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ography
The Art Of Calligraphy 豆瓣
作者: David Harris Dorling Kindersley Australia 2008 - 4
Whether you want to personalize stationery or enhance other special gifts and objects, The Art of Calligraphy helps you choose equipment, from brushes, pens, pencils, papers, to inks, and then shows exactly how to produce every letter of the alphabet 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scripts.
西文字体2 豆瓣 谷歌图书
8.9 (17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林章 译者: 陈嵘 (监修) / 刘庆 中信出版社 2015 - 7
"在日本被誉为“西文字体第一人”的小林章先生,通晓东西方文化、历史、近代书法和字体设计。常被聘请为国际字体设计大赛的评委,发现很多亚洲设计师并不真正了解西文字体的背景知识,更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西文字体。
小林章第一本书《西文字体:字体的背景知识和使用方法》是以年轻设计师和入门学生为对象的一本西文字体入门书。
《西文字体2:经典西文字体及其表现方法》则为进阶内容,着重讲解了如何有效使用西文字体,以及如何理解字体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的内容。
在第一章里,小林章按照几个主题介绍了如何有效使用西文字体,如体现高级感、亲近感和食欲的字体,还有体现英国、德国和法国风情的字体,以及传达信赖感和体现20世纪70年代风格的字体。在第二章《彻底解析经典字体》里,则以访谈的形式,采访了小林章所尊敬或者感兴趣的设计师们,包括察普夫先生、阿德里安、马修、罗伯特、萨姆纳、约阿希姆、阿希姆、巴斯和萨米。带你深入了解经典款西文字体设计师的心路历程!
"
字型散步 豆瓣
8.9 (17 个评分) 作者: 柯志杰 / 蘇煒翔 臉譜 2014 - 11
第一本以台灣生活議題為中心的中文字型專書
以城市街道的文字風景,揭開字型設計的秘密
中文字型的日常美學 × 字體知識的拆解本事
一群年輕、自發的字型研究愛好者,因為對字型的著迷,在網路上成為一股新竄起的風潮。這就是一本由字型研究愛好者所寫,帶你看、幫你拆解、讓你看懂字型表情的專書,帶你你跳脫「字型盲」的專書。
如果你曾經有過以下這些疑問,這本書裡都有解答;如果你不曾有這些疑問,這本書的內容會讓你對原本視而不見的微妙事物,開始產生興趣。
為什麼賣章魚丸子的攤販都用勘亭流?康熙字典體怎麼會變成小確幸的代表字型?太陽花運動的標語字體有哪些?復刻字體如何成為新顯學?日星鑄字行的鉛字如 何變成電腦字體?你知道宮原眼科的招牌是老師傅王水河的圓體字嗎?哪一種字型看起來很霸氣?哪種字型看起來肉感淋漓?英雄片與科幻片最愛綜藝體?……
如果你看過小林章的《字型之不思議》,你對於西洋文字設計裡所蘊藏的工夫,一定多少有所觸動跟理解,對於生活周遭出現的文字,也開始有不同的看法。文字再也不只具有功能性,「文字」隨著我們對字型設計的拆解與認識,有了不同的意義。
日常生活中放眼所及的中文字,好比捷運站、火車站或是國際機場,到站指標、路線引導、樓層看板……,這許許多多中文字所呈現出來的、讓人產生印象的,是 一個有美感的車站還是一個紛雜無章的機場?台北的街景由哪些字型,簇擁出何種城市氛圍?源遠流長的廟宇中高掛的匾額、古老的紙糊燈籠,象徵台灣的百年風 華;活字印刷的鉛字體與手寫招牌字,有令人懷想的台灣古早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字體在競逐我們的注意力?
