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与中国外交决策

豆瓣
冷战与中国外交决策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相关收藏单

读秀下架或隐去SS编号的条目

ISBN: 9787510817090
作者: 牛军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3 -1
丛书: 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
装订: 平装
价格: 68.00元
页数: 422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牛军   

简介

《冷战与中国外交决策》着重研究冷战时期中国重大战略与外交决策。作者收集并利用大量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解密的第一手历史档案,通过对一系列重要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冷战背景下中国制定外交战略和处理中美苏关系、应对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和台湾海峡危机等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决策机制、指导思想及其长远影响,对认识和总结中国外交决策的历史经验有重要的价值。

contents

代序:冷战国际史研究:世界与中国
一、冷战国际史研究的学术特征
二、冷战国际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冷战国际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前言
冷战与中国外交
解放战争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东亚冷战的前奏
一、“蒋(介石)之下的和平”:机会是否存在
二、内战与冷战
三、革命中的新格局
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一、“一边倒”与新中国外交的革命性
二、三大决策与新中国外交的内在矛盾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含义
1962:中国对外政策“左”转的前夜
一、5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关系动荡的缘起
二、1960年开始的对外政策调整及其原因
三、1962年的对外政策向左转
“告别冷战”:中国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涵义
中苏关系
论中苏同盟的起源
毛泽东的“危机意识”与中苏同盟破裂的缘起(1957-1959)
一、“原子弹”——危机与裂痕之一
二、“美苏缓和”——危机与裂痕之二
三、“大跃进”——危机与裂痕之三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一、中苏关系破裂后的中国外交战略
二、中苏边界军事冲突与中国的反应
三、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对美政策的转变
1980年代中苏关系研究
一、中苏关系的研究框架
一“正常化”问题的缘起及涵义
三、“三大障碍”的提出及其影响
四、解决印支问题与“正常化”
抗美援朝决策
朝鲜战争中中美决策比较研究——抗美援朝决策研究之一
一、美国决定军事干涉与中国决定抗美援朝
二、越过三八线决策
三、“停战谈判”决策
……
地区问题
中美关系
代结语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