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The Hidden Life of Trees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Peter Wohlleben 译者: Jane Billinghurst Greystone Books 2016 - 9
In The Hidden Life of Trees, Peter Wohlleben shares his deep love of woods and forests and explains the amazing processes of life, death, and regeneration he has observed in the woodland and the amazing scientific processes behind the wonders of which we are blissfully unaware. Much like human families, tree parents live together with their children, communicate with them, and support them as they grow, sharing nutrients with those who are sick or struggling and creating an ecosystem that mitigates the impact of extremes of heat and cold for the whole group. As a result of such interactions, trees in a family or community are protected and can live to be very old. In contrast, solitary trees, like street kids, have a tough time of it and in most cases die much earlier than those in a group.
Drawing on groundbreaking new discoveries, Wohlleben presents the science behind the secret and previously unknown life of trees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he describes how these discoveries have informed his own practices in the forest around him. As he says, a happy forest is a healthy forest, and he believes that eco-friendly practices not only are economically sustainable but also benefit the health of our planet and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f all who live on Earth.
2022年11月22日 已读
[Audiobook] 上下班路上听的,听得断断续续漫不经心。有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地方。结果很耗费能量,橡树之类会隔几年结一次。一片树林经常一起结果(master year),就算果子被动物吃了至少还有一点剩的。一起开花的话可以交叉授粉,有些树的雄蕊会比雌蕊早几天开花免得近亲繁殖。什么时候掉叶子也是个学问,掉得早损失光合作用储存能量的机会,掉得晚万一突然降温下雪得不偿失。万一树冠被雪折断了,其实还挺伤,因为真菌可能入侵。城市里的树是street kids,因为他们没爸没妈(好惨),这些树早年会长得很快肆无忌惮(环卫还会浇水),长大之后就麻烦了,一是需要水太多但没人再浇了,二是城市的泥土层很薄,树根扎不深,大风一来容易倒,三是树冠和根系是对应的,修建树冠意味着一部分根系会慢慢死掉,也增加了真菌感染的风险。
科普 自然
全球绝美国家公园 (2022) 豆瓣
Our Great National Parks 所属 : 全球绝美国家公园
8.2 (22 个评分) 演员: 巴拉克·奥巴马
《全球绝美国家公园》由《蓝色星球 2》的监制创作,这部令人惊叹的五集剧集由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担任监制和旁白,他比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位总统都更加种注重对公共土地和水域的保护,这部剧邀请观众一起走进地球上最标志性的国家公园,以感受自然之美。这部充满奇观和幽默乐观精神的剧集横跨五大 洲,每集聚焦一座国家公园,讲述其中大大小小的野生居民的生活,探索我们与野地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湾的水域,到肯尼亚察沃国家公园鲜红的土壤、印尼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智利巴塔哥尼亚的壮丽地形等,绝美的国家公园在召唤我们踏上探索之旅,寻找保证野地长存的新方法,并竭力保护它们以造福后代。该剧集由 Wild Space production 与 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 和 Freeborne Media 联合制作。
