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
When Books Went to War: The Stories that Helped Us Win World War II
[美] 莫里·古皮提尔·曼宁 译者: 犹家仲
简介
一段炮火纷飞之下仍要读书的动人往事
一场图书与赢得和平的奇妙联结
一段激动人心的二战奇闻
献给所有爱书、捍卫自由之人的精神之书
【内容简介】
二战期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在欧洲大肆焚书,义愤填膺的美国图书管理员闻讯,组织了“胜利图书运动”,募集了2000万本精装书,送往国内外军事机构。然而,图书数量、种类远远不能满足士兵的需求,而笨重的精装书也难以在战场上携带。
为此,美国图书协会与美军展开了一个非比寻常的“军供版图书”项目:为参战美军提供小巧、轻便的特制平装书。至二战结束,1200种不同主题,覆盖各个阅读领域,共计1.2亿本军供版图书为士兵带来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与绝无仅有的阅读体验。在诺曼底登陆的等待过程中、在太平洋地狱般的战壕里、在医院、在飞行着的轰炸机上……士兵们都在读军供版图书,并给作家寄去洋洋洒洒的读后感,而很多作家都会认真回复每一封来信。
《了不起的盖茨比》火了起来,《布鲁克林有棵树》的作者贝蒂•史密斯成了全民偶像……军供版图书不但帮助美国赢得了战争,让一批作者成了畅销书作家,而且推动了出版行业平装书革命,使阅读习惯从知识分子扩展至整个民族,创造了新一代民主的读者,帮助欧洲出版业浴火重生。本书为历史爱好者与爱书之人讲述了一段激动人心的二战奇闻。
【编辑推荐】
1. 献给所有爱书、捍卫自由之人的精神之书。战火终将熄灭,而图书永存。一段图书与战争的动人往事,一个文化软实力的最佳诠释,一场没有硝烟的平装书革命。炮火纷飞之下、泥泞之中,士兵们平静读书的场景,给人极大冲击;当时那种对阅读的如饥似渴,依旧打动人心。
2. 图书与赢得和平的奇妙联结中,看图书如何成为战士们“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诺曼底登陆的等待过程中,在太平洋地狱般的战壕里,在医院,在飞行着的轰炸机上……士兵们都在读书。读书既帮助士兵度过了战争的等待间隙,也抚平了战士的情绪,激励了士气,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同时使阅读习惯从知识分子扩展至整个民族,为战后培养了一代新的读者。在这里,图书便是另一种武器。
3. 随书赠送笔记本,还原军供版图书的特殊版式、厚度和质感。二战期间,为了使图书便于携带、翻阅,尤其考虑到需适应战时环境、光线,美国印制了特殊版式的军供版图书,只为给士兵提供最佳阅读体验。本书此次加印随书赠送的笔记本,仿照“军供版图书”样式印制,让读者对该版本有更直观的认识,体会战时图书细节设计的用心,同时感受图书带来的振奋力量。
【媒体推荐】
引人入胜……为我们审视战争的磨难和书籍的力量提供了一个新颖独到的视角。
——《柯克斯书评》
行文如流水,研究细致入微,在依托第一手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此书将二战文化中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部分依数呈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结论:此书可读性强,妙趣横生,对任何对战争大后方故事感兴趣的藏书家或历史学者而言,都是一部完美之作。
——《图书馆杂志》
无论你是否爱读书,都会被这个经无懈可击的调查而写成的故事打动。曼宁不仅为我们照亮了二战历史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尘封片段,也提醒现今在电视、电影等娱乐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里生活的我们,文学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娱乐周刊》
曼宁不仅把这段平淡无奇的战争经历描绘得精彩纷呈、跌宕起伏,而且也可作为一部文化史,在很大的程度上对现代美国做出了阐释。
——今日美国网
contents
第一章 凤凰再生
1938年,纳粹查禁18类图书,包含4175本书,565位作家的所有著作。这些作家大部分为犹太籍,包括卡尔·马克思、厄普顿·辛克莱、杰克·伦敦、亨利希·曼、海伦·凯勒、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托马斯·曼和亚瑟·施尼茨勒等。
第二章 价值85美元的衣服,睡衣除外
1940年10月,大约有1650万美国人陆续应征入伍,美军物资、装备的极度短缺大大影响了士气。为士兵提供图书,成为美军维持士气的战略性举措。
第三章 发起胜利图书运动
1942年,仅两个月,胜利图书运动便募集到了400万册图书,另有150万册因为体积庞大、笨重、不方便士兵携带而遭拒收。获取大量的平装书成为当务之急。
第四章 思想战争中的新武器
战争的硝烟不仅弥漫海陆空,而且延伸到思想界。这场战争中杀伤力最大的单一武器不是飞机、大炮和坦克,而是《我的奋斗》。这场战争中,图书便是武器。
第五章 随手抓起一本书,乔,继续
士兵排起长队,等着分发图书,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名,随手抓起一本书就走。每个人都因为这些图书而心存感激。2000万册图书完全不够派发。
第六章胆量、勇气以及超常的魄力
1944年5月30日,艾森豪威尔将军正式实施诺曼底登陆计划。对许多人而言,图书成了缓解紧张情绪的唯一东西。
第七章 荒漠甘霖
对士兵而言,军供版图书如同荒漠中的甘霖。当图书送到的时候,他们会如饥似渴地一哄而上,抢一本收藏起来,带着参加战斗。
第八章 审查制度和罗斯福的第四个总统任期
1944年11月,罗斯福以大约300万选票的微弱优势,开始第四个任期的总统生涯。美军士兵给他投的3400万张选票,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九章 德国投降与被弃的荒岛
1945年5月8日,杜鲁门总统宣布德国正式投降,但是提醒人民,战争只取得了一半的胜利。在西方重获自由的同时,东方依然处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第十章 终获和平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了正式投降书。美国政府产生一个更富灵感的创意,就是利用图书帮助老兵重新开始他们的国内生活。
第十一章该死的平均分提高者
二战期间,纳粹疯狂焚毁图书约1亿册,美国政府给士兵分发了1.23亿册军供版图书,美军收到的图书数量超过了希特勒所焚毁的图书数量。
后记
致谢
附录一 遭纳粹查禁的作家名录
附录二 军供版图书总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