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lib”
全部 | 书籍 (203)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岁月与性情 [图书] 豆瓣
作者: 周国平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 7
全书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的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 研究工作的时期。当一个人回忆自己的生活时,往往受与透视相反的原理支配,他会发现,幼时再小的事也显得很大,近期再大的事也显得比较小。第一部所写皆儿时细小记忆,但是,童年无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因为写在白纸上而格外鲜明,旁人觉得琐碎的细节很可能对本人性格的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第二部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多篇幅回忆了郭世英,因为他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之他的影响下奠定的。如果读者想知道一个具有强烈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度过在农村的长期寂寞岁月的,也许可以在第三部中找到答案。第四部的时间跨度最大,篇幅却较小,笔调显得有些匆促。我对此的辩解是,许多事情正处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尚缺乏回忆所需的必要距离。不过,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在这里有了基本的归宿,因而我在这一部分中比较集中地表达了我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成熟认识。敏感和淡泊——或者说执著和超脱——构成了我的性情的两极,这本书描述的便是二者共生并长的过程,亦即我的性情之旅。
人的文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夏志清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 1
本书是夏志清先生极为著名的文学评论集。全书共收集了十二篇文学论评,归类成三辑。第一辑里的三篇讨论对象是明清小说和小说理论。第二辑里的六篇评介了当代人的作品,其中四篇是“书序”。除了《人的文学》外,第三辑收集了《追念钱锺书先生——兼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新趋向》、《劝学篇——专复颜元叔教授》这两篇文章。
批评空间的开创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晓明 东方出版中心 1998 - 7
内容提要
本书为编选本文学史论著作,全书分三辑收录了11位学者的15
篇论文,以其较强的思想性和探索性展示了九十年代以来二十世纪中
国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最新和最为前卫的主要成果。
“韦伯与中国现代性”、“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商务印书馆、《申
报》“自由谈”等论题的提出在显示着作者对原有文学史观念的突破与
努力的同时,也构成了编选者所以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产生和发展
的渊源与动力。因而,对晚清小说、五四文学传统的重新评价、关于鲁
迅、沈从文、萧红、丁玲、张爱玲、《刘三姐》等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重新
研究对于九十年代以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便具有了不同凡响的
意义。
全书各论文立论严谨、新颖,极具思想性和冲击力。
Notes for a War Story [图书] 豆瓣
作者: Gipi First Second 2007 - 8
"The war arrived in our village on the 18th of January. Obviously there were other wars going on, but they didn't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us. There were wars for blacks. Wars for Arabs. Wars for Slavs. Our war started on the 18th of January, and in a few days, everything had changed."
So recounts Giuliano, a loner among outsiders, one of threeyoungdrifters caught up in the whirlwind of a war in the Balkans.The threeboys arelike passing shadows; theylive in abandoned houses, dodge the occasional bomb, and steal car parts for money.Meeting Felix--a powerful, fast-talking mercenary--changes everything for them.Felix is an expert manipulator; he speaks to their ambition andto their desires forpower, wealth, and purpose.They're instantly hooked, especially the trio's unofficial leader, Stefano, and they soon escalate from petty crime to working on behalf of a mafia-style militia, bullying and extorting money in Felix's name.But as Giuliano comes to realize, they don't know what they're fighting for--if they're even fighting for anything. Notes for a War Story is an astonishinglook atlife in a lawless, war-torn nation, heightened by theharsh, moving,pencil and watercolor artwork of Italy's bestgraphic novel author.
