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随笔散文”
全部 | 书籍 (3203)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东京一年 [图书] 豆瓣
6.5 (119 个评分) 作者: 蒋方舟 中信出版社 2017 - 8
“二O一六年,我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我。”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蒋方舟在东京独居了一年。她越来越喜欢写漫长的日记,觉得孤独地生活一辈子也不是坏事。
日记共有四十六则,收录了她最新的短篇小说、演讲和时评,驳杂不失纯粹。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都有其独特又不失严肃的描摹与思考。
同时,这也是一本病历,记录了一个人要活成本来面目所需付出的努力。“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本书邀请日本纪录片导演伊藤王树一路旅拍,镜头下是东京的日常以及“在别处” 。
【编辑推荐】
• 随文彩插:日本知名纪录片导演伊藤王树拍摄的三十余幅摄影作品,去陌生化的东京。
• 内附精致别册:作者最新短篇小说《雨男》,丧丧的日式爱情。
• 蒋方舟首次献声,全程录制有声书,喃喃自语,迷之东京。
• “最美图书”设计师孙晓曦别出心裁,背胶腰封是一张行李票,巧思玄机等你发现。
• 灵魂画手蒋方舟手绘地图,设计“东京一年”帆布包、同款笔记本,日用即道。
• 九月全国高校、书店,东京漂流记巡回演出即将启动,二十场以上的活动与你分享。
• 陈丹青、窦文涛、阎连科、刘瑜击掌推荐。
• “东京一舟——偶遇蒋方舟”八月开团,与蒋方舟相约神保町、吉祥寺……
【名人推荐】
方舟是一个特例的人,只有榜样性,没有普及性。才情、思维、读书与写作,尤其在同代人中的独立性与包容性,时尚性与利他性,都不能和她的同代作家相论与比较。你无法理解她对底层、民间、民族、国家那种与年龄不甚相符的关注与忧虑,你也无法理解她对时尚、潮流的领新与领悟,乃至于对两性、家庭、婚姻和仇怨,她都有自己独有的见解和坦荡。如果说有人生来是为了让人嫉妒的,那也就是她了吧。对许多人来说,和她相处是一场灾难,因为她让你知道你的短处与缺陷;让你知道,时间与时代,早就与你无关不在了。
——作家阎连科
《东京一年》讲述了一个不再年轻的少女天才和没有作品的青年作家如何面对、打磨平生第一个也是最出名的作品:她自己。《东京一年》中出场的蒋方舟,和作为叙事者的蒋方舟分属两者。她既是看东京、看在东京的自己,更是在东京看中国的人和事。回到北京的,是刚开始真正人生的青年作家蒋方舟——“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自由撰稿人李二
闭经记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7.6 (58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藤比吕美 译者: 蕾克 Guangxi shi fan da xue chu ban she 2022 - 7
🪞紫式部文学奖得主 女诗人剖开人生 勇闯世界 浴血厮杀:以战斗姿态活着,并创作
伊藤本人拥有一段相对传奇的人生,二十岁患厌食症,三十五岁患忧郁症,离过婚,四十多岁去美国生活,五十五岁和美国画家同居,有三个女儿都在美国,大女儿未婚先孕,比吕美女士潇洒地当了外婆。在父亲去世前,她每个月长途往返于美国加州和日本熊本,父亲去世后,每天跳尊巴,瘦了四公斤,重新穿回牛仔裤。
在她的人生后半场,她选择的活法是冲上去,赌一把,做过,错过,再重来!
🩸📢闭经=必经,但年龄≠羞耻
挑战衰老污名,撕破肉身禁忌,直面人生后半场的痛与乐
“所有人,所有人,都会变老啊!”
伊藤在这本书里写的并不只有闭经的事,她以女诗人特有的细腻和诙谐生动的笔触枝蔓到生活的角角落落,其根本还是进入更年前后女人的身体和生活,是正在或未来将要老去的我们所有人与各种人和事之间的关系。
衰老,闭经,照护丧亲,丧失性魅力,再也减不掉的赘肉与失控的更年期……伊藤敞亮又美丽地直面生而为女的难堪与难言之隐,百无禁忌、泪中带笑地书写所有女性必将经历的私密:
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姐妹,我们自己
——所有人,所有人,都会闭经啊!
