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研究

その声は、我が友、李徴子ではないか?🌑🌒🌓🌔🌕

その声は、我が友、李徴子ではないか?🌑🌒🌓🌔🌕 @sanguok

17 本书  

丁玲相关研究作品

丁玲在北大荒的故事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赵国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9
丁玲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中共党员, 著名作家, 社会活动家.1936年11月, 丁玲到达陕北保安, 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 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本书通过引言, 到北大荒去, 奔赴汤原, 转赴宝泉岭, 重返北大荒, 永远是北大荒人等几个部分讲述了丁玲在北大荒的12年的故事.
丁玲文学现代性论集 [图书] Goodreads
作者: 袁盛勇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20 - 8
丁玲是靠前外享有盛誉的有名作家,在其长达六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她以独特的创作成就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采,卓然屹立于急剧变化、纷纭复杂的现代中国文学原野。书稿选编了二十余篇很好论文,分为现代视域中的创作和人生、文本解读与现代性、文学观念与现代性、逸文发现与传记书写四个板块来编排。书稿认为,丁玲是中国文学中具有实践性,同时又深深扎根于中国革命大地,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土壤中的文学家。丁玲丰富的人生历程,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丁玲研究在阐释的深度和产生的影响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一个作家本身。
沈从文与丁玲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 1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详尽生动地介绍了两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各领风骚的巨星――沈从文与丁玲――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漫长的岁月里的非同寻常的友谊和后来发生的令人遗憾的破裂。姜德明先生在序言里称赞这是“一部文学研究的札记,也是一部富有情节的散文随笔”,同时又是“一部有血有肉,有风有雨,有恨有爱,有情有理的可供广大读者欣赏的文学读物”。
“丁玲与当代文学七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中国丁玲研究会 / 常德市丁玲文学研究中心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21 - 2
本书收集了由中国丁玲研究会、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常德市丁玲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丁玲与当代文学七十年”学术研讨会暨丁玲研究青年论坛中的四十多篇论文,就丁玲文学的当代性、丁玲与当代文学革命主体书写、丁玲与当代文学体制的生成、海外中国学视野中的丁玲研究、性别文化与丁玲文学和丁玲相关当代文学史料等议题进行书写,集中展现了丁玲研究的*新成果,也从一个侧面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社会、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丁玲与中国现代性 [图书] Goodreads
作者: 中国丁玲研究会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20 - 1
《丁玲与中国现代性:第十三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集了由中国丁玲研究会、清华大学中文系、湖南文理学院主办,常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德市丁玲文学研究中心承办,中共临澧县委宣传部、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常德市丁玲纪念馆协办的第十三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四十多篇论文,集中展现了丁玲研究的新成果,也从一个侧面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社会、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丁玲自传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丁玲 Jiangsu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97 - 5
在现代中国作家中,很少有人像丁玲的经历那样坎坷曲折。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迷人的书。.
  