到底應該選用楷體還是綜藝體?有什麼差別?康熙字典體又是怎麼從復刻字型界的王者,跌落為人人喊打、美感盡失的拒絕往來戶?經過對中文字型的拆解,我們從「字型盲」跳脫,成為對生活文字具有美感與敏銳度的文字使用者。
本書第一章,提出三個關於字型「功能性」的重要概念,這些問題常常出現在交通指標上。有時候使用字型牽涉的只是視覺美觀問題,但用在交通引導上,字體的表現或許攸關人身安全。
第二章,我們從字體散步開始進入中文字型的世界。據觀察,台灣人最愛的字體其實是楷書,而楷書作為漢字的正統,從唐朝流傳到今天,奠定漢字的樣貌。但楷 書不只牽涉中文字的寫法造型,其實楷書的美感也深深影響今天的印刷字體。要弄懂中文字型,不可以忽略楷書。值得玩味的是,中文字流傳到今日,書法與印刷字 體,怎麼會變成對立的兩端呢?探索衝突的原因,或許能讓我們更了解字型的意義。
就像動物演化一樣,楷書是始祖,各式各樣的中文字體基 本上都帶有楷書的基因,但是近四十年,從日本吹來的一股旋風,使中文字的樣貌隨之巨變。在第三章,我們就要介紹這股新潮流與原本的漢字所激盪出來的成果。 面對這股世界設計潮流的衝擊,漢字的發展多元紛呈,有些吸納了現代設計的專長;另一些則有所反思,回到傳統中找尋養分。而它們都活躍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 活中。
字型是許多議題的交會:歷史、美學、設計與社會文化,當然,它本質上也仍是一種科技產品。第四章,我們針對中文「字型」的科技 與產業面,來談談中文字型到底是怎麼樣設計出來的呢?作為一個創意與勞力密集的心血結晶,使用字體到底要不要經過授權?為什麼在電腦螢幕上看的,跟列印出 來的不一樣呢?雲端字型又是什麼呢?中文字型會如何發展?……更多問題的答案,邀請讀者們來細細探索。
名人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卜昱文/跨領域設計師及專欄作家
王志弘/平面設計師
李政宜/和碩聯合 設計總監
李惠貞/《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總編輯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周育如/水越設計/都市酵母 總管
林正文/《小日子享生活誌》執行長
柯熾堅/ 資深字體設計師
查理王/作家
胡佑宗/唐草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文龍/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
馮宇/ IF OFFICE負責人
黃威融/雜誌編輯人
蕭青陽/旅行藝術家
聶永真/設計師
TYPOGRAPHY 字誌 Issue 01 豆瓣
作者: Graphic社編輯部 / 葉忠宜|卵形 臉譜 2016 - 5
本書為中文圈第一本以字型為主題的專刊,由日本專業設計出版社Graphic社監製授權,並加入繁體中文版獨家中文內容,將為你從各種不同面向深入發掘字型的相關知識與情報。
Creation--中、日、歐文字型的製作、搜尋及購買方式:本期特輯「造自己的字!」作者群包括蒙納字型總監小林章、字型設計師許瀚文、字游工坊負責人鳥海修等國際第一線的字型設計師。透過本書,他們將帶你一窺中、日、歐文字型的從無到有,包括製作方法及設計時須注意的重點等豐富的字型知識。接著,書中將為你介紹個人也能簡單上手的造字軟體、字型搜尋App,並整理了中、歐、日文的字型製造商資訊,是你查找購買字型的最佳利器。
Learning--國內外字型相關學習資訊與海外研討會、留學經驗談
除了字型設計技術面相關知識外,本期也收錄了豐富字型相關學習情報,包括台灣、日本兩地的字型相關學習工作坊、研討會、短期課程資訊,以及字型設計師岡野邦彥、張軒豪至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的字型留學經驗談、美國TypeCon字型研討會的參加心得等,對學習字型設計有興趣的讀者,這些資訊將會成為你最好的入門指引。
Applications--裝置藝術、展場標示設計、商品設計等精采實例
此外,本書也將帶你親臨字型設計的相關藝術設計現場,包括英國黑潭的大型裝置藝術「Comedy Carpet」、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內的壁面作品「more than words」、NIKE JMC展場的標示設計、各種運用字型元素的商品設計等。帶你看見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字型樣貌。
