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深河 豆瓣
8.9 (27 个评分) 作者: [日] 远藤周作 译者: 林水福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7
《深河》讲述了:“深河”——印度的恒河。圣河之滨,死者的尸首被焚烧,骨灰洒入河中,期望灵魂将在来世复活;无数虔诚的人穷毕生之力到恒河朝圣,即使倒在半路也无怨无悔,他们用混有骨灰的恒河水洗漱、沐浴,体验圣洁和光辉……一个前往印度的日本旅行团,团里成员心性各异:有一心追寻妻子转世可能的职员,也有欲将心事寄托于鸟儿的童话作家,还有曾在缅甸丛林历尽炼狱之苦的老兵…他们被“深河”强烈震撼,尤其是当见到背负年迈力弱的异教徒“贱民”前往恒河的天主教神甫时,所有人在刹那间寻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2012年1月1日 已读
所谓的深河,是包容一切残缺、病痛、死亡与卑微的河流,它沉默的抹去了贫富的差距和信仰的不同,生命在那里终止又重生。看开生死,原谅众生的苦难,也便超脱了轮回。
宗教 小说 远藤周作
身份与暴力 豆瓣
Identity and Violence
7.8 (12 个评分) 作者: [印度] 阿马蒂亚·森 译者: 李风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世界也许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暴力,但是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这部包罗万象的哲学著作中认为,驱使着这些暴行的,不仅仅是那些不可解脱的仇恨,还有人们的思想混乱。
在11岁那年,阿马蒂亚•森生平第一次亲历了杀戮。20世纪40年代在印度突然爆发的印度教徒—穆斯林骚乱的双方都是受到了别人的有意挑唆。这场骚乱中的绝大多数受害者——包括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都是同属一个阶级的劳动人民。然而应当对这场血腥屠杀负……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www.cenet.org.cn) 详细内容清查看: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9161
2010年12月15日 已读
真正的好书,就是用平实的语言澄清混乱的事实。其实道理都是很简单的,难的是提炼的过程。
宗教 政治哲学 文化 社会
尼山萨满传(上下册) 豆瓣
作者: 谷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
罗洛屯老员外的骄子,打猎不幸身亡。尼山萨满以其高超的神力为他赴阴寻魂,遭遇各种艰难险阻,一路闯关,终于夺回员外儿子的灵魂,使他起死回生。故事情节离奇古怪而又荡人魂魄,读之令人不忍释卷。
目录
《尼山萨满》与北方民族
上册
第一部分 《尼山萨满》民间流传版本
音姜萨满 何世环 讲述 富振刚 翻译 蒋蕾 整理
尼姜萨满 富希陆 整理
阴阳萨满 祁学俊 整理
宁三萨玛(残本)傅英仁 讲述 蒋蕾 整理
女丹萨满的故事 金启孮 整理
一新萨满 凌纯声 整理
尼桑萨满 达斡尔族 萨音塔娜 整理
尼顺萨满 鄂伦春族 黄玉玲 讲述 王朝阳 整理
泥灿萨满 鄂伦春族 孟玉兰 讲述 叶磊 整理
尼海萨满 鄂伦春族 孟古古善 关玉清 讲述 鄂伦春族 孟秀春 关金芳 翻译整理
尼桑萨满 鄂温克族 龙列 讲述 敖嫩 整理 莫日根布 胡·图力古尔 翻译
尼荪萨玛 白杉 搜集整理
尼桑女 鄂温克族 尤烈 口述 道尔吉 翻译 马名超 整理
尼桑萨满《内蒙古东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
《尼山萨满》四种满文本的译稿 锡伯族 奇车几译
第二部分 《尼山萨满》满文影印、译注版本
光绪三十三年文书 尼山萨满一卷《齐齐哈尔本》
尼山萨满故事一卷 习俗故事(爱辉一本)
尼山萨满二卷 里图善(爱辉二本)
下册
尼山萨满传一册(海参崴本)
《尼山萨蛮传》(台北版本节录)庄吉发 译注
尼山萨满招魂民 奇车山 苏忠明 翻译整理
尼桑萨满传 达斡尔族 白杉 译注
尼山萨满传 爱新觉罗·乌拉希春 译
《尼山萨满传》译文 赵展 译
民族本 志忠 译
新本志忠 译
三部《尼山萨满》手稿译注 季永梅 赵志忠
海参崴本《尼几萨满》译文 宋和平 译
后记
德米安 豆瓣
Demian: die geschichte von emil sinclairs jugend
8.7 (263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丁君君 / 谢莹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3
《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出生并成长于“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
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 豆瓣
作者: [德国] 诺瓦利斯 译者: 林克 华夏出版社 2007 - 7
诗人必须有一种宁静而专注的心境,使他远离俗务和琐事的想法或癖好,无忧无虑的处境,很多旅行,结识三教九流,大量的观察,闲散,回忆,能言善道,不必只盯住一个对象,不需要太多的激情,而需对一切保持敏感。完美的生活在天国。尘世是不完美的生活的化身……我们世人所说的死亡,实质上意味着天国生活的绝对生活的出现——因此必须不停地毁灭一切不完美的生活……尘世是精神和自然不完美的结合的领域。——诺瓦利斯
