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与文学

hemind

hemind @hemind

58 本书  

自传与文学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所属 作品: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9.4 (1031 个评分) 作者: 林奕含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2
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
向死而生的文学绝唱 打动万千读者的年度华语小说。
李银河 戴锦华 骆以军 张悦然 冯唐 詹宏志 蒋方舟 史航 等多位学者作家社会名人郑重推荐。
痛苦的际遇是如此难以分享,好险这个世界还有文学。
我下楼拿作文给李老师改。他掏出来,我被逼到涂在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可以说话之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辉煌的人生里,她的脸和她可以想象的将来一样漂亮。补习班语文名师李国华是同一栋高级住宅的邻居。崇拜文学的小房思琪同样崇拜饱读诗书的李老师。
有一天李老师说,你的程度这么好,不如每个礼拜交一篇作文给我吧,不收你周点费。思琪听话地下楼了。老师在家里等她,桌上没有纸笔。
思琪的初恋是李老师。因为李老师把她翻面,把他的东西塞进去。那年的教师节思琪才十三岁,这个世界和她原本认识的不一样。 如果这是爱情,为什么觉得暴力?为什么觉得被折断?为什么老师要一个女学生换过一个女学生?如果这不是爱情,那满口学问的李老师怎么能做了以后,还这么自信、无疑、无愧于心?
故事必须重新讲过,与房思琪情同双胞的刘怡婷,接到警局通知,去带回神志不清,被判定疯了的房思琪。透过思琪的日记,怡婷得知思琪五年中的所见所思……
嫁入钱家的许伊纹,是两位少女的忘年交,二十余岁的她,是两位少女的文学启蒙者同时也是丈夫家暴的沉默受害者…… 升入大学后的郭晓奇仍旧爱着高中时的补习教师李国华,而这位文质彬彬的补习教师并不只有平时人们眼中受人尊敬的老师形象的一面……
这是一部惊人而特别的小说,小说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锐的感受力、又是一个近距离目击者,使这整件事像一个“幸存的标本”那样地被保留下来。整本书反覆地、用极度贴近被侵害者的视角,直直逼视那种“别人夺去你某个珍贵之物”的痛苦──且掠夺之人是以此为乐。
数学演义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树和 科学 2008 - 8
《数学演义(普及版)》对古今中外著名的数学故事用演义文体进行通而不俗、深入浅出的论述。例如十进制和二进制的故事和游戏,《九章算术》寓理于算的高招,三次方程与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演绎,兔子序列与优选法,笛卡儿之梦,油漆匠悖论,人口论中的数学,太和殿的屋顶是什么形状?怎样对图进行计算?防空导弹需要多少枚?如何算出系统工程的竣工日期?你想做数学家吗?等等。行文流畅生动,推理严格简洁,是一部雅俗共赏的科普著作。
四川大地震 [图书] 豆瓣
作者: 東方仁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08 - 7
北京時間二OO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時二十八分,在中國四川省汶川發生里氏八級地震。本次地震震級高,有感範圍大,波及甘肅、陝西、北京、上海等全國二十幾個省市和地區以及東南亞。蒼生泣血,舉國同悲,世界動容。
本書是四川大地震發生兩個月後,第一本全方位、深層次地描寫四川大地震的圖書,驚心動魄的災情報道、扣人心弦的生命救援、感人肺腑的人性光輝、嚴肅負責的問題反思……非常值得你一讀!
