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造城市: 在地行動的十一則故事

豆瓣
反造城市: 在地行動的十一則故事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9866723940
作者: 侯志仁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发行时间: 2013 -9
装订: 平装
页数: 240

/ 10

2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侯志仁   

简介

每個故事都是一種行動,一種動員的技術。這些個案述說了特定社區或社群的生存故事。透過《反造城市》的實踐,我們逐步尋找到相對更公平、正義的解決方式。我們追求的目的是讓這些非主流力量持續發酵,在匯聚成主流的同時,做為一面鏡子,提供我們所處社會一個反省、檢討的機會。——劉可強(前台大城鄉所教授)
都市計劃不僅是在預估增加多少經濟成長率及就業率,它充滿了政治、社會、利益及道德的重要議題,絕不應由專家或行政官僚所獨占,它必須併入民主的過程中來決定它的方向,《反造城市》即是這樣的努力。十一個故事為我們展現了重新建構知識體系的可能性,並召喚人民的直接行動,一起來改造我們所生活的城市,為都市計畫注入一股生生不息的活水。——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本書內附WALKNG TOUR免費活動卷)
由下而上打造更公平正義的城市公共空間
挑戰公共/私有、開發/永續、中央/邊陲、城市/鄉村…的界線
安坑.新店.溪洲部落.土城.樂生.Chungshan…
農耕城市X夜市經濟X綠色游擊X都市更新X文化保存X社會正義
怎樣才是好城市?誰來定義好城市?
從十四、十五號公園到華光社區,從樂生爭議到大埔事件,從溪洲部落到○○○○○,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追逐國際美好城市的榮銜,公園綠地、便捷交通、拔地而起的嶄新高樓,窄化為我們視野裡唯一的目標。為了這些競爭力,政府進行美其名為都市規劃,實際作為卻是Cities for Sale的手段:讓大資本進駐、清除邊緣族群的身影、抹除歷史紋理,彷彿眼不見為淨。
我們要問的是:這些名為公共的利益,是由誰決定的?一座城市的勝利除了經濟繁榮,還有其他選項嗎?人民的智慧如何可以幫城市靈魂注入多元的可能性?
《反造城市》試圖提出更兼容並蓄、思考更周延的非典型都市規劃術。抗爭往往只是部份案例裡居民初期的對應,更值得我們參考的是後來的具體行動和溝通技術;專業工作者與居民如何在制度與政治的縫隙中,保障社會正義的存在,成為其他社區可以仿效的先例。
既然人類許諾生活在一起,演化出「城市」這樣的人群形態,我們便應讓城市不僅僅是空間上的地理單位,還能名符其實,展現眾人群居的意義和價值,不論是對環境的尊重、對鄰人的共享、對民主的追求……
「造反」不是一種態度,不為反對而反對,「反」是改變,是可能性,是指引的方向,由邊緣改造中央的具體行動,人民的行動足以「反過來造就」更有機、更正義、更有活力的都市。

contents

自序City Remaking: An Introduction
侯志仁
案例一 Safinawlan,讓我們共居!都市部落的抗爭與新生
Safinawain, Let’s live together! Protest and regeneration of an urban tribal village
于欣可
案例二 「(王留)」住美麗時光:「非列管眷村」的反迫遷行動
Good Time “Liou”: Saving the home of “non-registered” military families
吳振廷
案例三 土城彈藥庫:淬鍊城鄉交界之地的生態綠寶石
The Tuchen Arsenal: Whetting a peri-urban ecological jewel
黃仁志
案例四 「混搭的三城幫」:輕軌農學、耕遊安坑
New Urban Ruralism: Agropolis experiment in Anken, Taiwan
張聖琳
案例五 計畫與變化:新堀江的三個故事
Planned Space and Unplanned Business: Three stories from New Kujiang, Kaohsiung
許瀞文
案例六 我「演」故我在:士林攤販拓展夜市版圖之空間戰術
Street Performance: Vendors’ spatial tactics in expanding the Shilin Night Market
邱啟新
案例七 中山北路的Chungshan:菲律賓外籍勞工在台北
Making Chungshan: Filippino migrant workers in Taipei
吳比娜
案例八 地下莖城市的異聲畛域:溫羅汀獨立聯盟的詩與政治
The Dissidents’ Territory of a Rhizome City: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the Willow Den Independent Consortium
康旻杰
案例九 撐開公共空間的縫隙:社群營造,營造社區
Seams of Possibilities: Community Building and the Making of Public Space
連振佑
案例十 是!一個人就可以渲染(感染)城市的綠色行動
Yes! It only takes a person to change the city
大猩猩游擊隊
案例十一 樂生啟示錄:古蹟保存與社會正義
The Losheng Story: Historic preser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顏亮一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