2022年8月17日 看过
镜头很美,配乐稍显单调,剪辑第一集很碎,后来几集稍微好点。但解说词写得实在太糟糕了,信息量极低。但光看风景也是值得的。
纪录片 自然
山林笔记(上下册):随书赠送动物、植物、菌类手册 豆瓣
作者: 胡冬林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20 - 8
《山林笔记》是一部卷帙浩繁的日记体散文集,也是作家胡冬林的遗作。2007年5月5日胡冬林搬到长白山区生活,直至2012年10月31日生病住院,作家坚持每天记录他在山林生活期间的日常起居、写作情况,更重要的是与猎人、山民、鸟兽、鱼虫、蘑菇和花木的故事。胡冬林因病离世后,其妹胡夏林整理了他留下的笔记,按年代分为上下两册共计六章,凡118万字;编辑另册编排《〈山林笔记〉动物、植物、菌类手册》,配以作家亲自拍摄的照片近两百幅,向读者徐徐展现了四季长白美丽壮阔又细腻温暖的世界。
DK植物大百科 豆瓣
Flora: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Plants
作者: 英国DK出版社 译者: 刘夙 / 李佳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 10
无与伦比的知识盛宴、震撼人心的自然之美,《DK植物大百科》带你探索植物的秘密世界
★百科图鉴权威DK出版社&举世闻名的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鼎力打造
内容科学权威有保障,全球亿万家长和读者的信赖首选
图文并茂、内容丰富,4~99岁均可阅读,满足每一颗好奇心
★2000+高清震撼摄影,呈现纤毫毕现的植物世界
你可能不知道:蘑菇不是植物!竹子竟然是棵草!睡莲和荷花原来八竿子打不着!有些植物在晚上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蝴蝶和蜜蜂眼里的植物和我们看到的竟然不一样!……植物王国的秘密为你一一精彩揭示
★媲美艺术品的百科全书,领略植物的艺术与人文之美
精选古今中外数十位艺术大师名作赏析(达芬奇、丢勒、梵高、雷杜德、葛饰北斋、玛丽安·诺斯、威廉·莫里斯、安迪·沃霍尔……)
★匠心铸就品质,尽享极致阅读体验
专业翻译、严格审校(上海辰山植物园工程师刘夙、李佳翻译,植物分类硕士、植物科学画师余天一校订)
精美装帧、超大开本(封面烫金UV激凸工艺,内文高档哑光铜版纸,精装锁线装订,可180°平摊阅读)
一流品质、珍藏之选(绿色环保纸张高质量印刷,4款精美年历随机附赠,植物爱好者收藏必备)
【内容简介】
《DK植物大百科》是一部面向青少年和广大植物爱好者的植物图文科普书,以令人震撼的高清植物照片、绘画以及科学而不失生动的文字介绍了植物的各种知识。全书按不同章节详细讲述了植物的根、茎与枝、叶、花、果实与种子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并以各种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举例讲解。此外,文中还穿插介绍了一些著名的植物绘画艺术作品和植物绘画艺术家的故事。全书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制作精美,向读者全方位展示植物的科学和艺术之美。
自然观察入门 豆瓣
自然観察入門
7.2 (5 个评分) 作者: [日]日浦勇 译者: 张小蜂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2
带上这本书,同家人一起走进自然!
◎ 编辑推荐
☆ 畅销四十余年,再版二十余次,适合全家人一起使用的自然科普经典指南。
有多久没和家人一起外出踏青了?不如这周末就打起精神,带着孩子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在踏青路上,这本小小的科普指南,或许会给你提供不小的帮助。畅销四十余年,再版二十多次,风靡日本全国,它不仅是历经时间与市场考验的自然科普经典著作,更是与家人共享自然之乐的实用宝典。
☆ 昆虫学家倾力写作,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
本书由日本昆虫学家日浦勇先生权威撰写,不同于教材的枯燥乏味,作者结合了自己数十年来的自然观察实践经验,向我们娓娓讲授各种知识与技巧,不像照本宣科不苟言笑的老师,倒更像一位指点风光的亲切导游,以自己的热情与风趣,造就了这部专业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 附有多张手绘插图与实用表格,使用方便。
除了文字,本书还附有作者亲手绘就的数十幅插画,以及多张实用图表,卷尾更附有鉴别花草科属的详细表格,极大方便了读者的实践活动。从此,踏青不用再背着厚厚的图鉴,这么一本小小的指南,就能满足你的所有需要啦。
