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
在幻想锁链的彼岸 豆瓣
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My encounter with Marx and Freud
作者: [美国] 埃里希·弗洛姆 / 校注 赵鑫珊 译者: 张燕(译) / 赵鑫珊(校)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 7
《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是弗洛姆论述新弗洛伊德主义历史观的重要著作。
在本书中,作者以分析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种种幻象为逻辑起点,论述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与弗洛伊德人道主义的不同。弗洛伊德完整的人是摆脱了母爱而自我解放的人;而马克思所说的完整的人是摆脱了自然和社会的压抑而解放了的人。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压抑,使人们的意识分为意识形态和社会无意识;前者是通过社会过滤器过滤出来的,它反映着社会的意志,对个人来说,并不真实,因而只是一种幻想。而那些被压抑在人内心即锁在幻想彼岸的"社会无意识",才是真实的东西。要铲除这一矛盾,就必须消灭剥削和阶级。
本书中既表现出作者对马克思的景仰,又表现出他以精神分析理论修正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企图。
2013年3月9日 已读
只有一个以人的幸福为终极目的的社会,才能使更多的人具备创造的热情与独立的勇气,能够用理性摆脱对幻像的依赖,完成彻底的成长,获得真正的自由。对“生命”的热情与尊重,是最终极的“善”。
弗洛姆 心理学 文化
人心 豆瓣
作者: [美国] 埃里希·弗洛姆 译者: 范瑞平 / 牟斌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8 - 8
译者的话
前言
1.人---是狼还是羊?
2.不同的暴力形式
3.爱死与爱生
4.个体自恋与社会自恋
5.乱伦固恋
6.自由,决定论,选择论
索引
爱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Loving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洛姆 译者: 刘福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2
《爱的艺术》论述的主题是:对人类存在这一问题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任何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自己在爱情生活中也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逃避自由 豆瓣
8.8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希·弗罗姆 译者: 刘林海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2 - 8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发现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内在的心理因素。他将这种存在的心理因素归结为儿童期被压抑的性意识,并由此创立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认为神经症的发作就是性意识的长期压抑最后总爆发的结果。弗洛伊德将他的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最富创见的心理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全面推广到哲学、社会、宗教、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埃里希·弗罗姆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及有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这本《逃避自由》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目前的政治发展及其对现代化最伟大的成就——个性及人格的独一无二性的潜在威胁,使他决定中断大范围的研究,集中精力专门研究对现代文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