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修養”
沉思录 [图书] 豆瓣
Meditations
7.9 (68 个评分) 作者: 马可·奥勒留 译者: 何怀宏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 2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作品来自奥勒留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部著作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生活的艺术 [图书] 豆瓣
7.6 (14 个评分) 作者: 林语堂 译者: 越裔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2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52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十余种文字所翻译。
林语堂在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谈修养 [图书] 豆瓣
9.2 (10 个评分) 作者: 朱光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11
《谈修养》系其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著作,半个多世纪来却淹没在其美学著译之底下,光芒不显。本次新刊,正着眼于其关于人生诸般极精微又极精明的见解。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一一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蔽障,引导人生趋往康庄与丰盈。
人与自我 [图书]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夏中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7
生命于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偶然,然而每个个体又不得不最终担当起这偶然而至的生命。一个人该如何为其日常存在的生命注入意义,从而使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的“主体角色”,并穿越欲望主体,向自由的精神境域迈进?又如何承担和消化外在的和精神的风暴,锤炼自己的心志,向自我筹划,为自己拓展一方可以安身立命的诗意居所?
创造自我,超越世俗的拘束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升华自我,守住生命的热情;沉思自我,伸展情志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形成整体的人文自我,凸现人文情怀,让生命走向丰富、充盈、绚丽、深刻。
软件开发者路线图 [图书] 豆瓣
Apprenticeship Patterns: Guidance for the Aspiring Software Craftsman
8.0 (7 个评分) 作者: [美] Dave H. Hoover / [美] Adewale Oshineye 译者: 王江平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 9
作为一名软件开发者,你在奋力推进自己的职业生涯吗?面对今天日新月异和不断拓展的技术,取得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专长。为了增强专业性,你还需要一些软技能以及高效的学习技能。本书的全部内容都是关于如何修炼这些技能的。两位作者Dave Hoover和Adewale Oshineye给出了数十种行为模式,来帮你提高主要的技能。
本书中的模式凝结了多年的调查研究、无数次的访谈以及来自O’Reilly在线论坛的反馈,可以解决程序员、管理员和设计者每天都会面对的困难情形。本书介绍的不只是经济方面的成功,学徒模式还把软件开发看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读一读这本书吧,它会帮你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生命和职业生涯。
厌倦了自己的工作?去找一个玩具项目来帮你重拾解决问题的乐趣吧,这叫“培养激情”。
感觉要被新知识淹没了?做点以前做过的事情,重新探索一下自己熟悉的领域,然后通过“以退为进”再次前进。
学习停滞了?那就去寻找一支由富有经验和才能的开发者组成的团队,暂时呆在里面“只求最差”。
一生的学习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Edu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9.4 (7 个评分) 作者: [印度]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 张南星 群言出版社 2004 - 10
《一生的学习》介绍了我们做父母的不足,想想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想想我们是如何一天天变得平庸的。如果教育只是像用模具来塑造各种标准样式的人,教导人们去寻求安全感、成为重要人物,或是早日过上舒服日子,那么,教育只有助长了这个世界的不幸与毁灭;如果教育只是一个职业,一项赚钱的方法而已,那么老师怎么会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修养 [图书] 豆瓣
作者: [日] 新渡户稻造 译者: 王成 / 陈瑜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如果说《武士道》是他向世界介绍日本人的精神生活是什么样的一本,《修养》则是他时隔十年后重新探索日本的精神生活应该怎么样的一本。 20世纪初,新渡户稻造批判物质文明横行的《修养》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修养》主张自我修养比功名利禄更重要。21世纪的今天,世界面临着更大的危机,《修养》的出版将成为应对物质文明泛滥的一剂良药。
女性的品格 [图书] 豆瓣
作者: [日] 坂东真理子 译者: 赵玉姣 中信出版社 2008
《女性的品格》热销日本,作者坂东真理子作为日本知名的女子大学校长,在书中以最简朴的语言让读者掌握了一门最深奥的学问,即如何通过提升品格来获得成功,从而展现当代女性的魅力。作者从细节入手,从着装到生存方式,共分了:礼节与品格;高尚的言语和谈话方式;有品位的着装;有品位的日常生活;品格高尚的人际关系;高尚的行为;有品位的生存方式等七个章节。书中内容小到服装的选择和搭配,大到处世原则和正确的伦理道德观等诸多细节,是成为一个坚强、美丽、智慧的新时代女性的魅力指南。
中国人的修养 [图书] 豆瓣
作者: 蔡元培 译者: 李铁谊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8 - 10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从形式上看,《中国人的修养》原是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乃是通俗的指导实践之书,而非学术理论著作。它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来直接引导读者,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体会的道德进修手册。
公民素质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富强与文明的必备条件。当下的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但人们的精神道德体系却几尽崩溃。民众个人道德素养的普遍缺失,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极大担忧。面向大众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有力引导,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道德危机下的良心承诺——民族企业、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必读。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市前副市长、新教育实验领袖 朱永新 专文推荐。
百岁老人、北京大学伦理学泰斗 周辅成教授 鼎力支持。
一部被遗忘60年的国民修身经典 一部百年罕见的公民道德实践之书。
一生的忠告 [图书] 豆瓣
原作名:Lord Chesterfield's Letters to his son and others
作者: 查斯特菲尔德 万卷出版公司(原辽宁画报出版社) 2006 - 6
《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100封信》精心编译了查斯特菲尔德勋爵写给儿子的100封书信,在这些书信中,作者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毫无保留地通过深情的人生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灵动笔触,给儿子在学识、风格、风度、仪表、交际、事业、生活等方方面面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人生忠告。两个多世纪以来,查斯特菲尔德勋爵写给儿子的信风靡欧洲各国,成为西方贵族式教育的典范。这些忠告对于所有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步入高贵、取得成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教育作用。

已从结果中略去了来自同一作品或有相同标识号的2个条目,点击这里可重新显示

谈修养 [图书] 豆瓣
作者: 朱光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11
《谈修养》内容简介:我没有这种学问,也没有这种野心或错觉。这本小册子,我知道,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是我希望它在这片时间能借读者的晶莹的心灵,如同浮云借晶莹的潭水一般,呈现一片灿烂的光影。精神不灭,这影响尽管微细,也可以蔓延无穷。
海报:
中国人的修养 [图书] 豆瓣
作者: 蔡元培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2 - 11
《中国人的修养:当下国人急需的道德课本》内容简介:一部公民必读的道德实践之书。公民道德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富强与文明的必备条件。当下的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但社会道德体系却几尽崩溃,各种道德危机层出不穷。个人道德素养的普遍缺失,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极大担忧。面向大众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有力引导,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中国人的修养:当下国人急需的道德课本》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中学修身教科书》和《华工学校讲义》,并收录蔡元培其他有关道德修养的零散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从形式上看,《中国人的修养:当下国人急需的道德课本》原是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乃是通俗的指导实践之书,而非学术理论著作。它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来直接引导读者,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的道德自修手册。一个国民道德素质普遍低下的民族,是无法称之为文明的民族的。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