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閱讀的書

王曲成

王曲成 @wangqianfu

6 本书  

收集談論閱讀的書籍

如何閱讀文學 [图书] 谷歌图书 博客來 豆瓣
How to Read Literature
作者: 泰瑞.依格頓(Terry Eagleton) 译者: 黃煜文 商周 2014 - 1
當代最重要的英國思想家 & 頂尖文化評論家 泰瑞‧依格頓
帶著你找到文本分析的樂趣,開啟慢讀新風潮!
☆閱讀文學的重點,不在於作品「說了什麼」,也包括它「如何說」。☆
這是一本寫給初學者與文學愛好者的指南。當代最頂尖的文化評論家泰瑞‧依格頓以一連串精彩的分析手法,為讀者示範了從敘述、情節、角色、文學語言、詮釋、小說的本質、價值判斷等各個面向的分析方法,並引用了從莎士比亞到J.K‧羅琳等大量英文文本,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文學「伴讀」之書,也是最翔實有用的文學分析入門。
開頭 Openings
創世紀的開頭、白鯨記的開頭、咆哮山莊的開頭……各有其不同的特色與筆調;文學作品的開頭,其實就暗示了作品之後的情節展開、格局與人物的性格。
人物 Character
文學人物的生命只存在於文本之中;然而,他們帶給讀者的,是想像與體驗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敘事 Narrative
情節是敘事的一部分,但情節無法道盡敘事的全貌。我們一般將情節稱之為故事的重要行動。情節決定了人物、事件與處境三者相互連結的方式……簡言之,當某人問我們這篇故事在說什麼時,他想知道的就是所謂的情節。
詮釋 Interpretation
我們稱為文學的東西,通常在寫作時主要不是為了告訴我們事實。一部作品可以同時是真實的與想像的,同時擁有事實與虛構。小說被置入某個脈絡之中,它的真實或虛假因此不再是重點。真正要緊的是,小說如何在作品的想像邏輯裡行動。
價值 Value
是什麼決定了文學作品是好,是壞,還是平庸?數世紀以來,有許多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洞察的深度,與真實人生的貼近程度,形式的連貫,普世性的訴求,道德的複雜性,語言的創造性,想像的視野:這些都曾被提出來做為評估作品偉大程度的指標。
「卓越、眩目以及其他書評家的形容詞都不足以形容《如何閱讀文學》。而且這本書──容我斗膽這麼說──還很好笑。顯然你應該讀讀泰瑞‧伊格頓剛完成的這部作品,因為你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不管怎麼說,這個人可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批評家與老師,他以福爾摩斯的技巧抽絲剝繭,同時也揶揄句子乃至於某個單字的意義。但《如何閱讀文學》真正特出的地方,在於伊格頓個人的機智與幽默,他的隨和與親切躍然紙上。這不只是一本值得研讀的書,也是一本床邊書,一本充滿樂趣的書。」──麥可‧德達(Michale Dirda),《悅讀經典》(Classics for Pleasure)作者
「這不只是一本娛樂書,而是一本重要的書。在尼采之後,伊格頓提到「慢讀」這項人類活動正遭受嚴重的威脅。在本書中,他引領我們回到最基本的元素,透過一連串敏銳的分析,將閱讀的核心面向融入其中。我喜愛伊格頓輕鬆的筆調,如此容易理解而具體;但他並未因此而喪失了細微或巧妙。這是一本適合每個讀者閱讀的作品,不只限於初學者。而且也非常適合在課堂上講授。」──傑‧帕里尼(Jay Parnini),《詩為何重要》(Why Poetry Matters)作者
如何閱讀一本書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博客來
How to Read a Book
作者: 莫提默.艾德勒 / 查裡.范多倫 译者: 郝明義 / 朱衣 臺灣商務 2016 - 01 其它标题: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 /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三版)
這本書在1940年出版,1972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
不論什麼時候讀,都不能不歎服作者對閱讀用心之深、視野之廣。
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節省冤枉路。
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與領悟。
讀一本好書,會讓你的努力有所回報。而一本最好的書對你的回饋也最多。當然,這樣的回饋分成兩種:第一,當你成功地閱讀了一本難讀的好書之後,你的閱讀技巧必然增進了。第二,一本好書能教你瞭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
