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欧洲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何炳松 2012 本书是作者于民国九年至十一年在北京大学史学系讲授《近世欧洲史》课程时所用之讲义,大体以美国史学名家鲁滨孙与比尔德二人所著之《欧洲史大纲》第二卷为蓝本,并取材于二人所著的《现代欧洲史》。时间区间自十七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展示三百年欧洲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以达博古通今之目的。
中古欧洲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何炳松 2012 本书叙述了从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瓦解到十四世纪为止的历史事实,从二十章以后则探讨中古时代制度、思想及文化的覆灭及近世欧洲文化如何产生等问题。本书的特点在于注重讨论中古欧洲得以生息的制度,尤其重视基督教制度的影响;着重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在人类活动中有着重大作用的人物;不仅关注这一时期政治上的进步,而且对经济思想文化上的成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history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图书] 豆瓣 アルフレッド・アドラー 人生に革命が起きる100の言葉 作者: 小倉廣 译者: 楊明綺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5 - 2 ◆一切取決於自己阿德勒說:認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同、寬待對方的不完美。他認為:不完美也沒什麼不好,這樣才有人味,也是可愛之處。阿德勒心理學,是帶給人「勇氣」的心理學。所謂「勇氣」,就是克服困難的活力,缺乏勇氣的人,一遇到困難,就會墜入人生的黑暗深淵。人生有「工作的任務」、「交友的任務」與「愛的任務」,當我們在任務中陷入困難時,如果還擁有「關心對方,以對方為優先考量」的想法,就能生出勇氣。「我只有在覺得自己對他人有貢獻時,才擁有勇氣。」阿德勒如此說。有勇氣,就能面對一切困難;有勇氣,就能不受他人的評價左右,接受真正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本書不同於一般學術書以及心理學入門書,用淺顯易懂的詞彙和說法「超譯」阿德勒與他的學生、後代門生說過的佳句100句,期待能帶給讀者一些突破的勇氣:.一切取決於自己.接受真正的自己.隱藏在情感中的目的.性格能在當下的瞬間被改變.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根源.家族就是世界.不能斥責,也不能稱讚.對他人有貢獻是讓自己幸福的唯一方法.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不必背負著他人的課題從個人出發,談到人際關係、家庭、教育、直到世界。「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非常單純。」阿德勒認為: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也就是:「人生中,沒有你辦不到的事!」
改變人生的1分鐘整理術 [图书] 豆瓣 たった1分で人生が変わる片づけの習慣 作者: 小松易 译者: 林佩儀 商周出版 2012 家裡的狀態就是你人生的縮影!日本熱賣35萬冊的系列暢銷書你周遭環境清爽整齊嗎?玄關髒亂→幸運之神不會眷顧廚房髒亂→飲食生活不正常桌子髒亂→課業、工作不順被我說中了嗎?從今天開始,跟著日本第一位整理師這樣整理,每天1分鐘,你會發現→機會變多、健康改善、金錢管理能力提昇、工作有效率 →更多時間完成夢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整理」是實現你夢想人生的最簡單的方法。這是我身為「整理師」,輔導超過兩千個人、幾十家企業的經驗談。換句話說,不會整理的人比會整理的人容易錯失機會。因為他們的周遭環境凌亂,無法做好準備、保持隨時可以啟動的狀態。「各就定位,預備,起!」即使大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不會整理的人大概落後百米才開始跑。因此錯失機會是理所當然的,無法實現夢想人生也怪不得別人。接受我輔導的人,大家一開始都有相同的困擾。「很捨不得丟東西……」「沒時間整理……」「從什麼地方著手才好……」只要跟著本書介紹的方法,多數人的態度都變得很積極。在「整理」的過程中,重新檢視自己,再次發現、挑戰遺忘的夢想,並實現夢想。為什麼光靠「整理」就能讓人生有如此大的改變呢?整理是一種取捨行為,基本上就是區分出自己「必要的東西」與「不必要的東西」。一旦累積許多「不必要的東西」,真正「必要的東西」就很容易被埋在深處。而且過量的不必要之物也會妨礙新事物的吸收。不必要的東西導致身心俱疲,造成精神負擔。好比體內一旦囤積老廢物質,就會影響健康。請捨棄「不必要的東西」,促進新陳代謝。這麼一來才有活力,人生態度也跟著變積極,機會自然找上門。這本書將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最高的六種空間,信箱‧玄關‧衣櫃‧書櫃‧沙發‧書桌徹底解說整理秘訣。具體詳細,讓你沒有藉口不整理!
