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亚洲文学”
茶馆 [图书] 豆瓣
作者: 老舍 2005 - 8
为纪念我国著名导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和翻译家焦菊隐先生诞辰100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2005年复排了焦菊隐先生导演的原版《茶馆》。同年,该剧应邀赴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等主要城市演出。为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与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了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编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先生翻译的《茶馆》剧本。书中还收入了《茶馆》演出500场中几代表演艺术家的剧照、评论等珍贵资料。
孩子们的诗 [图书] 豆瓣
作者: 熊亮/主编 / 熊亮艺术课 绘本国 /著 2020 - 6
1、国际安徒生奖短名单入围艺术家、陈伯吹国际儿童绘本奖得主 熊亮 主编的首部童诗诗集。
2、著名诗人蓝蓝、树才倾心推荐,既适合亲子共读,也适合中小学教师用作诗歌启蒙读本。
3、童诗由熊亮老师创办、江渊老师监制的熊亮艺术课绘本国项目的学生创作,具有艺术启发性和代表性。
4、由为多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创作插图的新锐插画家刘霓为本诗集创作77幅精美插图并设计封面。
5、原创插图与每首诗歌相辅相成,整部诗集以一首诗为线索,结构巧妙具有诗意。
~~~~~~~~
这部诗集起源于“熊亮艺术课×绘本国”项目,著名绘本作家画家熊亮遴选出艺术课学生创作,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的若干组童诗,并由新锐插画家刘霓为每首诗配图。
童诗排列以《三颗月亮》一诗为线索,让读者跟随着孩子的视线,从”望远镜里“看到”三颗月亮“,一窥孩子们的童真世界。
入选的小诗人属于不同的年龄段,来自不同地区,他们的诗既适合亲子共读,也适合中小学教师用作诗歌启蒙读本。本书承应了一种保护童心、童趣,培养好奇心与想象力的少儿艺术教育理念,举重若轻地引导儿童了解诗歌、绘画中的妙趣与智慧。
血色浪漫 [图书] 豆瓣
作者: 都梁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8
《血色浪漫》内容简介: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父母曾是高官和将军,他们曾是满怀激情的红卫兵战士,但是到了1968年,这个群体正在残酷的青春中茫然游荡,他们穿着家里箱子底儿翻出来的将校呢军服,在北京的街头成群呼啸;他们身怀利器,随时为微不足道的理由大打出手;他们“拍婆子”,他们看白皮书或灰皮书,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仪式、礼俗和黑话、在“革命”的废墟上,一种独特的青少年亚文化悄然形成,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周杰伦。
日本四大推理奇书(套装共4册) [图书] 豆瓣
作者: (日)梦野久作 译者: 林敏生 / 陈涤 新星出版社 2012 - 4
脑髓地狱
1926年11月20日,住院在九州帝国大学精神病科的第七号病房楼的某一呆子青年,突然随着病房中的挂钟的“嘀嗒嘀嗒声”的节奏而恢复了意识。不过,他自己的姓名和经历一切都回想不起来。然而从邻近的病房中传来了一位少女的悲痛喊叫声“哥,哥哥——是我——我是哥哥的未婚妻,你想起来了吗?”据说有位住在九州帝国大学精神病院的患者——若林教授,为了让呆子青年回想自己的过去,把他带到狂人医院的标本室。在那儿,找到了二份资料,一份是《幻术》的狂人日记,另一份是在一个月以前自杀的正木博士的遗物资料。呆子青年拒绝阅读《幻术》,而开始读正木博士的遗物资料。它的第一编资料是《疯子地狱异端邪说祭文——一名犯人的黑暗时代》,这是由正木博士扮演唱的《奇妙楼的众多孩儿》歌,歌中隐含著揭露精神病员和精神病院的黑暗面。第二篇是《狂人大解放治疗室》以正木博士提出“人类都是疯子”观点,建议进行精神病研究治疗办法(这种思维在1975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飞越疯人院》很相似)。接著又提出“侦探小说绝不是用脑子想出来的”,“头脑不是来思考问题的,而是交换的介质(就象电信局的功能)人的全身每个细胞,才是思考问题的来源”。接下来又提出了“胎儿的梦”,胎儿在母亲胎内是从单细胞式微生物进化到人的形态。当形成人的形态时,都是直接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各种复杂的罪孽,遗传给自己而所做的恶梦……
黑死馆杀人事件
降矢木,一个神秘、充满谜团的家族,居住在神奈川县一栋满溢妖异氛围、被称为“黑死馆”的西式城堡中。该家族多年前便发生过几起令人不解的命案,最后皆不了了之。这次,悲剧再度发生,黑死馆中的丹尼伯格夫人不幸遇害,尸体竟然还绽放出圣洁光芒,恰似被一层光雾包裹。然而,这只是开始……难道凶手真的是水、风、火、土四只精灵?
献给虚无的供物
昭和二十九年,“洞爷丸”号沉没,冰沼家的苍司、红司因此失去了双亲。然而,诅咒并没有结束,恐怖再次侵袭冰沼家……
红司在密室状态下的浴室中死去,叔父橙二郎因煤气中毒失去生命,这些是杀人事件还是意外事故?新出道的法国香颂歌手奈奈村久生能否解开冰沼家周而复始的诅咒?
匣中失乐
被称为“黑魔术师”的曳间被神秘杀害,他是一群推理小说狂热者中的一员。这起离奇的命案,竟然和曳间的朋友奈尔兹创作的推理小说中的情节一模一样!