汉魏六朝诗选 [图书] 豆瓣
作者: 余冠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 10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诗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段时间既有采自民间的乐府诗,也有文人创作的五言、七言诗;既有南方清丽婉约的诗歌,也有北方的铿锵之声。本书选录了约三百首,全面的反映了当时各个朝代各诗人的不同风格和内容。每首诗都加以简明注释,既可以作为专业人士的备用资料,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收藏典籍。
执行 [图书] 豆瓣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作者: (美)拉里.博西迪 / (美)拉姆.查兰 译者: 刘祥亚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 1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如何实现目标……对于任何一位企业领导者来说,他的真正任务应该是领导人员、战略、运营这三大流程,而非单单制定所谓的“远景目标”,然后把实现目标的任务放手交给他人。在书中,博西迪和查兰告诉了我们企业的领导者深入参与企业运营实践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企业内部关于人员、战略和运营的对话是如此重要。
中国传统色彩图鉴 [图书] 豆瓣
作者: 鸿洋 东方出版社 2010 - 1
中国的色彩理念融和了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色彩文化。《中国传统色彩图鉴》以图鉴的形式,带你领略建筑、服饰、绘画、雕刻、瓷器、漆器、剪纸的色彩艺术,了解传统色彩知识,感受传统色彩之美。
在自己的树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日] 大江健三郎 译者: [中国] 竺家荣 漓江出版社 2008 - 10
《在自己的树下》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自传性随笔集,收文章16篇,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是作者在“漫长的作家生涯中”,第一次为孩子们写的书。
年幼时奇特的生命经历,母亲关于再生的讲述,祖母口中“自己的树”的故事,对战争创伤的亲身体验与深刻反省,在树上的小屋中再等待一段时间的信念,森林中的小海豹,一百年的孩子,连接过去和未来……孩子为什么要上学?树为什么会笔直地向上生长?从森林环绕的山村走出来的文学巨匠,以他特有的笔触,为年轻人展现自己的成长道路与生活体验,宽容中的犀利,温厚中的锋芒,一切,都在提醒读者正视自己,正视人类自身。
作者说:当他渐入老境,总期望能在“自己的树”下与过去的自己相逢。相信翻开《在自己的树下》,你也会在这里与一位智者、一位朋友相逢,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天上大风 [图书] 豆瓣
作者: 傅月庵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4
本书作者傅月庵是那种什么书都买,什么书都读,什么书都编,什么书都想为之留下文字的书痴。“书人者,以书维生之人也”。于是,他藏书广,读书博,编书杂,写书话更是视野宽阔,信马由缰,轻言细语,娓娓道来。
一间自己的房间 [图书] 豆瓣
作者: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田翔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10 - 8
弗吉尼亚·伍尔夫着力于女权主义运动,本书从现实的生活环境谈到女人应当怎样才能独立、怎样才能平静而独立地思考,文笔细腻、机智风趣,是女性文学的传世名篇。
迷人的诗谜 [图书] 豆瓣
作者: [加拿大] 叶嘉莹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4
《迷人的诗谜:李商隐诗》 :李商隐的诗向来被认为玄妙难解,如同谜语一般。叶嘉莹先生在解读李商隐诗时,除了导引读者进入诗文情境中,认识李商隐独特的表现方法外,还特别提出如何欣赏诗歌的美学价值。
她认为,诗歌的美学应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它能够感知的因素,它是怎么样感受世界的。作为一个诗人,除了要有能感知的力量,还要有能写之的力量。叶嘉莹认为,我们真正要评说一首诗的好坏,是要从能感之与能写之两方面来衡量。一个人最微妙的一点,实在就是你的心灵、你的意识、你感受的时候的作用和姿态,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有一天,李商隐的一个堂兄弟,下马在柳枝住家在旁边吟诵《燕台四首》的诗。柳枝听到,就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这两句问得真是好,真是让人看到这个女孩子动情之处。谁人有此者,谁人有此情。什么人能有这样的感情?我们读李商隐的诗真的不得不问是谁人有此情?谁人为是者,是什么人能写出这样的诗篇?“——叶嘉莹
关于经典3.0N种解释:
3层精彩内容——导读 + 漫画 + 原典
3类阅读元素——文字 + 图像 + 图解表
3重阅读收获——演讲 + 互动 + 资料库
3种阅读方向——书 + 网络 + 旅行
认知心理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斯滕伯格(Sternberg R.J.) 译者: 杨炳钧 / 陈燕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 1
本书是美国高校心理学专业的主要教科书之一,作者Robert J.Sternberg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现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公认的巨大成就。本书是他有感于目前流行的认知心理学教材的种种缺陷,为达到科学教授认知心理学知识的目的而亲自编写的。
本书可供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
Flight, Volume One [图书] 豆瓣
作者: Kazu Kibuishi Villard 2007 - 4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Image Comics in 2004, Flight, Volume One launched this graphic novel series with a resounding bang. Since then the Flight series has steadily increased in popularity–and now all of the Flight backlist will be coming to Villard!
Flight, Volume One received a great boost when graphic novel hero Scott McCloud praised the quality and artistry of the book in an afterward entitled THE YEAR COMICS TOOK FLIGHT. Little could readers know at the time how prophetic McCloud’s words would prove to be.