令人戰慄の恐怖酷刑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聰霖 八方出版 血腥、變態、暴虐的各式酷刑,不是電影中的虛擬劇情,是活生生存在於古今的歷史場景!完全拷問的痛苦之書、猶如人間煉獄的恐怖刑場、殘酷極致的拷問「玩具」、變態暴虐的瘋狂「玩家」、被丟入鍋中或炒或煎的虔誠教徒,以及被剖腹挖心的造反者……古今各種冷血、殘酷、變態,又帶有「創意」的各式刑法,都是由「人」所想出來的。然而,做出這些慘無人道之事的,究竟是誰?又是爲了什麼理由?此書探究了這些酷刑背後的真相,你將會知道……事實上,人類本性一直潛藏著殘酷、嗜血的因子。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7.7 (1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11 作者以其“大历史”的宏观视野,涉足欧美等国的近代历史,讲解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路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以意大利、荷兰、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的社会转型为中心,研究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兴起时的社会经济与经营方式,及其在各国不同的民族特性和文化背景之中的演化过程。书中侧重分析资本主义的技术性格,将资本主义综合为一种组织和一种运动。 d 政治法律 中国史 中文回家买 历史 思想
北野武的下流品格 [图书] 豆瓣 作者: [日] 北野武 译者: 邱香凝 不二家 2018 - 6 「這本書就是我的聖經!」北野武動搖你人生追求的終極思考書「下流的我才更懂,什麼是品格,什麼是夢想的真諦、人生規矩、瀟灑、表演。懂了下流,也就懂了什麼是終極有品的『上流生存之道』。」是故弄玄虛嗎?這位憑著講犀利真話而成為日本最強評論者的思考家自有一套哲學:像我這樣舊街區窮人家出身,以淺草貧窮藝人的身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男人,為什麼能往上爬,到現在變成有錢人還穿著愛馬仕呢?我連鞋子都穿愛馬仕。不管怎麼想,這都是下流到了極點的表現。或許有人會說:你這個下流又低俗的人,有什麼資格在那邊談論品格啊?不過,用我常講的「鐘擺原理」來比喻的話,因為貧窮而認識了下流極限的人,就像吊擺會往反方向擺盪,盪到底自然就明白了終極的上流是什麼樣。貧窮與下流到了極點,自然就會有品了。只要習慣貧窮與下流,就會成為上流。聽起來是歪理,但我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開始重視「有品」和「瀟灑」的。世界級導演北野武,也是來自下流街區的下町阿武。他從思想到言行,談流氓明星總理工頭,談平凡偉大,談愛情偷情,談瀟灑老醜,用無堅不摧的邏(毒)輯(舌),加上一個接一個打臉現代人的精采故事,帶你認識什麼是下流。沒錯,他在下流聖經裡談品格。他說:這個時代的窮令人不安到了極點,那種感覺或許就像失去了自己的歸處。不過,我們還是有歸屬的,那就是「品格」與「瀟灑」。品格――在人前滿不在乎地發表食物「好吃」、「難吃」的評論。沒有比這更沒品的事。食物這種東西得靠殺生才能獲得,吃飯就算抱持罪惡感也不為過。夢想――社會不斷對這些人說夢想夢想夢想夢想,如此施加壓力。這就像一邊對金魚缸裡的金魚說「將來要成為悠游河川的大魚喔」,一邊餵牠吃飼料。金魚就是金魚,不管餵食多少飼料,頂多變成胖金魚。瀟灑――有一種陶器是這樣做出來的。拿一只普通的碗去火烤,把碗烤得變形扭曲。某個時代將這種扭曲視為美感。寫實主義進入了印象派,代表了一點文化上的進化。北野武口中的「瀟灑」就像這只扭曲的碗,或許可以想成是「在理解做人道理之後,更高一等的生存之道」。誹謗的規矩――先認同對方才能說對方的壞話,這就是誹謗人的規矩。如同北野武在威尼斯影展上說宮崎駿「吸引的都是女性觀眾,拜他所賜,女人都不來看我的電影了」,表面上是抱怨,實際上是在抬舉對方。最後,如果跟大家說一句話,你會說?好好讀這本書,回到做人的原點吧。懂嗎?(這是兩句)