密室,谋杀,谋杀,密室……
这是死亡的预言,还是神明的启示?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 [图书]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4 - 3
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间的专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时少,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
本书即收录了作者“另一半”创作:鉴赏文物的心得和对艺 术的感悟。包括四十几篇笔记、随笔、讲稿和学术文章,涉及器皿、织锦、服饰、书画等类,还谈了个别地方的民俗文化。从中不仅可以饱览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艺术,也可寻觅沈从文离开文学圈后的生命轨迹。
文学大家沈从文数十年文化、艺术、考古、鉴赏、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沈从文常年与文物为伴,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总结出的经验,值得文物爱好者借鉴。是文物鉴赏、收藏的必读书。
数百幅精美图片,以图注文,直观呈现不同时代文物风貌。
大家经典之作,由名家陆智昌设计,装帧精美,值得珍藏。
我从这方面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沈从文
从文物研究来说,我所研究的问题多半是比较新的问题,是一般治历史、艺术史、作考古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机会接触过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个工作若做得基础好一点,会使中国文化研究有一个崭新的开端、对世界文化的研究也会有一定的贡献。 ——摘自沈从文在美国圣若望大学发表的讲演
大家的文笔,专业的视角。对于文物研究者和鉴赏爱好者,这是文物鉴定和鉴赏的重要参考,以文献与文物互证的方法研究文物,寻绎源流,行文活泼,目光独到,还从古为今用的角度提出很多日常工艺发展的设想,处处可以感受到沈从文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编辑手记
花间集评注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冰若 2019 - 5
词学家唐圭璋、叶嘉莹推重
《花间集》研究史上影响深远的评注本
晚唐五代画卷,文人雅士风情
◎ 编辑推荐
☆ 《花间集》研究史上影响深远的评注本,叶嘉莹推重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与华锺彦《花间集注》、李一氓《花间集校》并列为上世纪《花间集》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
评注者李冰若,师从吴梅,在书中以“栩庄漫记”之名写下196条评语。叶嘉莹在《迦陵论词丛稿》中曾多次引用李冰若的评语并记录了“栩庄漫记”背后的故事。
☆ 我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晚唐五代贵族生活的侧影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花间集评注》收录《花间集》中的词作全部500首,保留了《花间集》的全貌。在感受花间词人优美辞藻的同时,亦可窥见晚唐五代贵族生活的绮丽画卷。
☆ 典雅装帧,收藏佳品
封面以缂丝花鸟为主要设计元素,并有木纹函套,庄重典雅。
◎ 内容简介
《花间集》为后蜀赵崇祚所辑,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等人的词作共500首,缛采轻艳,绮靡温馥。
评注者李冰若为词学大师吴梅的弟子,感同学唐圭璋注释《宋词三百首》,于是溯源词学初始,为《花间》作笺。本书辑录了汤显祖、陈廷焯等历代名家评语,并附词人小传、简要校注。评注者更以“栩庄漫记”之名写下196条评语,这些评语被后来成书的《全唐五代词》全部收录,足可见其精深透彻。
本书注评结合,是研究《花间集》的重要著作,深得词学家唐圭璋、叶嘉莹的推重。
西南联大文学课 [图书] 豆瓣
作者: 朱自清等 天地出版社 2021 - 3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丛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3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文学、历史、哲学三个方面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并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以及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从中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对于教育的坚持,还可以在这些文字后面看到大师们在时代剧变中始终屹立不倒的身影。
文学课:
本书主题是“文学课”。书中收录了朱自清、游国恩、罗庸、萧涤非、闻一多、浦江清等六位先生的文章,涵盖朝代更替与文学古今之变的关系、《红楼梦》的创作动机等重要的文学话题,并按历史顺序分为五个部分,将先秦到清朝期间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作者及其思想层层罗列、细细分析,通过文学来展现西南联大包容、高质量、重基础的通识教育,进而展现西南联大卓越的学术风采,以及各位先生新颖、全面、前沿性十足的学术成果。
国史课:
本书主题为“国史课”。中国通史为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必修课。本书以时间为轴,由远及近,收录张荫麟、陈寅恪、吴晗、雷海宗四位教授的代表著作,以多个维度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如汉代的经济政策、唐代的政治制度、明教与明朝的关系,等等,全面展现各位先生博采众长的学术成果,以及西南联大兼容并包的氛围。
哲学课:
本书主题为“哲学课”。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佛学传入与玄学的奇妙融合,知行合一的辩论……都将在本书中呈现,构成完备详尽的中国哲学史。本书通过哲学展现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多元性,将中国哲学的脉络抽丝剥茧,梳理得当。中国哲学直到今天还在深刻地影响国人,理解中国哲学,才能理解当下。
花間集校 [图书] 豆瓣
作者: (后蜀) 赵崇祚 辑 / 李一氓 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花间集》十卷,后蜀赵崇祚辑,共收录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和凝等十八家五百余首词作。据欧阳炯叙,该书完成于后蜀广政三年(九四一),是我国现存最早刊刻的词总集,王国维认为包括《花间集》在内的唐、五代词皆是“生香真色”,已臻最上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花间集校》校对者李一氓先生参考两种宋本、六种明本以及王国维《唐五代二十家词》,对该书文字异同、正误等情况做了校勘订正,为读者提供了一部较好的《花间集》版本。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