📬是女人写给女孩的赤诚剖白,也是未来之你写给此刻之你的温柔来信
是一本献给母亲的治愈之书,也是献给所有与人生决斗的女性的应援歌
“我们是满身疮痍的女人。无论旧相识还是新女友,都浴着血,伤痕累累。有孩子的为孩子而伤;父母健在的为父母;有男人的,男人是元凶;没男人的,亦自有伤痛。我们精疲力竭,身心破碎,然而当新的太阳升起,又镇定地站起身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平时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已经满身伤痕。
我想把心声传达给女友们,这是我坚持写作的动力。”
是女人,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天生的性别角色、社会赋予的多重身份转换、自我认知与实现之间的缝隙,都是女性肉身和心理需要弥合承担的。这本书或许会帮助我们更理解母亲的人生、苦难、病痛,或许可以让我们提前照见未来的生命之路,因同样的身体经验,而不再害怕、不感到多余的羞耻。
❤️‍🩹新锐译者蕾克共鸣译介 × 汐和妙趣设计
同种生活经历、同样悲喜情感,译者蕾克共鸣翻译,文风清爽,情感真挚。
视觉呈现上,设计师汐和挑选日本插画师织田知里的作品《葡萄柚》,手写体书名潇洒恣意,平装双封,外封特种纸专色印刷,内文使用瑞典轻型纸,翻阅轻松熨帖、细腻护眼。
【媒体推荐】
育儿、孩子独立、照护、夫妻关系。为什么这些问题都集中在这个年纪出现问题?满身疮痍地,像狮子一样战斗的姿态,确实是一部与人生格斗的女性战记。极致的欧巴桑赞歌!
——上野千鹤子
望向这条她经历过的道路(也是我走过的),只感觉深切共鸣和有趣回味。我也出色地加入了“女人”的伙伴阵营,气势汹汹地下着决心。
——角田光代
闭经前后正是女人一生一瞬的妖花。诗人连经血都是七彩的。
——濑户内寂听
伊藤比吕美或者我母亲中年后经历的一切难过,除了闭经,其他基本我也都将经历。只是没想到的是,她们貌似被生理、家庭与种种陈规束缚的身体,里面深深埋藏着我所不知的自由,这自由是汹涌的也是艰难的。
——廖伟棠
【内容简介】
“美还是不美,都去他的。变老意味着自由,全新的自由。”
日本女诗人伊藤,用诚实、诙谐、赤裸的笔触(48篇随笔)分享女性闭经前后,自身的生理、心理的变化与喜怒哀乐。这个年纪的女人不仅要面对自己身体的变化:身材变形、皱纹增多、经历闭经,还要面对家庭随时的分崩离析:双亲年迈,长时间辛苦照护之下,和父母关系在撕裂与和解两重中游走;渐渐长大的孩子开始独立,不再如小时候般与自己亲近;和丈夫的关系也渐渐冷淡……
女性的身体,老得比心灵快多了。闭经,就是一场笑泪交织的错位之旅,人生后半场,就是咬着牙把难堪事一件件打倒的过程。
旅行之木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9.0 (66 个评分) 作者: [日]星野道夫(Michio Hoshino) 译者: 曹逸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1
编辑推荐:
1、日本国宝级生态摄影师星野道夫:不仅是一位生态摄影师,也是一位旅行作家,旅居北极二十年,创作了大量摄影与文学作品,曾获“摄影界的芥川奖”——木村伊兵卫摄影奖。
2、33段邂逅,33个故事,33篇旅行手记:精选星野道夫1993-1995年间的33篇旅行随笔,棕熊、驯鹿、座头鲸,还有几位老酋长……旅行途中邂逅的人,会在今后的人生中画出怎样的地图?通过旅行,找到答案。
3、六十四开文库本,日本古版书纸印刷:星野道夫自然文库系列三书,开本小巧,顺纹易翻;通勤旅行,熨帖称手;专色封面,醒目耐磨。熊伴野趣,雪映清凉,身未动,心已远。
内容简介:
以记录美丽而严酷的极北之地阿拉斯加而闻名的星野道夫,不仅是一位生态摄影师,还是一位旅行作家。《旅行之木》精选星野道夫创作于1993—1995年的33篇随笔。它们发表于作者成名伊始,33篇旅行手记,也是33个故事,33段邂逅。对作者而言,旅行路上邂逅的人会在今后的人生中画出怎样的地图,总归是想要了解的。通过旅行,找到答案,安静而意味深长地记录了下来,写成书,是“幸福汇报”。星野道夫的文字,有种“告别了某种人生”的人所特有的温柔,本书让我们能够与他并肩看到许许多多的风景。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7.4 (86 个评分) 作者: 安东尼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10
想 定做一个 刻着“不过如此”的章 到处盖 盖
记录了 23到26岁的一些生活 点滴感受
2007~2010 NOTHING NEW
a journey,through time,with anthony