Knowledge--網頁字型發展趨勢、字體編排如何影響閱讀經驗、字型活動報導……
在專欄部分,更收錄了日本百年鉛筆大廠Tombow如何更新商標、網頁字型的發展趨勢、字體排印與閱讀的關聯、國外經常使用的字體,還有小林章與日本手寫看板職人在台北舉辦的工作坊實況紀錄等內容。
這本全面而深入的字型專刊,為你送上豐富的第一手字型相關情報,帶你通盤理解字型怎麼做、怎麼用、怎麼學、怎麼玩,發掘字型的各種魅力,關注字型及藝術設計相關議題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知中·了不起的宋版书 豆瓣
作者: 罗威尔 / 主编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 - 8
校勘精审,刻印精良,装帧精美,乃成一代之书
宋代,中国历史上一个高度文明的朝代。宋代美学在唐朝和五代基础上延续,创新与突破,进而形成了素雅清淡、简洁质朴的美学特点。这种美学展示了宋人绝大部分的审美,投射到「宋版书」的刻印、版式、字体和装帧上,则表现出独具匠心的特点,使其成为中国古籍中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一类,流传于坊间的老话“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也足以说明宋版书在书籍界以及收藏界的价值。
两宋三百余年间,科举取士制度带动了文人读书买书的需求,从朝廷到地方,大小官府机关及文化机构刻书业兴起,雕坊印行颇多、印刷内容丰富、印刷作品精善程度另中国历代难以超越,雕版印刷事业在宋代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作为世界上昂贵的、高品位的收藏书籍之一,“宋版书”同时也是中国造纸术、印刷术以及宋代文化的历史见证。《知中·了不起的宋版书》延续内容品牌知中ZHICHINA以往的设计风格,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大家从“宋版书”的视角窥见宋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美学追求,向读者呈现有关宋代印刷业以及中国古代出版历史的面貌。
严谨的史料考证,丰富易读的实用知识,本期《知中》将一如既往的为读者带来富含人文情怀的阅读体验。从宋代印刷出版“宋版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印刷史开始进行梳理,内容涵盖不限于中国传统印刷术、造纸术、书籍版式与装帧、字体、书籍美学、校勘学、古籍善本鉴赏与收藏等方面,邀请书籍设计师吕敬人、木活字印刷手艺继承人邱恒勇、字体设计师厉向晨、古籍修复师朱煜、清代宫廷善本书籍“天禄琳琅”研究专家刘蔷、日本字体设计师今田欣一等中外多位受访人共同探讨,力求多角度立体呈现有关中国传统书籍美学与历史,为设计师、古籍善本爱好者、收藏爱好者,以及对中国文化议题感兴趣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读者,提供丰富实用的案头知识。
TYPOGRAPHY 字誌 Issue 02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Graphic社編輯部 / 卵形 臉譜 2016 - 10
影響各式設計完成度最重要的「標準字設計」(logotype design)
中、歐、日標準字設計要領,一次掌握!
--華文世界第一本字型MOOK
--日本設計專業出版社Graphic社監製授權+繁體中文版獨家內容
--帶你徜徉浩瀚無垠的字型世界
◆ISSUE #02附贈——王志弘設計 Typography海報 TyPoster #2
本書為中文圈第一本以字型為主題的專刊,由日本專業設計出版社Graphic社監製授權,
並加入繁體中文版獨家中文內容,將為你從各種不同面向深入發掘字型的相關知識與情報。
Typography 字誌 Issue 3 豆瓣 豆瓣
作者: Graphic社編輯部 译者: 葉忠宜 臉譜出版社 2017 - 6
大至網頁、廣告、書籍、設計,小至網站Banner、傳單,甚至簡單的文章排版,相信所有人都有為了挑選字型而煩惱的經驗——到底有哪些字型可用?該如何根據不同用途挑選字型?字型的好壞應該如何判斷?有哪些字型是經典必備款?在中文字型有限的情形下,該如何正確活用日文、韓文字型增加設計時的靈活性?…
本期字誌即嚴選整理了中、英、日三種語系、共401款你必須知道的經典/常用字型,從歷史源流到字型特色及使用訣竅,一本在手,方便隨時瀏覽比較,是所有設計者不可或缺的實用典藏手冊!
