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说者被说的时候
豆瓣
比较叙述学导论
赵毅衡
简介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是一部关于叙述学的理论著作。叙述学是一门条理相当分明的学问,但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研究,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这门学问才逐渐成熟。而作为其出发点的几条公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人点破。赵毅衡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体悟,得出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公理:不仅叙述文本是被叙述者叙述出来的,叙述者自己,也是被叙述出来的——不是常识认为的作者创造叙述者,而是叙述者讲述自身。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
叙述学的学科发展特点是反向积累,先有很多学者研究个别题目,然后形成一个个体系,最后才在后结构主义者的拆解下逐渐显现出公理。本书的讨论在后瞻的基础上,有着更为系统、整齐的阐述。
contents
新版自序
初版自序
第一章 叙述行为
第一节 叙述者的窘境
第二节 叙述行为诸要素
第三节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第四节 叙述文本的二元化
第二章 叙述主体
第一节 主体层次
第二节 指点干预
第三节 评论干预
第四节 叙述可靠性
第五节 主体各层次间的亲疏格局
第三章 叙述层次
第一节 叙述分层
第二节 叙述层次间的复杂格局
第三节 跨层
第四节 分层的叙述学功用
第五节 自生小说与回旋分层
第四章 叙述时间
第一节 双重时间
第二节 时间变形
第三节 时长变形
第四节 省略与复述
第五节 倒述与预述
第五章 叙述方位
第一节 叙述角度
第二节 权力自限
第三节 叙述方位分类
第四节 跳角
第六章 叙述中的语言行为
第一节 叙述语言的主体
第二节 转述语分类
第三节 内心独白与意识流
第四节 抢话
第七章 情节
第一节 情节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情节的组成单元
第三节 复合情节
第四节 悬疑与伏笔
第五节 情节类型学
第六节 时间、空间与因果
第八章 叙述形式的意义
第一节 艺术叙述与历史叙述
第二节 逼真性
第三节 自然化
第四节 有机论与整体论
第五节 形式中的意义
第六节 症候式阅读
第七节 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