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kazemi

kazemi @kazemi

8 本书  

非虚构类

第二性(合卷本)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9.1 (50 个评分)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译者: 郑克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
《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第二性II》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同性恋、成为知识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际花等)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作者还分析了自恋女人、恋爱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最后提出了女性走向解放的唯一道路就是成为独立女性,也强调了只有当女性经济地位变化的同时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西藏生死书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有2018年12月第25印本,定價58元
7.1 (4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索甲仁波切 译者: 郑振煌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 4
《西藏生死书》内容简介:希望每个人不畏惧死,也不畏惧活;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慈悲澄明的关怀;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真相的彻悟,找到终极的快乐。
《西藏生死书》是一本契合时代需要的书。书中,作者索甲仁波切深入讨论了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西藏生死书》提供给读者的,不仅是有关死亡和临终的理论性描述,还有实行的方法,可以用来了解死亡和临终的真相,帮助自己和他人死得宁静而充实。
海报:
未来是湿的 [图书] 豆瓣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8.3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克莱·舍基 译者: 胡泳 / 沈满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5
一位妇女丢掉了手机,但征召了一群志愿者将其从盗窃者手中夺回。一个旅客在乘坐飞机时领受恶劣服务,她通过自己的博客发动了一场全民运动。在伦敦地铁爆炸案和印度洋海啸中,公民们用可拍照手机提供了比摄影记者更完备的记录。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由管理甚少的参与者们撰写的……
不论在何处,你都能看见人们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发起某种公共行动。一部集众人之力的百科全书、一个丢失手机的传奇,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它们乃至更多事情的影响实际上有着共同的根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的交流工具支持群体对话与群体行动。聚集一群人并使之行动原本对资源有极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群体努力都被置于一种制度的垄断之下。今天,全球分享与合作的工具终于交到了个体公民的手中。
如同印刷机放大了个人的头脑,电话加强了双向沟通,一系列新工具如即时通信、移动电话、网络日志和维基百科也强化了群体交流。因为人类天生就擅长群体工作,所有能够强化群体努力的东西终会改变社会。商业模式以一种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被改变,更大的社会影响达到极为深刻的程度,以致我们无法认识。现在一个拥有笔记本电脑的人可以掀起一场颠覆10亿美元产业的运动。
在本书中,克雷·舍基,一个新文化的最敏锐的观察者,对此种社会革命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给予了明晰而富有穿透力的解析,并思考了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做什么。
凯撒们的星空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薄海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5
《凯撒们的星空下:如果你生在罗马帝国》是本有趣的罗马史图文书,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笔触为你讲解罗马史,他会让你重生于罗马。如果重新“投胎”,让你生在极盛时代的罗马帝国,你是会住在罗马天天宴饮、沐浴、看戏、嫖妓、看角斗、看马戏,舒舒服服做个寄生虫,还是会跟着你的凯撒们戍守边境,跟黑森林里层出不穷的蛮族战士斗勇、斗狠、斗智、斗力?
没错,《凯撒们的星空下:如果你生在罗马帝国》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穿越书。在这本《凯撒们的星空下:如果你生在罗马帝国》里,你会“硬”生生地穿越到古罗马帝国。这里没有虚构的小说人物,主人公就是“你”。你将面对的,是一个跟现在同样广大的人类社会,在这里你还是先要解决“户口”这个大问题;接着要过语言关;如果你想跟他们混熟,还得有个信仰;接下来还可能会应征入伍……你碰到的一切都将是“硬”生生的时代背景和冷冰冰的周遭现实。
家庭会伤人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 约翰·布雷萧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 4
《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谈的是家庭,我们一生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出人意料的是,这《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既不温馨也不甜美,而是充满了痛楚。作者道尽了家庭带给人们负面影响的可能性,邀请读者用真实的勇气去阅读,以便发现自己身上可能携有的伤痕和偏差的来源,从而找回健康的自我。
少有人走的路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Road Less Traveled
8.0 (23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斯科特·派克 译者: 于海生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7 - 1
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葛兰西文选1916-1935 [图书] 豆瓣
作者: 葛兰西 译者: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编译 1992
本书包括政论、文件、狱中札记、狱中书信四部分。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图书] 豆瓣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f the Banality of Evil
8.3 (92 个评分) 作者: [美] 汉娜·阿伦特 译者: 安尼 译林出版社 2017 - 1
●汉娜•阿伦特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总结,提出著名的“平庸的恶”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的争论
●详细记录纳粹战犯庭审全过程,还原历史现场,探讨战后审判的合法性
●无删节简体中文全译本首次出版
●特别收录阿伦特德文版自序与德国史学巨擘汉斯·蒙森导读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汉娜•阿伦特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听命行事”或“国家行为”的借口得到赦免。
创建日期: 2022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