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侦探悬疑”
十角馆事件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十角館の殺人
6.7 (72 个评分) 作者: 绫辻行人 译者: 龚群 新星出版社 2016 - 6
大学推理社团一行七人来到了角岛,天才设计师中村青司建造的“十角馆”就坐落在这里。若干年前,中村青司一家离奇丧命;现在,一幕幕谋杀在这群大学生之间接连上演!谁能阻止“无人生还”的悲剧重演?也许,只有那个名叫“岛田洁”的男人才能破解“十角馆”中的迷局。
迷宫馆事件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迷路館の殺人
7.8 (47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谭力 新星出版社 2016 - 6
推理小说家宫垣叶太郎邀请他的四位得意门生参加自己的生日宴会,宴会地点是格局犹如迷宫的迷宫馆。但是,当四位作家到齐时,老作家宫垣已死,遗言中交代:四位作家要在五天内写出以“迷宫馆”为场景、以自己为受害者的小说,而写得最好的,将得到他的巨额遗产。四位作家自然挖空心思,各显神通,然而,他们却陆续死于非命,而且死法和自己小说中写的一模一样……
樱树抽芽时,想你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葉桜の季節に君を想うということ
7.1 (32 个评分) 作者: [日] 歌野晶午 译者: 赵建勋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10
◆2003年日本推理文坛顶尖杰作,获得最多专业肯定的推理小说!
◆2004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第一名!
◆2004年「本格推理小说.BEST 10」 第一名!
◆2003年「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 10」第二名!
◆2004年「本格推理小说这本最棒!」第三名!
◆2004年第五十七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2004年第四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
如果认为这是一部爱情小说,就上了作者的当了。读完这部推理小说,读者会有一种上了当的快感。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我"是一个又当保镖、又当电脑老师、又当临时电影演员的私人侦探。小说的主线是"我"受托调查一个诈骗集团的过程,同时巧妙地融合了几条支线。作者巧妙地牵动读者的情绪,让读者为书中人物提心吊胆,最后带给读者的是一个爆炸性结局。读完小说在大吃一惊的同时,不由得佩服作者的写作功力。这部小说获得推理作家协会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 [图书] 豆瓣
The Concrete Blonde
8.0 (21 个评分) 作者: [美]迈克尔·康奈利 译者: 向程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6
洛杉矶,十一个女人先后遇害,面部留有诡异的浓妆,凶手因此被称为“人偶师”。警探博斯在执勤时发现并击毙嫌疑人丘奇,在现场找到了与案情吻合的化妆品,确认案件告破。
四年后,丘奇的遗孀将博斯告上法庭,说他杀错了人。做了二十年警察的博斯第一次站上被告席,但他坚信自己当年的判断。 然而刚结束开庭陈述,他就接到通知:警方收到一张署名为“人偶师”的字条,并根据上面的提示,在一处废宅的混凝土中挖出了一个金发女郎。
———————————————————————————————————
★《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 是世界推理小说必读经典,知名学者止庵推荐:“有朋友从没读过侦探小说,让我推荐一本,打算‘着了道儿’后继续读下去,我推荐的是《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
★作者迈克尔·康奈利曾获爱伦·坡奖、钻石匕首奖等16项国际推理大奖,受到全球7400万读者的喜爱。
★《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是一部快意恩仇的推理小说,主人公警探博斯如江湖侠客般爱憎分明,即使正义有时像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一般长眠不醒,他也永不放弃对正义的追寻。
★人们有时必须进入黑暗,随即如物理定律一般被黑暗笼罩。如何避免成为黑暗的一部分?我喜欢关注其中的挣扎。——迈克尔·康奈利
★有许多小说家可以写出扣人心弦的连环凶案、精彩的法庭辩论、对法律的洞见或动人的爱情,但康奈利将这些全部融合到《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中,并使其相得益彰,这是杰出且稀有的。——钻石匕首奖得主 雷金纳德·希尔
★《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拥有震人心魄的真实性和巧妙的构思,足以让迈克尔·康奈利登顶新一代犯罪小说家榜单。——洛杉矶时报
★《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情节紧凑,使人高度紧张,康奈利维持着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不安,一直到结尾。——华盛顿邮报
鲁班的诅咒 [图书] 豆瓣
4.7 (6 个评分) 作者: 圆太极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 8
《鲁班的诅咒》内容简介:鲁班的传世奇书《鲁班书》,并不是讲解木工的,而是描述他那些构思巧妙、制作精湛的暗器和杀戮机关。鲁班曾立下诅咒:凡是读懂此书的人,要么丧妻守寡,要么孤老残疾!所以,该书又叫《缺一门》。
公元前448年,楚王准备攻打宋国,鲁班奉楚王之命设计了九种杀伤力强大的攻城器具(史称:九攻);崇尚和平的墨家掌门墨子闻讯前来劝和,当场指出九攻的破绽,令鲁班无言以对,最终化解了这场无谓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九攻九拒。
而墨子临走时,鲁班把他拉到僻静处,又摆出九攻的九种变化,墨子则无一能解。鲁班说:点拨我这九种变化的,另有其人,你随我来。
那天下午,在楚水河边,一块黝黑巨石之上,鲁墨二人拜见了一位隐者,并从隐者那里共同领受了一项神圣而又神秘的任务。
此后数十年,鲁墨二人使出各自的奇工异术,耗尽毕生精力,并代代相传地执行着隐者托付的任务……
翻开本书,了解鲁班留下的巧夺天工的杀戮机关、疯狂想象力和不灭的诅咒。
海报:

点击链接进入:
鲁班的诅咒大全集(套装共5册)
暗杀大师:死亡信使 [图书] 豆瓣
The Messenger
作者: [美国] 丹尼尔·席尔瓦 译者: 陈亮 / 莫结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4
愿意为了什么而死,就要为了什么而活。
——————————
梵蒂冈教皇在仪式上遭到恐怖组织的突然袭击,得到线报赶赴现场的加百列•艾隆也未能制止这场阴谋。更糟糕的是,这只是一系列恐怖活动的开端。加百列的行动,从这时才刚刚开始。
为了揪出组织头目,加百列安排了女特工莎拉打进该组织金主的巢穴。然而,直到一路伏击至加勒比海上,加百列才发现,他正在一步步滑入自己设下的陷阱。
——————————
从总统到中学生,37国读者持续追看17年,希拉里和克林顿都是《暗杀大师》的忠实读者!