你的爆款创意!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探询自然奥秘的基础指导手册。循着一年四季的顺序,以花鸟虫鱼的生活习性乃至山川河道的风貌发展为出发点,作者结合亲身实践经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丰饶多姿而又井井有条的自然图景。
从不知疲倦的蜻蜓,到热衷捕猎的伯劳鸟;从色彩绚丽的酸模,到便利农人的紫云英,本书构建了一个小小的私人世界,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就是那个耐心的导游——在展现美景的同时,更将窍门和捷径倾囊以授,引导我们自己去探寻,去发现,去创造与领悟。
本书构建了未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城市居民为对象,清晰地引领大家从身边观察自然,从观察中认识自然,从认识中找到我们自身。
绝境 豆瓣
The Narrow Edge: A Tiny Bird, an Ancient Crab, and an Epic Journey
作者: [美]黛博拉·克莱默 译者: 施雨洁 / 杨子悠 商务印书馆 2020 - 8
● 新时代的《海风下》:呈现近乎跨越南北两极的候鸟迁徙
● 当“海之滨”迎来“寂静的春天”,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 斩获多项大奖的当代环境文学代表作品
◎媒体推荐
《绝境》是对红腹滨鹬这种小鸟的完美写照,更是对这个令人惊奇却已陷入危机的世界的勇敢探寻。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大灭绝时代》作者
★ 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通信好书奖
★ 蕾切尔·卡森环境图书奖
★ 李德环境写作奖
◎编辑推荐
红腹滨鹬是一种在海滨生活的候鸟,体重仅有140克左右,不过是一只咖啡杯的重量而已。但为了赶赴一年一度的北极之约,这种小鸟每年的单程迁飞距离竟长达上万公里。
面对如此遥远的征途,红腹滨鹬的能量从何而来?它们如何做到在绵延不断的海岸线上精准定位至食物最丰富的滩涂?迁飞途中,一种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亿万年的远古生命,为红腹滨鹬提供了强有力的能量支撑。这便是长相奇特的海洋生物——鲎。古老的鲎与长距离飞行的候鸟之间有着哪些令人称奇的交集?鲎与人类的健康生存又是如何息息相关的?当科学家对红腹滨鹬的了解日渐增多,才发现它们的生存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食物的短缺、海平面的上升、以及人类对沿海地区大张旗鼓的开发建设,都在威胁红腹滨鹬的延续。
作者黛博拉·克莱默追随红腹滨鹬,完成了一次近乎横跨南北两极的野外考察之旅。她在书中讲述了红腹滨鹬与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为了保护这两种生物、保护我们的家园所做的不懈努力。
◎内容简介
每年,红腹滨鹬从地球的一极飞往另一极,完成近乎奇迹般的上万公里的迁徙。黛博拉·克莱默一路追随这些鸟儿,从南美洲遥远的火地岛,飞越美洲大陆的海岸线,最终来到冰冷的北极,见证它们在严苛的环境下完成筑巢和繁衍。作为一种古老而原始的动物,鲎产的卵对迁徙的滨鹬至关重要,为它们在漫长的征途中提供能量来源;而流淌在鲎的体内的蓝色血液,也一直默默守护着人类的健康。
《绝境》用诗歌般的语言在我们面前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长卷,画中有沿着海岸线迁飞觅食的大群鸻鹬,有在满月的柔光里登陆产卵的鲎群,亦有近百年来人类的诸多活动对这些古老生命造成的影响。这本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独特视角,让我们得以看到人类、红腹滨鹬与鲎的生命如何彼此交织,而又福祸相依。
Bird of Prey (2018) 豆瓣
8.8 (8 个评分) 导演: Eric Liner
World-renowned wildlife cinematographer, Neil Rettig, embarks on the most challenging assignment of his career: to find and film the rarest eagle on the planet. An expertly woven tale with stunning cinematography, Bird of Prey journeys deep into the vanishing world of the Great Philippine Eagle and reveals an inspiring group of people that are determined to save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ly endangered eagle species from extinction.