丁玲生前并没写有一部完整的自传,但她却曾就自己两段重要的经历,写过比较详细的自述文字。一段是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六年,她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并囚禁在南京时的遭遇:一段是记述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o年间,她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北大荒农场的一些生活片断。即使是这两部作品:《魍魉世界》和《风雪人间》,也都没有写完。丁玲固执地坚持要为普通的小人物、特别是普通的农民立传,而不愿意更多地谈论自己。她认为,一个作家在读者面前絮絮叨叨地表白自己,那是很乏味的。...
记丁玲、记丁玲续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3
作者以诚挚的情感、素朴的语言记叙了胡也频和丁玲的故事和丁玲早期步入文坛的契机。现时也记下了在风雨如磐的年代中,三个朋友相濡以沫的不凡友谊。两书最初以《记丁玲女士》为题,连载于1933年7月24日—12月18日《国闻周报》第10卷第29—50期。
我的母亲丁玲 [图书] Goodreads
作者: 蒋祖林 / 李灵源 Liaon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1 - 5
在丁玲的儿子蒋祖林和儿媳李灵源所写的回忆录《我的母亲丁玲》中,他们讲述了母亲生前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母亲与他们谈到的延安时期和建国后文艺界党内政治斗争的情况、自已的经历和历史情况,以及几十年的流放生活情况等。虽然这些都已成往事,便还是会给人带来心灵的震颤。
沈从文与丁玲 [图书] Goodreads
作者: 李辉 Elephant Press 2019 - 5
《沈从文与丁玲(修订本)》用大量信札、访谈、图片等史料为依据,详细记述了沈从文和丁玲这两位来自湘西的文坛巨匠从20世纪20年代互相信任、共同追求文学梦想到友谊走向决裂的始末。为完成《沈从文与丁玲(修订本)》,作者李辉先后采访了萧乾、冰心、张兆和、陈明、沈虎雏、姜德明、刘祖春、周明、吴泰昌等历史文化名人,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加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图文并茂地为读者展开这段跨越了大半世纪的恩怨历史原貌。读《沈从文与丁玲(修订本)》可深入了解这两位文坛名家生平,似有参与其中之感。
我与丁玲五十年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明 口述 / 査振科 2010 - 1
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ISBN:9787500082569,作者:陈明 口述,查振科,李向东 整理
我与丁玲五十年 [图书] Goodreads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5 - 8
《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由94岁高龄的陈明老人口述往事,主要讲述其与丁玲半个世纪的风雨姻缘,突出了两位老革命文艺工作者对党终生不渝的信念。《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描述了从抗战(延安时期)、解放战争、建国初期,反右蒙冤到文革遭遇,以及平反后重新投入工作的曲折生活经历,细节丰富生动,大量细节逐一披露,很多内情迷雾拨开。对于了解丁玲是难得的一手资料,也是非常珍贵的史料。《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是沈钧儒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学联派代表参加。在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中,比较有群众基础的团体,中学联是一个。在上海多次游行示威等群众组织活动中,麦伦中学是比较活跃、比较扎实、具有战斗力的学校之一。北平学联派人南下联络,来上海的学联代表是燕京大学的陈翰伯。陈翰伯抵沪后,通过章乃器找到麦伦的校长沈体兰,沈校长把他介绍给我,我和他到中学联主席团会议的会场上,他给我们介绍了北京学生斗争的情况,他的话激动、热情,富有煽动性。他的到来,推动了上海学联的成立。在这期间,我先后认识了复旦大学的裔漱敏、税务专科学校的胡实声等,他们都是大学联的执行委员。上海学联成立后,指定麦伦中学负责总务工作。大约在1936年5月间,华北学联第二次派陆璀、李家栋、刘也夫三人来上海,筹备成立全国学联。他们到麦伦来和我联系,并交给我部分工作:邮寄全国学联的宣传品、刊物、文件。我发动初中部的同学,稳妥地完成这项工作。全国学联的《成立宣言》,是李家栋起草交给我负责印刷的。5月30日,全国学联和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在白渡桥附近的北四川路青年会礼堂召开群众大会,《宣言》要赶在这个会上散发,我雇了一辆黄包车把《宣言》往会场送。赶到那里,会场已经被包围了,白渡桥上排着两三道身着防弹背心的巡捕。我把车停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安顿好车夫,便自个儿过桥进去找人。我找到了章乃器,说我是全国学联的,有一些东西要在会上散发,巡捕拦着,过不了桥。他说:你对他们说,是送给我的。我心想:巡捕如果知道是送给你章乃器的东西,就更不会放我过来了。就在我迟疑之中,会议散了,群众正整队出发,冲破巡捕的拦阻,开始游行。按计划,游行队伍是往郊区的庙行烈士公墓扫墓去。于是我赶忙雇了一辆强生出租汽车,把《宣言》送到庙行,交给全国学联的负责人,及时散发给了游行的群众。不等队伍解散,我便坐强生出租车回城。至今我还记得当时强生出租车的电话号码是40000,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当年有个老出租车行叫“云飞”,曾经登广告征求一个便于记忆的电话号码。有人以“三拳一杯酒”谐音“30189”应征。强生是新开的出租车行,便用上了一个更容易让人记住的号码。可见当年上海做生意竞争之激烈,也可见现在满天飞的谐音广告,早在70多年前的上海就有。言归正传:我坐上了tti租车,中途有人要搭我的车,我多了一个心眼,回绝了;我还绕了几个圈,才回到学校。我记得,全国学联成立那天,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也在同一天官告成立。我们中学联多次组织同学参加上海群众游行示威活动,还组织“劝用国货团”,下乡宣传,到昆山等地,演戏、演讲,号召民众抵制日货。那时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运动中,热情充沛,乐此不疲。我和四弟岳祥在麦伦读书,他也受了我的影响,参加剧
丁玲文学编辑活动研究 [图书]
作者: 黄蓉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22
本书回顾了丁玲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主编五种重要的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红黑》《北斗》《解放日报·文艺》《文艺报》和《中国》的文学编辑生涯,展现了丁玲从一个崇尚自由、个性的女作家到加入左联,选择革命来到延安,并成长为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党的文艺作品“把关人”的曲折过程,以及其在不同时期的文学观、编辑观和对中国文艺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创新与贡献。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Chinese Women Writers and the Feminist Imagination: 1905-1948
作者: 颜海平 译者: 季剑青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5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是对现代中国重要女作家所做的一项引人入胜的研究,它描述了这些女作家的文学作品和生活旅程,从而考察了中国跨文化女性主义的政治与诗学,这种女性主义超越了资产阶级女性主义自我的界限。
与最近那些关注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及其性别效应的话语形成的文学研究不同,颜海平探讨了中国女作家在何种程度上,以显然受到限制而根本上又是革命的方式,重新创造了她们的生活,连同她们的写作。
这本书运用这些女作家卷帙浩繁的作品和戏剧性的生活,阐明了中国女性在文学和艺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为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意识的历史和遗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中心地位,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对性别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以及表演研究领域的学者来说,本书会非常有益。
女性意识与身体言说 [图书]
作者: 陈红玲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23 - 11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从儒家学说中的身体观、心性观和西方女性主义的身体写作理论出发,以丁玲作品为核心,对丁玲的整个创作进行全面的考察,系统地探讨丁玲创作中包含的女性意识、身体哲学,及其与丁玲创作的关系,以身体话语这一个性化的视角,分析丁玲创作的几次转型的内在必然性。
创建日期: 2024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