精神不死 [图书] 豆瓣
作者: 《南方周末》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 - 1
这本书,全程记录了汶川地震的前前后后,救援的紧迫与艰难,死亡的残酷与无奈,官员自杀的冲击与反思,重建家园的急切与困境。重回那段焦苦的日子,重新体会那些泪水的温度,体会心手相牵的撕裂痛感。我们的灵魂,会在冷热交替之间再一次完成坚硬的淬火。
地震笔记本 [图书] 豆瓣
作者: (日)渥美公秀 / (日)寄藤文平 插图 译者: 刘晗 2012 - 7
《地震笔记本》是一本关于地震防灾的手册,也是一本关于地震基本常识的书。相当实用。内容包括:地震发生的瞬间、地震发生后、救援活动、避难生活、地震教给我们的未来。虽然内容相对沉重,但表现形式很活泼,易于让人接受。这也恰恰符合主编对本书的出发点:大家应该把地震看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灌输这类知识,才能有备无患,或者说,将灾难降低到最低程度。书中还有大量地震亲历者的经验传授,非常日常,也很实用。
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 [图书] 豆瓣
作者: 南香红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9 - 8
“汶川”特大地震对南方都市报以及全国媒体来说,是一场前所未遇的重大考验,巨灾面前,经历了新新闻观念洗礼的大众媒体,如何迅速反应,全面应对?南方都市报以自身的宝贵经验提供了一个富有价值的参照!灾难发生一年后,直接参与灾难现场一线采访的南都首席记者南香红,以亲身的经历和采访相关当事人,以第一手鲜活资料和新闻案例,撰写出《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一书,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南都“汶川”报道的经验,高屋建瓴地归纳总结了灾难采访的诸多守则,其内容涉及采编工作的各个层面,并广泛吸收国内其他媒体以及国外优秀媒体的灾难报道经验,对于新闻媒体的巨灾报道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
作者: 松冈达英 文/图 / 松村由美子 编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8 - 10
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ISBN:9787539143514,作者:松冈达英 文/图,松村由美子 编,沟上惠,赵克常 审定,蒲蒲兰 译
赤子之心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丹燕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 - 5
这是著名作家陈丹燕为纪念汶川大地震而推出的纪实作品。
作品通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志愿者的角度来写大地震,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面地反映了地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从物质到精神的震荡,因为避开了耳熟能详的材料,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作品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普及了志愿者的概念。中国的志愿者事业虽然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发展中,但真正为中国老百姓知晓,却正是通过2008年的两件大事——大地震和奥运会。可以说,中国的志愿者事业正在渐渐为民众所熟悉,在这样的时刻,以志愿者为描述的对象,无疑是很新很时尚的题材。而作家对志愿者理念的描述,对志愿者事业的分析和展望,在当代纪实作品中还未见到过。
同时,作品在更高的层面上写了中国一代青年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当所有的父母们慨叹自己家里的小皇帝们怎生担当得了人生大任时,地震恰如一块试金石,七零后、八零后们的表现令自己和周围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正如作品中一个被采访者所说: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承担的机会。没有人知道我们将变得多么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作品把地震中一代青年人的行为呈现在世界面前,渴望社会能更好地理解这一代人。
作品保持了陈丹燕作品一贯的细腻和冷静,摹人状物生动有趣,上海风格浓郁,是一部极有特色的作品。
北川女孩的异想 [图书] 豆瓣
北川女孩的异想
作者: 夏商周 新世纪出版社 2015 - 5
这是一部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少儿幻想小说。
5 12大地震前夕,发生了一件怪事:身为童话作家的爸爸突然不愿讲故事了!地震当天,上学路上,爸爸终于答应给文雯讲一个故事,可还没讲完,一通奇怪的电话却打断了他……没想到,这竟是爸爸留给文雯的最后“半”个故事。
文雯被埋在废墟下,生命垂危时,漆黑的头顶上出现了一个小洞口,掉下一滴巨大的五彩水滴,救起了她。于是,文雯开始了一场在地下世界的惊奇冒险,遇到了被关在地下两千年的女巫根娘,还有一头长着跟爸爸一模一样的人脸的黑毛怪兽飞飞达!文雯坚信人脸兽就是爸爸变的,她一定要救出爸爸,但地上的人们却告诉她,爸爸为了保护学生,已经在地震中牺牲了……
文雯该怎么办呢?她如何摆脱“平行世界”的束缚,反抗大人们意图消除她的“幻想症”的行动?她如何穿越洞口,与根娘、人脸兽再续前缘?面对强悍又冷酷的冷石王,她和伙伴们要如何应战?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现实与幻想、平行世界与本真世界的决战中,文雯究竟能否抵挡“实在指数”的侵袭,成功救出爸爸呢?