本書提到閱讀主要有四個階段:一是基礎閱讀,只要懂得看書、識字,就算是達到這層閱讀;二是檢視閱讀,此階段有時間限制,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抓住書籍想要表達的主題與部分內容,也可以稱作略讀;三是分析閱讀,是本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談如何做到最完整的閱讀,同時也是討論如何提升理解力與閱讀能力;四是主題閱讀,也是最高層次的閱讀,這是所有閱讀中最複雜也最系統化的閱讀。
書中特別提出如何閱讀七種類型的書籍方法:1.實用型,2.想像文學,3.故事、戲劇與詩,4.歷史書,5.科學與數學,6.哲學書,7.社會科學;以供讀者參考。
本書特色
★一部有關閱讀,永不褪色的經典。
★將閱讀分成四個層次漸進式討論,讓讀者逐步學會閱讀的要領。
★開拓閱讀技巧,協助讀者提升自己的理解力,進而增加人生智慧的實用性書籍。
★不只教導初學者如何進行閱讀,更是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與態度。
名人推薦
李家同教授
媒體推薦
2006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網獨戀舊100
2005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網獨戀舊100
2005年 金石堂年度TOP 【科普.學習】
2004年 金石堂年度TOP 【人文社會類】
2003年 誠品書店年度暢銷書榜 【社會人文類】
2003年 博客來年度百大 【知性人文類】暢銷書
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 [图书] 豆瓣
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作者: 湯瑪斯·佛斯特 译者: 張思婷 貓頭鷹 2011 - 9
擁有20年教學經驗的英文教授教你讀懂文學作品。 內容生動活潑,援引各類文學作品,包括小說、短篇作品、電影、戲劇、詩歌、卡通、歌詞等等。 讀書會最佳參考書籍。 包羅萬象的建議延伸閱讀,豐富你的閱讀視野。 當小說主角啟程旅行代表什麼意思?和人共享一頓飯代表什麼意思?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淋成落湯雞又代表什麼意思?小說或是詩歌其中蘊含的意思,其實遠超過表象所看到的。文學作品中無所不在的象徵,你覺得代表什麼意思?發生在某個人物身上的意外轉折,作者這樣安排代表什麼意思?這些隱晦的不確切,讓文學作品看來撲朔迷離,讓你覺得頭大嗎?
阅读的故事 [图书] 豆瓣
8.3 (24 个评分) 作者: 唐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8
童年的阅读,阅读的记忆与困惑,阅读的方法与知识,乃至于阅读的梦境,勾勒出面对书籍与文字的百般心情,即使书本丰饶的世界有所限制,但仍叫唤出我们共同的心事与希望。以扎实的阅读经验,佐以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文字,用一种极其独特的文体与思绪,书写下与各类书籍的美丽邂逅,以及对书的奇想与期待。犹如作者前半生的阅读传记。
美國文學院最受歡迎的23堂小說課 [图书] 豆瓣 博客來
作者: Thomas C. Foster 译者: 潘美岑 采實文化 2014 - 3
好小說,不會只說故事而已!
「純屬虛構」的故事,如何讓人越陷越深、欲罷不能?
美國文學評論大師 湯瑪斯.佛斯特教授最新力作
國內英美文學權威 陳超明教授專文導讀
各界名人 肆一、譚光磊、郝譽翔、許榮哲、王聰威、陳珊妮、張靜之好評推薦
小說愛讀者與未來新銳作家必備的「小說教戰手冊」!
給自認很愛小說你:請先問自己以下3個問題。
如果答不出來,恭喜!你就是這本書的目標讀者!
1、小說的前幾頁到底有什麼用處?
世界上小說何其多,而讀者也不是呆瓜,想讓他們心甘情願買帳,作家當然得在小說開頭的前幾頁就下足功夫。打開小說第一頁的那一刻,誘惑就開始了, 不信你看看以下這兩個例子:
「戴洛維夫人說她要自己去買花。」--吳爾芙《戴洛維夫人》
「我沒聽過比這更慘的故事。」--福特《好軍人》
小說的第一頁,會使盡渾身解數、張牙舞爪的吸引你的目光。戴洛維夫人為什麼非得自己去買花?他買什麼花?那個「很慘的故事」到底是什麼?到底有多 悲慘?小說成功的「開場白」,讓我們心甘情願地被作者牽著鼻子走。
那麼小說的前幾頁呢?它們負責給讀者工具,告訴讀者「該怎麼讀」。作者把祕密全藏在小說的前幾頁裡,但只有一小部分的聰明讀者,才有機會去發現、 進而享受它。如果你想一窺小說真貌,徹底讀懂它,而不只是欣賞一個有趣的故事而已,就來上這門「美國文學院最受歡迎的小說課」吧!
2、誰在主導全局?作者、主角還是敘事者?
猜猜對作家而言,提筆寫小說最大的難題是什麼?答案是決定這本小說將由「誰」來說故事。是主角自己、主角的親密友人?還是另一個置身事外的聲音?