赵桥村 [图书] 豆瓣
8.5 (40 个评分) 作者: 顾湘 理想国 |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9 - 7
你不断去想象一块土地应有的样子,久了,那应有的样子就加入了这块土地;你不断面对一块土地沉思,久了,精神中就有了这块土地的气息。顾湘的赵桥村,差不多可以看成现实的居住地与想象的家园的交织,因为写得从容舒展,读的人就有了在其间优游居停的欢喜。
——黄德海(《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文学评论家)
——————
2014年,顾湘从上海市区搬到赵桥村,这里靠近长江入海口,面对崇明岛。仅仅二十公里的空间位置偏移,带来独特的心理感受。
仿佛置身RPG 电子游戏,在《赵桥村》中,顾湘在城市寓所和村子的不同地点间漫游,在村外的汽车海与垃圾高原中冒险。她观察到菱在河塘里以斐波那契螺旋线展开,还见证了一场巨大的台风。最终这一切汇成一个数字时代下季节与自然的故事,一曲21世纪都市与郊区日常的咏叹调。顾湘的散文与画作充满细节,仿佛宽银幕电影,放映着当代生活的残破与宇宙永恒的神圣。
既见君子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0 (54 个评分) 作者: 张定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读过去的诗,也是在说当下的事。诗中虽处处有鸟兽草木,但它们从来都是人世的投影。鸢飞鱼跃,是人的境界;黍稷方华,是人的情感。兴观群怨,事父事君,都是和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处处都基于对过去的理解和认识。因而,这本书正是通过努力触碰和谈论一些最优秀的古典诗人,来丰富和安定自己当下的生命。
-----------------------------
先是挑着看,然后又通读一遍,真是很喜欢。且时或想起十几年前草写《诗经别裁》时的情景,觉得心态竟是十分相似,然而却是很久没有这样去读诗了,羡慕,更是钦慕“既见君子”的与古人相会,除了体贴也还有贴心的想象。虽然是个人化的,但是我却忍不住悄悄相随成为约会的窥视者,收获了一腔欢喜。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作者写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也是叙说当下。诗歌不仅让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更印证着我们生命中的缺失。将自己读诗体验付诸这样一种本真的叙事,是令人称羡的创作,这其中有一点天真,一股灵气,还有深沉而细腻的襟怀与情感。
——李庆西(《书城》杂志执行编委)
在这些文字尚未被收束起来印成一册书时,我曾一篇篇搜集它们,打印了带在上班路上看。你看到你心里最深的困苦无告,作者都帮你说了出来;你看到一代代伟大深邃的心灵,是怎样在人世跌宕;你知道了这些都是必须要走的路,你会通过这些桥,去往更开阔的地方。对于这样一本书,除了读、摘抄和体会,很难再说更多。我不吝啬用“最好”来形容它——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写古典诗歌与诗人的书,里头每一篇都是最好的怀人文章。
——肖海鸥(读者)
我一直想谈谈那些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不是做文学批评,也不是做考据翻案,约翰逊《诗人传》那种,我更是没有资格,也觉得于己无益。倘若硬要为自己的谈法寻个究竟,或者可以用“安得促席,说彼平生”这句陶诗来比附。T·S·艾略特在《安德鲁·马韦尔》的开头说道:“这里没有任何翻案文章要做,谈论他只是为了有益于我们自身。”张文江老师在讲丹霞天然禅师的时候说:“好玩的是我们自己。”他们的这些话给我开辟出一条道路,至于能通向哪里,自己也不能确定。
——张定浩(本书作者)
无比芜杂的心绪 [图书] 豆瓣
7.5 (76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4
★村上春树首次明确对世界表达看法
★出道三十五年最重要随笔集
★亲自遴选未曾收录的作品、未曾发表的文章
★收入耶路撒冷著名演讲《高墙与鸡蛋》
★世上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某个宝贵的东西,然而能找到的人不多。即使幸运地找到了,那东西也大多受到致命的损伤。但是,我们必须继续寻求。
村上春树自选三十五年来的精彩随笔结集而成,都是未以单行本发表过的文字,并在每篇前附短文记述写作时的心绪。
