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秀下架或隐去SS编号的条目

一册

一册 @atreides

222 本书  

作为一个基于图书馆馆藏情况的图书出版信息聚合网站,读秀一直是广大读者搜寻图书借阅资源的重要工具。但读秀收录的图书条目经常发生变动,有些图书一度收录(曾经有过读秀编号)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搜索到,或是读秀编号被隐去,容易被误认为不存在,给广大读者带来了一些不便。这种现象被一些朋友用图书馆管理术语戏称为“下架”。本书单收录一部分被读秀“下架”的图书,以便各位读者查阅出版信息,避免因读秀无条目而误认。 内容部分来自表瓣的一个豆列:SS编号发生过显隐变动的读秀书籍条目

毛泽东经济年谱 [图书]
作者: 毛泽东经济年谱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 3
本书介绍了毛泽东的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经济观点、经济设想乃至毛泽东的经济工作实践等。
一册: 疑似是因为“特货”问题上口径与官方说法不一致而引发争议
《武训传》批判事件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杨俊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5 - 8
武训是清末山东堂邑县人,他的特殊事迹是“行乞办学”。1950年10月以武训生平事迹为内容的电影《武训传》上映引起“好评如潮”,同时也有对影片的批评意见。毛泽东敏锐地注意到这场争论对于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决定借对《武训传》的讨论批判,进行新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毛泽东强调:“重要的不是武训和《武训传》”,“主要是提高思想认识”,“对事不对人”。但这场批判运动还是发生了一些“简单”“片面”“压服”的现象。本书把对《武训传》批判事件的研究重点,放到对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它的“实际构成”上,重点关注该事件发生特殊时代——“立而不确”的“新民主主义秩序”,以及当时政治领导人特定的思想认识和深刻的政治思考,通过“移情”到“彼时彼地”,用“同情的理解”去展示其“合情合理”的一面,以期对这个重大事件进行新的合乎逻辑的解读。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泽厚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 5
本书收作者对近代中国自太平天国至辛亥革命时期各主要思潮和重要思想人物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等的系统论述和细致分析。首篇即从思想角度剖析,太平天国为何“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指出农民革命战争诸多规律性现象、慨乎言之,深意存焉。其后数篇乃对戊戌变法维新思想和人物的详尽分疏,于康有为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策略,评价甚高。此外,对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特殊地位,章太炎的民粹主义的突出思想特征,上世纪初知识者由爱国而革命的心路历程以及梁启超、王国维等人的独特意义,都或详或略予以点明和论述。
明代考据学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林庆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7
《明代考据学研究》,台湾著名经史学者林庆彰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明代考据学的重要作品。明代考据学向来认为开清代考据之先河,有一批重要的学者,如焦竑、杨慎等,其他重要考据学者,均有专章讨论,分析其学术的利弊得失,对于研究明代学术史以及清代学术渊源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大逃港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6.8 (33 个评分) 作者: 陈秉安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0 - 7
《大逃港》内容简介:共产主义曾经描绘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宏伟壮丽的图景,它曾承诺不仅将给社会带来平等、公正,而且将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人民群众带来比资本主义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20世纪之后。社会主义无论在亚洲还是欧洲,都取得了广泛的胜利。
宋史艺文志考证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乐素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4 - 6
本书分三篇,第一篇是“宋史艺文志考证”,包括考证例言、目录、称引书名简称表、正文四部分;第二篇是“宋史艺文志误例”,包括误例说明、目录、正文三部分;第三篇是“宋史艺文志研究札记”,包括研究札记目录和正文两部分。
北京商业契书集(全二册) [图书] 豆瓣
作者: 刘小萌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11 - 7
《北京商业契书集:清代-民国(套装共2册)》收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藏清代、民国时期契约文书四百件。清代、民国分编两册,各二百件,均按时间顺序编排。两册分别附录《北京商业契书集筒表》,书末附录《名词索引》。
一册: 上册13091801(没抓),下册13092051
冷战的起源 [图书] 豆瓣
作者: 沈志华 九州出版社 2013 - 1
《冷战的起源: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及其转变》主要收录了斯大林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斯大林左右逢源与中共独占东北的决心、苏联从东北撤军与中国内战的开启、美国对中苏结盟的反应与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前:制约中共,阻挠中苏接近、中苏条约签订前:挑拨离间,阻止中苏结盟、朝鲜战争爆发前:“全面遏制”战略的出台、朝鲜战争爆发后:冷战格局在亚洲的形成、毛泽东与东方情报局:亚洲革命领导权的转移等内容。
冷战中的盟友 [图书] 豆瓣
作者: 沈志华 九州出版社 2013 - 1
