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
中国造园艺术 豆瓣
作者: 曹汛 北京出版社 2019 - 11
本书是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曹汛先生多年研究成果的首次结集。本书收录《陆游〈钗头凤〉的错解错传和绍兴沈园的错认错定》《石涛叠山“人间孤品”,一个媕浅而粗疏的园林童话》等曹汛先生的代表性文章,材料翔实,证据充分,纠正了流传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大错案。“破旧”之外更长于“立新”。本书不仅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进行了精到的介绍,还将园林建筑纳入艺术的视角加以审视,对园林建筑艺术进行总结,提纲挈领地论述了中国园林的历史脉络、艺术特征和国际地位,奠定了风景园林历史理论的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还对一些造园名家加以介绍,本书收录的对计成、张南垣、叶洮和戈裕良等造园名家的研究,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蓬勃气象,议论精湛,见解高妙,从中可领略一代学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淳雅古风。
山水都市化 豆瓣
作者: 郑曦 2018 - 11
城市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资源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天然的环境并不完全适于人类栖居,所以人工对自然的持久干预,能够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有效的梳理并重塑自然,向着利于人居方向进行引导与建构,形成区域景观系统。主要包括了自近郊延伸至城市的浅山体系、经人工干预整理沟通城市内外的水网河湖体系等,构成了城市发展的生态本底。城市依托于区域景观系统发展,主要包括了选址、分区营建以及进行城内园林和城外风景营造。这样的区域景观系统称为“山水”, 山水环境向着利于城市发展的方向演变,并促进城-郊一体化营建的过程称为“都市化”, “都市化”表达了城市发展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建构,并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做出调试以应对新的挑战,人工构建与自然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
本书从区域视角审视人居环境的发展,解释区域景观系统的构成、演变及构建在其上的城市营建过程,并把这一过程称为“山水都市化”,通过解析蕴含其中的生态智慧与文化品格,表明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式,“山水都市化”促进形成了山-水-城一体化模式的诗意景致、韧性结构与持久的生命力。
江南理景艺术 豆瓣
作者: 潘谷西 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 1
《江南理景艺术》除对江南6种理景艺术作文字分析介绍外,还以众多照片及300余幅测绘图翔实而准确地表现出现存优秀实例的风貌。相比同类书籍,《江南理景艺术》对庭院、村落、邑郊、沿江、名山诸理景艺术做了重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