超能高校(2) [图书] 豆瓣 作者: 梁望峯 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 2011 - 4 異能少年樂活與他的一眾好友剛獲得了超能力,便要面對宿敵悠揚、亦正亦邪的Pierre以及暗中搞鬼的小柔。在今集,一眾角色的身世逐步揭曉,原來好玩的超能力背後隱藏著更大的責任!樂活與清純美女Starry的浪漫關係正穩步發展,事情卻突然來個急轉直下。兩人的誤會一日比一日深,而貓眼少女Cova卻偏偏在這時出現,從沒女人緣的樂活,竟陷入一段莫名其妙的三角關係之中……最可怕的是,控制電流的超能力竟然與他的情緒一同失控!另一邊廂,萬人迷Pierre不單憑讀心術看透身邊女生的醜惡內心,更發現自己身世的驚人秘密!陷入絕望的他,只有一個人可以令他重拾生命意義──Starry!原來還有人比小柔更接近Starry,而他才是最厲害的超能力者!小心!正邪對決即將引爆!
手術台上的日本 [图书] 豆瓣 Japanization: What the World Can Learn from Japan’s Lost Decades 作者: 威廉‧皮塞克(William Pesek) 译者: 李振昌 寶鼎 2015 - 3 什麼名詞讓美國的柏南奇、歐洲的德拉吉等央行總裁、經濟學家、政治學家都一致感到膽戰心驚?日本化!一股金融體系正在日本化的風潮向全球襲來,別以為你我都能置身事外!「日本化」不僅令日本深陷痛苦,中國、美國、歐盟等經濟體更是擔心受影響。——美國總統歐巴馬說:他執政要避免像日本「失落的十年」。——日本陷入今日成長停滯、債台高築的困境,部分原因是某些文化傳統影響到金融層面,這個「遺忘時間的經濟體」就像個走不動的巨大怪物,躺在手術台上等待治療!日本已經沒有時間了……安倍經濟學真能救日本?彭博社駐東京專欄作家皮塞克權威分析◎日本如何走到以貨幣與財政政策掩飾經濟裂縫這一步?‧山一證券倒閉讓日本社會大眾認為大型金融機構永遠不會倒的神話破滅,也讓日本一億兩千七百萬人都在猜測,還有誰在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中隱藏鉅額虧損?‧經濟僵屍化:前日本央行總裁速水優首度將利率砍到零。這項政策影響深遠,連美國聯準會的柏南奇都採用,只是貨幣寬鬆政策真的好嗎?其實,這只是以人為方式將財富灌水,長期以來非但幣多於利,也導致整體經濟僵屍化。‧「廣場協議」讓日本變成龐大的預算赤字與超低利率的國家。錯誤的政策,創造出巨大的泡沫,日本還沒學會沒有零利率與世界最大的公債要如何過下去。◎日本集體大男人主義,導致跛腳的勞動市場與人口問題‧日本企業沒有女性總裁對經濟的影響是什麼?公司內部高階主管有沒有女性,和企業的競爭力有何關係?‧為什麼女性可以挽救日本?根據高盛公司的研究,如果女性就業和男性一樣高,國民生產毛額就會增加15﹪。‧為什麼安倍在處理大男人主義問題上著墨不多,就會加深日本低生育率問題?◎當債務市場變得很大時,日本未來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希臘或阿根廷?‧你知道嗎?日本的債務負擔比德國、法國與英國加起來還多,一旦經濟崩潰,比希臘還嚴重。‧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人口老化、財政透支情況下,想藉通貨膨脹活絡股市,同時債券殖利率低於1%,這有可能嗎?‧日本大量儲備美元,其實是陷阱。‧日本善於操控匯率與弱勢日圓的政策,究竟是誰得利?