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巨婴国 豆瓣 Goodreads
5.7 (105 个评分) 作者: 武志红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迄今最重要作品 ‖ 作者思索21年、书写5年,系统透视中国国民性
“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
_________
1995年,作者在北大读心理学大二时立下心愿: 一定要搞明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此,踏上了探索之路。
21年过去了,学生时代发出的 大哉问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
作者发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而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以“巨婴”和“巨婴国”的概念再来解读当下的人心、国民性及社会,问题变得清晰可见。
在本书中,作者透彻地呈现和分析了巨婴的全能自恋心理,而此心理即集体主义和愚孝的深层心理机制,这样的心理机制下,催生了中国好人、控制狂、被迫害妄想、无助感、不安全感、躁狂抑郁等一系列当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作者说,我们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等的需求可以涨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一种防御,是两种在婴儿时期没被满足的最原始的简单愿望转化出来的。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
本书以显微镜式的微细与精确呈现出了人性心理的角角落落,而作者优美的文笔、对痛苦的敏感及深深的关怀,又令本书散发出温暖的人性之光。作者用最大声来鼓励每个人看到自己内在的负面能量,活在流动之中,拥抱内心的婴儿,从而活出丰盛的自己。
__________
曾奇峰-心理学家
志红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满足一个人对自己现实处境的哲学上的探究癖:我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及随后立即浮现出来的问题:我怎样才可以不是这个样子。这个特点,来自志红深厚的精神分析或许说心理动力学基础。
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
武志红厉害,看到了躲在我们成人躯壳下的婴儿。在武志红看来,我们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等的高涨需求常常是一种防御,背后的声音是:抱抱我,看着我。这是非常深刻的观察与洞见。我向"罗辑思维"的所有读者推荐《巨婴国》。
张德芬-身心灵作家
巨婴国真的是武志红老师呕心沥血的巨著,他引经据典又随手拈来许多自己经历过的小故事和对人性的洞察,我十分赞同他的观点。让我们这些巨婴都长大,那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都会更加的美好!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作者
巨婴,这个定义非常好。之前我曾经想过类似的问题但一直没找到准确的词汇来做个定义,而武志红先生做到了,且精准。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豆瓣
8.9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杰·霍克 译者: 白学军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 8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以一个专业人士的眼光看待这些仍炙手可热的历史研究。
本书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每个专题选取了4项研究。每项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
本书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还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心理学的研究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
拖延心理学 豆瓣 Goodreads
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8.0 (110 个评分) 作者: [美] 简·博克(Jane B. Burka) / [美] 莱诺拉·袁(Lenora M. Yuen) 译者: 蒋永强 / 陆正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路西法效应 豆瓣
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8.3 (5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菲利普·津巴多 译者: 孙佩妏 / 陈雅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3
一批彼此并不相识的年轻人——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走进了“斯坦福监狱”。他们并没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监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项试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然而,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试验不得不终止了。受试者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使作者得以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析“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造成监狱虐囚和种族屠杀的情境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会不会使我们像上帝最钟爱的天使路西法那样不知不觉中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的事,从而堕落成为魔鬼?我们如何抗拒情境影响力?作为心理学教授的作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极有说服力的分析。
别做正常的傻瓜 豆瓣
7.9 (22 个评分) 作者: 奚恺元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 8
你正常吗?也许是的。你傻吗?也许也是的。“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傻瓜”的决策,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这些傻的错误在许多决策中会出现,包括购物、投资、用人、择偶等。