“Regardless of where it’s shelved, this book belongs in every library.” — Library Journal on Flight, Volume One
Authors included in Flight, Volume One are: Bengal, Bill Mudron, Catia Chien, Chris Appelhans, Clio Chiang, Derek Kirk Kim, Dylan Meconis, Enrico Casarosa, Erika Moen, Hope Larson, Jacob Magraw-Mickelson, Jake Parker, Jen Wang, Joel Carroll, Kazu Kibuishi, Khang Le, Neil Babra, Philip Craven, Rad Sechrist, and Vera Brosgol.
新源氏物语(上 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日)田边圣子 译者: 林少华 / 彭飞(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10
《源氏物语》诞生于日本平安时代,这一时代也被称为日本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一批才女作家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源氏物语》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述了那个时代贵族阶层的喜怒哀乐及缠绵悱恻的情爱故事。小说以主人公源氏为主线,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将那些与源氏交往过的紫、葵、藤壶、六条御息所、夕颜、末摘花、胧月夜、朝颜、花散里、明石、三公主等性格迥异的女性刻画得惟妙惟肖。不仅如此,小说对于源氏周围的男性夕雾、头中将、柏木的细致生动的描写也着实令人叹服。
《新源氏物语》是日本著名女作家田边圣子于上世纪70年代对原著进行的改写,其最大特点是理清了原著的线索,突出重点。并在不损害原著典雅优美的风格的前提下,对原著的适度写,古代人名、官名、衣饰器物及数百首和歌等翻译难点都作了巧妙处理,语言明白晓畅,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阅读障碍与阅读困难 [图书] 豆瓣
作者: (加)J.P.达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 4
本书主要是对阅读障碍和阅读困难进行解释。它是一个应用手册,给教师提供了一些精心挑选的、最新的、压缩的知识材料。它们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并被广泛公认的PASS(计划-注意-同时-继时)加工的观点。在实践方面,本书为教师对阅读困难学生的识别提供了帮助,介绍了有针对性的矫治方案,并于本书最后附上了较为详细的PREP任务举例。本书最后两章综述了我国学者在汉语阅读方面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因此,本书不仅是教师的一个重要应用参考手册,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文学的传统 [图书] 豆瓣
作者: 夏志清 新星出版社 2005 - 5
本书着重发展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观点,着重探讨了“五四”以来受过西方新思潮洗礼的现代作家、评论家对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建构,评点“新传统”的建设者和继承者的功过得失,高屋建瓴,卓见迭出。
《新文学的传统》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私想着 [图书] 豆瓣
作者: 刘春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私想着》为作者用木刻版画和杂文向结合的幽默的方式影射现实中的社会人生,发人深省。正如作者的版画系列,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历经世态冷暖后的真实感悟,它们在看似平淡的画面中透出了艺术家性格中的达观、率直与坦诚。这种对艺术与现实的思考、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私想着》有两大特色:
1.作者为当代著名版画家,又从事编辑工作多年,在国内外颇有知名度。其版画作品内容深刻,短篇杂文优美流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思想性。
著名作家贾品(听歌)凹曾赠字"神形俱佳""如清风之感"。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研究室主任、著名国画大师范扬也为其《私想者》作序。
艺术家的杂文集向来因其思想深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如陈丹青(blog)《退步集》一、二等。其前作篇《私想者》首印5000册,仅为国内及港台私人书店代销,出版一年后销售一空,而后再次加印1000册。其图书文字、绘画内涵深刻,相得益彰,符合中青年读者的阅读和审美习惯。
2.该图书设计师具有世界影响力:
由于出色前卫的装帧设计,带来了极大社会影响力和争论。
2007年底,《蚁呓》一书的第一次印刷7000本3个月内就被抢购一空,第二次加印3000本也已订出,目前还在加印中。现已版权输出德国等地。
该书极有可能获得国内外奖。能带来极强的社会效益。
图书框架:正文--生动可读的短篇杂文。
图--配合作者亲自绘画的木刻版画与正文向对。
著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是一个品牌,刘春杰本身的也具有一定国内外知名度。图书推出后,一定会在设计界和图书界引发热烈讨论。
《私想着》作者用木刻版画和杂文相结合的方式反映现实中的社会人生。每一幅版画作品都是作者历经世态冷暖后的真实感悟,表达对艺术与现实的思考,在看似平淡的画面中透出了艺术家性格中的达观、率直与坦诚。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