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哥倫比亞的倒影 豆瓣
作者: 木心 INK印刻出版公司 2012 - 10
每次來哥倫比亞大學都是想找一本書,什麼名稱,誰著作的(如果見到了,就知道了),怡靜的長岸似的書案,一盞盞忠誠的燈,四壁屹立著御林軍般整肅的書架,下行的階口憑欄俯眺,書這窀穸,知識的幽谷,學術的地層宮殿,我又訕然滿足於圖書館的景色,而不欲取覽任何一本單獨的書了……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怕的預言,我的一生中,確實多的是這種事,比越窯的?,珍貴百倍千倍萬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脫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哥倫比亞的倒影》每篇文體都不盡相同,呈現不同的氣象:首篇〈九月初九〉,以《詩經》為肇始,寫中國人文傳統裡人與自然的對應關係,視角獨特;接下來的〈童年隨之而去〉、〈竹秀〉、〈空房〉皆為憶舊,看似平常,而每篇都各異其趣;即使是非常自我的〈明天不散步了〉,也可以看作意識流手法的範本;〈帶根的流浪人〉雖然寫昆德拉,多少卻有自況的意味;〈遺狂篇〉最是奇特,其中意味頗豐;同名篇章〈哥倫比亞的倒影〉全篇萬餘字,沒有分段,沒有句號,哲思與詩思滿溢其中。
下輯六篇一組的〈上海賦〉,寫上海的歷史、市井、三教九流、亭子間、弄堂,一言以蔽之,舊時上海形形色色,透過木心的筆,活靈活現,每一段皆妙不可言。木心用這樣的方式專寫上海的歷史地理人情風貌,並關心它的去從,應該是前無古人的。〈上海在哪裡〉、〈烏鎮〉,則是木心離開故鄉十多年之久,重返舊地,人事已非,感觸頗多。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豆瓣 Goodreads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
7.3 (9 个评分) 作者: 吉野源三郎 / 脇田和 译者: 陳昭蓉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3 - 8
日本百年「讀者最喜愛的一本書」票選高居第2名,僅次於夏目漱石的《心》!
80年來,再沒有一人比吉野源三郎更擅長用如此生動的故事,教我們如此重要的事!
無論世界變得如何混亂與殘酷,我們還是可以決定要用什麼樣的姿態好好活著。
‧「建立人生觀的第一本書!」80年來激勵無數日本讀者,人格養成必讀經典
‧名人同聲推崇,動畫大師宮崎駿更深受影響,自傳中以長文書寫讀後感
這是一本80年來,日本國高中最常要求學生閱讀的書!
這是一本長大後日本人最常回頭閱讀,並深刻感嘆如今仍從中獲益匪淺的書!
這更是一本隨時可在部落格或FB上,找到人們撰寫長文感動推薦的書!
「遇到難關或面臨挑戰時,這本書能讓人重新振作起來。」
1937年,吉野源三郎寫成本書,講述一位十五歲少年「小哥白尼」在大學畢業生舅舅的思想啟發與引導下,探索了友情、貧富、歧視、霸凌、人與社會、勇氣等課題,藉此釐清「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在傳統價值面臨崩壞的現代,書中所倡導的身為人的基本品格,特別令人動容。
「這本書會一直流傳,人們會持續閱讀。」
本書曾被收錄在小學教科書中作為教材,並且八十多年來不斷再版,影響了許多人。動畫大師宮崎駿更曾經以〈消失的風景的記憶〉一文,解釋這本書如何觸發他思考當時的社會以及未來的世界。他寫道,這本書「傳達出一個訊息,那就是無論處在多麼艱困的時代或是殘酷的時代,都要活得像個人」。
建立人生觀的第一本書!
沒有人能簡單地向你說明:「社會是這麼回事,人活著有這樣的意義。」
我可以教你英文、幾何、代數;但是我無法教你,人聚在一起組成社會、每個人在其中過著各自的人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什麼樣的價值。
你知道水是由氧和氫組成的吧。你當然也知道,氧和氫的比例是一比二。
像這種事情,我們可以用語言完全正確地說明,在教室看了實驗,一定會馬上點頭同意。
然而,如果說到冰水有什麼味道,就只能由你親自喝喝看才能明白。
不管別人怎麼說明,只有喝過的人才知道水真正的味道。
同樣地,我們無法對天生眼盲的人描述紅色是什麼樣的顏色。唯有等到那個人有了視力,實際看到紅色,才能明白。
人生也有許多這樣的事。
關鍵,在你自己。
自己在某個時間、某個地方受到感動,這種無法重複的唯一經驗,是真正屬於你的思想。
時時從自己的親身體驗出發、誠實地思考。
小哥白尼,這件事情真的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