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收藏单❤

monads

monads @monads

14 本书  

NULL

金阁寺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金閣寺
8.9 (255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唐月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
三岛由纪夫重要代表作,发表于1956年,长篇小说。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
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于是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他要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颓废”的美,构筑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总之,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
“丰饶之海”四部曲 [图书] 豆瓣
豊饒の海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2021 - 1
“他为了文学生,为了文学死。”
日本文学巨匠三岛由纪夫逝世五十周年纪念
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陈德文倾情献译
三岛文学生涯最高杰作“丰饶之海”四部曲
《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
呈现三岛极尽浪漫唯美、古典主义的精神世界
【内容简介】
“丰饶之海”四部曲为三岛由纪夫美学思想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规模宏大,时间跨度久远,对人生中的根本问题一一加以考问,是一部全景式的巨著。四部曲可以说反映了三岛美学思想和全部创作的基本特色,把自我世界所存在的事物及思想全部融入这部作品,体大思精,文思浩荡。亦被日本评论界公认为其文学生涯最高杰作。
三岛自述“丰饶之海”是以唯识论的哲学为基础,以王朝文学的《滨松中纳言物语》为参照系,以梦与轮回转世作为基调创作的。从主角在各卷中轮回转生开始,在各卷讲述一种人生,形成背景与故事完全独立的四部小说。第一部《春雪》是古典式的恋爱小说,描写大正元年(1912)的贵族社会,第二部《奔马》是英雄式的行动小说,描写昭和六至七年(1931-1932)的国家主义运动,第三部《晓寺》是有异国情调色彩的心理小说,第四部《天人五衰》则是取材于在时间流逝的某一点上,事象的跟踪追迹小说。
丰饶之海(上下) [图书] 豆瓣
9.6 (2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许金龙 等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 1
《丰饶之海》(1965-1970)四部曲包括《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四部长篇小说。《丰饶之海》为三岛由纪夫的绝笔之作,作品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为三岛的文学生涯画上了句号。
一九八四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Nineteen Eighty-Four
9.5 (224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董乐山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局外人 [图书] Goodreads 豆瓣
L'Etranger
9.1 (812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柳鸣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谬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然而,局外人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由这个世界本身所孕育的,默尔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图书] 豆瓣
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 孙周兴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6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弗里德里希·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
解体概要 [图书] 豆瓣
Précis de décomposition
8.7 (7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E·M·齐奥朗 译者: 宋刚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本书是萧沆的代表作,以片段写作的方式,呈现了真实的人生经验,它会破坏你我所有的信念,从心灵到肉体、从宗教到哲学、从出生到终结,任何既定想法,都会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全面解体。本书是萧沆的第一部法文作品,被认为“足令法文增辉”,并获法国里瓦罗尔(RIVAROL)奖。
皮浪学说概要 [图书] 豆瓣
作者: [古希腊] 塞克斯都·恩披里科 译者: 崔延强 商务印书馆 2019 - 3
《皮浪学说概要》(PH)分三卷,第一卷(PH 1)是怀疑论的基本纲要,涉及怀疑论的概念、缘起、论述、标准、目的,论式,表述以及怀疑论同相近哲学的区别,第二卷(PH 2)是对逻辑学问题的反驳,第三卷(PH 3)是对物理学和伦理学问题的反驳。
《皮浪学说概要》中文译本,除了收入恩披里柯的版本之外,还收录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三个论皮浪哲学的短篇,分别是:第欧根尼·拉尔修的《皮浪与提蒙思想评传》、甫修斯的《埃奈西德<皮浪派的论证>》和尤西比乌斯的《亚里士多克勒<反皮浪怀疑派>》。
本书是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皮浪学说概要》的全译本,所根据的是洛布经典丛书R.G.Bury编辑的Outlinesof Pyrrhonism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1933),译者直接从希腊文译出。塞克斯都的著作的史料价值在于它比较客观地记述了公元2世纪以前希腊哲学几乎所有流派的主要观点,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希腊哲学绕不过去的一手文献。
★精彩试读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其人其书
(代序)
尽管人们对塞克斯都·恩披里柯(Sextus Empiricus)(以下简称塞克斯都)的生平所知甚微,但他的《皮浪学说概要》(Pyrrhoniae Hypotyposes,以下简称《概要》)及其“拓展版”《反学问家》(Adversus
Mathematicos)在希腊化时代却广为流传,曾深刻影响了当时哲学发展的思想特质,尤其自16世纪被重新发现和翻译之后,对西方近代早期哲学的转型和形塑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乃至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中皮浪主义的思想传统仍然生生不息。塞克斯都的著作是集思想性和史料性于一身的经典,它们完整呈现了怀疑论的本质、目的、表述、论式以及反驳独断论的主要论题,系统阐发了存疑(epochē)这种宝贵的人类思想品质的原初形态,凝练了怀疑论的典型论证形式,张扬了逻辑理性的力量。在希腊思想被信仰主义、神秘主义日益浸淫的希腊化时代,这一点显得尤为可贵。其思想性、严整性、逻辑性和写作艺术性在怀疑论思想史上独领风骚,为近代怀疑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论证范式,直到17世纪笛卡尔哲学出现以前,没有一本怀疑论的著述可以出乎其右。
