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朱红的记忆 豆瓣
朱の記憶 亀倉雄策伝
作者: [日]马场真人 译者: 蔡青雯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1 - 9
★ 记录日本现代设计之父82年精采际遇与不懈的努力
★ 是谁改变了日本的设计?
★ 今天,我们正在龟仓雄策开拓的道路上做设计。
————————
龟仓雄策(1915—1997)是日本现代设计之父,他创办了日本第一个设计协会、第一家设计公司、第一个平面设计展,第一次将现代设计引入日本,甚至开创了“平面设计”一词。日本设计界最高奖“龟仓雄策奖”就是以他命名的,获奖者包括田中一光、永井一正、原研哉、佐藤可士和这些设计巨子。
1964年东京奥运、1970年大阪世博、尼康第一台单反、日本电信NNT的标志——昭和时代每次重要的文化事件,总有龟仓雄策的影子,他的职业生涯就是日本现代史的缩影。同时,他也率先促进了东西方设计交流,以日本元素为世界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超出了设计师的领域,不断鼓舞激励所有日本人,是百年难得的杰出表现者。他认为,设计可以传达温度,也能鼓舞人心,设计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唯一值得信任的事物。
————————
【编辑推荐】
★ 记录日本现代设计之父82年精采际遇与不懈的努力
1964年东京奥运、1970年大阪世博、尼康第一台单反、日本电信NNT的标志——昭和时代每次重要的文化事件,总有龟仓雄策的影子,纵览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见证了昭和年代设计的蓬勃生命力。
★ 是谁改变了日本的设计?
重回六十年前的设计现场,设计如何结合本国传统与现代手段?好的设计是否能鼓舞人心?日本人为何对奥运会如此看重?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设计水平如何?这些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作为日本第一代的设计师,龟仓雄策受西方现代方主义影响,作品中透露极强的现代性,但又不失日本传统美学的象征性与简洁性,回顾他的生涯和工作,窥见日本战后在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见证日本设计的崛起。
★ 今天,我们正在龟仓雄策开拓的道路上做设计。
这是前优衣库设计总监佐藤可士和的一句话,代表了一代受龟仓雄策影响的设计师们的心声。
他以日本元素为世界设计注入活力,不断鼓舞激励所有的设计师,让我们明白,设计可以传达温度,也能鼓舞人心。龟仓雄策说:设计是历史的见证人,必须具有跨时代的生命力……设计该是一首明亮的生活之歌。
立体设计的裁切与折叠技术 豆瓣
CUT AND FOLD TECHNIQUES FOR POP-UP DESIGNS
作者: 保罗·杰克逊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15 - 4
《立体设计的裁切与折叠技术》作为保罗·杰克逊著作的《纸艺物语》系列的第三册,向你展示了如何通过二维材质来创建三维立体结构;所有的设计均由一张卡纸而来,个中神奇自不必言说。书中每章都会介绍全新的技术和思路,读者掌握后便可轻松创建自己的独特作品。所有设计师,包括建筑师、纺织品设计师、时装设计师以及布景设计师都不妨一读,定会从中受益。
椅子与身体 豆瓣
作者: 黑川雅之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7
黑川系列的《日本八个审美意识》,雅信第二版销量为28000册。
《椅子与身体》为日本建筑名家兼设计师黑川雅之设计系列图书的第四本,是关于椅子的设计哲学书。椅子可看作很小的设计空间,本书是由人体机理与椅子设计而引发的对于日式美学的深层次探讨,更进一步带领读者进入哲学的世界。很多建筑师在人生中都会设计一把椅子,究其原因,是因为椅子能够体现建筑师的哲学。为什么人要坐在椅子上?黑川雅之认为,椅子不仅仅是为了休息而坐的存在,人类是为了创造而坐在椅子上的。人类是什么?人体又是什么?在本书中,黑川雅之指出,只有了解了人本身,才会更好地了解椅子的构造。而反过来悟透了椅子的设计,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人类本身。椅子是一件物品,也如同一个空间,它具有很强的两面性,和人类一样。通过这本书对于椅子设计的诠释,了解人类本身,追溯文化设计的源头,领悟日式美学的理念与其中蕴含的哲学。
啊!设计 (2011) 豆瓣
デザインあ
9.2 (36 个评分)
4岁的认知方式可以决定人一生的品味!
