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崛起
豆瓣
知識份子打造的城市
London Rising: The Men Who Made Modern London
賀利思(Leo Hollis) 译者: 宋美瑩
简介
為什麼一個海島國家的城市,可以成為日不落帝國的首都?
倫敦如何牽動世界,影響時代?既掌握全球金融脈動,又是創意產業中心?
走在時尚潮流尖端的倫敦,展現的現代化、閃亮的外表和繁忙的交通,都呈現著未來的意象。這個國際貿易的大熔爐,各種思潮在此碰撞匯集凝聚,奠定日不落帝國的偉業。然而,倫敦有著很多層面,鋼鐵、玻璃帷幕背後,還留存著許多過往的歷史。
其實十七世紀中葉的倫敦已瀕臨崩潰,古老的建築結構無法負擔急速成長的人口,內戰使社會分崩離析,瘟疫來襲還奪去十萬條人命。一六六六年九月二日晚上,布丁巷一間烘焙店竄出火苗,接著蔓延倫敦城,狂燒四天四夜。大火驅走了黑死病,也燒盡倫敦舊城的繁華,吞噬一萬三千兩百棟房屋、八十七間教堂,包括聖保羅大教堂與所有主要建築。作家艾佛林嘆道:「倫敦再也不存在了。」
可是只不過短短的六十年,倫敦猶如浴火的鳳凰,從灰燼中崛起,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也是國際貿易的風爐。
倫敦是怎麼辦到的?本書作者翻掘龐雜的史料,發現倫敦重建史裡五個傳奇的角色,他們分別是:建築師雷恩、作家艾佛林、科學家胡克、思想家洛克,以及地產商巴蓬。透過這五個人的視線和經歷,我們重新走過一次倫敦重建史,以及整個英國社會的重生和轉型。我們也看見從十五世紀以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如何透過思想的洗禮,影響了一個世代的知識份子,最後改變一個偉大城市的發展路徑。
本書核心雖在倫敦,實則寫整個英國的重大演變,及如何牽動世界。除了大時代的動盪外,我們從中看到倫敦如何在過往古蹟上重新建立未來。再也沒有比這一段艱困且輝煌的時期,更適合介紹英格蘭的政治與文化。
contents
推薦序 在知識運動浪頭上出現的城市──讀《倫敦的崛起》 楊照
給台灣讀者的信 世界第一座現代城市──倫敦
前言
第一部 內戰時期的孩童
一、有史以來英格蘭年輕人的最大危難
二、無聲的革命
第二部 復辟時期倫敦的興衰
三、復辟與復興
四、雙城記
五、「倫敦再也不存在了」
第三部 我將再起
六、丈量城市
七、勘測司令
第四部 現代倫敦的形成
八、投機城市
九、古老與現代
十、政治的對立
十一、革命前夕
第五部 倫敦再生
十二、徹底摧毀,重新再造
十三、倫敦革命
十四、鳳凰崛起
十五、終點
注釋
參考書目
中英對照表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