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洪水

Goodreads 豆瓣
讚美洪水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相关收藏单

報導者10週年 - 身心與環境

ISBN: 9786267645826
作者: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
译者: 黃煜文
格式: 平装
其它标题: 讚美洪水:文明的干預如何抑制河流的重生?
出版社: 衛城出版
发行时间: 2025 -9
语言: 中文
装订: Paperback
页数: 352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文明的干預如何抑制河流的重生?

In Praise of Floods : The Untamed River and the Life It Brings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    译者: 黃煜文

简介

流動是河水的本質,洪災是它呼吸的方式

當人以治理為名征服流水,就是在箝制生命
最終乾涸的將不只是大河,還包括生態與文明
政治人類學大師 斯科特 生命最末的遺作
重新流轉人與自然、強者與弱者的關係

河流是有生命的。

河流會誕生、會變化;會隨著季節改道、開闢出新的通往大海的路線。河流時而緩慢、時而劇烈流動,河底充滿了生機,養育了人類、也養育了自然。河流會氾濫、會滿溢,也會乾涸、會枯竭。

儘管河流偶爾會帶來洪水,但在洪水過後,卻是無限的生機。洪水,是河流充滿活力的象徵。

然而,人類千年來卻不斷試圖馴化洪水。透過建造水壩、灌溉、淤積、堤壩和防洪堤來抑制洪水氾濫。人類用鋼筋與水泥入侵了河流、用工程與填土殖民了洪水,當河流再也無法氾濫,河流便漸漸死亡,而文明正在以進步的姿態,一步步殺害了河流。所謂的水利治理,反而徹底抹除了河流「作為生命系統」的本質。從殖民政權到發展主義政府,這種干預不僅改變地貌,也重塑了人民與非人類之間的共處方式。

政治人類學大師斯科特再次以深刻的歷史眼光,帶我們回到一條曾經自由奔放的河流——緬甸的伊洛瓦底江。他以「洪水」為核心,揭示河流如何生、如何變,也如何在工程治理中逐漸「死去」。斯科特再次將焦點放在政治權力如何滲透微觀生活,這一次他聚焦的不是高地邊民、不是抵抗策略,而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以及我們如何學會傾聽河流的聲音。

本書特色

1. 從「順應水脈」到「操控河流」: 在人類世瓦解自然資源的同時,我們鮮少注意到人類對河流的破壞,本書回到河流本身,重新檢視人類如何逐步支配河流。書中細緻描繪人類數千年來如何破壞河流、抑制洪水,進而促使整個生態系瓦解。今日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的自然災害,不論是洪水氾濫、生態多樣性降低,都與本書探討的主題息息相關,他試圖探討伊洛瓦底河流域的早期開發模式,展現人與自然共處的可能。

2. 揭示「文明化」背後的破壞性後果:本書透過橫跨數千年的實例指出農業擴張、軍事殖民與城市建設如何導致大規模的森林砍伐與土壤侵蝕。斯科特不只是探討緬甸,更把視角放大,討論黃河、尼羅河等代表性案例。書中強調,早在近代工業化之前,人類就已對河川造成深遠而不可逆的改變,挑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想像。

contents

推薦序 當我們失去了對河流的想像 黃文儀(臺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導讀 以河為度 洪廣冀(臺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序 言
致 謝
導 論 談談河流
第一章 河流:時間與移動
第二章 讚美洪水:與河流同行
第三章 農業與河流:一段漫長的歷史
中場時間 伊洛瓦底江
第四章 干預
第五章 非人類的物種
第六章 醫源效應
翻譯對照表
注 釋

其它版本 (1)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