在童话里,你能找到一切的答案……
本书大故事套小故事,现实梦幻相连,情节神奇跌宕,真情漫溢,既幽默活泼,富含哲理,又感人肺腑,其暗含的“救救大人”的深刻内蕴,更是发人深省。
作品聚焦于震后儿童心理健康的重建及独生子女家庭的沟通和信任,展现了儿童之间朴素纯真的友谊。作者以大地震中的事例为灵感源泉,从亲身接触震后儿童的真实经历出发,通过少儿喜爱的奇幻想象的方式,引导读者关注灾难之后人们的精神健康、心理抚慰问题。作品立意深远,不仅通过小主人公文雯的乐观坚强,向社会传递了积极的正能量,更是借书中人物描绘了物质膨胀时代人们的精神焦灼,宣扬了大爱和纯真的童话精神,抚慰了当代社会压力之下迷失的心灵。
书中穿插的和主体情节有关的几篇小童话,更令整个故事色彩斑斓,丰富迷人。所配黑白、彩色插图细腻、精致、魔幻。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国内近年来少有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给小读者提供了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5.12汶川大地震实录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秋明 / 陈文笔 邓勃 阙道华 宋金峪等 2008 - 6
《纸上的纪录片:5•12汶川大地震实录》主要内容:5•12地震之后,羊城晚报6名摄影记者在震后第一时间奔赴四川灾区,他们是陈秋明、陈文笔、邓勃、宋金峪、阙道华和颜长江。他们多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时尚青年,这次,他们一反嘻哈调侃的常态,收拾起模式化的职业嘴脸,带着与受难者同命运、共罹难的悲悯情怀,用灵魂深情地拥抱着灾难深重的土地和同胞,用一种融入式的新新闻摄影手法,对这场天地同悲、鬼神共泣的大灾难进行了原生态记录。
汶川地震168小时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良 凤凰出版社 2013 - 5
该书主要记录了汶川地震的震中映秀,在地震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作者从2008年8月开始深入映秀进行实地调查,采访了数百位相关人士,从他们的口中记录下震后七天,即168小时内的真实经历。本文整体上通过时间顺序进行记录,采用了多线并行的描述方式,通过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视觉角度的记录,还原一个较为完整、全面而又真实的震中映秀。
翻开本书,见证生命的坚韧以及在灾难中迸发的人性,反思一场不应淡忘的灾难。
别闹了,费曼先生 [图书] 豆瓣
“Surely You’re Joking,Mr. Feynman!” - Adventures of a Curious Character 所属 作品: 别闹了,费曼先生
8.4 (21 个评分) 作者: 〔美〕费曼 译者: 吴程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1
费曼一生幽默机智、几近顽童的行止,与其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成就齐名。本书与《你管别人怎么想》同享盛名,全书没有难懂的科学知识,在一件件新鲜事背后,隐然透露着人性最接近自然的本质。
费曼先生得过诺贝尔奖,是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科学家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任教约四十年。三○年代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随即被征召加入制造原子弹的曼哈坦计画。费曼先生生性好奇,在严密的保安系统监控之下,他以破解安全锁自娱。取得机密资料以后,留下字条告诫政府小心安全。而他的鲜事也传颂一时。他爱坐在上空酒吧内做科学研究,当那酒吧以妨碍风化遭到取缔时,他上法庭辩护。他的森巴鼓造诣很高,巴西嘉年华会需要领队贵宾,本来预定的大明星珍那露露布丽姬妲缺席,临时由费曼先生取代,他引以自豪。
他一向特立独行,以不负责闻名。领了诺贝尔奖之后,同事维斯可夫和他打赌十元费曼先生会坐上某一领导位置,但费曼先生在一九七六年拿到那十元。事实上,费曼先生几乎从不参与加州理工学院内,如:经费、升等、设备等任何行政工作。别人可能看他自私。但对他,这是他保卫自己创造自由的方式。他甚至连续五年努力辞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荣誉位置,因为选举其它院士的责任颇困扰他。而他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在酒吧厕所内与醉鬼大打出手的科学家。他曾经跟爱因斯坦和波耳等大师讨论物理问题,也曾在赌城中与职业赌徒研究输赢的机率!