小小世界 第二季 (2021) 豆瓣
Tiny World Season 2 所属 : 小小世界
9.4 (21 个评分) 演员: 保罗·路德
保罗·路德担任旁白的纪录剧集《小小世界》第二季确定于4月16日登陆Apple TV+!第二季共6集,拍摄了200多个物种和3160个小时的镜头,展现地球上最小的生物的聪明才智和顽强的生命力。
草地上的嗡嗡声 豆瓣
A BUZZ IN THE MEADOW
作者: [英] 戴夫·古尔森 译者: 林金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内容简介
2003年,英国昆虫学家戴夫•古尔森在法国中部乡间买下一片荒废的农舍。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努力恢复这片草地的生态系统,而落脚在这片草地的昆虫和植物,很多都是他在科学生涯中研究过的种类。
本书中,古尔森介绍了报死窃蠹如何报死讯、讨人厌的苍蝇究竟多重要、蝴蝶斑点有什么用处、花朵如何尔虞我诈地争取授粉等生物知识,设法说明这些生物在行为与生态方面的诸多迷人细节,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的角色,进而提醒读者珍惜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崭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所处的世界,蹲下身来仔细观察,领略以往未曾发现过的美妙生命光谱。
▼媒体推荐
太壮丽了!阅读本书最愉悦之处是听着多样性物种在字里行间嗡嗡鸣叫。
——《泰晤士报》
这不是一本灌输知识的自然科普类读物,它让我们承认自己的渺小,以及对自然的无知。
——《旁观者周刊》
古尔森的作品不仅内容翔实,更富含高度的娱乐性。对任何一位喜欢自然生物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必读书籍。
——《独立报》
古尔森巧妙融合了爱德华•威尔森与巴里•洛佩兹的笔法,才华洋溢。后院里的博物学家,不管他们身居何处,都乐于有这本机智、风趣又深刻的指南作伴。 ——《书单》
本书绝非漫谈野生生物的浪漫见闻录。古尔森擅长将深奥的生物学概念与生动有趣的描述交织,全书俨然精致迷人的生态史宝库。
——《BBC野生动物》
古尔森是近年来横跨自然写作、博物学与科研报告三界最亮眼的新秀之一。
——《观察家报》
鸟鸣时节 豆瓣
Tweet of the Day
作者: [英]布雷特·韦斯特伍德 / [英]斯蒂芬·莫斯 译者: 朱磊 / 王琦 译林出版社 2021 - 5
自然爱好者的宅家观鸟指南,247种鸟类的故事,274帧精美插图,扫码可听鸟鸣
.....................
▼编辑推荐▼
◆ 宅家观鸟指南,自然文学典范
《鸟鸣时节》按月份排序,用优美、灵动的文笔依次介绍了一年当中有代表性的247种鸟类,其中200种在中国也有分布。它鼓励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聆听四季之歌,重建与自然的联系。
◆ 秉承英国深厚的博物学传统
作者布雷特·韦斯特伍德(Brett Westwood)、斯蒂芬·莫斯(Stephen Moss)是英国知名博物作家、BBC自然史节目制作人和资深观鸟爱好者,他们用优美而通俗的科学语言描述鸟类的外形与生活史,以饱含诗意的文字记录生态环境的变迁,每个篇章都是凝练而优美的散文。
◆ 提供发人深省的保育案例
《鸟鸣时节》通过游隼、燕隼、赤鸢、红背伯劳、反嘴鹬等鸟类的经典保育案例,指出气候变化、栖息地消失和盗猎对鸟类生存造成的深刻影响,从而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土地的关系。
◆ 含274帧精美版画插图
英国知名画家、版画家卡里·阿克罗伊德(Carry Akroyd)为《鸟鸣时节》特制258幅黑白鸟类插图和16幅表现生境的彩色插图,形态准确,风格复古,意境悠远。
◆ 扫码可听鸟鸣
译林版《鸟鸣时节》配有赏心悦目的视听资料,每个章节开头附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可查看当月鸟类的学名和特写照片,聆听有代表性的鸟类鸣声及相关音乐作品。
◆ 知名鸟类学家力荐
英国生物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马敬能(John MacKinnon)作序,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主编刘阳倾情推荐。
◆轻盈柔软,便于携带
内文和彩插分别选用65克、75克进口北欧蒙肯纸印制。全书色彩柔和,质地轻软,方便在户外或旅途中随手翻阅。
.....................
▼内容简介▼
鸟类看似毫不起眼,却总能唤起人类深刻的情感共鸣。我们在杜鹃的叫声里听到夏日临近的脚步,从家燕的剪影中看到乡愁。
《鸟鸣时节》以BBC同名精品广播节目为蓝本,选出247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用优雅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它们的外形、鸣声和生活史。书中穿插民间传说、诗歌、艺术,呈现出鸟类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还介绍了英国鸟类保育的经典案例,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本书含有274帧精美插图,扫码可欣赏鸟类的照片与鸣声。
.....................