“啊(あ)”是全世界孩子出生后自然而然会说的第一个音节。这部课程带孩子从这个赞赏而有感染力的音节出发,领略日常生活里,所有普通事物的美好和惊奇。这个方式不但能启发启发思维,而且可以带孩子习得美感。
这个系列专题片由NHK从出品,日本当代设计大师佐藤卓监制,联合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等多位设计大师历时6年策划,专为4岁以上儿童拍摄,是对孩子进行思维认知和美育启蒙的专题片,每集15分钟。其突破性的创意曾引起设计和教育各界的关注和热议,治愈的停格动画、魔性的排版之歌等,更让世界各地孩子都喜爱有加。
Actionable Gamification 豆瓣
Yu-kai Chou
作者: Yu-kai Chou Octalysis Media 2015 - 5
The new era of Gamification and Human-Focused Design optimizes for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over traditional Function-Focused Design. Within the industry, studies on game mechanics and behavioral psychology have become proliferate. However, few people understand how to merge the two fields into experience designs that reliably increases business metrics and generates a return on investment. Gamification Pioneer Yu-kai Chou takes reader on a journey to learn his twelve years of obsessive research in creating the Octalysis Framework, and how to apply the framework to create engaging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their product, workplace, marketing, and personal lives.
"Yu-kai is at the cutting edge of the field of behavior design."
-Nir Eyal, Best Selling Author of Hooked: How to Design Habit-Forming Products
"Yu-kai's Octalysis framework brilliantly explains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behaviors and their inner drives. Accompanied by numerous application examples, Octalysis is the turnkey for gamification in any product and service design."
-Dr. Jianming Dong, Chief User Experience Architect, Huawei
Yu-Kai is the real deal. His experience, expertise and passion make this a must read for those looking to grasp the possibilities available through applied gamification.
--Jeff Gates, former counsel to U.S. Senate Committee on Finance and author of The Ownership Solution, Democracy at Risk, Guilt By Association.
Yu-kai's Insights were instrumental in helping Lucky Diem supercharge our client La Quinta's bookings per user by 206% and incremental revenue per user by $157 (132% Lift) against the control group. Being able to achieve a viral coefficient of 530%, I would recommend any business to work with Yu-kai and learn his Octalysis Framework.
--Andrew Landis, Founder & CEO of Lucky Diem
Yu-kai's reputation precedes him in the field of gamification. His Octalysis framework is both elegantly simple and intricately complex. His book is not only extrinsically rewarding to read, but intrinsically motivating to apply; it s wickedly effective, and yet divinely true. Octalysis brilliantly unified all these seemingly conflicting aspects of gamification into a single cohesive framework with a hidden twist in the middle of it it s sensational.
--Michael Wu, Chief Scientist of Lithium
日本设计六十年 豆瓣
9.0 (10 个评分) 作者: [日]内田繁 译者: 张钰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 - 9
首部日本设计史权威著作
日本设计大师内田繁以亲历者身份,梳理日本战后六十年的设计潮流变迁
揭秘日本设计的意义及其秘密
◆日本设计大师内田繁以亲历者身份写就的日本设计全书。
内田繁,出生于1943年,作为日本乃至世界一流设计师,几乎参与、见证了六十年来日本设计的全部进程,可谓一个日本设计六十年的活化石。他以亲历者和设计师的身份、从切身体验出发的写作,对于我们了解日本现当代设计全貌,弥足珍贵。
与此同时,他带读者领略设计师协会、民间组织、企业、个人等协同促进日本设计发展的努力和成果,挖掘日本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三大设计策源地之一的秘密。
◆透过日本设计的起步、发展、兴盛,直抵日本设计的精神内核,解读“日本设计”无论作为文化力量,还是实体形态,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全过程。
◆精选日本近六十年来重要的设计运动、设计作品、交流活动,展现日本工业界、艺术界、文艺界、企业等通力合作,创造设计促使日本制造繁荣、使设计成为日本名片的努力和成果。
◆以出现在我们身边的“MADE IN JAPAN”们为例,讲述日本造物为何受全球欢迎的故事。
丰田、索尼、本田、东芝、无印良品等日本企业如何通过设计发展自身?
胜见胜、柳宗理、龟仓雄策等老一辈设计师通过怎样的努力逐步撬开设计进入日本,并逐步进入大众视野的关卡?
包豪斯设计小组与日本设计委员会等日本设计组织有着怎样的关于设计的交流和沟通?
宇野亚喜良、横尾忠则、平野甲贺、及部克人、串田宏光、龟仓雄策、寺山修司等年轻设计师和作家们通过平面设计等参与了怎样的文化运动?
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名彰显了怎样的日本设计精神?
