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夷夏与天人

豆瓣
家国、夷夏与天人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相关收藏单

读秀下架或隐去SS编号的条目

ISBN: 9787303156634
作者: 王志刚
发行时间: 2013 -7
丛书: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装订: 平装
价格: 39.00
页数: 237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

王志刚   

简介

四至六世纪的的中国处于历史上的南北分裂割据时期。北方是十六国北朝,南方是东晋宋齐梁陈。秦汉以来大一统的中国社会至此彻底走上分途发展的道路。较之东晋南朝,当时中国北方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勃然兴起,呈现出尤为突出的民族重新组合和融合的景象。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史官史家们曾经就夷夏、家国和天人等事关皇朝久治长安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间的流血斗争、是非曲折、以及大一统情怀,深深地印刻在当时的史学之上,成为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本书即围绕夷夏、家国和天人这三个主题,就当时北中国的史学和历史记忆的形成提出了视角独到的认识,以期阐明其上承汉魏、下启隋唐的历史文化价值。

contents

上篇 史官制度与家国传承
第一章 十六国北朝的史官制度与史学发展
第二章 北魏崔浩石经石史考
第三章 北齐与设馆修史
第四章 北齐北周隋史家王劭史学考论
附表:十六国北朝史官与史学表
中篇 民族史传与夷夏关系
第五章 十六国时代:大一统民族观的播迁和认同
第六章 邓渊和崔浩时代:别造一天下
第七章 李彪、崔鸿和郦道元时代:描摹太和改革与天下一道蓝图
第八章 魏收时代:大一统民族观与民族通史《魏书》
附表:《魏书》“史臣日”统计表
下篇 专史撰述与天人之际
第九章 传统经济史记述的继承和发展
第十章 郦道元《水经注》与中古中国的环境史图景
第十一章 十六国北朝佛教史记述的朴素理性色彩
参考文献
后记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