◎福島效應:三一一大地震的後續處理帶出日本用人唯親的文化‧福島核融最嚴重時,日本考慮要疏散東京一千三百萬人口。一旦成真,將危急全球金融市場。‧從福島核災,可以看到日本用人唯親的問題。‧政治的不透明,動輒以「保護機密」隱瞞事實,造就腐敗。‧日本的道歉文化,幫助企業惡棍逃避責任。◎加拉巴哥化的國家:隔離在世界之外的島國‧日本的加拉巴哥化使得日本像是隔離在世界之外,產品與商業習慣都自成一格日本如何競爭?‧英語能力不佳也成為日本的大問題,讓日本政府難有合適的對外溝通人才,也無法走出這個島國。‧為什麼過去三十年來,真正全球化的亞洲流行歌手不是日本人?因為在娛樂界也有加拉巴哥症候群。‧美國雅虎從谷哥挖角梅麗莎‧梅爾;福特汽車找前波音公司執行長穆拉利拯救福特,日本企業少見找外人當執行長,安倍晉三要怎麼做才能讓日本企業注入活力?◎搞不清楚狀況的外交,業餘外交政策如何削弱日本?‧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撕裂了日本與中韓的關係,也讓白宮不悅。安倍沒看出靖國神社是外交死路。‧不願意承認二次大戰期間侵略他國的錯誤,讓日本的外交關係矮上一大截,安倍的現代愛國主義如何影響日本利益?‧安倍的「凱蒂貓外交」到底能不能使上力?靠凱蒂貓與神奇寶貝能當成有效的外交政策?‧歐巴馬對亞洲重感興趣,軸心東移,對日本的意義是什麼?本書作者皮塞克以深入的觀點探討日本經濟所面臨的困境,說明是什麼原因阻礙日本進化成更有活力、創新與競爭力的經濟體,並提出和世俗相反的觀點引發讀者思考,以及全世界可以從中學到什麼。本書特色1.作者常駐東京,針砭日本時弊,直指問題核心。2.本書利用案例研究,包括奧林巴斯、索尼、與豐田汽車等大公司,再加上諾貝爾獎得主與知名投資人的想法。說明造成「日本化」的複雜背景。3.日本發生的事情影響全世界的市場,了解目前日本的經濟狀況有助於面對未來變化的環境。4.全世界的政府與企業都很怕「日本化」擴散,以及所帶來的通貨緊縮與經濟衰弱,本書的許多重要資訊,是企業界必須知道的早期警訊,並且帶領市場回到正面的成長。對於全世界的企業專家來說,本書包含的重要資訊可以立即影響全世界的金融走向。名人推薦「當決策者思考日本的教訓時,他們第一個想法是:『這裡不會發生這種事。』事實上比每個人想的更容易發生。威廉‧皮塞克適時給我們這份藍圖,知道什麼不要做。從華盛頓到北京的官員都應該閱讀本書。」——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羅比尼全球經濟公司(Roubini Global Economic, LLC)「皮塞克確實掌握日本有很大的潛能可以對抗這體制,達成經濟成就。身為主管我從本書了解如何開發這些潛能。」——東尼‧費南德斯(Tony Fernandes),亞洲航空(AirAsia)創辦人「威廉‧皮塞克這本好書提供我們權威的分析,可以從日本失落的幾十年得到什麼教訓。無論你相信安倍經濟學是日本的神奇解決方案,或是認為日本化不會發生在其他先進國家,皮塞克透過有力的多文化觀點與專家分析,讓許多人鑑往知來。這是一本相當有意思的書,經濟學家、政治決策者、投資人都可以從中得到深入的見解與啟發。」——穆罕默德‧伊爾艾朗(Mohamed A. El-Erian),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acific Asset Management)前執行長「日本與其失落的十年將變成後危機時代世界其他地區的典型。皮塞克提出很有說服力的例子,我們忽略這些風險的話,未來非常危險。他對亞洲的見解非常深入,《手術台上的日本》這本書將危險的政策陷阱攤開來,如果不仔細研究日本的教訓,這些陷阱很容易引誘人。」——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史丹利亞洲公司前董事長「知名專欄作家皮塞克所寫的《手術台上的日本》是一本精彩好書。