◆从历史事件、社会变迁、生活方式转变等角度介绍日本的设计历史,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样的设计才是让人感到幸福的设计。
◆附录部分犹如一部日本设计师汇编,对近500位日本设计师做了简介和索引,一书多用。
◆ 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小矶裕司+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朱锷亲自操刀设计,使得书籍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32开精装,封面采用水瑟纸,内文特种纸全彩四色印刷,打造出最适合呈现日本设计内容的书籍模样,透出日本设计本该具有的气质。
窥看舞台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妹尾河童 译者: 姜寀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6
剧场幕后对大众而言是很神秘的,妹尾河童通过自己有亲和力的细腻文字,丰富的设计原稿、演出剧照将剧场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他表示“本书并非为了舞台界专业人士所写的技术书籍,而是要向‘从未看过戏’的读者介绍‘戏剧’的趣味。”即便如此,剧场人不能错过,因为《窥看舞台》为专业人士与一般观众搭起作品之外的另一座桥梁;对有志于表演、戏剧的年轻人而言,《窥看舞台》更是进入宝山的踏脚石;而一般读者肯定也能以“窥看幕后”的轻松心情体验舞台背后精彩的故事。
------------
常有人碰到我时提及“希望一窥舞台的内幕”,大概是觉得观众看不到的部分应该很有意思吧,有时甚至露出怀疑有啥隐瞒的表情来,真叫人伤脑筋。
我每每试着解释,“戏剧的有趣之处一定要到现场欣赏才行……”,另一个推辞的理由是,窥看自己的工作环境实在令人害羞啊。约稿编辑的说辞总是头头是道又太具说服力了,最后我都哑口无言。因此,就这么展开了《窥看舞台》的连载。对此连载,编辑部的要求是“不要使用太专业的用语,希望能够吸引不太观赏舞台剧的读者,还有最好爆一些连专家都不知道的料”,这简直是折腾死我了。
——妹尾河童
Cabins 豆瓣
作者: Philip Jodidio Taschen 2014 - 11
Life in the woods: Creative cabin architecture
Ever since Henry David Thoreau’s described his two years, two months, and two days of cabin existence at Walden Pond, Massachusetts in 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 (1854), the idea of a refuge dwelling has seduced the modern psyche. In the past decade, as our material existence and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has grown exponentially, architects around the globe have becom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minimal, low-impact, and isolated abode.
This new TASCHEN title, combining insightful text, rich photography and bright, contemporary illustrations by Marie-Laure Cruschi, explores how this particular architectural type presents special opportunities for creative thinking. In eschewing excess, the cabin limits actual spatial intrusion to the bare essentials of living requirements, while in responding to its typically rustic setting, it foregrounds eco-friendly solutions. As such, the cabin comes to showcase some of the most inventive and forward-looking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with Renzo Piano, Terunobu Fujimori, Tom Kundig and many fresh young professionals all embracing such distilled sanctuary spaces.
The cabins selected for this publication emphasize the variety of the genre, both in terms of usage and geography. From an artist studio on the Suffolk coast in England to eco-home huts in the Western Ghats region of India, this survey is as exciting in its international reach as it is in its array of briefs, clients, and situations. Constant throughout, however, is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and an inspiring sense of contemplation and coexistence as people return to nature and to a less destructive model of being in the world.
Text in English, French, and German
香港造城记 豆瓣
The Making of Hong Kong :From Vertical to Volumetric
作者: 谢尔顿 (Barrie Shelton) / 卡拉奇威茨 (Justyna Karakiewicz) 译者: 胡大平 / 吴静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 5
芬兰设计 豆瓣
作者: [芬兰] 拜卡·高勒文玛 译者: 王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 10
芬兰设计:一部简明的历史,ISBN:9787112146512,作者:高勒文玛
西文字体 豆瓣 谷歌图书
9.2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林章 译者: 刘庆 中信出版社 2014 - 5
在日本被誉为西文字体第一人的小林章先生,是日本和西方两个世界的字体大师,他通晓东西方文化、历史、近代书法和字体设计。常被聘请为国际字体设计大赛的评委,发现很多亚洲人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西文字体,更不懂得如何将亚洲文字与西文组合在一起。
本书分为六章,分别从“字母的形成”、 “认识西文字体”、“西文字体的选择”、“玩味西文字体”、“西文字体制作”、“致立志要学习西文的朋友”等几个方面,细致讲解了西文字体的发展背景,拉丁字母的构造,如何理解不同字形,以及西文字体的鉴别方式。书中还以图片的方式展示了很多正确使用西文字体的范例,以及不成功的设计效果,使读者能对西文字体有一个既感性又生动的认识。
设计私语录 豆瓣
7.1 (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原研哉 译者: 潘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6
作为享誉全球的设计大师,原研哉将日本的生活美学和设计理念带给了全球的读者,我们也许看到过大师精彩的设计作品以及以他的理念持续策划的一系列展览,并对其对设计的理解和呈现拍案叫绝。在这本书中,原研哉为读者呈现的是设计的背后,他对生活的思考,设计来源于生活,那些短小的文章,闪念的随想,才是这位大师很多设计的起点。设计的私语,也许会带给读者更多对生活的感悟,对细节的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