▼名家推荐▼
《鸟鸣时节》是一本妙趣横生的书……本书所描述的247种鸟类几乎也都分布在中国,或是与中国的鸟类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马敬能(英国生物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
《鸟鸣时节》用通俗而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鸟类是地球演化出来的独特动物类群,更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的重要情感纽带,因此需要我们不遗余力的研究和保护。
——刘阳(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中国鸟类学会理事)
这本美丽的书令人不忍释卷,优美的行文与卡里·阿克罗伊德的插图使它成为难得的珍品。
——《BBC乡村档案》
我喜爱这些非同凡响、包罗万象的诗意描述。阅读这本书,让我想要踏出家门,亲眼看看那些鸟儿,亲耳聆听它们的鸣声。
——米兰达·克列斯托夫尼科夫(BBC自然史节目主持人)
对于200多种鸟类的简短描述,组成了这本美妙的书……你随时都能翻阅书卷,在匆匆一瞥中将鸟儿和它们的歌唱带进你的生活。然而一旦你拿起它,你将发现自己会忍不住一篇接一篇地读下去。
——马克·埃弗里(鸟类学家、博物学家)
怎样观察一棵树 豆瓣
Seeing trees : discover the extraordinary secrets of everyday trees
8.8 (28 个评分) 作者: [美] 南茜·罗斯·胡格(Nancy Ross Hugo) / [美] 罗伯特·卢埃林(Robert Llewellyn) 译者: 阿黛 商务印书馆 2016 - 9
人人都知道树长什么样子,对吗?但你真的观察过红花槭上精巧的花朵吗?或是鹅掌楸正在萌发的嫩叶?水青冈的枝条?当你仔细观察一棵树时,一个被形状和细节填充的新世界会向你敞开大门——你将看见你不曾知晓的美,你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欣赏树木。当你能够从一棵树的生长轨迹中感受生命的四季,你会真正领略自然那激励人心的力量与美妙。
《怎样观察一棵树》邀你将细致敏锐的目光投向身边常见的树木,并关注一些罕见却易于观察的树木特征。作者将定期细致观察树木的收获娓娓道来,清晰地列举了改进观察方法的策略,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树木微妙而常被忽略的细节构造。对美国白栎、荷花玉兰、北美乔松、北美鹅掌楸等10种常见树木的深入描摹会让你感受到许多小小的震动,重新发现身边的自然奇迹
The Long, Long LIfe of Trees 豆瓣
作者: Fiona Stafford Yale University Press
A lyrical tribute to the diversity of trees, their physical beauty,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uses, and their ever-evolving meanings Since the beginnings of history trees have served humankind in countless useful ways, but our relationship with trees has many dimensions beyond mere practicality. Trees are so entwined with human experience that diverse species have inspired their own stories, myths, songs, poems, paintings, and spiritual meanings. Some have achieved status as religious, cultural, or national symbols. In this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volume Fiona Stafford offers intimate, detailed explorations of seventeen common trees, from ash and apple to pine, oak, cypress, and willow. The author also pays homage to particular trees, such as the fabled Ankerwyke Yew, under which Henry VIII courted Anne Boleyn, and the spectacular cherry trees of Washington, D.C. Stafford discusses practical uses of wood past and present, tree diseases and environmental threats, and trees'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toward slow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Brimming with unusual topics and intriguing facts, this book celebrates trees and their long, long lives as our inspiring and beloved natural companions. (Amazon.co.uk)
杂草的故事(典藏版) 豆瓣
Weeds
9.1 (7 个评分) 作者: (英) 理查德·梅比 (Richard Mabey) 译者: 陈曦 2020 - 8
▼编辑推荐▼
☆ 荣获多项年度好书大奖:第11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新浪好书榜2015年度十大好书,2015凤凰网年度图书,中国出版协会2015年度中国30本好书,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推荐图书
☆ 典藏版全新校订升级,含13帧精美原版插图
☆ 北京动物园设计师张恩权手制封面版画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刘华杰作序推荐
山羊豆、牛膝菊、金盏花,还有萹蓄、牛蒡、猪殃殃……在你眼里,它们是怡人的闲花野草,还是可恶的农业公害?是原野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象征,还是花园里离经叛道的麻烦制造者?
