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丁玲五十年

Goodreads
我与丁玲五十年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相关收藏单

丁玲研究

ISBN: 9787500095842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5 -8
语言: 中文
装订: Paperback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简介

《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由94岁高龄的陈明老人口述往事,主要讲述其与丁玲半个世纪的风雨姻缘,突出了两位老革命文艺工作者对党终生不渝的信念。《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描述了从抗战(延安时期)、解放战争、建国初期,反右蒙冤到文革遭遇,以及平反后重新投入工作的曲折生活经历,细节丰富生动,大量细节逐一披露,很多内情迷雾拨开。对于了解丁玲是难得的一手资料,也是非常珍贵的史料。《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是沈钧儒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学联派代表参加。在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中,比较有群众基础的团体,中学联是一个。在上海多次游行示威等群众组织活动中,麦伦中学是比较活跃、比较扎实、具有战斗力的学校之一。北平学联派人南下联络,来上海的学联代表是燕京大学的陈翰伯。陈翰伯抵沪后,通过章乃器找到麦伦的校长沈体兰,沈校长把他介绍给我,我和他到中学联主席团会议的会场上,他给我们介绍了北京学生斗争的情况,他的话激动、热情,富有煽动性。他的到来,推动了上海学联的成立。在这期间,我先后认识了复旦大学的裔漱敏、税务专科学校的胡实声等,他们都是大学联的执行委员。上海学联成立后,指定麦伦中学负责总务工作。大约在1936年5月间,华北学联第二次派陆璀、李家栋、刘也夫三人来上海,筹备成立全国学联。他们到麦伦来和我联系,并交给我部分工作:邮寄全国学联的宣传品、刊物、文件。我发动初中部的同学,稳妥地完成这项工作。全国学联的《成立宣言》,是李家栋起草交给我负责印刷的。5月30日,全国学联和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在白渡桥附近的北四川路青年会礼堂召开群众大会,《宣言》要赶在这个会上散发,我雇了一辆黄包车把《宣言》往会场送。赶到那里,会场已经被包围了,白渡桥上排着两三道身着防弹背心的巡捕。我把车停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安顿好车夫,便自个儿过桥进去找人。我找到了章乃器,说我是全国学联的,有一些东西要在会上散发,巡捕拦着,过不了桥。他说:你对他们说,是送给我的。我心想:巡捕如果知道是送给你章乃器的东西,就更不会放我过来了。就在我迟疑之中,会议散了,群众正整队出发,冲破巡捕的拦阻,开始游行。按计划,游行队伍是往郊区的庙行烈士公墓扫墓去。于是我赶忙雇了一辆强生出租汽车,把《宣言》送到庙行,交给全国学联的负责人,及时散发给了游行的群众。不等队伍解散,我便坐强生出租车回城。至今我还记得当时强生出租车的电话号码是40000,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当年有个老出租车行叫“云飞”,曾经登广告征求一个便于记忆的电话号码。有人以“三拳一杯酒”谐音“30189”应征。强生是新开的出租车行,便用上了一个更容易让人记住的号码。可见当年上海做生意竞争之激烈,也可见现在满天飞的谐音广告,早在70多年前的上海就有。言归正传:我坐上了tti租车,中途有人要搭我的车,我多了一个心眼,回绝了;我还绕了几个圈,才回到学校。我记得,全国学联成立那天,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也在同一天官告成立。我们中学联多次组织同学参加上海群众游行示威活动,还组织“劝用国货团”,下乡宣传,到昆山等地,演戏、演讲,号召民众抵制日货。那时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运动中,热情充沛,乐此不疲。我和四弟岳祥在麦伦读书,他也受了我的影响,参加剧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