上海字记 豆瓣
作者: 姜庆共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 - 11
本书为2014年初版之修订版。 除修订了几处谬误及添补参考资料外,增加了一页内容:“二十世纪上海十款经典铅活字体”,并赠送一张8开海报(海报图案随机)。
100多年
400多幅图例
12位口述者
呈现上海汉字书写和设计的脉络
本书以上海一百年间的印刷品实物组成视觉线索,为传统 书法之后汉字书写和设计的痕迹、脉络,构建了一份系统的、客观的、清晰的基础档案。这些图例通过手写、设计及石印、铅印、胶印等近现代印刷工艺的再现,为我们保存了20世纪上海的教育、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的种种记忆。同时,也为近年来国内外掀起的字体设计热潮提供了一册可交流的读物。本书获2014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文字设计的原理 豆瓣
8.4 (11 个评分) 作者: (日)伊达千代 / (日)内藤孝彦 译者: 悦知文化 中信出版社 2011 - 10
《文字设计的原理》内容简介:在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的重要性无需多说。各种设计作品中都要添加文字。而文字又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又起到了营造氛围的重要作用。作者汇集多年来的经验,运用大量实际案例,有层次的逐步展开文字设计的各个重要因素,从认识文字、文字与意象、易于阅读的文字组合、在设计中如何强调文字,以及文字在排版中的运用。教你运用文字与设计的原理,大幅提升设计作品的质量,找到文字设计的乐趣。
The 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 豆瓣
作者: Robert Bringhurst Hartley & Marks Publishers 2013 - 1
Renowned typographer and poet Robert Bringhurst brings clarity to the art of typography with this masterful style guide.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this edition is completely updated, with a thorough revision and updating of the longest chapter, "Prowling the Specimen Books," and many other small but important updates based on things that are continually changing in the field.
Typography 09 豆瓣
作者: グラフィック社編集部 2016 - 5
タイポグラフィにまつわるデザイン、技法、情報を紹介するシリーズ書籍です。9巻目の特集「美しい本と組版」では、ブックデザイナーのインタビュー、老舗出版社の組版ルール、InDesignを使った組版の注意点などを紹介。別冊付録に、和文書体の組見本帖(小冊子)がついています。
编辑设计学 豆瓣
编辑设计学
作者: 凱絲.柯德威爾 / 尤蘭達.澤帕特拉 译者: 呂奕欣 積木 2016 - 6
先有準則,再談創意。掌握實用、易讀以及視覺美感的「Editorial Design編輯設計學」全方位指南。