理查德·梅比被《泰晤士报》誉为“当代不列颠伟大的博物学作家”,在他笔下,杂草不再是园艺爱好者的敌人,而是机敏顽强的漫游者,是年年岁岁与我们照面的邻人,是自然与文明、野生与驯养交汇处的游民,是饱受严重污染摧残的大地向人类发出的警示。路边毫不起眼的杂草,让我们学会如何在自然的边界上生存。
--------------------------
▼内容简介▼
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说,杂草的定义取决于人类看待它们的方式。
杂草和我们比邻而居,梅比一方面为自然界不被待见的植物辩护,一方面从历史、小说、诗歌、戏剧和民间故事中钩沉杂草与人类的复杂关系。
文明背后的野性从未走远。一部人类与自然的博弈史,同时也是一幅庞大的杂草迁徙与流浪图景。
--------------------------
▼媒体评论▼
植物在他笔下丰饶茂盛,作为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俨然是自然的一部分……《杂草的故事》为流浪的植物辩护,他的写作愈深入,对战斗在边缘的自然敬意就愈重。
——《卫报》
一部具有讽刺意味但是又妙不可言的图书……梅比哀而不伤地认为,经过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杂草也许是我们硕果仅存的唯一。
——《纽约时报书评》
《杂草的故事》提醒人们以更宏大的时空视野、非人类中心论的视角看待植物。
——刘华杰
博物学家眼中的世界 豆瓣
Bernd Heinrich
作者: 贝恩德·海因里希 译者: 刘畅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20 - 11
这本引人入胜的自然观察笔记,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科学家兼作家之一贝恩德·海因里希笔下。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 他以博物学家的眼光记录了一种密切观察自然世界的生活,这种生活产生了奇妙的、改变心智的顿悟和发现。
海因里希常年居住在缅因州的森林里,于他而言,森林中的一撮土 、一棵树、一片叶子都是生活中具有无穷兴会的一部分。他在那里有许多发现,比如北美红松鼠有收获槭树树液的习惯,黄旗鸢尾“瞬间”开花是一种保证有效授粉的手段。他还在那里尽地主之谊,招待来自欧洲的粗野粉蝇和来自亚洲的瓢虫。渡鸦更是海因里希的最爱,他称一些渡鸦是他“多年的挚友”,并为它们设计了一项独特的实验,来研究哪些有趣的因素会影响渡鸦的智力。
这些有关土地、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主题的随笔以轻松流畅、含意隽永的文字描绘了不同生命之间的相互联结以及这种联结和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人们感受自然的渴望,不再对四周的诗意茫然无知。
鳗鱼的旅行 豆瓣 Goodreads
Ålevangeliet
8.2 (94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帕特里克•斯文松 译者: 徐昕 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 2020 - 10
 一本和鳗鱼一样难以被定义的奇书,关于鳗鱼,更关于生命本身:从鳗鱼笨拙又浪漫的生命之旅,抵达深刻又感动的生命之谜
 瑞典现象级畅销书,出版3个月印量高达70000册,现已超过130000册!以处女作一举拿下瑞典极富盛名的文学大奖——奥古斯特奖,被评为最佳非虚构图书
 讲述鳗鱼在科学史中留下的谜团,展开文学、艺术和宗教中的鳗鱼考察之旅,在回忆与父亲珍贵的捕鳗时光中,探讨生命、死亡以及其间的一切。语言优美动人,情感真挚动人:克制的文字中,流淌着父子之间甚少表露的深情
 被翻译为30种语言畅销多国,媒体好评如潮:《纽约时报》“编辑选书”,《洛杉矶时报》畅销书,《福布斯》最佳夏季读物,《洛杉矶时报》“与自然保持联系的21部经典”,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盛赞
 独特设计,精美装帧,优雅精装,多幅量身定制的艺术插画
鳗鱼是自然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时至今日,我们仍对它知之甚少。
欧洲鳗出生在马尾藻海——一片难以确定边界的海洋,随后会去往欧洲海岸,再游入江河溪流栖居。平静地生活几十年后,当生物钟敲响,它会完成最后一次蜕变,踏上返回出生地的漫漫归途,在那里繁殖并死去。如果无法启程,它仿佛会等待到永恒,绝不变身。
两千多年来,鳗鱼一直是一个谜。亚里士多德坚信它没有性别,弗洛伊德试图寻找它的生殖器却屡屡受挫。从没有人见过鳗鱼交配。