《冷战中的盟友: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主要收录了前提:苏联、东欧、中国三角关系、处理波兰危机:苏联未遂的军事干涉、处理匈牙利危机:苏联第一次出兵、处理匈牙利危机:苏联第二次出兵、结论:中国开始介人东欧事务、中国对东欧十月危机的反应和思考等内容。
冷战的再转型 [图书] 豆瓣
作者: 沈志华 九州出版社 2013 - 1
《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冷战的再转型•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的作者利用国内外已解密档案文献,分析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一是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莫斯科会议以及中苏为实现的军事合作;二是炮击金门引发的苏联反应和中苏分歧;三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及苏联的反应;四是中印冲突以及中苏分歧公开化;五是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冷战的再转型•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附录四个大档案及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冷战的转型 [图书] 豆瓣
作者: 沈志华 九州出版社 2013 - 1
《冷战的转型:中苏同盟建立与远东格局变化》介绍了冷战格局在亚洲的转型,即中苏结盟及其带来的远东格局的变化,重点为中苏高层之间在建立同盟问题上的博弈,同时对于中苏结盟之前苏联对我国新疆的政策,中苏结盟的经济背景及苏联对我国的经济援助,以及受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影响的对台作战问题和朝鲜战争问题都有所涉及。《冷战的转型:中苏同盟建立与远东格局变化》还附有大量有关苏联对华经济援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过程和条约文本的解密档案,是了解中苏结盟全过程的珍贵史料。
冷战与中国外交决策 [图书] 豆瓣
作者: 牛军 九州出版社 2013 - 1
《冷战与中国外交决策》着重研究冷战时期中国重大战略与外交决策。作者收集并利用大量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解密的第一手历史档案,通过对一系列重要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冷战背景下中国制定外交战略和处理中美苏关系、应对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和台湾海峡危机等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决策机制、指导思想及其长远影响,对认识和总结中国外交决策的历史经验有重要的价值。
战后美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梁志 九州出版社 2014 - 10
本书属“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书系之一。该系列由冷战国际史学科创建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沈志华教授主编,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该书系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冷战国际史的研究成果。
本书还原了1945年以后朝鲜半岛的分裂过程以及美韩同盟形成的历史沿革。全书主要探讨了韩国政治发展中美国角色的转变,及美国政府援助政策对韩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青瓦台事件”、“普韦布洛”号危机秘密谈判的过程,对国际危机谈判策略提出了国际危机管理机制的新议题。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德泽 学苑出版社 2001 - 1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内容简介:在档案研究工作中,他广学博览,在占有大量原始档案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归纳、著述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和专著。《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一书是这方面的代表,是张老先生积几十年学术研究心血之大成之作。<br>该书于1981年10月正式出版。它全面阐述了清代国家机关的构成、性质、职权和沿革,收罗丰赡、考证详明,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清代历史研究、档案整理、编辑和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被收入《中国名著大辞典》。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德泽 故宫出版社 2012 - 7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全面阐述了清代国家机关的构成、性质、职权和沿革。收罗丰赡、考证详明,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清代历史研究、档案整理、编辑和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被收入《中国名著大辞典》。
超越帝国 [图书] 豆瓣
作者: [意] 安东尼奥·奈格里 译者: 李琨 / 陆汉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4
今天,帝国不再有外部了:它无法应付自身之外的现实了。因此,每一场战争都是内战,一场内部的争斗,一场国内的争吵。但是,如果敌人总是在内部出现,军事化也就成了正常化的一部分,每一场战争也就必定以政策实施的面目出现。但是,阳光真的普照到了社会矛盾可以转化成解放的开端的旧有的唯物主义美梦中吗?在帝国的缝隙里,我们看到一种可以改造世界的可能性。反对帝国的代表是大众,是富有激情和动力的个体的集合体。他们行动的潜能提供了建立一个更好的世界的希望。
致命的海滩 [图书] 豆瓣
The Fatal Shore
作者: [澳] 罗伯特·休斯 译者: 欧阳昱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3
本书是一部关于流放到澳大利亚的流犯的流放史,叙述了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制度形成,流犯在澳大利亚的生活状况等等,以史诗般的笔触,叙述了野蛮的流放制度如何把男男女女和少年儿童逐出乔治时代的英国,进入一种令人发指的刑罚制度。
创建日期: 2022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