小說的「敘事觀點」究竟有多重要?曾有人說:「改變敘事觀點就想改變信仰。」好的敘事觀點,就像一個好的說書人,可以讓故事變得更精彩,高潮迭起 ,絕無冷場。畢竟這個「聲音」將陪你走完一本短則三萬字、長則二十萬字的路途,你能不去了解它嗎?
為什麼這部小說的旁白置身事外?那部小說卻像上帝一樣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其實這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原來!全知全能的「神的觀點」適合用來講述 長篇故事;英式偵探小說得透過華生醫生的眼睛,福爾摩斯才顯得如此神祕迷人;美式偵探小說則要主角親上火線才夠刺激,讓讀者也跟著熱血沸騰。這本書中 ,佛斯特教授將分別從7大常見的敘事觀點,分析各類型的小說。
3、故事的主角究竟長什麼樣子?
請在腦海中想個你最愛小說的其中一個角色。好了嗎?接著,拿紙筆把他畫下來。告訴我,他的眼睛是大是小?體重多少?身高多高?頭髮的顏色呢?臉上 有沒有雀斑?
就算你仔細讀過,也肯定畫不出這幅鉅細靡遺的人物肖像,因為作家根本沒告訴我們這麼多細節。福樓拜在寫《包法利夫人》時,連她眼睛的顏色都搞不定 了,你還期望他告訴你包法利夫人長的是圓是扁?關於角色的形貌,好的作者絕不會提示太多,剩下的得由讀者自行建構、腦補。如果每個讀《傲慢與偏見》的 女人都愛過達西先生,我的達西肯定與你認識的不同,也絕非電影的樣子。
真正讓角色生動的元素,不在於鉅細靡遺地描述,而是「欲望」。你大可不必知道角色的長相,但必須了解他內心的渴望。在《燈塔行》中,蘭姆西太太的 欲望是關乎家庭的;蘭姆西先生則一天到晚沉浸在他的哲學遊戲裡;至於另一個角色莉莉,她始終在找尋認同感,而那也是屬於她的欲望。佛斯特教授認為,只 要順著角色間的「欲望衝突」按圖索驥,一定能讀懂小說。
◎你一定知道狄更斯、珍•奧斯汀、海明威,但透過這本書,你可以真正讀懂他們
還記得第一次讀小說的經驗嗎?不論你讀的是武俠、歷史、推理,還是愛情小說,我們常會深陷其中,就算犧牲睡眠也在所不惜;讀罷後,更往往久久不能 抽離。小說究竟有何魅力?即使是同一本小說,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閱讀感受,也都各不相同。
我們都明白,小說家想說的不只是「故事」而已,他們表達的可能是對社會價值觀或現象的反動,也可能是透過書寫來傳達理想──然而,無論小說家想表 達的究竟是什麼,故事都不只是故事,它們背後的意義,才是小說真正的精神。
小說很簡單,但其實也很不簡單。進入這座寶山,你豈能空手而返?為了讀出更多樂趣、享受作家精心擘劃、隱藏在小說中的那些祕密,我們需要領路人- -美國文學院最受歡迎的教授「湯瑪斯•佛斯特」。
佛斯特教授繼《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之後,這回要帶領讀者更進一步地探究「小說」這個史上最受歡迎的文類。本書中,佛斯特教授引用超過兩百本 經典文學名著,傳授23個「讀懂」小說的技巧,揭開作者為小說蓋上的神祕面紗,讓我們這些「芸芸讀者」,得以一窺小說的真貌。
《傲慢與偏見》、《大亨小傳》、《百年孤寂》……,你也許讀過這些經典小說,但透過這本書,你可以真正讀懂它們;如果你一本也不認識,那也沒關係 ,因為讀過這本書後,你保證會迫不及待想閱讀它們!
◎現在就重讀一本你愛的小說,完完全全占有它,一次又一次地
這是你永遠應該保持的態度──去擁有你閱讀的小說。不是去買一本,而是在心智上徹底地占領那些作品,把它們變成「你的」。閱讀是一場作者與讀者之 間心靈及想像力的撞擊,而你的心靈和想像力與作者的同等重要。在這場閱讀交易裡,你可以運用本書提供的線索,掌握小說家寫在作品裡,卻不親口告訴你的 那些祕密,讓它變得比「好看」更好;甚至透過一次又一次地反覆閱讀,讓小說進一步染上你的顏色,成為獨一無二的超棒小說。
這輩子,你可能沒辦法成為第二個狄更斯、珍・奧斯丁或馬奎斯,但卻可以透過閱讀他們,建構出只屬於你的「私小說」,這就是閱讀的歧異性,也是小說 最迷人的地方。現在就重讀一本你愛的小說吧!重新占有它,一次又一次地。讀它千次也不嫌多,因為小說正如它的名字novel,永遠都是新的。
像史家一般閱讀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Reading Like a Historian: Teaching Literacy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s
作者: Sam Wineburg / Daisy Martin 译者: 宋家復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 - 4
 歷史不等於背誦,更重要的是──思考。
當「網路上找到的事物」被偽裝成知識,
該如何從龐雜且真偽難辨的訊息中抽絲剝繭,找出事實的脈絡?
本書以真實歷史事件為本並佐以史料,引領讀者批判性地重新解讀歷史,
真正地──像史家一般閱讀。
歷史不是人名、地名、年代、事件的堆砌,閱讀歷史更非背誦強記。本書顛覆你對歷史的認知,幫助你批判性地閱讀史料,提出關於歷史證據性質的深入問題,有助於提升閱讀素養,培養歷史思維。