《无比芜杂的心绪》是村上创作生涯最具分量的随笔集,被誉为“完整了解村上春树文学与内心的必读之书”。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Klingsors letzter sommer
8.0 (63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易海舟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1
全书包含两个部分。《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是黑塞创作于1919年的中篇小说。彼时一战刚刚结束,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千万士兵、战俘和民众,从多年僵化统一的顺服中,回归既向往又恐惧的自由。有些年轻人在童年时被战争拖走,现在“回归”了,却必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现实世界。而对于 黑塞这样的“老人”,那些曾被高度认同的世界观已成了可笑荒唐的明日黄花。一切都变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在这样一个夏天,一个告别的夏天,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弥漫南方阳光与葡萄酒香气的日子,画家克林索尔化身李太白,与他的好友杜甫、路易、亚美尼亚占星师,一同漫游,饮酒,辩论。最终在夏末,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了最终的画作。
第二部分《漫游》是黑塞创作的散文和诗歌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自传式作品,国内首度翻译集结”,继《悉达多》《园圃之乐》后,你不可错过的大师之作。
本书内容关于夏日、颜色、梦境,以及葡萄酒、诗歌和艺术;或许是黑塞最具想象力的作品,文字如调色盘般交织迷离。
在本书中,你不仅能见到黑塞本人,还有李太白、杜甫、亚美尼亚占星师。但无论你是懵懂少年,还是沉静老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属于你的自画像。
微尘 [图书] 豆瓣
8.4 (38 个评分) 作者: 陈年喜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1 - 10
我见过的不幸太多了,从来没有沮丧过。
——陈年喜
这本书收录了陈年喜21篇非虚构故事集。
书中写了一群平凡而朴素的劳动者的故事。
他们是爆破工、运石工、乡村木匠、农夫、农妇、小作坊老板……
而作家自己的故事,贯穿始终:在地下五千米开山炸石,在烟尘和轰鸣中养家糊口,在工棚和山野中写下诗篇,记录命运的爆裂和寂静。
他们虽历经生活的磨砺,却淳朴而硬扎,沉静地诉说关于亲情、爱情、死亡、欲望的生活主题……
这是一本生命的书,也是死亡的书,归根到底,是一本生活的书。
世界是什么样子?生活是什么样子?我的感觉里,除了绵长、无处不在的风,其余都是尘埃,我们在其中奔突,努力站稳,但更多的时候是东倒西歪,身不由己。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图书] 豆瓣
6.5 (78 个评分) 作者: 廖一梅 中信出版社 2011 - 10
她写的,她说的,廖一梅总有某句话刺痛你,燃烧你,击中你心中柔软的某处,让你铭记不忘。特立独行的剧坛才女,文艺青年的精神偶像,盛产金句的剧作家,继《琥珀》《恋爱的犀牛》《悲观主义的花朵》之后,推出最新图文集——《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书中收录了廖一梅近年来最精华的文字和图片,包括散文,谈话录,小说、剧本中的经典台词,近百张精美的剧照、海报,以及由廖一梅和导演孟京辉在台前幕后拍摄的首次曝光的珍贵照片。
对于人类而言,最好的安慰剂就是知道你的痛苦并不特殊。本书首次完整收录廖一梅的内心话。她用尽文字的力量刻画了对于生命、孤独、痛苦、爱情以及写作的种种独特见解。她的文字,看似尖刻桀傲不驯,却字字珠玑,充满温柔的诗意和激情。她的态度,看似玩世不恭,不屑世俗之见,却总是认真地告诉你年轻时的胡闹弥足珍贵。她的写作,看似文艺,实则骨子里勇敢坦率,不喜矫揉造作,只想告诉你种种人生真相。她的镜头,看似随意,却视角独特,记录了剧场内外的各种真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重温的感动。
