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随机代餐

阿列克谢·费尧多罗维奇没有说过:

阿列克谢·费尧多罗维奇没有说过: @homofuge

7 本书   2 部电影   2 张专辑  

和怪味续作灵感。捎带少量陀宇宙

潜行者 (1979) [电影]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Сталкер
8.9 (404 个评分)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员: 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 / 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
其它标题: Сталкер / Stalker
清晨,空荡幽暗的卧室。潜行者(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 Aleksandr Kajdanovsky饰)悄然无息地起身准备与另外两人会合前往一片恐怖复杂的地带。可妻子(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 Alisa Frejndlikh饰)却极力哀求他不要冒险进入该地。而这位训练有素、 经验丰富的潜行者,即将穿越的是一片有着千变万化陷阱和圈套的地区“The Zone”。这块二十年前因陨星坠落而荒芜的恐怖地区,传说有一个名叫“The Room”的囚室,它能满足人们潜意识里最深层的意愿和欲望。潜行者与为寻求灵感的作家(安纳托里·索洛尼岑 Anatoli Solonitsyn饰)和为探明真相的科学家(尼古莱·格陵柯 Nikolai Grinko饰),踏上了这片变幻莫测的死亡之地。
这部极具史诗片气质,探究人类灵魂本质的科幻电影《潜行者》,用诗意而极富隐喻的长镜头,挖掘着人类潜意识与外部世界的重重矛盾与深层意义。1957年,一场发生在苏联车里亚宾斯克附近名叫玛雅卡工厂的核灾难,深深触动了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成为本部电影中的创作素材。影片也改变自小说《The Roadside Picnic》。本片荣获1980年第33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奖。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1972) [电影]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8.4 (380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演员: 费尔南多·雷伊 / 保罗·弗朗克尔
其它标题: 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 中产阶级拘谨的魅力(港/台)
朋友们来到大使拉法尔(费尔南多•雷依 Fernando Rey 饰)家中做客,但是他们记错了晚餐的时间。毫无准备的拉法尔夫人(德菲因•塞里格 Delphine Seyrig 饰)对此深表遗憾,但是大家谈兴正浓,于是在外面聚餐。然而在酒店里,大家却见证了店员为店主守灵的一幕,遂悻悻离去。6个人走在乡间小径上,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阵风吹起了麦浪,他们开始分享失约的奇遇……
塞内夏尔(让-皮埃尔•卡塞尔 Jean-Pierre Cassel 饰)去大使馆拜访拉法尔,但是却目睹了他射击驱赶女恐怖分子的一幕;拉法尔在家中又遇到了这个意欲行刺的女人,还好他巧妙地化解了危情;其他人到弗洛伦斯(布鲁•欧吉尔 Bulle Ogier 饰)家做客,但是男女主人却躲在后花园偷情。只剩下女仆伊勒斯招待各位宾朋,众人觉得无聊作鸟兽散;女眷们在席间闲谈,突然闯来一个装甲部队上尉,对她们讲述悲惨的回忆……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8.9 (72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杨武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是作者1930年出版的力作。小说叙述代表理性的禁欲主义与代表情人感官享乐主义的一对朋友的经历。
修道院年轻的纳尔齐斯才华过人,觉得院长达尼尔喜爱。新来的学生歌尔德蒙迷恋世俗生活,他们虽成了朋友,但歌无视纳的理性的说教,偷偷去村子里和姑娘幽会,接着又逃出修道院,到处流浪,历经欢乐与艰辛;漫游使他逐步成熟,可之后因爱上总督的情妇而被判死刑。做了修道院院长的纳尔齐斯把他从狱中救出,让他专事雕塑艺术。歌再次外出游行,途中染上重病,纳在他临终前表示对他的友爱,使他怀着幸福死去。
小说表现了两种不同人性的冲突,并在探索理想过程中获得和谐的统一;有评论家称它是“融合了知识和爱情的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
李尔王 [图书] 豆瓣
KING LEAR 所属 作品: 李尔王
8.9 (9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译林出版社 2013 - 11
《李尔王》也是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叙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戈那瑞和二女儿里甘赢其宠信而瓜分国土,小女儿科迪莉亚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考科迪莉亚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大女儿和二女儿居然不给其栖身之地,当年的国王只好到荒郊野外……科迪莉亚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科迪莉亚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