「Editorial」原指「社論」,亦即在特定時間,對特定議題所發表的意見。編輯設計的最初任務,是要為值得訴說的故事進行全面策劃,並藉由出版刊物分享觀念、興趣或甚至品牌情報。編輯設計如今已不再局限於紙本頁面,而更常跨足到行動載具上。然而,無論是哪個時代的設計師,都肯定同意這門學問最重要的能力在於卓越的溝通技巧,與說故事的熱情。
確實傳達訊息是平面設計師永恆的課題,各式刊物如報紙、雜誌中的資訊分類更是一門精緻學問。本書由英國設計類教科書權威Laurence King出版社策劃、倫敦聖馬丁學院教授與藝術設計類書籍專職作家共同撰編課程內容,以當今主流的閱讀形式如電子雜誌、電子書、各式印刷出版品及刊物為基礎,為讀者規格化「新聞報刊類」平面設計的共通原則,並以大量優秀範例輔助說明,一本讀通這門複雜學程。
除了必須熟悉字型、視覺效果等平面設計的範疇之外,「新聞報刊類」的平面設計師(也就是所謂的編輯設計師)還需要具備能分析資料與讀者行為,並綜合廣告主以及讀者需求之後將資訊視覺化、甚至延伸到行動媒體上互動功能的能力。「編輯設計」的工作,其所需具備的準確度與複雜度與其他平面設計大有不同,關注的設計價值也有所出入。本書以七大章節為讀者建立編輯設計工作的基本觀念與技巧,任何對雜誌、報刊或其他類型出版品設計,無論數位或印刷有興趣的讀者,都能藉由本書獲得技術和觀念上的長足進步。
Jony Ive 豆瓣
作者: Leander Kahney Portfolio Hardcover 2013 - 11
这本书给人们展示了神秘的 Jony Ive 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1:Jony Ive 算是子承父业:父亲 Mike Ive 是一个银匠,他帮助英国的学校制定了强制性的设计课程,这些课程最终让很多的英国设计师受益,其中包括 Jony Ive。
2:一位大学教授会议称,在 Jony Ive 还是一个在校学生的时候,他就尝试设计手机和钟表作品。
3:在学校毕业出来,他的第一个项目是帮助一个客户设计厕所,最后他失败了。在 1989 年,他加入了一个初创公司 Tangerine,要求为一个客户设计厕所,最后的设计稿被客户否决了,原因是客户觉得要做出来太贵了。
4:在 Steve Jobs 重返苹果之前,Jony Ive 差一点就离开,当时是他的新上司 Jon Rubinstein 劝他留了下来。
5:Jony Ive 是苹果公司内推动信奉白色产品的人,据前苹果设计师 Doug Satzger 透露,起初 Steve Jobs 是很反对使用白色的,Jony Ive 之前在英国的学校里做的很多设计都是白色,他就一直在苹果内部推动白色设计理念。
6:Jony Ive 喜欢现代电子音乐。在苹果的一个神秘设计室,他们经常播放这种吵闹的音乐,然后一大堆音乐人和设计师在那里玩滑板和足球。
7:在设计工作室他有一间自己私人的办公室,据说是一个全玻璃的设计,里面只有桌椅和灯,连家人的合影都没有。这个办公室一般人是进不去的,前 iOS 主管 Scott Forstall 都没的进去。
8:Jony Ive 的工作也要对自己的妻子保密。跟其他设计团队的成员不同的是,Ive 甚至从来没有带自己的孩子来过设计工作室。
9:Steve Jobs 在 2004 年接受胰脏手术之后叫到跟前探视的两个人中有一个是 Jony Ive,另一个是 Steve Jobs 的妻子。
10:跟 Jony Ive 一起工作的人表示 Ive 无意做苹果公司的 CEO。
字型散步走在台湾:路上的文字观察 豆瓣
作者: [日] 藤本健太郎 / 柯志杰 译者: 廖紫伶 臉譜 2019 - 3
奇幻式思考×台湾旅行素人观点
第一本日本设计师视角的台湾文字观察
台北→嘉义→台南→高雄→台湾的街角文字
从在台湾发现的绝妙文字中,遇见新的字体编排可能性!
隐藏在小巷弄中的汉字生命力,来自纯汉字世界的惊人设计!
近年来,日本杂志不约而同的用台湾街景当封面,市容称不上优雅整齐,也不够前卫摩登的台湾,为什么会受到日本人的青睐呢?尤其在设计师的眼中,又是什么样的风情?