塞克斯都著作的史料价值在于它比较客观地记述了公元2 世纪以前希腊哲学几乎所有流派的主要观点,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希腊哲学绕不过去的基本文献。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塞克斯都的著作视为真实性较高的希腊哲学“史料汇编”,或希腊人自己写的一部比较客观的“希腊哲学批评史”。塞克斯都的著作之所以具有重要文献价值,这与他的写作风格以及他所理解的怀疑论的目的直接相关。塞克斯都坚持,怀疑论是一种不持有自己哲学立场(mē dogmatizein)的哲学,不对任何独断的观念、信念、学说做出确切的判断,而是通过大量援引(propheresthai)和转述(diēgisthai)其他哲学的观点,发现这些观点之间的矛盾对立,以求达致心灵的存疑和宁静。a 在塞克斯都的笔下,apaggellō(“报告”、“记述”之意)一词频频出现,比如,“像史学那样清楚地(historikōs)报告每种东西”b,“在不持有信念的意义上述说自己的感受”,“以报告或记述的方式(apaggeltikōs)表达当下向他呈现出来的显明之物,并非独断地做出确切的表明,而是叙述他所感受的东西”。正是由于怀疑论者的这一动机,使他自然而然地避免在他所引述的观点中加入自己的判断,尽可能地保持这些文本原有的风貌。比如,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塞克斯都对欧几里得的引述,才使我们能够有幸看到《几何学原理》的正确文本,而公元3世纪左右的文本已被学者们穿凿附会得面目全非,伊阿姆布利科斯(Iamblichus)使用的本子已彻底毁坏。再如,有学者认为,尽管塞克斯都的论述冗长繁琐,却相当重要。正是塞克斯都的引用,才使巴门尼德的诗序部分得以保存至今。
逻辑哲学论 [图书] 豆瓣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9.1 (33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译者: 贺绍甲 商务印书馆 1996
《逻辑哲学论》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早期重要著作。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中否定因果律,断言逻辑和数学的命题都是重言性质的,所有哲学史上争论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只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即日常语言的明确化。这种思想对后来分析哲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哲学研究 [图书] 豆瓣
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作者: [奥地利]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译者: 李步楼 商务印书馆 2000 - 5
1936年前后,在挪威森林里的小木屋中,维特根斯坦对自己从前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反思,他放弃了自己〈逻辑哲学论〉中所持的以逻辑规则为意义标准的思考方式。提出了“语言——游戏”的观点,完成了〈哲学研究〉一书。开创了另一门哲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也始自己的哲学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世界的逻辑构造 [图书] 豆瓣
作者: [德]卡尔纳普 译者: 陈启伟 商务印书馆 2022 - 5
《世界的逻辑构造》是卡尔纳普早期的代表作。在本书中,卡尔纳普运用弗雷格、罗素创立的逻辑分析方法,将一切科学概念都分析、还原到直接的经验,用“原初经验的相似性”这个基本关系的概念,逐步地给所有其他概念以定义,有层次、有等级地将各个科学领域的概念重新构造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理性重构”。卡尔纳普认为,这样一个概念的构造系统,不仅揭示了概念的逻辑次序,而且体现了认识的次序,同时这种构造也是一种有力的武器,可以将不能还原到经验,也即一切形而上学概念和命题从哲学中清除出去。
科学革命的结构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9.0 (54 个评分) 作者: [美]托马斯·库恩 / [美]伊安·哈金 (导读) 译者: 金吾伦 / 胡新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1
本书是20世纪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的学者们不可不读的基本文献。它引导了科学哲学界的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其影响不仅在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 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在社会公众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中提出的“范式转换”一语如今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重要词汇。本书自1962年面世以来就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热潮,其影响至今不衰。本版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庆祝本书问世五十周年而作,新加入加拿大哲学家伊安·哈金教授所写的导读。“自然科学的发展除了按常规科学一点一滴地积累之外,还必然要出现“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不仅仅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且还会引起人们世界观的变革。” - 托马斯·库恩
反对方法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 译者: 周昌忠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8
本书是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保罗·法伊尔阿本德的代表作。作者激烈抨击唯理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倾向,论证说最成功的科学研究从来不是按照理性方法进行的,不应要求科学家遵奉某一种方法论从事科学活动,而应以知识论无政府主义取代理性主义,充分发挥科学家的独创性,倡导著名的“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本书观点独特,自成一家,在西方学术界影响甚大。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图书] 豆瓣
作者: [荷]爱德华·戴克斯特霍伊斯 译者: 张卜天 商务印书馆 2018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科学史名著,曾获得1952年荷兰国家文学奖霍夫特奖。它以机械论观念的产生和对自然的数学描述为主线,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从古希腊到牛顿两千多年的科学思想发展,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使经典物理科学得以产生的各种思想脉络和源流。它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经过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阶段、古代的科学遗产、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科学,最后考察了一直到牛顿的经典科学。全书分为五个部分:I 古代的遗产,II 中世纪的科学,III 经典科学的黎明,IV 经典科学的演进,V 结语。书中大部分内容都不为国内学界所熟知。它尤其重视原始文本的阅读和复杂概念的厘清,不回避任何繁难之处,这在同类著作中实属罕见。本书语言清晰凝练,切中问题要害,值得再三研读,对于科学史和哲学史研究者极有价值,任何对思想和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著名科学史家克拉盖特(Marshall Clagett)评价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一部经典,因为它的作者是数学史和力学史最深刻的阐释者之一。我认为没有任何其他一部著作能够联系经典物理学的实质思想和背后的哲学关切,如此清晰地阐明古代与中世纪的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一直到发展出近代早期物理科学”。
创建日期: 2024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