神秘的鳗鱼令帕特里克着迷,与鳗鱼同样难解的还有他与父亲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他在文学、艺术、宗教与科学史领域探寻,同时追忆与父亲一起捕鳗的童年时光。鳗鱼的不可知、它笨拙又浪漫的生命之旅,宛如隐喻,触发我们对生存与死亡、目标与意义的思考和领悟。
我的章鱼老师 (2020)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My Octopus Teacher
8.7 (489 个评分) 导演: 皮帕·埃尔利希 / 詹姆斯·里德 演员: 克雷格·福斯特 / Tom Foster
其它标题: Il mio amico in fondo al mare / My Octopus Teacher
在花了数年时间拍摄地球上一些最危险的动物后,克雷格·福斯特疲惫不堪、情绪低落,并且家庭关系也陷入混乱之中。他决定暂停自己的事业,并回到家乡南非开普敦,重返海岸附近的海藻林,这里的神奇水下世界是他的原点。近十年来,克雷格每天都要在冰冷的海水中潜水,在地球上捕食者最密集的地方之一脱掉 潜水服和潜水装备。他遇到并追踪的普通章鱼最初是他的研究对象,然后成为了他的老师,向他展示了人类从未见过的东西。《我的章鱼老师》拍摄用时超过 8 年,拍摄了 3000 个小时,记录了独特的友谊和互动以及前所未见的动物智慧。
2020年11月10日 看过
章鱼各种姿势的走路好神奇
纪录片 自然
The Living Mountain 豆瓣
作者: Nan Shepherd Canongate Books Ltd 2011 - 8
The Living Mountain is a lyrical testament in praise of the Cairngorms. It is a work deeply rooted in Nan Shepherd's knowledge of the natural world, and a poetic and philosophical meditation on our longing for high and holy places. Drawing o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the mountain environment, Shepherd makes the familiar strange and the strange awe-inspiring. Her sensitivity and powers of observation put her into the front rank of nature writing.
古拉格气象学家 豆瓣
Le météorologue
7.8 (11 个评分) 作者: [法] 奥利维埃·罗兰 译者: 林苑 上海三联书店 2016 - 7
在古拉格的劳改营里,气象学家范根海姆坚持给年幼的女儿艾莱奥诺拉寄去小画、标本、谜语,直到被处死的前夜。范根格安姆不是这么刚烈的人。他爱家庭,尤其怜爱他的女儿,他的“小星星”。他热爱他的工作,大概也热爱他生活的时代,这个人,也许不够有怀疑精神,和所有人一样,有他的正直和忠 诚,也有他的盲从和轻信。气象学家的故事,以及其他所有在壕沟深处被枪决的无辜者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的故事的一部分,因为和他们一起被屠杀的,是我们(我们的父母,我们之前的一代人)曾经共享的希望,是我们曾经至少在某一刻相信即将变为现实的乌托邦。
奇怪的生物图鉴 豆瓣
8.7 (41 个评分) 作者: [日] 沼笠航 译者: Ina 浦睿文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 5
风靡日韩,日文版上市仅1个月就加印4次!销量突破100000册!
无论你对生物是否感兴趣,奇葩迷惑行为大赏都欢迎你的加入~
---
*鸡没有头也可以活一年
*章鱼可以辨识人脸
*大猩猩内心脆弱敏感
*鸽子奶拥有惊人的营养成分
*鸭嘴兽具有杀死狗的毒针
*柴犬的DNA和狼的最相似
*格陵兰鲨的游动速度还不及婴儿爬
---
吐槽生物们奇葩趣事的同时,还有皇帝企鹅、北极熊的育儿游戏可以玩!
大人与小孩都沉迷其中,寓教于乐,轻松科普。
---
《奇怪的生物图鉴》是一本畅销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生物类科普绘本。采用拟人化的图文解说,介绍40种生物不为人知的冷门知识。这40种生物来自空中、水中、陆地上、传说中,有熟悉的、也有第一次见的,有可爱的、也有匪夷所思且可怕的。总之,这本书一定会俘获你的心,让你不禁喊出:
“呜哇!没想到你竟然是这么奇葩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