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南宋越刊八行本礼记正义

豆瓣
影印南宋越刊八行本礼记正义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301088883
作者: (漢)鄭玄 注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4 -3
丛书: 重归文献•影印经学要籍善本丛刊
装订: 精装
价格: 980
页数: 1739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漢)鄭玄 注   

简介

《礼记》郑注版本以南宋抚州本为最善,有《古逸丛书三编》影印本。越刊八行本之经注文本可与此媲美,而远胜于余仁仲本、岳本以下诸本。《礼记正义》版本以南宋刊单疏本最属珍贵,收录于《四部丛刊三编》,而仅存八卷。越刊八行本之版本价值仅次于单疏,且具备全书七十卷。可见如今学者欲研习《礼记》郑注,阅读《礼记正义》,当以越刊八行本为最善本。潘明训旧藏越刊八行本,上世纪二十年代有影印本及影刻本,影刻本至九十年代又有重印,但如今已不易购。日本足利学校数百年来一直典藏一部越刊八行本,虽缺八卷,印制时间颇早,较之潘明训旧藏本,补版甚少,价值更高。本书对照影印潘氏本与足利本,极便校对。通过比对,读者可以直接观察、理解宋版经过补修,增加挖改、换版,文本逐渐失真的过程。毋庸争议,本书就是《礼记》郑注、《礼记正义》的最佳版本,可以作为标准,同时会为读者理解版本提供一个历史的视角,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
乾隆年间,学者之间流传一种惠栋校宋本《礼记注疏》,同时从日本传来《七经孟子考文》,都记录了越刊八行本《礼记正义》的异文情况。阮元《校勘记》的优势,主要依赖这两种校记,而阮元他们无缘得见越刊八行本原书,所以未能妥善解释两种校记偶有不符的情况。今经考论,基本认定潘明训旧藏本就是当年惠栋所见,至于足利学校藏本即《七经孟子考文》所据,自不待辨论。本书对照影印潘氏本与足利本,等于将惠栋校本与《七经孟子考文》的底本直接拿出来供读者检查。利用本书,我们可以轻松解决阮元当年的疑惑,还能推论南宋前期原版原貌,不能不令人振奋。

contents


卷一
曲礼上第一
卷二 曲礼上第一
卷三 曲礼上第一
卷四 曲礼下第二
卷五 曲礼下第二
卷六 檀弓上第三
卷七 檀弓上第三
卷八 檀弓上第三
卷九 檀弓下第四
卷十 檀弓下第四
卷十一 王制第五
卷十二 王制第五
卷十三 王制第五
卷十四 月令第六
卷十五 月令第六
卷十六 月令第六
卷十七 月令第六
卷十八 曾子问第七
卷十九 曾子问第七
卷二十 文王世子第八
卷二十一 礼运第九
卷二十二 礼运第九
卷二十三 礼器第十
卷二十四 礼器第十
卷二十五 郊特牲第十一
卷二十六 郊特牲第十一
卷二十七 内则第十二
卷二十八 内则第十二
卷二十九 玉藻第十三
卷三十 玉藻第十三
卷三十一 明堂位第十四
卷三十二 丧服小记第十五
卷三十三 丧服小记第十五
卷三十四 大传第十六
卷三十五 少仪第十七
卷三十六 学记第十八
卷三十七 乐记第十九
卷三十八 乐记第十九
卷三十九 乐记第十九
卷四十 杂记上第二十
卷四十一 杂记上第二十
卷四十二 杂记下第二十一
卷四十三 杂记下第二十一
卷四十四 丧大记第二十二
卷四十五 丧大记第二十二
卷四十六 祭法第二十三
卷四十七 祭义第二十四
卷四十八 祭义第二十四
卷四十九 祭统第二十五
卷五十 经解第二十六
卷五十 哀公问第二十七
卷五十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卷五十一 孔子闲居第二十九
卷五十一 坊记第三十
卷五十二 中庸第三十一
卷五十三 中庸第三十一
卷五十四 表记第三十二
卷五十五 缁衣第三十三
卷五十六 奔丧第三十四
卷五十六 问丧第三十五
卷五十七 服问第三十六
卷五十七 间传第三十七
卷五十八 三年问第三十八
卷五十九 深衣第三十九
卷五十九 投壶第四十
卷五十九 儒行第四十一
卷六十 大学第四十二
卷六十一 昏义第四十四
卷六十一 乡饮酒义第四十五
卷六十一 冠义第四十三
卷六十二 射义第四十六
卷六十二 燕义第四十七
卷六十三 聘义第四十八
卷六十三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
......
卷第七十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