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史

更早以前的卷毛兔

更早以前的卷毛兔 @Angelike

18 本书  

考研路上读过

世界十大宗教 [图书] 豆瓣
作者: 黄心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 4
《世界十大宗教》是一本概述自古迄今世界上出现的十大宗教的学术著作.特别对现代有影响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作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阐述.对这些宗教的起源、历史和发展、基本教理、宗派等,在世界所起的变化与影响等,特别是在当前世界全球化过程中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所阐明。另外,此书对我国有影响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作了比较全面的历史评价,发掘了我国唯一保存的摩尼教、琐罗亚斯德教、佛教等的重要历史资料。
中国宗教通史(上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牟钟鉴 / 张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和崇拜,传统宗法性宗教、道教、民间宗教,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由国外传进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论述了各种宗教的起源、发展或传人、传播的过程,各种宗教的教义、教派、仪式、仪轨等;各种宗教之间、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交锋、融会。本书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时空交错的理论体系,帮助人们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特色,探寻中国文化之根。
基督教哲学1500年 [图书] 豆瓣
作者: 赵敦华 人民出版社 2007 - 4
本书里着重强调了中世纪哲学在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知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等方面的特殊贡献。比如,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存在”概念意义的辨析演化为关于实体、本质和实在的不同学说,实在论和唯名论的争论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共相的不同理解发展为本体论和认识论领域两条路线的分歧,关于质料与形式关系的研究导致了物质实体观,对理智抽象作用的讨论触及感性与理性、思想与现实、个人意识与类意识关系这样一些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按照基督教义对希腊哲学灵魂学说进行的改造不但导致了精神实体观,而且包含着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现象的具体研究。至于中世纪对意志自由、善与恶、自然律等伦理问题的研究,它们与希腊哲学中有关的零星论述相比,更显出中世纪哲学的独创性。就中世纪哲学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代形而上学的上帝、灵魂和世界三大主题、物质与精神二元论的实体观、认识论中天赋观念呛、经验论和先验论观点、义务论、幸福论和意志论的伦理观等重要理论在中世纪哲学家的思想中已经相当成熟。只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思想在当时不被重视,直到近代才发生影响。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 7
中国佛教哲学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人生和修持实践的看法与主张。本书从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来解读、诠释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并采用问题解析体来展现中国佛教哲学的内容。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编的专题论述,阐明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进而总结其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方立天先生在国内是老一辈的佛学家,他在诸种思潮蜂起的今天,仍然诚笃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实实在在地运用这一思想,认真地整理中国佛教的思想发展脉络。《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一书正是先生倾其毕生精力而著的经典著作。本书从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来解读、诠释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并采用问题解析体来展现中国佛教哲学的内容。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篇专题论述,阐明了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了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总结了其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值得关注的是本书的纵向考察,始于印度的文明史开端,以佛教出现后的历史为重点线索,从佛陀在世时2500年前一贯而下,直到真正的中国特色的佛教产生,中国特色的佛学理论体系的诞生与建立,在这个思想发展的长河中勾勒出了佛教哲学从西往东的广阔历史发展空间。同时本书理论探讨广泛全面,文风平易,观念表达清楚明白,真正体现了哲学史是概念发展史这一精当的命题。
佛教哲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 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文科大学生、研究生
了解宗教而编写的侧重于知识性和
学术性的读物。书中选出佛教探讨
的主要哲学问题,分别叙述其基本
内容、源流演变,勾勒出佛教哲学
的发展轨迹和传统体系。书中除介
绍了佛教哲学的构成、流派、历史
和著作外,主要从佛教的人生论、
宇宙论和认识论三方面揭示了佛教
哲学的内涵,并总结了其理论思维
的经验教训,从而为广大读者把握
佛教的根本思想宗旨提供了可靠的
知识、导向和途径。
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校订版)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治心 商务印书馆 2015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王治心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分六章,叙述了从上古以迄近今中国宗教思想演变的历史。作者特别注重在周秦以后思想上的变迁,在周秦以前所采取的史料,认为比较不可置信的,概不列入;间有引用古书之处,亦以怀疑态度出之。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我国宗教史研究上的一本奠基性的著作。
中国佛教简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方立天 / 华立田 2001 - 1
佛教传入中国已逾二千年,经历了初传内地、融汇发展、创造繁荣、融合渗透和现代转型五个发展阶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通过叙述中国佛教的历史演变,论述了不同阶段的佛教状况、活动及特点。对中国汉传佛教的人物、学派、宗派、思想、佛与儒道的关系、佛教与王朝的关系以及文化艺术成就等作了重点介绍。
中国伊斯兰教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灵桂 2010 - 7
《中国伊斯兰教史》全面介绍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融合、发展,足以论证,中国今日的和平发展并非孤立、偶然。其中,文明对话而非对抗,文明交融而非交恶,文明沟通而非冲突,海纳百川的东方文明构成了亚洲大趋势的文明背景。
伊斯兰教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金宜久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 6
