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1949-1952)
楊奎松
简介
一套忠於史實、觀點開放的中國當代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每卷約六十萬字、八百頁;
完整反映出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至1981年的發展全貌。
‧ 各卷作者均是長期從事中共黨史和國史研究專家,多次研討,分工撰寫,歷時七年;各卷獨立成篇,又首尾相貫。
‧ 以中央及地方檔案 史料的發掘和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對關係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的重大史實作出詳盡考訂和分析。
‧ 以時間為經,重大事件為緯,通史與專題相結合。既有反映高層決策和鬥爭的重大事件揭示,又有表現芸芸眾生的喜怒哀樂、社會風貌和流行思潮的生動畫面。
‧内容简介 · · ·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是目前最具規模的大型中國當代史研究著述,是中外各圖書館、大學、研究機構,以及學者和教師的必備參考用書。
本套書的特點:
‧ 十一位功力深厚的中國當代史家
‧ 歷時七年,合力撰述,總逾六百萬字
‧ 全景式歷史紀錄,通史與專題結合
‧ 倚重檔案、考訂詳盡、辨析充分、觀點開放
沈志華,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兼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名譽研究員。研究興趣為蘇聯史、冷戰國際史,對中蘇關係史和朝鮮戰爭史有專門研究,代表著作有《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道路》、《蘇聯專家在中國》、《毛澤東、史達林與朝鮮戰爭》和論文多篇。
林蘊暉,中國共產黨歷史、當代中國史學者,長期從事教學和研究,主要著作有《共和國年輪(1953)》、《劉少奇之路—輔助建國(1949-1956)》、《走出誤區—我觀共和國之路》;並主編《中國四十年發展戰略的演變》、《人民共和國春秋實錄》;合著《凱歌行進的時期》(1949-1989中國系列之一)、《人民公社狂想曲》。
錢庠理,畢業於國內重點綜合性大學歷史系,史學碩士。長期從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和中外關係史研究,著有多部關於毛澤東研究和當代中國歷史的著作。
卜偉華,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現為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曾編輯多種中共黨史資料叢書,合著有《中國共產黨執政四十年》、《中國共產黨執政五十年》等書;也是最早從事文革研究的學者,發表過〈紅衛兵運動與「文革」前的學校教育〉、〈清華附中紅衛兵成立始末〉、〈北京紅衛兵運動大事記〉等論文多篇。
史雲,在重點大學畢業後歷任大學講師、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問題的教學與研究,特別專注於1970年代以來的中國研究。發表過多種有關中國當代經濟體制變革、周恩來經濟思想、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的轉型、文化大革命人物的研究著述。
李丹慧,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研究員,《冷戰國際史研究》主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中國外交史。主編有《中國與印度支那戰爭》、《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等書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蕭冬連,中國共產黨、歷史和當代中國史學者。主要著作有:《崛起與徘徊——十年農村的回顧與前瞻》、《五十年國事紀要——外交卷》、《求索中國——「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國年輪(1961)》;合著有《强國的方略——中國五十年社會主義戰略的演變》;合編有《中國改革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