认知和看法。要说摧毁这个角色,相信世界上只得两个人有这个能耐去作出「亲手」摧毁【耿耿于怀】的那个男孩的权利。

十年前我们一同亲手建立的,十年后亦只有我们两人才能把他彻底摧毁。
这两个人,一个叫麦浚龙,另一个叫黄伟文。
到了现刻为止,大家所听到的只是一个开端。
只能说,没至少一个十年,又谈何念念不忘。
无念 豆瓣
9.0 (48 个评分) 麦浚龙 / 麥浚龍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1年1月12日 出版发行: Silly Thing
1. 驚蟄
作曲:Adrian Chan@Sense 填詞:林夕 編曲:Adrian Chan@Sense 監製:Juno/Adrian Chan@Sense
2. 秋分
作曲:VincentI Chow@Sense 填詞:林夕 編曲:Adrian Chan@Sense 監製:Juno/Adrian Chan@Sense
3. 金剛圈
作曲:雷頌德 填詞:林夕 編曲:雷頌德 監製:Juno/雷頌德
4. 彳亍
作曲:馮穎琪 填詞:周耀輝 編曲:Jerald 監製:Juno/Jerald
5. 櫻吹雪
作曲:于逸堯@人山人海 填詞:林夕 編曲:王雙駿 監製:Juno/王雙駿
6. 無念
作曲:陳珊妮 填詞:林夕 編曲:蔡德才@人山人海 監製:Juno/蔡德才@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