我所理解的生活 [图书] 豆瓣
7.4 (111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1
★韩寒新作《我所理解的生活》,三十岁的韩寒,第一次自我剖析。
★韩寒所有作品中,删减幅度最小!收录韩三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
★少说,多做,不解释。
第一次向读者展示生活中最真实的韩寒。
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韩寒讨论民主自由、针砭时弊,谈及感情、家庭、偶像,分享个人成长经历,诚恳地剖析自己。
收录著名韩三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
在韩寒迄今为止所有作品中,《我所理解的生活》删减幅度最小。
三十岁,韩寒争议不少,成绩更多。
诚恳之作《我所理解的生活》,韩寒想说的都在这里了。
尽头 [图书] 豆瓣
8.8 (26 个评分) 作者: 唐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1
极限的思索,让人晓得自己其实可以更好。
尽头,常在远方,有时候却是现实。
探究尽头,为的是眺望远方与抵达远方的喜悦,是试图超越此时此地此身的努力。
以尽头为坐标,反观现实,则可发现我们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遗忘了什么,错失了什么。
作家唐诺,将萦绕多年的念头付诸笔端,以独有的诗性而思辨的语言,铸成四十五万字的鸿篇巨制。关于远方,关于写作,更关乎我们身处的现实。
极限的思索让我们箭一样射向远方,但注视它实际上的力竭停止之处,转而追究它“本来可以发生却为什么没发生”、“已堪堪发生却退回去复归不会发生”,则让我们老老实实落回此时此地来,这比较迫切,也有更多不舒服的真相,尤其是人自身的真相。
事物在此一实然世界的确实停止之处,我称之为尽头。在这里,一次一次的,最终,总的来说,揭示的是人的种种真实处境。——唐诺
青春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7.7 (119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 11
韩寒最新杂文精选集。
特别收录韩寒对于中国年内重大活动和事件的精辟言论。包括“倒钩案” “荆州挟尸要价” “城市,让生活更糟糕”等杂文。
同时也收录韩寒在最近一年里的赛车、创作动态,以及他的生活真实记录。包括“ 必须竖中指”“ 生活像跳楼一样往下延续”等随笔。
缮写室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4 (33 个评分) 作者: 包慧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8
缮写室是欧洲中世纪制作书籍的地方,但《缮写室》不是一本关于中古手抄本或者它们的缮写员的书,而是中世纪文学博士、诗人包慧怡的一本私人文学地理,一本记录在其成长过程中影响甚远的作家及其作品的阅读笔记。对于莎士比亚、刘易斯·卡罗尔、王尔德、“珍珠”诗人、安吉拉 · 卡特、 甚至米开朗琪罗的珍视与读解,不仅呈现出作为手艺人论手艺的精妙细腻,更表现出以写作这门手艺为自己在这流离溃散的世界筑造真正之家的努力。这本书阅读的终结,也将带来另一本以至更多本书的开始。
零下一度 [图书] 豆瓣
7.3 (113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 8
年仅18岁的韩寒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他是上海松江二中高一的学生,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并出版了长篇新作《三重门》,但与此同时,他却在期末考试中几门功课高挂“红灯”而留级、休学。韩寒如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个‘高材’留级生引出的话题”,引起众多师生和家长的关注,以及语文教育的反思。这个韩寒,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社会、对人世、对人生、对周围的一切怎么看?通过他的
俗女养成记 [图书] 豆瓣
8.2 (67 个评分) 作者: 江鹅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 - 10
豆瓣高分超人气剧集《俗女养成记》同名原著,“陈嘉玲”自传!