目录:
1. 编者前言 2. 诗 (诗歌、夜颂、虔敬之歌)
3. 断片(花粉、补遗、信仰与爱:国王与王后、新断片(节选)
百科全书、断片补遗)
4. 文(基督世界或欧洲、日记摘录)
5. 解读 (诺瓦利斯及其隐微诗文、诺瓦利斯的属灵诗歌、《信仰与爱》解析、革命的目的论)
悉达多 豆瓣 谷歌图书
9.0 (246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 校注 丁君君 译者: 杨玉功 译 / 丁君君 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3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伽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那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心灵史 豆瓣
作者: 张承志 花城出版社 1991
2009年8月2日 已读
责任感与宗教情怀过剩,以至迷失在自我陶醉中。可惜。
宗教 文化
金牧场 豆瓣
作者: 张承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1
《金牧场》的主要内容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社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出版优秀长篇小说选拔本,集中展现了当时长篇小说创作的风貌和水平。新时期以后,长篇小说创作的数量大增,题材、风格、手法亦日趋多样。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就,二○○四年五月,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丛书,收入了二十五位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或以厚重见长,或以独特取胜或曾引起强烈反响,或为读者喜闻乐见。丛书出版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次重新出版时,我们对原丛书书目做了调整,增选了一批作品,同时将其中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归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这样,“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丛书的选目更趋完整、全面,且与我社已出版的“中国当代长篇不说藏本”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等两套丛书互相衔接、照应,使读者能够从不同的阶段和角度更加清晰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和整体风貌。
印度教 豆瓣
作者: 沙尔玛 译者: 张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 2
《印度教》与坊间的众多类似读物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作者都为从事各个守教研究的顶尖学者,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早已为人所瞩目,由他们来撰写具有入门性质的图书,不仅可读性强,而且能摆脱简单的知识介绍,白领各个宗教传统最精微,最深刻之处。同时中文译者也都是学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学有所成,他们的忠实工作,使译著配得上原著的水准。其次,作者在传述中还充分地博达了自己民的宗教信仰和立场,并为此做出辩护。这不仅是同情式的理解,更是将自己的手命体验灌注其中。
流派(宗教卷) 豆瓣
作者: (英)西奥多·加布里埃尔 / (英)罗纳德·吉维斯 译者: 高师宁 / 周齐 三联书店 2008
关于世界各种宗教的指南手册,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与南亚宗教、民间宗教、地方宗教六部分。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各宗教的起源、信仰主张、重要人物等,并用彩图和宗教代表性的建筑进行解说
神话与诗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闻一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本书是闻一多先生的古典文学论文集。全书收录了作者21篇论文,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神话为中心,对古代文化的考察;二是以《楚辞》为中心,对先秦诗歌的考察。作者认为神话是一切文化尤其是文学的源头,研究神话同研究诗一样,都是要清理自上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灵史”。这些文章既有宏观的把握,也有细致的解剖分析,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对此后的文学史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现代经文 豆瓣