本書共有八章,每章環繞著一個美國的歷史問題(起始於開拓、殖民與詹姆士鎮的事件,結束於古巴飛彈危機),由實例教導讀者如何探究史源與史料脈絡化,為歷史學的閱讀、教學與思考作出示範。

每章附有該主題所需要的教材──一手文獻、表格、圖像與政治漫畫、網路上哪裡可以找到額外資源的諸多建議,以及指導讀者如何貼近核心歷史觀念。讀者可一步步學習本書的取徑,強化思考力、判斷力,大幅提升閱讀素養。

像史家一般閱讀,當面對過往史實或今日的新聞事件,乃至工作及生活瑣事,你將更能看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及透析本質,有效地處理過去及現在的複雜性。歷史從不是腐舊片段的沉積,而能面對今日,面向明天。

本書教你──
1. 創造性地運用教科書,不受政治風潮的影響。
2. 區分歷史與迷思,了解歷史知識是被建構出來的。
3. 質疑史料,判斷史料的可信度及代表性。
4. 探究文獻的史源與史料脈絡化。
5. 綜合多重的歷史記述。
6. 進行以證據為基礎的思考與論證。
7. 活用視覺史料來探究歷史。
8. 以複數的歷史(histories)解釋事件。
9. 區分虛構小說與歷史。
10. 激發對當代議題的進一步研究。
创建日期: 2024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