皮塞克不僅對亞洲經濟與金融趨勢瞭若指掌,這本書也對政府以財務與貨幣政策干預自由市場的效率提出嚴肅的問題。我發現皮塞克的書可讀性高,他並沒有要寫成教科書,不過這真的是一本很棒的教科書,教我們「如何不要採取經濟政策」。——麥嘉華(Marc Faber),《股市榮枯及厄運》(Gloom, Boom & Doom)報告發行人「大家都需要這本書,皮塞克將政策的良莠分得很清楚。讀者想要知道近年來日本經濟史真正的教訓,就從本書開始,但是不能保證這些教訓不會再發生。」——貝利‧艾肯格林(Barry Eikengreen),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和政治學教授
低智商社会 [图书] 豆瓣 7.1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前研一 译者: 千太阳 中信出版社 2010 - 4 大前研一的最新著作。时代的发展似乎并没有相应提高日本人的智商,反而使得他们的智商在逐渐衰退,你看:在日本,时下的年轻人只关心自己半径三米以内的事情;虽然人们在网上跟人无话不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懂与人面对面敞开心心扉;没有成功欲望、学习能力低下但丝毫不以为然;看到电视中的广告就会马上冲动购买;总有毫不脸红的读错字的官员出现;遇到困难,懒于思考就立即放弃;人云亦云,做什么事总愿意随大流……在更加发达的今天,日本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集体智商衰退的现象?日本人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按照大前研一的说法,就是现在日本已经进入到了“低智商社会”。本书从日本的政治、经济、网络社会、教育等各个范畴去分析,点出了各种现实存在的低智商现象,给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日本人最后的当头棒喝,也给其他国家的人们一个强烈的警示,从而使我们反思面对的问题,并按大前所提供的诸多建议,梳理思路,开阔视野,思考未来,利用“三种神器”——英语、金融、IT——走出“低智商”的怪圈。 0 2018 jp pdf 大前研一
日本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 [图书] 豆瓣 作者: 宮本雄二 译者: 林錚顗 八旗文化 2012 - 10 日中之間最困難的問題,答案在於「相互位相之確定」,即是「將對手在自己的腦中和心中定位」。了解彼此都該尊敬對手,同時努力成為被尊敬的對手,這就是答案。如果不能這樣,日中關係就沒有未來。如果抓住這個機會,成功地建立起相互了解、相互信賴、相互尊敬的關係,在此將會出現一個新東西:──超越了由近代歐洲文明所創造出來的、權力政治的世界──建構一個為世界的和平與繁榮而效勞的日中關係,完成一個王道外交的世界。在世界大大地改變面貌之中,歷史上首次,日本和中國在同一時期成為世界的大國。兩國也擁有責任,應該超越日中狹小的世界,站在亞太地區乃至在全球的視野上,共同向世界的課題挑戰。在日中之間,台灣問題從開始就佔了極重要的地位。即使到今天,日中關係的難關之一,還是「台灣問題」。所有這些,都和「中國在哪裡」這個根本問題有關。由於看不見未來,只能延續舊思維來觀察日中關係,甚至因為尖閣群島(釣魚台)的問題,日中的主張相衝突,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為防範不測,必須儘早強化對話管道與讓事態沈靜化的途徑。日中兩國政府與其領導者,千萬不可忘卻一個嚴肅的事實,那就是將東海做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這個高超的約定。