理直气壮的普普通通,安乐自在的俗女日常,写给每一个普通女孩的情书
俗女是一种生活态度,勇敢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在此郑重邀请你,把握有限的今生,先一起耸耸肩,挺这个既优秀又普通的自己一把吧。”——理直气壮的普普通通,安乐自在的俗女日常。不一定成功,不必活成大人的期待,不用在意社会规范和他人眼光,“俗女”是一种生活态度,勇敢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豆瓣高分超人气华语剧集《俗女养成记》同名原著,“陈嘉玲”自传!写给每一个普通女孩的情书,“亲爱的自己,我想对你讲,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好看治愈的超人气现象级剧集《俗女养成记》由江鹅同名原著改编,40岁女生陈嘉玲的成长故事,引发无数观众强烈共鸣,重温“笑着笑着就哭了”的久违感动,被称为“台版《请回答1988》”。每个女孩都爱陈嘉玲。不是淑女,不是熟女,不是剩女,不是胜女,而是做一个快乐自在的俗女。
★ 一个台 南女孩的养成记,二十八帖生活药方,明眼目,清心肠,健精神!小时候,“淑女”是阿嬷和妈妈为我画的蓝图;现在,“俗女”是我自己选择的活路。
★ 大人与小孩,一起守护家的温暖热闹,也一起应付时代的荒谬,唤起所有人的童年记忆与亲情共鸣。
★ 33幅作者手绘插图召唤出记忆中的童年时代:卡带、录音机、读过的书、看过的动漫、追过的歌星、美食小吃、教材课本……
★ 黄丽群作序推荐,《俗女养成记》导演严艺文、主演谢盈萱感动荐读。
★ #我的俗女养成记#:送给每一位“俗女”的处世哲学
「内容简介」
《俗女养成记》是台湾作家江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故事集,以清爽利落的文字写一个台南普通女孩的成长故事:与阿嬷的趣味日常、中药房里跟屁虫的生活、学钢琴、午后一个人的科学实验、爱的教育、女性意识初启蒙,还有孩童的内心小剧场等等。在各种可与不可对人言的人生细碎里,写出了一个女孩如何一点点长大,慢慢窥见并进入成人的世界,检视那些发生在自身的,关于亲情、爱、婚姻、尊卑伦常、人情世故等诸多教养与束缚,一步步变得自知自明,自如自在,真实而舒展。
生命再怎么难免哭泣,没有一刻不盼望着欢喜。大人与小孩,一起守护家的温暖热闹,也一起应付时代的荒谬。二十八篇轻盈舒展又机趣可爱的散文,不仅召回了记忆中的童年时代,也展现了思想与情感的今昔对比,从一个更开阔的视角去理解在这个时代和环境下成长的女性。《俗女养成记》不仅是一个普通女孩的成长史,也是所有在时代的新与旧之间认真生活的当代女性真实写照,不再追随那张优秀又好命的女人蓝图,选择一种更为安乐自在的活法。每一个人的成长既有时代印痕,又有生命自身的逻辑,回首过往是记录成长,也是厘清来路,与这个普通的自己握手言和。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索尔•贝娄散文选1940-2000 [图书] 豆瓣
There Is Simply Too Much to Think About: Collected Non-fiction of Saul Bellow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索尔•贝娄 译者: 李纯一 / 索马里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3
从芝加哥到纽约、巴黎、马德里、托斯卡纳……从经历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少年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散文精选首次出版,讲述自己奇妙的人生旅程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散文精选,见证二十世纪美国的繁荣与衰落
★ 收录索尔•贝娄最知名的散文,同时精选他的游记、书评、影评、访谈、演讲和回忆录等五十七篇文章,写作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
★ 菲利普•罗斯、角谷美智子盛情推荐
————————
本书由《贝娄书信集》的编选者本杰明•泰勒编选,既收录了贝娄最知名的散文,又精选了他的游记、书评、影评、访谈、演讲和回忆录等五十七篇文章,写作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我们可以读到一个作家的创作轨迹——这是一位见证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作家,他记录了战后美国人经历的精神危机。如何从现代社会突围成功,贝娄以他敏锐的观察和思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尼尔·盖曼随笔集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View from the Cheap Seats:Selected Nonfiction
8.4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尔·盖曼 译者: 张雪杉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9