伊斯兰教是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也是我国流传较广的宗教之一,在历史上曾产生重大的影响。以严肃的学术态度研究伊斯兰教,对正确了解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促进学术繁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是一部伊斯兰教的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家为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伊斯兰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共分四编14章,所记范围,始于伊斯兰教兴起前的阿拉伯社会,终于当前伊斯兰教在各国的情况,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详细阐述了各教派和支派的经籍、教法、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伊斯兰教的节日、礼俗、典故、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伊斯兰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伊斯兰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史事考证也提出了新的见解。书后附录有“伊斯兰教大事年表”、“穆斯林主要王朝年代表”、“穆斯林王朝世系表”、“十叶派世系表”、“世界穆斯林人口及布表”、“伊斯兰教常用词汇译名表”、“索引”(包括在地名、寺名、教派、宗派、教义名词、主要人物等等)。另外,书中还附有历史地图6幅。
基督教史 [图书] 豆瓣
The Story of Christianity
9.6 (5 个评分) 作者: 胡斯托·L.冈萨雷斯 (Justo L.Gonzalez) 译者: 赵城艺 上海三联书店 2016 - 3
本书资料丰富,笔触生动,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可读性极强,堪称当今最受青睐的教会史入门教材。作者摆脱了“西方中心”的倾向,站在普世的高度,对历史上的基督教做了整体、客观的回顾。修订版中,作者在思想时代变化和参考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将叙述时限延伸到21世纪最初十年,增加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和议题,如妇女在基督教会史上的重要作用、基督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最新发展、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话等等。
基督教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美秀 / 段琦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 5
《基督教史》是一部基督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佛教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杜继文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 1
本书是一部佛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佛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佛教产生前的古印度社会状况,止于近现代佛教在西方的流传和影响。所记内容按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展开,广泛涉及各教派和宗派的教义、经籍、人物、僧制、僧职等等,同时兼及佛教的节日、礼俗、典故、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佛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佛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重大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基督宗教 [图书] 豆瓣
6.6 (5 个评分) 作者: 哈维·寇克斯 译者: 孙尚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 2
《基督宗教》为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寇克斯所撰写的一部基督宗教的入门书。作者没有从一般学者所关心的教义或组织问题入手,而是将重心放在宗教的实践者,强调“人”才是主体,才是宗教的焦点。作者从耶稣开始,巧妙地列举基督宗教传统中的决定性人物,说明他们不同的个性和表现,以及在何种层面上,为这个世界性的宗教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另一方面,作者也为我们说明在当前众多的基督教派之间,仍然为大多数基督徒所遵从的节庆和教义,以及这些仪式对教徒生活的引导作用。最后,作者还介绍了基督宗教的最新发展。《基督宗教》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带着我们进入基督宗教的内在世界。
道教 [图书] 豆瓣
作者: 刘笑敢 译者: 陈静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本书是当代中国著名道家道教研究者刘笑敢教授为了西方读者介绍东方智慧而用英文撰写的,现翻译为中文。全书全面而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道家和道教的智慧,对中文读者也不失为一本认识道家和道教的入门书。
伊斯兰教 [图书] 豆瓣
作者: 萨义德·侯赛因·纳速尔 译者: 王建平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 2
没有哪个主要宗教曾像伊斯兰教那样,在西方世界中遭受如此扭曲。将伊斯兰视为一种宗教,以及一个世界主要文明的“主导思想”和支配原则,在今天意义是格外重大的。不仅因为它彰显了超过十二三亿穆斯林人口的生活之道,更因为伊斯兰及其文明在欧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其实扮演了比一般认为的更为重要的角色。而且伊斯兰教是亚伯拉罕一神教体系的重要分支,如不对其进行研究,那么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属宗教体系的整体知识将会有所欠缺。本书作者为现代伊斯兰思想大家,他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勾勒了一千多年伊斯兰文明的全貌。
儒教 [图书] 豆瓣
作者: 杜维明 译者: 陈静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 2
本书作者杜维明现为哈佛大学讲座教授,作为国际汉学界和当代新儒家的代表,杜维明的研究以中国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为中心。作者以精简的篇幅展现出他以简驭繁的能力。他以道—圣人—经典—儒者这样的“四象性”穿织起东亚历史的大脉络,以个人—群体—自然—上天这一条连续性的线索作为总纲领,接着论及儒家精神在历史中的开展,清楚生动地勾勒出儒家的形象。我们看似熟悉的儒家精神,但大都只是笼统的了解。什么是《大学》从个人到平天下的修养过程?儒家的五经又是怎么回事?五伦与三纲的关系又是什么?透过作者深入浅出的现代诠释,读者会对这些问题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什么是儒家之道?
定义儒家精神
自我:创造性转变
群体:人类繁荣昌盛的必要载体
自然:我们的家园
上天:终极的自我转变的根源
儒学传统的形成
作为东亚生活方式的儒教
历史脉络
孔子的生平
儒学第一期的发展
孟子:儒家知识分子的典范
荀子:儒学的传承者
政治的儒学化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
佛教和道教盛行时期的儒家伦理
儒学第二期的发展
人文宇宙观
浑然与物同体
儒家经典的核心价值
《论语》所体现的儒家观念
孟子的五伦观
儒家对三纲的批判
五经是五处理解方式
儒家精神职向的显著特征
学以成人
现世精神
内在超越
人际关系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变:家庭的动力
儒学第三期的发展
儒学与当代的关联
儒家的生活方式
未来的展望
推荐书目
丛书后记
印度教 [图书] 豆瓣
作者: 沙尔玛 译者: 张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 2
《印度教》与坊间的众多类似读物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作者都为从事各个守教研究的顶尖学者,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早已为人所瞩目,由他们来撰写具有入门性质的图书,不仅可读性强,而且能摆脱简单的知识介绍,白领各个宗教传统最精微,最深刻之处。同时中文译者也都是学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学有所成,他们的忠实工作,使译著配得上原著的水准。其次,作者在传述中还充分地博达了自己民的宗教信仰和立场,并为此做出辩护。这不仅是同情式的理解,更是将自己的手命体验灌注其中。
创建日期: 2022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