Lust For Life [音乐] 豆瓣
8.5 (184 个评分) Lana Del Rey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21日 出版发行: Interscope
国际巨星“Lana Del Rey”
2座 格莱美提名
2座 全英奖BRIT Awards
2座 EMA 最佳另类艺人
2016 ELLE年度女艺人
GQ奖项 年度女艺人
Q award “Best New Thing”
Lana Del Rey,本名:Elizabeth Woolridge Grant,2005年正式从纽约出道,并且借着EP【Kill Kill】闯出名号之后,瞬间爆红的"Video Games"、电影《大亨小传》主题曲" Young and Beautiful"、"Summertime Sadness",让正式成为了乐坛新星,并在接下来的【Lana Del Ray】、【Born to Die】、【Ultraviolence】、【Honeymoon】四张专辑中,缔造了超过三千万张销售纪录。她独特的“好莱坞悲核式”嗓音,受到50年代到60年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其音乐流露出的“悲情浪漫”与“忧郁感”让Lana Del Rey在这个超时代的音乐疆域中“独树一帜”。发片至今,lana Del Rey已经横扫16座奖杯,入围54项提名,包括格莱美、公告牌、全英奖、Echo,MTV等多项音乐大奖。
2015年10月,Lana宣布她将筹划全新专辑的计划,区别于前两张专辑中的“加利福尼亚式之音”lana自述道要将“纽约式”味道增加到新作品中,用轻快,乐观的节奏“削弱”梦幻的感觉。自上一张空降公告牌专辑榜第二位的《Honeymoon》发行仅仅几个月之后,2016年初,Lana及其经纪人公开了她筹备第五张个人专辑的消息。期待着能够在新作中突破自我的框架与限制, 超过400个日子的淬炼, Lana交出了全新专辑【Lust For Life】。
【Lust For Life】除了Lana Del Rey本人担任制作之外,还请到了旧金山传奇制作人Rick Nowels(Madonna、Adele、Sia)、超级制作人 Max Martin(Taylor Swift、Maroon5、Britney Spears)、热单制造机Benny Blanco ( Justin Bieber、Katy Perry、Rihanna )等多组人马,共同注入时代之下的前卫声响。主打同名单曲"Lust For Life",由格莱美奖新生代天王The Weeknd入阵献声,以两人绝对的合作默契,并结合R&B和Dream Pop为基底,唯美唱出了流行乐未来的雏形。空降公告牌摇滚榜亚军的"Love",全球串流突破7000万人点听,与略带复古韵味的Baroque Pop风格,被滚石杂志盛赞“音乐上的赞美诗”。已故音乐传奇John Lennon之子Sean Ono Lennon,在"Tomorrow Never Came"中以前卫摇滚的声响,替如梦似幻的节奏,增添了更为超凡入圣的气息。
人都是要死的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Tous les hommes sont mortels 所属 作品: 人都是要死的
8.5 (56 个评分) 作者: (法) 波伏瓦 译者: 马振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 其它标题: 人都是要死的
《人都是要死的》内容简介:中世纪时期,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并存着一百来个各自为政的小城邦,频年相互攻战,企图争雄称霸。城邦权力的建立依靠暴力和阴谋。君主们的生活骄奢淫逸,党同伐异,政权的更迭异常迅速。
公元一二七九年,雷蒙·福斯卡出身于卡尔莫那的一个贵族家庭。后来当上了该邦的君主。他努力振兴城邦,欲与当时强盛的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并驾齐驱。可是他感到人生须臾,无法在短短几十年的岁月中治理好一个国家。他盼望长生不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名老乞丐手里取得来自埃及的不死药,服下后以为从此可以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意大利各城邦争权夺利的结果,反而招致法国势力的入侵。
福斯卡看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命运是相通的,要励精图治真正有所作为,必须掌握一个统一的宇宙。他不惜把卡尔莫那献给疆域庞大的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自己充当皇帝的谋士。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不但没有如愿地建立依照基督教教义行事的世界帝国,反忙于镇压各地诸侯的兴起与叛乱。兵连祸结,帝国分崩离析,基督教也分裂成新旧两派。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上,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贪得无厌,强占尽可能多的土地,使原来庞大昌盛的印加帝国、玛雅城镇、阿兹特克民族的家园只剩下一堆废墟。福斯卡看到这种情景心灰意懒,认为统一的宇宙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分裂的人。一个人形成一个宇宙,他的内心是无法窥透的。一个人妄想为他人建立的幸福秩序,在他人眼里可能是一种灾难。在这些短暂、多若恒沙而又各不相干的心灵中,能不能找到可以共同依据作为真理的东西?他无法肯定。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其结果则难以预测。除此以外,人不能有其他奢望。