这本书基于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决策学,又基于作者10余年的管理教学经验,帮你揭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决策误区,并教你如何纠正。读完本书,希望你能“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在这充满竞争的世界里胜人一筹。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8.5 (13 个评分) 作者: Keith E.Stanovich 译者: 范照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 2
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本质、内容、科学方法和社会意义,它以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论述去纠正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帮助读者了解心理学的真相。可以说它是一本引导“消费者”认识心理学“文化产品”的指南,故定名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本书对揭开人们对心理学之误解的面纱做了很大的贡献,让读者看清心理学的真面目。强力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知道心理学是怎么样一回事以及心理学知识是如何累积起来的读者。它指出心理学虽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是却拥有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因此人们对它的误解也很深,以为对心理学研究所累积的知识,可以不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及评价。
本书则告诉我们,判定心理学知识的好坏,是和其他的科学一样,一定要用“科学”的标准。书中用了许多精彩的例子说明这些标准是什么,以及要如何用之来分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知识与迷域大众的伪科学心理学常识。
NLP实践指南 豆瓣
作者: 阿德尔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 7
《NLP实践指南:职业沟通者工具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各种NLP的理论,每个章节将介绍一个或多个专题。文章的部分标题和许多标题使用NLP的术语,依据行文的顺序将逐条介绍术语,如果你需要对NLP有全面的了解,请读第一部分。这里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原理和理论。这里也为你学习第二部分专业应用知识提供了一些有帮助的案例。
第二部将介绍一些受大众欢迎的NLP理论的应用,包括培训、销售、谈判、面试和评价、训练、陈述和演讲。第二部分所挑选的几种应用,并未穷尽NUP的一般用法。虽然如此,我认为已经选出了能满足大多数读者在绝大部分领域的需要。一旦领会了基本原理和技巧,你会很快将之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思考如何应用以获益。例如,你在“谈判”与“面试和评价”两节中的所学也能用于人际交往的其他方面——也作一点常识性调整即可。你也许会发现某些章节在一定程度上是交叉的……
神经语言程序学是一门综合应用学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它发轫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作为一套可用于改善沟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因其强大的功能而赢得世界的认同。它融会了对不同领域顶尖的从业人员的研究,提炼出的NLP方法,现在正广泛应用于商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体育等领域。
阿德尔博士的工具手册是将各种思想和技巧整合而成,这些思想和技巧是对NLP应用于个人和职业领域所取得优异成绩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全书的第一部分,提出了一些前提假设,并对关键的概念和相关的技巧作了介绍,比如目标、呈现系统、心锚、模拟与重构等。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如何将NLP应用于培训、销售、面谈、教练和演讲中。在书中引入的大理的例子和练习,传达了许多有用的信息,读者不应把它当作用于加深理解和补充读物,认为它仅仅是在对一般步骤的进行描述。本书还有参考价值,它囊括了大理的术语,以及原创性的和提供查阅的内容,其中包含了一个有注释的附录表,这些可供NLP培训使用。
牌桌阅人术 豆瓣
Read'em and reap
作者: [美] 乔·纳瓦罗 / [美] 马文·卡林斯 译者: 李晰皆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 - 5
《牌桌阅人术》中,他们以职业玩家费尔·赫尔姆斯为例,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观察技能,启发您对对手的身体语言进行解码分析,帮助您在伪装自我的同时,解读他人身上"沉默的小秘密"。读完此书,您不仅可以在牌桌上识破骗局,更可在人际交往中洞察先机,无往不利。每一位伟大的扑克玩家都知道,在扑克世界要取得成功,三分靠运气,三分靠数学逻辑,还有四分就是靠诈唬。因此,高明的牌手在苦心钻研数学推理的同时,也不断从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如何观察其它玩家,隐藏自己的“马脚”。乔·纳瓦罗是一位专门辨别他人是否在撒谎的专家。现在,这位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反情报组探员与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马文·卡林斯联袂合作,致力于牌桌上非语言交流和非语言行为的研究。
重塑心灵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李中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 4
《重塑心灵(修订版):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全面地介绍了NLP的历史、理论框架、基本概念等基础理论;共分为10章,每章都有其独立的主题。书中提供了少量NLP技巧,既安全又容易产生实效的技巧,以及更多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新观点与新案例;同时本书的概念与技巧也可为所有人在面对人生时提供启迪。
注:两种封面,随机发送。
进化心理学 豆瓣 Goodread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9.0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戴维·巴斯 译者: 熊哲宏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6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2版)正是关于这方面研究独有的著作。本书选题具有前沿性,涉及多学科,资料少,难度大,对拓展我国心理学研究和理论视野,建构活生生的人化心理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进化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然而,这一西方新思潮并未引起国内足够的重视,除了零星介绍外,有关这方面的西方专著一直未曾引进。
把妹達人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尼爾.史特勞斯 译者: 貓學步 大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亞馬遜書店、紐約時報暢銷榜Top 1!