日本,解释的一个尝试 [图书] 豆瓣 作者: [日]小泉八云 译者: 曹晔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 - 10 草月译谭丛书《日本,解释的一个尝试》是小泉八云研究日本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他亦自称为研究日本的最后一份答卷。作者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洞见和深刻,全面探讨了神道及民间宗教观念在日本历史上的演变,追溯了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过程。这是西方解读日本异域文明根本动力的最早尝试,是以尊敬之忱对于非西方文化所做的礼赞。 jp 日本文化 日本资料
中東現場 [图书] 豆瓣 作者: 張翠容 馬可孛羅(城邦) 2006 - 1 多年來,堅持追縱新聞真相的張翠容從未停歇過採訪的腳步。2006年的傾力新作《中東現場》,即是她多次深入向來有“火藥庫”之稱的中東地區,透過與當地百姓對話、實際訪談生活於現場的具影響力的民運組織領導人,抽絲剝繭地從歷史、宗教、文化、地理等因素,一一剖析埃及、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巴勒斯坦、阿拉伯等國相互衝突,彼此糾葛的來龍去脈。一開始,她在《中東現場》前言,便對「恐怖主義」該如何界定提出質疑,並且呼籲世人能更客觀持平地去省思中東地區的問題,而非跟著西方社會的聲音起舞。緊接著,她將焦距轉至埃及,從社會、政治生態探討穆斯林兄弟會如何在埃及興起,以及與親西方的世俗民族主義者如何拉扯對峙:一個是世俗民族主義者,主張政教分離,推行現代化政策;另一個是基本教義派,主張伊斯蘭神權政治,堅持一切以伊斯蘭為本的復古政策。兩方各據立場,互不妥協。豈料,埃及擺脫了殖民,卻在世俗主義與伊斯蘭主義之間展開一場大鬥爭,不知不覺提供了英、美勢力介入的空間。介乎以色列與敘利亞之間的黎巴嫩,處境更是尷尬,不論是地理位置或政治氛圍。作者先把鏡頭調至貝魯特:「站在貝魯特市中心,我似乎仍然看到內戰時期那一條『綠線』,這條綠線把貝魯特分成東西兩邊,基督徒聚居的東貝魯特和穆斯林聚居的西貝魯特。兩邊居民實際往來不多,從有形的綠線到無形的綠線,就好像柏林圍牆,倒下了,但心牆卻豎起……」這樣的景象活脫是黎巴嫩政治縮影,其宗教派系複雜,政治體制也形同多派系,大家各懷鬼胎……置身紛爭不斷、政治利益糾葛難解的烽火線上,張翠容試圖透過庶民百姓的生活,他們的觀感,忠實地反映出埃及、以色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等阿拉伯世界,多少年來恩怨情愁。
美國文化遊觀 [图书] 豆瓣 作者: 吳瑞卿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9 - 6 吳瑞卿是香港電台《大城小事》節目主持人,身兼學者、作家及美食家等多重身份。她憑二十年移居美國的經驗,寫下一篇篇引人入勝又充滿洞悉眼光的美國故事,從印第安保護區、黑奴農莊、早年的華工歷史、美國非法居民的景況,到賞葉、捉蟹、品酒、看病、選舉,是當之無愧的文化使者!“生活在當代世界,我們一定會接觸不同的文化,讀她的文章可以得到啟發。”――安德森法官“瑞卿這本書是她在《信報月刊》的專欄結集,題名為《文化遊觀》,點出了她遊覽時是眼觀景色、心蓄文思,而由於她見微知著的洞察力和富有感情的筆觸,讀來自然別有一番雋永……聽她對當地掌故和特產娓娓道來,令人既驚且羨。所以我想,即使對美國十分熟悉的人,讀到這個集子中的文章,都會有新的發現而愛不釋手的。――沈鑒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