尔后,福斯卡与法国探险家卡利埃勘探加拿大大草原;在法国度过一七八九年革命爆发前的启蒙时期;参加一八三〇年推翻波旁王朝的群众起义;目睹一八四八年席卷欧洲、使工人阶级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革命运动。在与普通人的接触中,福斯卡逐渐明白:人生虽然短促,谁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浆,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生命过程中,一旦得到诱发和机遇,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一时的胜利会成为日后失败的伏笔,一时的失败也可能是日后胜利的种子。从有限的人生来看,一切成就还是具体而微的,胜利来临而失败未至的时刻人总是征服者,不管未来如何是奈何他不得的。福斯卡又看到,有了这样的信念,值得人去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为了实现这样的信念,又值得人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一代代往下传,使人始终有爱,有恨,有微笑,有眼泪,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大师和玛格丽特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所属 作品: 大师和玛格丽特
9.0 (24 个评分) 作者: [俄] 布尔加科夫 译者: 高惠群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4
米·布尔加科夫(1891——1940),俄罗斯作家,《大师和玛加丽塔》是其代表作。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文艺界现实生活为背景,以传统现实主义、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的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大师和玛加丽塔》的作者为正义张目,鞭挞腐恶,歌颂真爱,把奇幻诡丽的景观与浓郁凄绝的诗情融合成一体,终使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大理石像 [图书] 豆瓣
Мрамор/Marbles 所属 作品: 大理石像
8.4 (9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 译者: 刘文飞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1
“监狱就是空间的匮乏,其补偿就是时间的过剩。”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约瑟夫·布罗茨基代表剧作
《悲伤与理智》译者刘文飞原版俄文直译
-
《大理石像》是布罗茨基仅有的两部剧作中的头一部。戏剧的背景设置在一个既未来主义,又复古主义的国度。“公元后2世纪”,在一个 高度机械自动化的时代,人类以曾经的罗马帝国为模板,托古仿建了一个新罗马帝国。在一座钢筋高塔的监狱里,两名没有犯罪,却依照法令被随机判决终身监禁的囚徒在这匮乏的空间与冗余的时间之中,展开了一场柏拉图式的对谈。
生命是赌注 [图书] 豆瓣
Med livet som insats: berättelsen om Vladimir Majakovskij och hans krets 所属 作品: 生命是赌注
9.2 (8 个评分) 作者: (瑞典)本特·扬费尔德 译者: 糜绪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5
在这本马雅可夫斯基的权威传记中,扬菲尔德从围绕马雅可夫斯基的文学圈子着手,来展开对于马雅可夫斯基短暂一生的追述。其中,布里克夫妇与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与友谊组合可以说既是政治与美学先锋派的化身,也是崭新的先锋道德之化身。马雅可夫斯基是头号革命诗人,奥西普是文化界领衔思想家,而莉丽则因其自由解放的爱情观而成为现代女性的象征。本书也介绍了马雅可夫斯基身边的其他人物,他们的命运都和那个兼具英雄气概与悲剧色彩的年代密不可分。
不惑之年(自由之路第一部)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理智之年
作者: [法] 让-保罗·萨特 译者: 丁世中 中国文学出版社等 1998 - 8
《自由之路》是一部未完成的三部曲,包括《不惑之年》、《缓期执行》和《痛心疾首》。全书描写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法国乃至欧洲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萨特把自由观作为《自由之路》的哲学基础,改变了一般传统小说正面人物的设计,所有的人物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异化,一般表现为真诚作弊,言不由衷,自欺欺人。《不惑之年》的情节发生在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三日前后四十八小时之内。
创建日期: 2022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