比尔•克林顿:“暗杀大师”加百列是我最喜欢的虚构人物。
希拉里•克林顿:席尔瓦的小说一出版,我马上就会读。
-
◆“暗杀大师”已连续17年稳居《纽约时报》畅销榜,8次夺得榜首!
◆狂热粉丝已遍布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以色列、丹麦、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克罗地亚、保加利亚、巴西、韩国、泰国、越南等37个国家!
◆全网口碑爆表,好评率高达98%!
◆真正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传说!征服全球亿万读者的伟大角色——“暗杀大师”加百列•艾隆,又回来了。
◆只因太经典,作者拒绝好莱坞改编“毁原著”!
——————————
媒体推荐:
-
席尔瓦,这位真正的大师级作者,已经给出了打造完美小说的全部要素——广受关注的主题、栩栩如生的角色、真实可信的设定,以及扣人心弦的情节。——《纽约时报》书评
-
丹尼尔•席尔瓦处理情节的方式总是能对读者起到预期的效果:让他们如坐针毡。——《出版人周刊》
-
《暗杀大师:死亡信使》中那些血沫横飞的逼真场景制造了故事的惊悚氛围。但真正让你夜不能寐的,是深藏在背后的那些信息——威胁着世界和平的恐怖主义活动。——《今日美国》
-
席尔瓦已经可以毫无争议地与格雷厄姆•格林和约翰•勒卡雷平起平坐了。——《华盛顿人》
-
丹尼尔•席尔瓦的“暗杀大师”系列绝对可以在美国新生代悬疑小说里占据头把交椅。——《华盛顿邮报》
-
席尔瓦能把他故事中的峰回路转写得让人热血沸腾……在他的书中,你能读到轻巧迅捷的行动、鲜明清晰的铺陈,还有精雕细琢的人物。——《纽约时报》书评
-
席尔瓦的小说展示了他一如既往的智慧、风格和研究能力……当然,还有戏剧性的高潮。——《华盛顿邮报》书评
-
席尔瓦把加百列•艾隆塑造成了当今世界非凡无比的隐秘战士。——《科克斯书评》
-
在各地开展的双重乃至三重的特工行动、正义与偏执的激情交错,以及加百列自身的悲剧特质,都是“暗杀大师”引人入胜的原因。它扣人心弦、文笔洗练,是当代间谍小说当之无愧的杰作。——《书单》杂志
-
席尔瓦的书有着扣人心弦的细节……他能保持一贯的张力和悬念,让整个系列都成为畅销全球的杰作。——《丹佛邮报》
-
《暗杀大师:死亡信使》妙趣横生,如同情节编织的网。——《巴尔的摩太阳报》
-
世界悬疑小说领域的至高杰作。看着席尔瓦用文字赋予“暗杀大师”加百列这个角色生命,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无论他在挥洒热血还是涂抹油彩。——《科克斯书评》
-
在席尔瓦之前,从未有一位作家以这样的方式讲述世界。如果你还不是席尔瓦或“暗杀大师”加百列的粉丝,你会错过当代文坛凤毛麟角的悬疑小说之一。——《赫芬顿邮报》
-
作为一名骨灰级悬疑小说书迷,第一时间阅读席尔瓦的新作几乎是一种义务。席尔瓦带上他的标志性角色——摩萨德特工加百列,基本保证了你一两天的绝妙享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
-
在“暗杀大师”系列作品中,席尔瓦创造了一个传奇般的秘密特工,他拥有的才能会让007詹姆斯•邦德流下眼泪。——《达拉斯晨报》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