作者: [美国] 龙安志 译者: 吕庆夏 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大方弘文图书发行有) 2006 - 8
香巴拉是藏传佛教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人们期盼的未来和平王国。只有反思我们所了解的那种文明,人类才能最终懂得放弃意识形态和宗教争端的重要性,人们真正应当追求的是一个共同富裕、注重健康享有尊严、保护环境、回归自然的世界。 本书为一本旅游随笔集,由第十一世班禅喇嘛亲写序言。本书是作者龙安志四年游历西藏、青海中西部边远地区以及云南东北部地区的旅途中撰写的,图文并茂地记载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包括风趣人情、八宝吉祥、佛教活动、旅途风光……原汁原味地再现中国西部地区的生存时空和环境,值得一读。
的确,今天不同于过去,生活、事件以及环境都变了。人的语言以及作为参照标准的思想体系也变了。开启人们心扉的钥匙似乎远离我们,被封锁在古老的经文里。经文中所包含的哲理适用于今天。为了寻找这把钥匙,信徒不断诵读经文,诵经声伴着摇曳的烛光,从喜马拉雅山脚下寂静的寺庙中传出。然而,人们还没有听见诵经声。也许,只有掸去世俗的尘埃,才能听见吧。要不然,就要重写经文了。
《现代经文》是作者过去四年游历西藏、青海中西部边远地区以及云南东北部地区时撰写的,它汇编了作者所采集到的多种思想学说以及拍摄到的大量图片。作者涉足的几个地域依然默默地保留着一种哲学思想,并且小心呵护之。本书力图返璞归真,追根溯源,再现真实的一面。
《现代经文》没有答案,只有疑问。
基督的最后诱惑 豆瓣
Ο τελευταίος πειρασμός
9.3 (9 个评分) 作者: (希腊)尼可斯·卡赞扎基斯 译者: 傅惟慈 / 董乐山 译林出版社 2007 - 8
每一个人身上都爆发着一场神与人的斗争,与此同时,每个人也都渴望二者和解。灵魂和肉体愈强健,斗争就愈能产生丰硕果实,最后获得的和解也愈完美。这本书不是一部传记;它是每一个痛苦挣扎的人的自白。
作者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正在痛苦挣扎着人们提供一个典范,叫人们看到不该惧怕痛苦、诱惑或死亡,因为这三者都是能征服的,而且它们已被征服了,耶稣受过痛苦,从那时起痛苦能成为神圣的父亲,耶稣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一直在同诱惑斗争,诱惑终于被击败!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从这一时刻起,死亡就永远被征服了。
这是三十年来最富争议性的小说,拍成了一部轰动全球的电影。《纽约时报书评》称其为“一个强烈感人的故事,关于一个伟大的灵魂的胜利”;《旧金山纪事报》称其为“灵魂的炸药”;《时代周刊》称其为“烙印般的、高远的、撼人的小说”。 作者相信每一个自由的人读了这本充满爱的书以后一定会比以前更爱基督,也更懂得爱基督。
沉重的肉身 豆瓣
7.9 (21 个评分) 作者: 刘小枫 华夏出版社 2004 - 1
法国大革命时代的风云人物丹东究竟是怎样死的?他与妓女玛丽昂又有什么关系?牛虻和他的情人以及他情人的情人间的纠缠又是怎么一回事?卡吉娅和萨宾娜身体的丰盈及阿蕾特和特丽莎身体的沉重间的对比说明了什么?《十诫》所要表达的诚实、谎言、友爱、亲情、负疚……这些伦理问题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毕希纳、昆德拉、基斯洛夫斯基这些思想大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作者刘小枫以其优美流畅的文笔、精辟独到的视角,向我们复述了一个令人深思乃至惊心动魄的故事,让我们思索人生。所谓现代性伦理,指的是人民伦理和个体自由伦理。时下人们正身不由己地从人民伦理脱身出来,转向个体自由伦理。本书的叙事纬语从人民伦理转到自由个体伦理,主要围绕中欧两位当代作家的叙事,以探讨两种不同的个体自由伦理的差异。
人的宗教(修订版) 豆瓣
作者: [美] 休斯顿·史密斯 译者: 刘安云 海南出版社 2006 - 5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教、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代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
本书根据作者1991年再版的版本翻译完成。这一全新版本溶入了作者近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增加了新的面向,如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加强各宗教 的内在层面分析等 。并在藏传佛教、苏非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 方面作了重点补述,且有崭新的一章论及原初宗教——美、澳、非洲原住民的宗教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