当代幻想文学巨匠尼尔•盖曼首部非虚构作品集大陆初次引进
八十余篇散文随笔,六百页超大容量,一部文艺佳作鉴赏指南
解锁盖曼私人书单,揭秘大师如何阅读、思考和创作
一部涵括观点、激情与希望之书
“我相信,在枪炮与观点的较量之中,最终胜利的会是观点。”
◎ 编辑推荐
☆ 雨果奖、星云奖等30余项幻想文学大奖得主,当代幻想文学巨匠尼尔•盖曼首部非虚构作品集,入围2017年雨果奖最佳相关作品奖。
☆ 精选演讲、随笔、书评、访谈等文章共80余篇,真诚地探讨了对科幻、音乐、漫画以及电影的看法,对各类幻想艺术的鉴赏和评价,少年时代的阅读与写作,以及对艺术创作上的理解和经验。
☆ 尼尔•盖曼罗列了这个时代那些伟大的文艺作品,给出了幽默而充满智慧的解读,这既是一部文学大师的私人书单和影单,也是一部文艺佳作鉴赏指南,正如著名喜剧演员斯蒂芬•弗雷所言:“尼尔•盖曼是故事宇宙之中的一位神明,对于成百上千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圣书。” 翻阅本书,让我们追寻文学大师的脚步,以盖曼式富于想象而锐利的思考方式,展开一场瑰丽的智识之旅。
☆ 全书展现了一位内心纯粹的写作者,以自身燃烧的激情与热爱,毫无保留地倾授创意实践的宝贵经验。通过此书,读者可以了解尼尔•盖曼如何成为尼尔•盖曼:他的阅读谱系,信念和生活,创作的线索,以及他是如何把这一切汇集在一起的。不仅能激发人们的灵感,也以超人的感召力唤醒每一位读者对阅读与写作初心的思考。
◎ 内容简介
当代幻想文学巨匠尼尔•盖曼首部非虚构作品集,一部对幻想艺术的鉴赏,对创作理念的剖析,涵括观点、激情与希望之书。在这部精选了八十余篇演讲和文章、前言与随笔的巨著中,尼尔•盖曼真诚地探讨了对科幻、音乐、漫画以及电影的诸多看法,揭示了他对幻想写作的理解。他邀请读者进入他的真实世界,分享了他在多个创作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对类型文学的探索,他与斯蒂芬•金、戴安娜•韦恩•琼斯、特里•普拉切特、道格拉斯•亚当斯、哈兰•埃利森等大师们的往来和友谊,创作《美国众神》《睡魔》《星尘》《鬼妈妈》《坟场之书》等畅销书背后的故事。
他谈到了年少时代点燃写作的热情,这种热情时至今日仍在他心中燃烧;谈到了他尊敬与热爱的作家的生活、文学类型与个性、图书馆与书店;谈到了作者如何以及为什么写作,读者如何以及为什么阅读,为什么所有这些东西至关重要。这既是一位风趣且谦逊的读者对幻想艺术的深度鉴赏,也是属于这个时代伟大的思想家、造词匠、白日梦想家的心灵自白。
◎ 媒体或名人推荐推荐
★ 满是诚挚热爱与渊博学识,这同时也是一封极美的情书,写给阅读、写作与梦想,写给一整个文学类型。——朱诺•迪亚斯,普利策奖得主、《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作者
★ 在这本从头到尾引人注目,读起来津津有味的非虚构作品、报告与演讲选集中,盖曼对写作本身的探讨,与今日在此领域工作的任何人一样优秀。他谈到了幼年、少年和青年时点燃他的那种热情,看得出来,这种热情时至今日仍在他心中燃烧。他才华横溢又令人感动地谈到了他尊敬与热爱的作家的生活、文学类型与个性、图书馆、书店、电影与漫画。他的智慧与粉丝般的狂热清晰可见,他告诉你作者如何以及为什么写作,最重要的是,读者如何以及为什么阅读,为什么所有这些东西至关重要。盖曼是故事宇宙之中的一位神明,对于成百上千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圣书。——斯蒂芬•弗雷,作家、喜剧演员及影视演员
★ 不管是小说光辉灿烂的拜占庭式路线,还是像本书中的非虚构作品这样更加宽阔的公路,尼尔•盖曼的散文与世界观的真诚与美好不可言喻。他是百分之百纯粹的作家。他可以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你的思维过程。我并不总是同意他的观点,他也并不认为我理所应当同意,这让他成为如此罕有之人:具有谦逊感觉的艺术大师。——克雷格•弗格森,作家、政治讽刺漫画家
★ 如果在一个绝望的夜晚,这本书来到你的身边,清晨你会再度相信其中的观点、希望与人类。这是一本十分美好的书。——凯特琳•莫兰,记者、《纽约时报》畅销书《如何长成女孩》作者
★ 毫无疑问,盖曼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小说与漫画作家,同样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散文作家。——《出版人周刊》
★ 盖曼的众多粉丝会喜爱这部文集,这里陈列了作者的风趣与机智,以及对艺术和艺术创作者的深刻评价。——《书目》杂志
★ 盖曼的粉丝知道,这位作家还应该以另一种职业闻名。他的非虚构作品和小说、漫画及剧本一样引人注目。在他三十年职业生涯中,他写过评论、采访、前言、演讲、文章和随笔,几乎包括所有可以预见的话题(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话题)。——《洛杉矶时报》
★ 强烈推荐给盖曼作品的读者,同样也推荐给科幻与奇幻普通读者,以及对文化批评与写作艺术与技巧感兴趣的人。——《图书馆杂志》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