「一直在日本全国各地,有如履行天职般的进行路上的文字观察」平面设计师藤本健太郎在国高中时期,分别受到《VOW》、《东京トワイライトゾーン》、《超芸术トマソン》等期刊书籍的影响,养成路上观察的兴趣。自日本工学院专门学校设计毕业,成为平面设计师后,为了找寻创意的灵感,经常四处游走,拍下在每个城镇遇见的手制文字招牌,于二O一二年出版《字体散步:路上文字观察》,为日本蔚为风潮的「路上观察学」,打开了一扇「品尝街道中招牌文字」的窗。
▋挖掘隐藏在巷弄中的汉字生命力
日本街道充斥了各种平假名、片假名、汉字与英文等多种文字类型,完全由笔画复杂的繁体字所构成的台湾街道文字,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呢?喜爱观察路上招牌文字的藤本健太郎,很久之前就梦想「总有一天,我一定要去汉字的字型编排发祥地看看」。《idea》杂志编辑长暨该书系策画室贺清德也曾构想「下次好想用台湾篇做为主题,到那边好好欣赏一下汉字呀!」
路上观察团队终于在二O一五年的炎炎夏日开跋到台湾。台北→嘉义→台南→高雄,尽管差点中暑,从早到晚,他们仍兴致盎然的走过一个街区又一个街区,看到了:
● 圆黑体与赛博朋克
果汁摊上纯粹到极致的圆体字型,让我大受感动。在热带夜晚的人海中,有着鲜艳色彩的压克力板散发出光芒……感觉上宛如一部近未来的赛博朋克(Cyberpunk)风的科幻电影。
●台湾大厦的字型趋势
龙山寺旁的大楼,看到有棱有角、充满现代感的高层大厦字型的房地产广告,日本很少用这种风格,一般都使用纤细的衬线体,或是线条看起来流畅优雅的书写体英文字母,将充满诗情画意的西式名称「包装」起来。后来又发现类似案例,这不会是台湾高楼大厦的看板设计趋势吧?
●深夜的时尚字体
在深夜遇到由右至左的「明美百货时装社」招牌,让人联想到日本大正末期至昭和初年(西元1930年前后)达到流行高峰的图案文字。透过古典的风格,优美的波状线条元素,以及宛如珍珠般随处散布点缀的圆点所制造的效果,产生了出类拔萃的时尚感。
●突然出现的「南无阿弥陀佛」
在台湾街角最常看到的,就是把南无阿弥陀佛或众菩萨的尊名,写在宛如符咒般纵长型的纸上,然后大剌剌的贴在墙壁或电线杆上。这个用隶书体,将每个字的一个地方大胆往右撇的「波磔」写法,既美丽又帅气。在现成的隶书字型中,很难感受到的手写笔触风味,真是让我深深着迷呀!好想带回去喔。
● 哥德式的死亡感
独身贵族的招牌采用欧洲传统字体「Blackletter」的元素,并且加上大量的装饰。这种呈现陈旧感的文字会让人觉得很「时尚」,而呈现全新感觉的文字则会带来「暴力恐怖」的印象。……现在有愈来愈多这样的字体,被使用在哥德式或唯美主义的隐喻上。
......
▋平面设计师+字体钻研者日台联手策展-----台湾的路上文字观察
前后两次访台、远征四个城市,藤本健太郎惊讶的发现:「台湾街角交杂了从古至今的传统与近代文化。日本的招牌是以相对上较能自由变形的平假名与片假名为中心设计的,而以汉字为主的世界,发展出日本人无法想像、充满独创性的汉字招牌。」透过他的双眼,写下了八十四则奇幻式思考的台湾字型散步。
日本战后的设计文化常以罗马文字或横排文字为帅气的象征,但本书跨越这样的观点,企图重新找出「汉字」与其设计的可能性。同时邀请研究「字嗨」社团发起人、《字志》撰稿人之一,对字体有深入研究的柯志杰先生撰写八篇专栏,提供不同视角的在地观点,补充台湾字型的相关背景知识与发展状况,让全书更有参考价值:「猜想对于日本的读者而言,台湾的语言、文字文化应该都是陌生的,像台湾语言环境的复杂性,就是日本单一语言社会无法想像的情境。所以我决定从繁体字、注音符号、多语言环境等主题,为本书提供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为试图理解为什么台湾街道上的招牌会是现在这个样貌时,提供文化脉络上的蛛丝马迹。」
「一个日本设计师,从与其他旅客不同的角度,以街道文字的视角探索着台湾的轮廓。如果你能跟随着这样的虚拟体验阅读本书,相信明天开始,看见平常熟悉的街景,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藤本健太郎诚挚邀请台湾读者,与他一起巡 礼台湾街道,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字形散步走在台湾:路上的文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