◎這些經歷都是真的!作者闖蕩把妹界兩年,由宅男成功變為把妹達人!
方法用對,沒有把不到的妹!
為什麼有些男人明明條件不怎麼樣,在女性間就是吃得開?為什麼有些男人始終不得要領,老是被女人甩?應該有不少男人心中存有這樣的疑惑吧?
這並不是一本泡妞指南,而是一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的真實人生經歷,一個把妹版的《鬥陣俱樂部》。
在全世界的幾個大城市裡,都隱藏著由幾個男人為首所組成的網路地下團體「seduction lair」,他們自詡為「把妹達人」(PUA,Pickup Artists),各個身懷絕技,各有一套把妹的門道與理論,並把每次的泡妞行動化為文字PO到討論區與網友們分享,並回答網友熱烈的提問。而其中一位稱霸美國洛杉磯的魔術師「謎男」(Mystery),決定開班傳授把妹技巧,一套為期四天的課程要價500元美金。
本書作者尼爾‧史特勞斯原本是個沒有女人緣的大肉腳,對異性始終不得要領,於是,他下了一生中最重大的決定——參加「把妹課程」,他說:「如果毒蟲要進勒戒所、暴力者要進抓狂管訓班,那麼社交白痴就該進把妹學校!」他就這樣一頭栽進把妹的世界裡,跟這群把妹達人一起生活、玩樂、接受指導,他用兩年的時間,讓自己從宅男變「型男」(Style),並將這段過程詳實記錄下來,完成了這本觀點獨特且極具爭議性的赤裸告白,揭露各家高手的把妹絕活,公開他們的釣人「公式」。這段期間,他與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芭莉斯‧希爾頓(Paris Hilton)、海蒂‧佛萊絲(Heidi Fleiss)以及寇特柯本的遺孀寇特妮‧洛芙(Courtney Love)都有過一段難忘的故事。作者保證,本書能使男人獲得重生,更顛覆女人對男性的認知。
本書點出的把妹專用術語,既生動又豐富!
——《慾望城市》作者Amy Sohn《出版家週刊》
字字珠璣,趣味橫生!我絕不讓尼爾‧史特勞斯靠近我的老婆半步!
——美國《君子雜誌》
誠懇、洞察力十足,滿足讀者的偷窺慾。書中陳述的把妹技巧絕對適用於任何人!
——《Happen Magazine》
「我一點都沒有魅力。我的鼻子對臉而言比例太大,雖然不是鷹勾鼻,但鼻樑上有一塊隆起。我沒有禿頭,但要說我的頭髮只是稀薄,也未免太含蓄了。只有一小撮靠著落建長出來的頭髮,像風滾草般覆蓋在我的頭上。我的額頭兩側都是凹的,雖然從未被稱讚過,我情願相信這會讓我的臉看起來更性格。
我比自己期望的身材矮,而且太瘦,無論我怎麼大吃大喝,在大多數人看來仍是營養不良。當我低頭看著自己蒼白、鬆垮的身體,我懷疑有哪個女人會願意與我同床共枕,更別說是擁抱了。所以,對我而言,認識女人非常辛苦。我不是那種女人在酒吧裡喝醉發瘋之後會對著傻笑或想要帶回家的傢伙。我無法像搖滾明星那樣,與她們分享我的名聲或誇耀的權利,或像洛杉磯許多其他男人那樣提供她們古柯鹼或豪宅。我擁有的全都在我腦子裡,但是沒人看得出來。
你可能注意到,我並沒有提到我的個性。這是因為我的個性已經徹底改變了。或者,更精確一點來說,是我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個性。我創造了「型男」,我的另一個人格。兩年來,型男比過去的我更受歡迎——尤其對女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