上帝掷骰子吗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上帝掷骰子吗
9.1 (185 个评分) 作者: 曹天元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6 - 1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理论: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最为激烈的争议和关注;从现实角度来说,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变化和进步;从科学史角度来说,也几乎没有哪段历史比量子论的创立得到了更为彻底的研究。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基本观点和假说至今没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这无疑又给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这本书带读者做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人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这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
物理世界奇遇记 [图书] 豆瓣
The New World of Mr Tompkins 所属 作品: 物理世界奇遇记
8.4 (25 个评分) 作者: (美)伽莫夫 / (英)斯坦纳德 译者: 吴伯泽 科学出版社 2008 - 4
介绍20世纪物理学奇妙思想的好书比比皆是,但伽莫夫之外再也无人能让一般大众这么深入地去看离他们那么远的物理世界,这是感受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思想的最好地方。...
物理学的困惑 [图书] 豆瓣
The Trouble with Physics: The Rise of String Theory, the Fall of a Science and What Comes Next 所属 作品: 物理学的困惑
7.9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李·斯莫林 译者: 李泳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这是一本破天荒的书,著名物理学家斯莫林在书中指出作为所有其他科学的基础的物理学迷失了方向。为什么物理学突然陷入了困境?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
在斯莫林看来,一个主要问题出在弦理论:一个野心勃勃的“万物之理”的蓝图。想要解释自然的所有粒子和力,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弦理论凭它新奇的新粒子和平行宇宙抓住了公众的想象力,也赢得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心。但这是理论的陷阱:弦理论没有一点曾被证实,也没人知道如何去证实它。实际上,理论出现了无限多个形式,意味着没有实验能否定它。作为一个科学理论,它失败了。但是因为它吸引了大量的资源,招揽了最优秀的头脑,严重伤害了在其他路线上追求的年轻物理学家,所以它也拖累了其他物理学的前进步伐。
给世界的答案 [图书] 豆瓣
To Explain the World 所属 作品: 给世界的答案
作者: [美国] 斯蒂芬·温伯格 译者: 凌复华 / 彭婧珞 中信出版社 2016 - 7
日升月落,电闪雷鸣,四季更迭,生老病死,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谜题,而我们对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的看法、感受,正源自我们如何认识和解释这个世界。但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家不知道我们现在对世界已知的一切,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类似于我们的思维方法,不知道世界还有哪些未知尚待发现 ,也不知道如何去发现未知。随着文明演进,人们不断努力解开众多谜团,科学的现代规则才终于问世。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带我们回顾了挑战前人又扣人心弦的认知发展历程,足迹从古代的米利都到中世纪的巴格达和牛津,从柏拉图学院和亚历山大博物馆到沙特尔教会学校和伦敦皇家学会。温伯格富有启发性地探索了思考世界和分析世界的方法,说明了找到现代科学的目标和方法是何等的艰难,并论述了这一发现对人类认知和发展的影响。同时,温伯格还探讨了科学和各大竞争领域(宗教、技术、诗歌、数学和哲学)的历史性冲突与合作。
他将其学术资质和科学史知识结合起来,研究了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解释世界的努力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而我们之所以苦苦求索,执着于解释世界,因为答案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自己和未来。这不懈的坚持和追求,正是“非凡的故事,是人类历史中最有趣的故事之一”。
★ 世界级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全新力作
★ 详述科学认知历程,从古米利都到伦敦皇家学会,从亚里士多德到托勒密、哥白尼直到牛顿
★ 探索世界的哪些方面是可认识、可解释的,以及如何认识和解释
★ 透析人类如何探索和理解世界万物的运转,从而领悟未来
★ 洞悉科学与诗歌、数学、哲学、技术和宗教等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与合作
★ 犀利点评科学人物的成败得失及影响
曙光集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曙光集
作者: 杨振宁 / 翁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1
曙光集,ISBN:9787108028365,作者:杨振宁 音响合成:翁帆
Quantum Information for Babies [图书] 豆瓣
所属 作品: 宝宝的量子信息学
作者: Chris Ferrie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4 - 8
Quantum Information for Babies is a colorful and simple introduction to one of newest ideas in physics: qubits! Qubits are quantum bits, the carriers of information about quantum mechanical things. Baby will learn why qubits are so different from, and more useful than, the regular bits of information stored on our computers today.
创建日期: 2023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